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伴脑内血肿临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程矫 甄勇 +2 位作者 宋炳伟 刘健伟 耿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67-572,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 目的 对比分析伴不同脑内血肿量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纳入2013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211例高级别aSAH患者,根据脑内血肿量分为无血肿组(105例)、血肿量<50 ml组(69例)和血肿量≥50 ml组(37例),均行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临床预后并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211例患者中139例(65.88%)行动脉瘤夹闭术,72例(34.12%)行动脉瘤栓塞术,除3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因术中恶性脑膨出行去骨瓣减压术外,其余208例均成功夹闭或栓塞动脉瘤,术后无一例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预后良好58例(27.49%)、预后不良59例(27.96%)、死亡94例(44.55%),3组患者临床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24,P=0.024),仅血肿量≥50 ml组临床预后差于无血肿组(Z=-2.655,P=0.008)。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202/211),无血肿组为95.24%(100/105)、血肿量<50 ml组为95.65%(66/69)、血肿量≥50 ml组为97.30%(36/37),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4,P=0.867)。结论 伴脑内血肿的高级别aSAH患者预后较差,特别是血肿量≥50 ml患者,术后病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梁长宁 陈小萍 +2 位作者 魏静静 葛亚丽 高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 目的探讨微容量负荷试验对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严格按照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行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72例,均为安排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依据研究对象接受单次细针腰麻后于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血压改变进行分组,参考既往文献低血压定义标准分为血压降低组(H组)和血压正常组(N组)共两组。实施细针腰麻前进行微容量负荷试验,采用无创心排血量监测仪测量每搏量指数变异度(variation of stroke volume index,ΔSVI)并记录血压及心率等循环数据的基线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腰麻下行骨科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低血压的影响因素,绘制ΔS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ΔSVI的预测价值。结果腰麻后有29例(40.27%)患者发生低血压。与N组相比,仰卧位状态下15 min内发生低血压的H组患者年龄更大,ASAⅢ级、合并高血压比例更高。分析结果显示ΔSVI是老年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独立影响因素。ΔSVI在≥0.805%时,预测腰麻后低血压的敏感度为82.8%,特异度为81.4%,曲线下面积为0.868。ΔSVI与SBP最大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微容量负荷试验是一种有效预测老年骨科患者腰麻后低血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蛛网膜下腔阻滞后低血压 微容量负荷试验 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耳炎表现为首诊的巨细胞动脉炎2例
3
作者 张旭 关兵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又称颞动脉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主要累及大中动脉的系统性血管炎[1]。GCA患者的症状和动脉受累程度往往因人而异,通常分为头颅巨细胞动脉炎(cranial GCA,C-GCA)和大血管巨细胞动脉炎(largevessel GCA,LV-GCA)两类患者。在C-GCA中,主要累及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颞动脉),主要表现为头痛、间歇性下颌运动障碍和视力障碍;LV-GCA主要累及主动脉和主动脉弓分支,主要表现为系统性症状、风湿性多发性肌痛、肢体跛行等血管症状[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动脉炎 中耳炎 炎症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变与腹部MRI影像学参数及体重指数的相关性
4
作者 孙华 李争光 +5 位作者 吴火峰 宰爽嘉 张永博 陈浏阳 戴睿 张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8,共8页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椎体骨质量(vertebral bone quality,VBQ)评分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腰椎MRI检查的280例患者,男性159例,女性121例,年龄24~87岁(51.4±15.1岁)。分别将患者L4/5及L5/S1节段椎间盘按照Pfirrmann分级结果分组:Ⅱ级纳入正常组,Ⅲ~Ⅴ级纳入退变组(无Ⅰ级患者)。在MRI T2加权像上,根据改良Goutalli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测量腹部脂肪相关指标,包括腹壁脊柱径(abdominal diameter,AD)、矢状直径(sagittal diameter,SAD)、腹侧皮下脂肪厚度(ventr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VST),在L5/S1节段椎间盘后缘水平测量患者背侧皮下脂肪厚度(dorsal subcutaneous thickness,DST),内脏脂肪比率(visceral fat ratio,VFR)。在MRI TI加权像上计算VBQ评分(L1~L4椎体平均信号强度除以L3水平脑脊液的信号强度)。通过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之间的差异,并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及BMI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间盘退变相关因素的优势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tics,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腰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及VB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7例(正常组),Ⅲ~Ⅴ级173例(退变组);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Ⅱ级101例(正常组),Ⅲ~Ⅴ级179例(退变组)。L4/5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12、r=0.244、r=0.234、r=0.244、r=0.254),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39,P<0.05),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5/S1节段正常组与退变组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AD、SAD、VFR、VBQ评分成正相关(r=0.424、r=0.201、r=0.150、r=0.201、r=0.2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成负相关(r=-0.175,P<0.05),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BMI无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L4/5节段椎间盘退变与SAD(OR=1.065)、DST(OR=0.904)、VBQ评分(OR=2.143)及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5.110)密切相关;L5/S1节段椎间盘退变与DST(OR=0.889)、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OR=4.739)密切相关。结论:腰椎椎间盘退变与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腹部脂肪、VBQ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 腹部脂肪 椎体骨质量分数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CSF3R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苗 李青芸 +5 位作者 卢绪章 晁红颖 蔡晓辉 刘洁 华海应 吴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SF3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初诊伴有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112种基因突变,分析CSF3... 目的:探讨t(8;21)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CSF3R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部分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初诊伴有t(8;21)易位的AML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采用高通量DNA测序技术联合Sanger测序法检测112种基因突变,分析CSF3R基因突变的发生情况及其对化疗后缓解率的影响。结果:167例t(8;21)易位的AML患者中,15例(9.0%)患者携带CSF3R突变,其中膜近端突变6例和胞质尾部截短突变9例。CSF3R最常见的共存突变依次为KIT(40.0%)、TET2(33.3%)、DNMT3A(26.7%)、FLT3(20.0%)、CBL(20.0%)、IDH1(13.3%)等。与野生型相比,CSF3R突变组具有更高的DNA甲基化基因突变发生率(P<0.001)。CSF3R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位数为5.80(3.20-8.56)×109/L,显著低于CSF3R野生型组患者的8.80(5.26-19.92)×109/L(P=0.017);两组在性别、中位年龄、FAB分型、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3R基因突变组CR率(100%)虽高于野生组(86.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3R基因突变组患者CD19阳性率显著高于野生型组(86.7%vs 47.4%,P=0.004),且具有更高的X缺失伴随率(33.3%vs 13.2%,P=0.037)。结论:CSF3R突变在t(8;21)AML患者中有较高发生率,CSF3R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共存突变基因与野生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8 21) CSF3R 急性髓系白血病 二代测序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灌流模式内镜与显微镜治疗上鼓室胆脂瘤: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旭 严齐 +3 位作者 徐丽 焦成 陈丽 关兵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 比较持续灌流模式内镜手术(continuous irrigating mode for endoscopic ear surgery,CIM-EES)与显微镜手术(microscopic ear surgery,MES)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3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 目的 比较持续灌流模式内镜手术(continuous irrigating mode for endoscopic ear surgery,CIM-EES)与显微镜手术(microscopic ear surgery,MES)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3月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72例上鼓室胆脂瘤患者,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CIM-EES组36例和MES组36例。CIM-EES组采用CIM-EES治疗,MES组采用显微镜下耳内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中耳结构可见度指数(middle ear structural visibility index,MESVI)、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术中,CIM-EES组MESVI评分低于M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M-EES组手术时间短于M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CIM-EES组疼痛评分低于M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M-EES治疗上鼓室胆脂瘤相比MES有明显优势,术中可视化更好、术中磨骨量更少、术中视野持续清晰、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后痛苦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镜 持续灌流模式 上鼓室胆脂瘤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公平视角下互联网医疗伦理治理路径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瑞 卢奕汝 +1 位作者 朱瑞轩 周罗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经济发展推动内生需求增加,互联网医疗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扩大了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的公平性,但伴随着技术发展,伦理危机也产生了,需要不断规范和实践。以医疗公平原则为起点,分别从数据公平、成本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维度梳... 经济发展推动内生需求增加,互联网医疗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扩大了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机会的公平性,但伴随着技术发展,伦理危机也产生了,需要不断规范和实践。以医疗公平原则为起点,分别从数据公平、成本公平、机会公平、教育公平维度梳理了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主要优势特征,分析出互联网医疗存在的伦理问题包括:伦理审查机制保障不公平、科技主体数据采集不公平、利益与风险分配不公平、互联网医疗资源利用不公平。并提出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审查监管;完善共享机制,弥合数字鸿沟;强化风险预防,保障公民权益;加强教育引导,增加基层投入的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医疗公平 伦理治理 伦理审查 风险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承晔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32-4138,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MHR、TSH对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发病的预测价值,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5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SH等。以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统一衡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为ACS组(n=184),非ACS者为对照组(n=141)。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将ACS组进行分组:≤36.5分为低危亚组(n=59),36.6~66.5分为中危亚组(n=64),>66.5分为高危亚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H、MHR及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TSH、MHR及联合检测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示,ACS组BMI、吸烟比例、高血压、糖尿病、LDL-C、单核细胞计数、TSH、MHR高于对照组,LVEF、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BMI≥24.0 kg/m^(2)、LDL-C≥3.30 mmol/L、TSH≥2.1m U/L、MHR≥0.25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危险因素,HDL-C≥1.2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TSH及联合预测指标诊断绝经期女性ACS的AUC分别为0.777(95%CI=0.725~0.830,P<0.001)、0.747(95%CI=0.694~0.800,P<0.001)、0.810(95%CI=0.764~0.857,P<0.001)。中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均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高于中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ACS组患者MHR(r_(s)=0.497,P<0.01)、TSH(r_(s)=0.498,P<0.01)及联合预测指标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_(s)=0.600,P<0.001)。结论TSH及MHR升高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及联合对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绝经期女性ACS的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绝经期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促甲状腺激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景卉 王芳 +7 位作者 侯承师 黄京城 杨鑫 王文剑 陈磊 叶靖 孙骏 罗先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136例Child-Pugh A级和70例Child-Pugh B/C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储备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7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正常者、136例Child-Pugh A级和70例Child-Pugh B/C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8:2随机分成训练组和测试组。从肝胆期MRI图像中勾画全肝实质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将得到的影像组学得分值(Rad-score)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临床变量联合,建立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效能。另一时间段64例(17例肝功能正常、30例Child-Pugh A级和17例Child-Pugh B/C级)乙肝患者用来验证。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血小板、总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化比值用以建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临床模型,利用4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临床模型鉴别肝功能正常与Child-Pugh A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0.884、0.780,组学模型的AUC分别为0.890、0.914、0.824,临床-影像组学联合模型的AUC分别为0.951、0.978、0.886。联合模型与临床模型、组学模型相比,净重新分类改善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的检验值均<0.05。血小板和总胆红素被筛选出构建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临床模型,7个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训练组、测试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鉴别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AUC分别为0.862、0.865、0.818,联合模型(AUC=0.940、0.934、0.951)与临床模型(AUC=0.916、0.893、0.914)的评估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影像组学对乙肝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联合临床变量后可以提高Child-Pugh A级的早期检出效能,但对于Child-Pugh A级与Child-Pugh B/C级的评估,单独的临床模型已经表现出了良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乙型肝炎病毒 肝储备功能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脱氢酶A对胃癌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意义
10
作者 高抒扬 余炎滔 +3 位作者 陈邦权 孙倩男 刘宾 王道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9-314,323,共7页
目的检测琥珀酸脱氢酶A(SDHA)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HA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SDHA在正常胃上皮细胞与胃癌细胞中... 目的检测琥珀酸脱氢酶A(SDHA)在胃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DHA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SDHA在正常胃上皮细胞与胃癌细胞中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CCK-8实验、克隆形成实验进一步研究异常表达SDHA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提示,SDHA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高表达。敲低及过表达SDHA可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此外,SDHA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结论SDHA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琥珀酸脱氢酶A 线粒体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16在高盐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美丽 宋海旭 +5 位作者 邵晓平 赵昕 张效林 田孝祥 闫承慧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3-879,共7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在高盐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4只Dahl盐敏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盐组及高盐组,每组32只。正盐组给予0.3%氯化钠饮食,高盐组给予8%氯化钠饮食;每周监测鼠尾血压。Weste...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在高盐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64只Dahl盐敏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盐组及高盐组,每组32只。正盐组给予0.3%氯化钠饮食,高盐组给予8%氯化钠饮食;每周监测鼠尾血压。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盐及高盐饮食2、4、6、8周大鼠心脏组织中CXCL16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染法确定CXCL16与心肌细胞及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共定位;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6周和8周心脏组织中CXCL16及巨噬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变化; HE及Masson三原色法检测心脏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正盐组相比,高盐组大鼠盐负荷1周起收缩压(147.10±3.67mm Hg vs 128.57±6.32mm Hg,P<0.01)、舒张压(110.86±4.24mm Hg vs90.69±4.51mm Hg,P<0.01)均有增高趋势。6周时高盐组大鼠心脏组织中CXCL16表达明显上调(1.18±0.05 vs0.58±0.02,P<0.05),8周时CXCL16的表达进一步增高(1.43±0.06 vs 0.67±0.03,P<0.05);8周时高盐组大鼠心脏出现明显纤维化重构,且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结论 CXCL16在高盐诱导的盐敏感性高血压心肌重构中表达增高,可能通过趋化巨噬细胞浸润参与了心肌纤维化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趋化因子类 盐敏感性高血压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与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位振清 李阳 +2 位作者 李伟华 娄佳成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5-479,共5页
DNA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钾电压程控通道β2成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ras同族成员D、同源盒基因B1、NNAT和P16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调控垂体腺瘤... DNA甲基化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钾电压程控通道β2成员、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ras同族成员D、同源盒基因B1、NNAT和P16启动子区域的高甲基化抑制基因的转录表达,从而调控垂体腺瘤的增殖;DNA甲基化与侵袭性垂体腺瘤密切相关。因此,深入研究垂体腺瘤DNA甲基化的分子机制,将为垂体腺瘤的诊治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垂体腺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扩展高频测听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玉红 吕宏光 孙月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人扩展高频测听阈值以标准零级为听力计0dB时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31名正常人(21~60岁)按10岁为一组分组,分别测定扩展高频听阈值。听力评价应用ORBITER922-2听力计(Madsen,丹麦),频率范围0.125~20kHz。结果①各...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正常人扩展高频测听阈值以标准零级为听力计0dB时的变化特点。方法对131名正常人(21~60岁)按10岁为一组分组,分别测定扩展高频听阈值。听力评价应用ORBITER922-2听力计(Madsen,丹麦),频率范围0.125~20kHz。结果①各年龄组扩展高频听阈的平均阈值随测听频率和年龄的增加而增加;②各年龄组阈值的检出率随测听频率以及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①正常人的高频测听阈值与年龄及测听频率呈正相关。②高频听阈左右耳及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高频测听 听阈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癌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位振清 刘世亮 +7 位作者 姚勇 魏俊吉 高俊 冯铭 包新杰 刘小海 代从新 王任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6-469,共4页
垂体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其诊断常延迟滞后,只有在原发鞍区垂体肿瘤的远隔部位如蛛网膜下腔、脑、其他器官出现垂体肿瘤的转移灶才能确定,垂体癌的判定需要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病理诊断以及影像的支持。垂体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 垂体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比较困难,其诊断常延迟滞后,只有在原发鞍区垂体肿瘤的远隔部位如蛛网膜下腔、脑、其他器官出现垂体肿瘤的转移灶才能确定,垂体癌的判定需要原发灶与转移灶的病理诊断以及影像的支持。垂体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激素靶向药物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治疗只是缓解性的,较难大幅提高生存期,预后较差,因此尚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人酸杏仁核点燃大鼠癫痫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建民 李秀杰 +4 位作者 崔新明 蔡正旭 张淑琴 纪莉 崔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58-861,F0002,共5页
目的:建立和评价海人酸杏仁核微量注射点燃癫痫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以杏仁核外侧基底核为给药靶点,在立体定位仪下,微量注射海人酸1μg后进行大鼠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观察,并分别于第6、12、72 h和7、14、21 d对大鼠脑组... 目的:建立和评价海人酸杏仁核微量注射点燃癫痫动物模型。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以杏仁核外侧基底核为给药靶点,在立体定位仪下,微量注射海人酸1μg后进行大鼠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学观察,并分别于第6、12、72 h和7、14、21 d对大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海人酸微量注射后实验大鼠出现典型的癫痫发作过程,顶叶皮层脑电图依次出现多种形式的痫性放电,HE染色显示海马和颞叶皮层神经细胞的相应病理变化,点燃成功率为90%。结论:采用杏仁核海人酸微量注射方法成功建立了Wistar大鼠点燃癫痫模型,该模型适用于颞叶癫痫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海人酸 点燃效应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婷婷 何家俊 +3 位作者 杨楚婷 李圆浩 陈炜炜 刘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29-732,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作为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阐述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急性胰腺炎并加重其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腺炎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的外源性磷酸肌酸及其代谢产物肌酸
17
作者 郗恒 韩国柱 +1 位作者 吕莉 张迪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0-1004,共5页
建立了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IP-RP-HPLC)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外源性磷酸肌酸(PCr)及其代谢产物肌酸(Cr)的方法,用于研究外源性PCr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含离子对试剂四丁基硫酸氢铵(TBA)的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在Kromasi... 建立了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IP-RP-HPLC)同时测定家兔血浆中外源性磷酸肌酸(PCr)及其代谢产物肌酸(Cr)的方法,用于研究外源性PCr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以含离子对试剂四丁基硫酸氢铵(TBA)的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为流动相,在Kromasil-C18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内标法定量、以基线扣除法计算外源性PCr和Cr的浓度。PCr和Cr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7 500 mg/L和10~1 500 mg/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6.2%,准确度分别为99.7%~102.2%和96.5%~102.4%;萃取回收率均大于92%。静脉注射PCr后,血浆中PCr的消除为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为(20.4±2.7)min;表观分布容积为(0.179±0.037)L/kg;清除率为(0.019±0.002)L/(kg.min);静脉注射PCr后血浆中迅即出现降解产物Cr,其达峰时间为30 min;消除半衰期为(43.7±4.5)min。本方法的专属性强,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能特异性地测定家兔血浆中的PCr和Cr。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符合PCr药代动力学生物分析方法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药代动力学 磷酸肌酸 肌酸 家兔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8
作者 朱沁玲 向晓星 +2 位作者 袁乐瑶 徐庆成 王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18-1321,共4页
目的从实验室指标及脓肿大小等方面探究肝脓肿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8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患者79例,排除病例丢失、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年龄<... 目的从实验室指标及脓肿大小等方面探究肝脓肿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2018年8月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患者79例,排除病例丢失、中途转院或放弃治疗、年龄<18岁、未门诊随访的36例患者,最终入选43例行回顾性研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43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畏寒发热患者36例,31例(86.1%)患者体温于术后3 d恢复正常,术前术后的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ST、ALT及AL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8、6.255、2.337、3.001、5.198,P值均<0.05);术后脓肿直径(31±28) mm,明显小于术前(74±31)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17,P <0.05);平均住院时长为(19.84±9.37) d;其中痊愈数为19例,占44.2%,治疗有效数为24例,占55.8%。本组43例患者肝脓肿液培养有38例阳性,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25例,占65.8%,为最常见病原菌。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可靠,推荐为肝脓肿临床治疗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脓肿 穿刺抽液术 内镜超声引导细针穿刺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型抗C5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艳 吕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55-459,465,共6页
补体系统是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补体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难治性溶血性疾病。人源型抗补体蛋白C5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是于2007年被... 补体系统是获得性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补体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基因突变所致的难治性溶血性疾病。人源型抗补体蛋白C5单克隆抗体(Eculizumab)是于2007年被美国FDA和欧盟委员会唯一认可的定向治疗PNH的药物。本文将对其在PNH及其他补体相关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ECULIZUMAB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青年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邓毅凡 朱米雪 +3 位作者 刘娟 聂日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9-664,共6页
背景血脂代谢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一些血脂正常的人群中,仍有AMI的发生。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作为非常规血脂指标,与AMI之间的研究尚少,同时两者对青年初发AMI的预... 背景血脂代谢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但在一些血脂正常的人群中,仍有AMI的发生。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作为非常规血脂指标,与AMI之间的研究尚少,同时两者对青年初发AMI的预测价值有待研究。目的探讨RLP-C、AIP对青年初发AM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于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拟诊冠心病入院的患者120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AMI将其分为AMI组(627例)和非AMI组(574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根据公式计算出RLP-C和AIP,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年初发AM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RLP-C、AIP对青年初发AMI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男性、吸烟史、高血压史比例,TG、TC、HDL-C、LDL-C、RLP-C、AI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OR=2.541,95%CI(1.824,3.538)〕、TC≥5.17 mmol/L〔OR=2.787,95%CI(1.405,5.531)〕、RLP-C≥0.6 mmol/L〔OR=3.786,95%CI(2.648,5.413)〕、AIP≥0.2〔OR=3.427,95%CI(2.106,5.576)〕为青年初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DL-C≥1.19 mmol/L〔OR=0.049,95%CI(0.025,0.093)〕为青年初发AMI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LP-C预测青年初发AM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95%CI(0.830,0.873)〕,最佳截断值为0.535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8和0.699;AIP预测青年初发AMI的AUC为0.813〔95%CI(0.789,0.837)〕,最佳截断值为0.12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和0.660。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有吸烟史、TC≥5.17 mmol/L、RLP-C≥0.6 mmol/L、AIP≥0.2可能为青年初发AMI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1.19 mmol/L可能为青年初发AMI的独立保护因素。RLP-C、AIP对青年初发AMI具有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胆固醇 残粒脂蛋白胆固醇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青年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