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可再生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 1
-
-
作者
宋世栋
张华民
马霄平
邵志刚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5-178,共4页
-
-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可再生
国民经济发展
技术开发能力
航天领域
技术竞争
国家安全
航天事业
航天技术
社会文明
-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离子交换膜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文越华
张华民
钱鹏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16,共3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研创新基金(K2002D3)
-
文摘
阴离子交换膜JAM-10和阳离子交换膜Nafion-117用于全钒液流电池,其物理和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表明:全氟化Nafion-117膜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优于JAM-10膜,且Nafion-117膜的导电性好,适合大电流充放电,但正、负极钒溶液更易于相互渗透,水的转移快,电池的库仑效率低于用JAM-10膜的电池。JAM-10膜对阳离子存在排斥效应,可有效抑制正、负极溶液的交叉污染,但水的转移减慢,电极电阻增大;JAM-10膜电池的库仑效率高,而电压效率低,大电流充放电时更明显。
-
关键词
离子交换膜
全钒液流电池
JAM-10
Nation-117
评价
-
Keywords
ion exchange membrane
all-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y
JAM-10
Nation-117
evaluation
-
分类号
TM911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新型抗CO阳极结构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石伟玉
衣宝廉
侯明
景粉宁
傅杰
付宇
明平文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3-115,119,共4页
-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5AA5016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6030)
-
文摘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广泛采用重整气为燃料,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整气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O(5×10-5~10-2),CO在Pt表面具有强烈的吸附作用,使电催化剂“中毒”。通过对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问题进行研究,在阳极扩散层流场侧担载催化剂(Pt、PtRu)的方法对电极进行修饰,在注入较少量氧化剂(体积百分比为2%的空气)的条件下使电池抗CO性能显著增强,且可以避免电极局部温度过高及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阳极
催化剂
抗CO性能
-
Keyword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anode
catalyst
CO tolerance
-
分类号
TM911.48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赵平
周汉涛
张华民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1-322,共2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科研创新基金(K20002D3)
-
文摘
以聚丙烯腈石墨毡和化学沉积镍钴合金的泡沫镍为正、负极电极材料,4mol/LNaBr、1 3mol/LNa2S4为正负极电解液,研究了常温下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的开路电压、正负极电位随电池充放电容量的变化规律,测定并分析了电池及正负极充放电时的极化曲线及电池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所用的电极材料对电池正负极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好,当充放电电流密度为30mA/cm2时,该电池库仑效率达96 1%,能量效率为69 4%(43次结果平均值)。
-
关键词
多硫化钠
镍钴合金
石墨毡
液流电池
-
Keywords
sodium polysulfide
nickel cobalt alloy
graphite felt
redox flow cell
-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内水传递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才英华
胡军
衣宝廉
张华民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59-662,69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50236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G2000026410)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无编号)
-
文摘
通过大面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水平衡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如电池阴极增湿温度、电池操作温度及阴阳极压差对水在阴阳极间迁移行为及对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电池阴极增湿温度,促进了水向阳极的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电池的性能,但同时增大了电池的水淹程度;提高电池操作温度促进反应生成水向阳极的迁移并提高了电池性能;减小阳极压力以增大阴阳极压差可促进水向阳极迁移,但压差对水的迁移行为影响不大。
-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平衡
水传递
-
Keywords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water balance
water transfer
-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全钒氧化还原液流储能电池组
被引量:6
- 6
-
-
作者
赵平
张华民
周汉涛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143,共3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编号:2005AA516020)
中国科学院领域前沿项目-大连化物所创新基金项目(DICP-K2002D3)
-
文摘
用10节单电池组成了全钒液流电池组,每节单电池有效电极面积为451.4 cm2,电极材料为聚丙腈石墨毡,双极板为石墨板,隔膜为Nafion膜。室温下工作时电池组最大输出功率为1.23kW,比功率0.27W/cm2。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 mA/cm2时,电池组的电压效率达87.8%,能量效率达78.2%。
-
关键词
钒
储能
液流电池
-
Keywords
vanadium
energy storage
redox flow cell
-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PEMFC用气体扩散层中微孔层的干法制备
被引量:2
- 7
-
-
作者
徐海峰
陈剑
王晓丽
衣宝廉
张华民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6010)
-
文摘
比较了用干法和湿法制备的微孔层(MPL)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法MPL具有较湿法MPL更优的“水管理”功能。对基于干法MPL和湿法MPL的气体扩散层(GDL)分别进行了表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透气率以及表面接触角。表征结果支持上述实验结论。干法MPL中PTFE质量百分含量的最优值为30%。
-
关键词
微孔层
干法制备
湿法制备
气体扩散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Keywords
micro-porous layer (MPL)
dry-layer preparation
wet-layer preparation
gas diffusion layer (GDL)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
分类号
TM911.48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PEMFC直通道流场结构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李云峰
张华民
胡军
才英华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7-91,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236010)
国家重点基础规划项目(G2000026410)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无编号)
-
文摘
利用电池实验方法考察了直通道流场的通道深度、流场细密化、通道宽度以及分配沟宽度等结构参数对128cm2氢-空PEM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二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流场通道宽度和通道深度的减小、分配沟宽度的增大,电池性能上升;流场细密化有利于电池性能的提高。
-
关键词
PEMFC直通道流场
几何结构
电池性能
-
Keywords
PEMFC straight flow-field
geometric structure
cell performance
-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多孔碳电极用于多硫化钠-溴储能电池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周汉涛
张华民
葛善海
刘浩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0-174,共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领域前沿项目基金资助(DICP-K 2002 D 3 )
-
文摘
研究了多硫化钠-溴(PSB)储能电池用多孔碳电极。电极材料为活性炭、导电炭黑、热塑性聚合物粘结剂,电极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用多孔炭电极作为电池正负极,系统地探讨了电极组成、活性炭颗粒粒径、造孔剂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粘结剂量一定时,导电炭黑、活性炭比例存在最优值。大颗粒活性炭有利于保持电极的机械稳定性。加大造孔剂的量,促进了电极内孔的连通性,电池性能提高。活性炭制得的电极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在80 ℃、120 mA/cm2放电电流密度时比功率达0.14 W/cm2(1.19 V),可见活性炭是一种高性价比的PSB储能电池电极材料。
-
关键词
活性炭
造孔剂
储能电池
多硫化钠
溴
-
Keywords
activated carbon
pore precursor
energy storage cell
sodium polysulfide
bromine
-
分类号
TM911.18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PEMFC直条流场水分布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马海鹏
张华民
胡军
才英华
田植群
衣宝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燃料电池工程中心
-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0-882,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50236010)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G2000026410)
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
文摘
采用大面积(120cm2)透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研究了阴极直条流场内液态水的传递行为,通过测量不同位置流道进、出口压降,分析了流场内不均匀水分布。本方法可实时、在线、直接观察流道内液滴出现、积累及排出过程,得到实际工况下的实时液态水分布,将非常有助于流场设计和电池操作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液态排水是一间歇过程,只有当液滴达到临界体积才会随反应气体排出。稳定运行状态下,液态水在流场内呈不均匀分布,主要集中于流场中下部区域,其他区域几乎没有液态水。
-
关键词
可视化PEMFC
直条流场
水分布
-
Keywords
transparent PEMFC
straight flow-field
water distribution
-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