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在糖类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瑾 张庆合 +2 位作者 张维冰 王风云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5-120,共6页
介绍了目前在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分析糖类物质中常用的几类荧光衍生试剂及相应的衍生方法,对近期糖类物质分离分析中的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做了系统综述。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 液相色谱 荧光衍生法 糖类物质 分析 荧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定性原则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分析中药组分 被引量:3
2
作者 唐涛 杨三东 +4 位作者 赵海青 谈义萌 封娇 夏明珠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66-771,共6页
双定性是根据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吸收光谱的特征峰进行复合定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文基于自行设计及组装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构建了一套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系统。采用该色谱系统分别对6种中药饮片中的非法添加物金胺O和枣仁天麻胶囊中... 双定性是根据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吸收光谱的特征峰进行复合定性的一种新方法。该文基于自行设计及组装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构建了一套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系统。采用该色谱系统分别对6种中药饮片中的非法添加物金胺O和枣仁天麻胶囊中的有效成分五味子醇甲进行了分离及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蒲黄饮片和枣仁天麻胶囊样品色谱图中均存在与目标检测物保留时间接近的色谱峰,进一步通过吸收光谱的特征峰比对,均排除了目标物存在的可能。应用结果证明,基于保留时间/吸收光谱的双定性原则,可以有效排除样品中杂质的干扰,避免假阳性结果,为中药组分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金胺O 五味子醇甲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法分析水样中的胺类物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翻 高方圆 +3 位作者 唐涛 孙元社 李彤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2-1115,共4页
通过色谱条件和衍生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微量胺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亚精胺、腐胺和组胺,检出限达到10-10 moL/L数量级,且稳定性好.连续进样5次,3种生物胺保留时间的RSD(n=... 通过色谱条件和衍生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微量胺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在优化的条件下分析亚精胺、腐胺和组胺,检出限达到10-10 moL/L数量级,且稳定性好.连续进样5次,3种生物胺保留时间的RSD(n=5)小于0.3%,峰面积的RSD(n=5)小于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99%~104.7%.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3种生物胺的检测及7种茶叶茶水中胺类物质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水样中微量胺类物质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胺类物质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花浸膏中的6种酸性成分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小明 夏璐 +2 位作者 孙元社 李彤 夏明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3-987,共5页
建立了啤酒花浸膏中6种酸性成分(合葎草酮、葎草酮、加葎草酮、合蛇麻酮、蛇麻酮、加蛇麻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酸的加入、有机相种类及柱温对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以HypersilODS2柱(250 mm×4.6 mm,5... 建立了啤酒花浸膏中6种酸性成分(合葎草酮、葎草酮、加葎草酮、合蛇麻酮、蛇麻酮、加蛇麻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酸的加入、有机相种类及柱温对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以HypersilODS2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乙腈-0.1%(v/v)磷酸水溶液(pH 2.2)(65∶35,v/v)为流动相,在1.0 mL/min流速下等度洗脱,于315 nm波长下检测,啤酒花浸膏中6种酸性成分在等度洗脱下实现了基线分离。收集6种酸性成分,分别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稳定、简便的优点,适用于啤酒花浸膏中酸性成分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合葎草酮 葎草酮 加葎草酮 合蛇麻酮 蛇麻酮 加蛇麻酮 啤酒花浸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器的一些最新发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7-1018,共2页
2015年对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的发展来讲是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好是美国Water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正式投放市场十周年。十年来,围绕着以液相流体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超高效液相... 2015年对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HPLC)的发展来讲是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好是美国Water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正式投放市场十周年。十年来,围绕着以液相流体为流动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以超临界流体为流动相的超临界色谱仪(SFC)产品层出不穷,各家公司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地推陈出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仪 流动相 超高效液相色谱 自动进样器 仪器控制 模块化系统 基线噪声 纯化过程 对流传热 Gr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升液相色谱仪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三东 李乃杰 +2 位作者 马周 唐涛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5-1076,共12页
小型化是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包括仪器外形尺寸的小型化、分离材料粒径的小型化以及色谱柱内径的小型化。色谱柱内径的减小能够降低样品和流动相的消耗,具有更高的质量灵敏度,特别适合用于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分析。纳... 小型化是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包括仪器外形尺寸的小型化、分离材料粒径的小型化以及色谱柱内径的小型化。色谱柱内径的减小能够降低样品和流动相的消耗,具有更高的质量灵敏度,特别适合用于复杂样品体系的分离分析。纳升液相色谱一般是指使用内径小于100μm的毛细管色谱柱,流速范围在每分钟几十至几百纳升的色谱技术。由于流速很低,色谱柱体积很小,柱外效应显著,因此对色谱仪器系统各个模块的性能以及系统柱外效应的优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纳升液相色谱的输液装置需要能够准确稳定地输送纳升级流速,具有梯度输液模式,且拥有一定的耐压能力,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色谱柱类型;进样装置需要能够进行准确重复的进样过程,进样体积及进样方式适合毛细管色谱柱,同时不产生明显的柱外效应;检测装置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较小的柱外扩散;管路与连接系统需要稳定、可靠、易操作,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小柱外体积,适配纳升级流速。鉴于目前大多数纳升液相色谱系统与质谱检测器联用,因而本文主要从输液装置、进样装置、管路与连接3个方面对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论文、技术专利以及仪器厂商的宣传文件等进行了检索与归纳,综述了这些模块的技术路线与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光学吸收型检测装置的优化思路与研究进展,并对部分商品化的纳升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 纳升液相色谱 柱外效应 输液装置 进样装置 管路与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化多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分析血清中的氨磺必利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丰琳 杨三东 +3 位作者 周新颖 封娇 唐涛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快速准确的治疗药物监测对于临床上确保患者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确定患者用药依从性,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该文以两支疏水性略有差异的反相分离柱Supersil ODS2和SinoChrom ODS-BP,及强阳离子交换捕集柱Supersil SCX... 快速准确的治疗药物监测对于临床上确保患者用药有效性及安全性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确定患者用药依从性,制定个性化给药方案。该文以两支疏水性略有差异的反相分离柱Supersil ODS2和SinoChrom ODS-BP,及强阳离子交换捕集柱Supersil SCX构建了基于集成化的多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通过二维色谱接口,以pH 3.0的磷酸缓冲液调整第一维分离后的洗脱液组成,降低有机相含量并维持pH,改善了中心切割模式下样品转移和捕集的效率。利用该多柱二维液相色谱系统发展了血清中氨磺必利的二维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清样品经过高氯酸和甲醇混合液沉淀蛋白质并离心后直接300μL大体积进样,以乙腈/磷酸缓冲液(25 mmol/L,pH 3.0)(20/80,v/v)作为第一维分离流动相,磷酸缓冲液(25 mmol/L,pH 3.0)作为捕集过程的稀释流动相,乙腈/磷酸缓冲液(25 mmol/L,pH 7.0)(25/75,v/v)作为第二维分离流动相,12 min内即可完成分析。方法在10~200 ng/mL的范围内线性相关性良好(r=0.9998)。样品在50 ng/mL和100 ng/mL两个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稳定,在73.7%~76.8%之间。方法的检出限为7.28 ng/mL,定量限为24.27 ng/mL,能够满足《神经精神药理学治疗药物检测共识指南》中推荐的药物监控范围要求。由于该系统日常使用及维护成本较低,且能够实现自动化分析,故该方法适合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药物监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柱二维液相色谱 氨磺必利 血清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液相色谱仪的研究进展及超高压引起的相关问题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笃信 唐涛 +2 位作者 王风云 李彤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超高压液相色谱中使用亚2μm填料,以其高效、快速的特点已成为液相色谱发展的新方向之一。该文在回顾压力对液相色谱行为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超高压液相色谱仪器的进展及相关问题加以系统综述,引文36篇。
关键词 超高压液相色谱仪 亚2μm填料 柱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严丽娟 张庆合 +4 位作者 李彤 张维冰 冯钰锜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9-503,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四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反应单体,通过酸碱两步催化在毛细管中进行原位缩聚反应,制备了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基质毛细管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整体柱基质中均匀分布的苯基基团可直接用于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分离,因而不需要对基质再进行衍生化。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采用扫描电镜和压汞法对整体柱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分别考察了溶胶-凝胶初始反应液中水的用量对柱床结构的影响和两种单体的配比对材料孔径分布的影响。研究了稠环芳烃类化合物在整体柱上的保留行为,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分离了7种苯酚类化合物,平均柱效达100 000塔板/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毛细管电色谱 溶胶-凝胶法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色谱填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徐基伟 孙元社 +4 位作者 唐涛 夏明珠 雷武 王风云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40-1146,共7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分离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多肽、蛋白质类生物样品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模式色谱难以满足分离分析的要求。混合模式色谱因其独特的分离性能,可以在一次分离中获得与多维色谱相当的分离效果,而且可以避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需要分离分析的样品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多肽、蛋白质类生物样品的复杂性使得单一模式色谱难以满足分离分析的要求。混合模式色谱因其独特的分离性能,可以在一次分离中获得与多维色谱相当的分离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多维色谱系统结构复杂、流动相兼容性差、分析时间长等问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混合模式色谱的研究重点是色谱固定相的设计与开发。混合模式色谱固定相包括反相/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反相/亲水混合固定相、亲水/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两性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及三相混合固定相。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混合模式色谱填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并对混合模式色谱及固定相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色谱 反相/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 反相/亲水混合固定相 亲水/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 两性离子交换混合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相模式/反相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兰韬 焦丰龙 +3 位作者 唐涛 王风云 李彤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77,共4页
以50mm×4.6mm的Hypersil SiO2正相色谱柱为第一维色谱系统,250mm×4.6mm的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系统,通过升高第二维色谱温度增加两维色谱流动相间互溶性的方法构建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 以50mm×4.6mm的Hypersil SiO2正相色谱柱为第一维色谱系统,250mm×4.6mm的Kromasil C18反相色谱柱为第二维色谱系统,通过升高第二维色谱温度增加两维色谱流动相间互溶性的方法构建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RPLC)。根据有机溶剂的特征,在第一维正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二氧六环,第二维反相色谱流动相中加入异丙醇,由此改善流动相兼容性的同时,有效地调整了分离选择性。采用此系统对中成药正天丸样品进行分离分析,峰容量达到1220的色谱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正相液相色谱/反相液相色谱联用 定量环-阀切换接口 正天丸 中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智聪 张庆合 +2 位作者 李彤 赵中一 张维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0-135,共6页
对近年来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详细介绍了在线及离线式阀切换接口的DALPC(direct analysis of large protein complexes)技术及整体式无接口的MudPIT(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对近年来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系统综述,详细介绍了在线及离线式阀切换接口的DALPC(direct analysis of large protein complexes)技术及整体式无接口的MudPIT(multidimensional protein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系统,也系统阐述了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引用文献5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多维液相色潜 DALPC MUDP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二维液相色谱(IEC/RP)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智聪 张庆合 +2 位作者 张维冰 李彤 赵中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6-429,共4页
以 IEC/RP模式构建了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采用平行交替柱捕集分析的 2位十通切换阀作接口 ,第一维洗脱产物按 1 0∶ 1的分流比分流后 ,得到 IEC和 RP切换谱图 .以 5个标准蛋白混合物的分离评价该系统 ,在单独一维模式中不能分离的样品在... 以 IEC/RP模式构建了二维液相色谱系统 ,采用平行交替柱捕集分析的 2位十通切换阀作接口 ,第一维洗脱产物按 1 0∶ 1的分流比分流后 ,得到 IEC和 RP切换谱图 .以 5个标准蛋白混合物的分离评价该系统 ,在单独一维模式中不能分离的样品在全二维液相色谱中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二维系统的峰容量为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蛋白质 峰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整体固定相的制备及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远隆 邹娟娟 +4 位作者 杨长龙 张庆合 张维冰 王风云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4,共4页
采用无搅动原位聚合模式,在聚醚醚酮柱管中直接制备了聚合物整体固定相。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整体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呈双峰模式,且孔结构均匀。用压汞法测定了该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孔隙率及比表面积等参数,考察了致孔剂组成、聚合温度... 采用无搅动原位聚合模式,在聚醚醚酮柱管中直接制备了聚合物整体固定相。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该整体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呈双峰模式,且孔结构均匀。用压汞法测定了该固定相的孔径分布、孔隙率及比表面积等参数,考察了致孔剂组成、聚合温度及交联剂含量等参数对固定相孔结构的影响,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了流速与柱前压的关系,实验表明此整体固定相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通过对山羊血清和低聚核苷酸的分离分析,证明了所制备的整体固定相适合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固定相 制备 孔尺寸分布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输液泵流量脉动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三东 潘琪 +3 位作者 王风云 郝青丽 唐涛 李彤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3-516,共4页
设计并搭建了输液泵输出流量脉动测试装置,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常用的串联式和并联式往复柱塞泵的流量脉动。实验得到了这2种输液泵流量脉动率随流量或背压的变化趋势,并证实输液泵的流量脉动周期与凸轮运动周期... 设计并搭建了输液泵输出流量脉动测试装置,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研究了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常用的串联式和并联式往复柱塞泵的流量脉动。实验得到了这2种输液泵流量脉动率随流量或背压的变化趋势,并证实输液泵的流量脉动周期与凸轮运动周期接近。利用脉动阻尼器来降低流量脉动,可使2种输液泵在6.5 MPa背压下的流量脉动率降为原来的10%左右。该测试装置及方法可在高效液相色谱输液泵的设计改进过程中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高效液相色谱 往复式柱塞泵 流量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液相色谱接口的改进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笃信 张凌怡 +2 位作者 李彤 杜一平 张维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我们采用经特殊设计的流路系统,使得双捕集柱型接口具有预分离的功能。样品从第一维流出以后被富集在捕集柱1的柱头,经过脱盐后,正冲捕集柱,捕集柱1与第二维色谱柱联用对富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增加了第二维分离效率。当捕集柱上的样品全部被洗脱到第二维色谱柱上时,捕集柱2已经完成对第一维洗脱液中样品的捕集和脱盐,此时将阀进行切换,捕集柱2与第二维色谱柱直接相连进行洗脱。循环切换捕集柱1和捕集柱2,维持较高的阀切换频率,实现了第二维色谱柱的连续洗脱。因此保证了第二维分离具有较快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使用35mm长捕集柱和十通阀为接口,以弱阴离子交换(WAX)色谱为第一维分离模式,以反相(RP)色谱为第二维分离模式,构建了WAX-RP二维液相色谱系统(2D-LC system)。以小鼠血清为样品对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色谱流出曲线出现了明显的界面现象,这是由于捕集柱流动相中含有的较多盐分流出时的背景吸收造成的。同时,由于界面两侧的流动相黏度不同产生了黏性指进(VF)现象。当第二维色谱柱长度为50mm时,理论上可将第二维分离效能提高70%。该接口可以应用于多种二维液相色谱模式,适用于蛋白质组学和本草物质组学研究中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改进型捕集柱接口 小鼠血清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快速测定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涛 李双花 +2 位作者 刘翻 于淑新 李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3-515,共3页
建立了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磺基水杨酸和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分离,上清液过滤后直接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优化的条件下,样品的色谱分析时间仅为10min;三聚氰胺标准品在0.05~20mg/... 建立了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液相色谱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1%三氯乙酸溶液超声提取,磺基水杨酸和乙腈沉淀蛋白,高速离心分离,上清液过滤后直接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在优化的条件下,样品的色谱分析时间仅为10min;三聚氰胺标准品在0.05~20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定量限为0.10mg/kg(S/N>10);1.0,2.0,4.0,6.0mg/kg4个加标水平测试,回收率在94.2%~107%之间;6次平行测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3%~2.0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满足鸡蛋中三聚氰胺检验工作的快速测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快速测定 三聚氰胺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硅胶微球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贝贝 许婵婵 +3 位作者 唐涛 李彤 张维冰 王风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90-1094,共5页
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氨(DMF)为模板,采用二次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得微米级多孔性硅胶微球.考察了一次催化水解缩聚过程中水量、乙醇量,二次催化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 以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氨(DMF)为模板,采用二次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得微米级多孔性硅胶微球.考察了一次催化水解缩聚过程中水量、乙醇量,二次催化反应过程中电解质浓度、搅拌速度对微球粒径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分布仪、比表面及孔径分析仪、显微镜图像颗粒分析系统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硅胶微球球形规则且无团聚现象,平均粒径(D50)为8.9μm,粒径呈典型高斯分布,比表面积546.67m2/g,孔体积0.7142m3/g,孔径主要分布在2~8nm之间,分布范围窄;硅胶微球粒径大小随一次催化过程中水量、乙醇量及二次催化过程中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增大,随乳状液形成过程中搅拌速度加快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微球 二次催化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蛋白水解物中氨基酸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兰韬 王风云 +3 位作者 唐涛 魏远隆 李彤 张维冰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35-538,共4页
通过升高色谱柱温度,结合线性梯度洗脱的分离模式调整色谱分离的选择性,提出了一种测定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的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法采用Kromasil C18(250×4.6mmi.d.,5μm)色... 通过升高色谱柱温度,结合线性梯度洗脱的分离模式调整色谱分离的选择性,提出了一种测定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中氨基酸含量的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本法采用Kromasil C18(250×4.6mmi.d.,5μm)色谱柱,柱温44℃,在30min内以3个线性梯度能完全分离17种氨基酸,定量线性范围为0.2~1.0mg/L;加标回收率为89%~108%。该法具有适用性好、稳定性高等特点,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种类样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衍生化 2 4-二硝基氟苯(DNFB)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吸收检测器检测池设计的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三东 唐涛 +2 位作者 李彤 王风云 郝青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光学吸收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检测池是此种检测器的核心部分,是获得光穿过样品信息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影响检测器的性能。为了提高检测器的信噪比,减小检测池引起的色谱峰展宽,需要设计更长光程、更小体积的检测池,同... 光学吸收检测器是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检测器之一,检测池是此种检测器的核心部分,是获得光穿过样品信息的重要部件,其设计影响检测器的性能。为了提高检测器的信噪比,减小检测池引起的色谱峰展宽,需要设计更长光程、更小体积的检测池,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光通量。受加工技术的限制,增大光程、减小池体积和保证光通量通常很难兼顾,这对优化检测池的设计和加工、提高检测器性能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光学吸收检测器的检测原理为基础,从增大光程、减小体积、利用全反射等角度综述了检测池设计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部分检测池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说明。这些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结构对于检测池的设计以及光学吸收检测器的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仪 光学吸收检测器 检测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