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同伦技术的偶应力反问题求解 被引量:3
1
作者 薛齐文 张军 魏伟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7,共5页
引入Bregman距离构造同伦函数,建立偶应力反问题的一种求解模式,可以对偶应力理论相关参数进行识别。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偶应力正/反问题数值求解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非均质的影响,而且也便于反问题的敏度分析。文中给出了相关的... 引入Bregman距离构造同伦函数,建立偶应力反问题的一种求解模式,可以对偶应力理论相关参数进行识别。利用有限元技术,建立了偶应力正/反问题数值求解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非均质的影响,而且也便于反问题的敏度分析。文中给出了相关的数值算例,并对信息误差和不同的函数形式计算结果做了初步探讨,得到满意的结果。数值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计算精度和抗不适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应力 反问题 Bregman函数 同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 被引量:68
2
作者 魏伟 赵旭宝 +1 位作者 姜岩 张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6,共8页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获得适用性更广的制动特性成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消息机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列车驾驶指令。介绍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同步仿真基本原理,气体流动理论,列车管压强、缸内压强计算方法,机车牵引、动力制动,缓冲器特性、摩擦系数、纵向冲动等计算方法。仿真计算典型长大列车制动特性和纵向冲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仿真系统适合于模拟各种编组列车在各种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与车钩力等重要参数,为制动系统和列车纵向冲动等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制动 仿真 车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Z1型控制阀仿真模型及列车制动性能仿真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伟 刘涛 张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根据空气流动理论和KZ1型控制阀(KZ1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使用KZ1阀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对KZ1阀置于快速及普通位时单车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 根据空气流动理论和KZ1型控制阀(KZ1阀)的工作原理,建立使用KZ1阀的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并开发相应的列车空气制动仿真系统,对KZ1阀置于快速及普通位时单车的制动、缓解和紧急制动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单车制动性能。对KZ1阀应用于时速160 km快速货车的列车制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可知,KZ1阀在快速位时的列车制动性能与104型控制阀接近,在普通位时与120型控制阀接近;KZ1阀在制动、紧急制动时性能较好,但是在缓解时波速过低,初步分析是由于副风缸容积过大所致。因此,使用KZ1阀的车辆与使用其他型号控制阀的车辆混编时,可能会发生缓解传播不连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制动 控制阀 制动性能 制动仿真 气体流动 快速货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列车纵向冲动机理及参数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魏伟 张东芹 张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重载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仿真计算列车制动过程中的冲动过程,发现纵向冲动是由冲击作用和挤压作用共同形成,最大车钩力就是这两者中力较大的一个.如果最大车钩力是由冲击力产生,则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尾部,反之... 利用重载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仿真计算列车制动过程中的冲动过程,发现纵向冲动是由冲击作用和挤压作用共同形成,最大车钩力就是这两者中力较大的一个.如果最大车钩力是由冲击力产生,则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尾部,反之最大车钩力是挤压力时,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中部.车钩间隙对列车纵向冲击力和挤压力都有影响,车钩间隙对冲击力的影响比对挤压力影响更大,对后部车辆的影响更显著;车钩间隙越大,最大车钩力越大.闸瓦摩擦系数对挤压力影响较大,对冲击力影响较小;摩擦系数越大,挤压力越大,发生车位越向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纵向冲动 动力学 制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万吨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41
5
作者 魏伟 赵连刚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9-43,共5页
开发了基于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程序.通过单车撞击试验获得缓冲器本构关系,通过仿真获得1+2+1编组两万吨列车制动特性.计算了两万吨列车车钩力分布特性,在受力特点上看,1+2+1编组列车在制动时可以看作中间分界的两段列... 开发了基于空气制动系统仿真的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程序.通过单车撞击试验获得缓冲器本构关系,通过仿真获得1+2+1编组两万吨列车制动特性.计算了两万吨列车车钩力分布特性,在受力特点上看,1+2+1编组列车在制动时可以看作中间分界的两段列车,每段列车前部受压,后部受拉.最大车钩力发生在列车的约1/8处,最大拉钩力发生在列车的约7/8处.后部机车滞后于前部机车制动,将使受压车辆数目增多,最大压钩力增加、发生位置后移,最大拉钩力变化不大.车钩间隙越大,车钩力越大.初速度越高,车钩力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纵向动力学 车钩力 缓冲器 制动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分数阶导数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 被引量:6
6
作者 薛齐文 魏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88-92,共5页
基于精细积分方法,结合差分格式,提出了含有分数阶导数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并对含有分数导数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所论方法首先引入差分格式,将含有分数阶导数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方程变为一阶的常微分方程,然后再用精细积分... 基于精细积分方法,结合差分格式,提出了含有分数阶导数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并对含有分数导数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方程进行求解.所论方法首先引入差分格式,将含有分数阶导数的一阶和二阶微分方程变为一阶的常微分方程,然后再用精细积分方法逐步积分进行求解.文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而且还给出了相关的数值算例.数值算例对不同的分数阶微分方程进行了讨论,探讨了不同的分数阶和时间步长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相关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结果表明了所提的求解策略在求解分数阶导数模型时的可行性,以及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数阶导数 精细积分 差分格式 数值求解 微分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重载列车缓冲器模型 被引量:2
7
作者 胡杨 魏伟 薛齐文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1-5,共5页
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快速准确地建立缓冲器模型,对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单车碰撞试验进行模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拟合出缓冲器工作过程的曲线形式与试验曲线形式相似性较高;所拟合的最大阻抗力与试验最... 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利用BP神经网络快速准确地建立缓冲器模型,对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单车碰撞试验进行模拟仿真,并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拟合出缓冲器工作过程的曲线形式与试验曲线形式相似性较高;所拟合的最大阻抗力与试验最大阻抗力误差基本在10%以内,发生位置误差小于1 mm.构建的缓冲器数学模型有利于进一步对HM-1型与HM-2型重载货车缓冲器力学特性的研究,也可以用于其他型缓冲器,利用试验数据构造缓冲器模型.为重载列车缓冲器的试验结果处理、缓冲器模型建立以及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研究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HM-1型缓冲器 HM-2型缓冲器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环板摆线齿轮减速器降噪分析
8
作者 刘爽 魏伟 +1 位作者 李力行 何卫东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3期97-100,202,共5页
为了降低新型传动摆线齿轮减速器的噪声,对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试验手段对摆线齿轮减速器噪声及模态进行测试。综合测试结果发现减速器箱体及内部件固有频率在中频区域分布比较密集。当摆线轮与针轮啮合频率达到500 Hz以上将产生... 为了降低新型传动摆线齿轮减速器的噪声,对关键部件进行优化设计,采用试验手段对摆线齿轮减速器噪声及模态进行测试。综合测试结果发现减速器箱体及内部件固有频率在中频区域分布比较密集。当摆线轮与针轮啮合频率达到500 Hz以上将产生较大噪声;而当载荷达到50%以上时三齿轮传动对噪声贡献开始突显出来。最后提出避开固有频率、优化箱体结构及改进传动部件设计等减振降噪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降噪 试验 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阀内孔径对制动系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阳 魏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3,共6页
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方法定量分析了120阀的紧急阀III孔径、局减阀上的局减孔孔径、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孔径对单编万吨列车制动、缓解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紧急阀III孔径对列车的紧急制动特性有明显的... 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列车制动系统数值仿真方法定量分析了120阀的紧急阀III孔径、局减阀上的局减孔孔径、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孔径对单编万吨列车制动、缓解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紧急阀III孔径对列车的紧急制动特性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在2.3~2.7 mm范围内能够保证在常用制动时不发生紧急作用,同时紧急作用也能正常发生,并且该孔径越大,其制动波速越慢,在紧急制动时,该孔径由2.35 mm增大到2.65 mm,其制动波速由283.2 m/s降低到244.2 m/s,降低了14.2%;局减阀上局减孔孔径对常用制动时的制动波速有明显的影响,孔径越大,其常用制动的制动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时,孔径为1.5 mm时比0.5 mm时制动波速增大了77.4%;加缓风缸向列车管充气孔的大小对缓解波速有明显的影响,该孔径越大,缓解波速越快,在减压100 kPa之后缓解的过程中,随着该孔径由0.5 mm增大到1.5 mm,缓解波速增大了53.1%,小减压量制动后缓解时,该孔径大小对缓解波速影响较小。该结论为新阀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 120阀 分配阀 仿真 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0阀仿真的试验台充气检测标准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俊辉 魏伟 张军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2-15,共4页
铁道部新制动规则要求使用120试验台代替705试验台,两种试验台标准不同,为了提高检修质量有必要研究两种试验标准的对等关系.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试验台仿真系统,以初充气试验为例,首先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铁道部新制动规则要求使用120试验台代替705试验台,两种试验台标准不同,为了提高检修质量有必要研究两种试验标准的对等关系.使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试验台仿真系统,以初充气试验为例,首先通过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证明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寻找到705试验台边界阀,仿真了该边界阀在120试验台上的性能,找到了两种试验台等效标准.结果表明120试验台副风缸充气标准比705试验台更宽松,会有部分120试验台合格阀在705试验台上不合格.该工作为试验台标准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制动 试验台 空气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