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阎松 郭海燕 +2 位作者 柳志刚 孙红 于华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4-128,共5页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 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基于“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论述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建立。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与培养目标,确定了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考核方式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及其对应目标的权重分配。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课程改进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反馈机制。课程改进后的最近一轮授课成效表明,该体系能够有效评价课程目标达成度情况,可以依据反馈结果提升教学质量,为新工科及工程认证背景下的课程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课程目标 达成评价 成果导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阎松 郭祯 +1 位作者 顾晓洁 董学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33-136,共4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课程改革成效。课程考核采用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核,使...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方式改革进行探索,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课程改革成效。课程考核采用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小组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核,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文献检索能力,使其关注学科前沿,具备基本的科研理念;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核的实施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质生物质制备含氮生物基化学品进展及挑战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启顺 褚德育 +1 位作者 马金晶 尹恒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65-4081,共17页
大量化石资源开采和利用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化学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质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碳资源,其转化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几丁质作为... 大量化石资源开采和利用带来的能源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化学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质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碳资源,其转化利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几丁质作为第二大生物质,是唯一含氮多糖;将几丁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应用意义。近年来,将几丁质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取得较大进展。主要针对几丁质含氮结构特点,总结了几丁质水解生成寡聚物和单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及几丁质及单糖转化制备呋喃化合物、杂环含氮化学品和其他含氮化学品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归纳了几丁质及单体催化转化制备3-乙酰氨基-5-乙酰基呋喃的进展和规律。针对这些进展,还提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几丁质催化转化制备含氮化学品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化学过程 催化 几丁质 含氮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菌电化学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降解动力学探索
4
作者 郝大程 郑宇薇 +2 位作者 王凡 韩蕾 张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1-272,共12页
【目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产出电能,是一种颇有前景的生态修复手段。构建真菌强化MFC装置,比较电动力(EK)、真菌、MFC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效果及优缺点,探索MFC在有机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目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产出电能,是一种颇有前景的生态修复手段。构建真菌强化MFC装置,比较电动力(EK)、真菌、MFC修复除草剂污染土壤效果及优缺点,探索MFC在有机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设计了一种添加真菌进行生物强化的MFC,并用EK、真菌、MFC三种方法修复两种除草剂污染的灭菌土壤。经筛选和驯化的疣孢漆斑菌和踝节菌菌株用于后两种方法,研究真菌强化对MFC去除除草剂的影响。测量土壤pH、电导率、除草剂去除率,MFC产电性能,用气相色谱-质谱鉴定两种除草剂的降解产物。【结果】EK修复中,添加模拟电解液、碳纤维条、加电10 V的处理组7 d后氯氟吡啶酯(F)和高效氟吡甲禾灵(H)去除率分别为71%和38%。真菌、MFC处理F的最大去除率达到100%。对比踝节菌,疣孢漆斑菌对两种除草剂的降解性能更好,疣孢漆斑菌、踝节菌单菌构建的MFC对H的去除率分别为62.5%和24.1%。F降解产物为氟氯吡啶酸,H降解产物为乙酸大茴香酯,推测了降解路径和降解动力学。三种方法降解F以及EK降解H均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而真菌和MFC降解H符合二级反应。【结论】对比EK、真菌修复,MFC修复效果更好,该方法可以较快地修复土壤又无需额外供电,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自持式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修复 微生物燃料电池 踝节菌DJTU-SJ5 疣孢漆斑菌DJTU-sh7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化学转化碳酸二甲酯/乙二醇的能量集成和碳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纵华健 李英 张香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9-5380,共12页
CO_(2)化学转化可获得高值化学品,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碳中和”问题的理想方法之一。两步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副产乙二醇,是实现CO_(2)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针对该过程面临的CO_(2)活化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 CO_(2)化学转化可获得高值化学品,实现CO_(2)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碳中和”问题的理想方法之一。两步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DMC)、副产乙二醇,是实现CO_(2)高值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针对该过程面临的CO_(2)活化难、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难题,本文采用碳酸乙烯酯一步吸收环氧乙烷、离子液体催化剂、反应精馏实现酯交换以及变压精馏分离碳酸二甲酯和甲醇共沸物等过程强化方法实现CO_(2)两步转化。本文首先利用AspenPlus完成全流程模拟,再采用BP神经网络和第二代非支配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优化酯交换过程参数,基于夹点技术对酯交换过程进行能量集成并对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碳流分析。能量集成结果表明,酯交换过程热公用工程用量降低40.34%;碳流分析结果表明,全过程总碳原子利用率达到99.81%,考虑能源消耗的间接碳排放,碳原子利用效率为86.90%,净CO_(2)排放量0.314kgCO_(2)/kgDMC。与文献报道的工艺相比,本文工艺流程所得DMC产品纯度较高(99.9995%)、能耗更小(1.10kW·h/kgDMC),可为CO_(2)化学转化碳酸二甲酯和乙二醇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化学转化 酯交换 反应精馏 遗传算法 夹点技术 碳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双极板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及表征 被引量:16
6
作者 梁鹏 徐洪峰 +2 位作者 刘明 卢璐 傅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5-600,共6页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 316L不锈钢以其质轻,价廉,易加工成型以及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而成为极具潜力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材料,但其在电池运行环境中仍有一定缺陷.在阴极条件下不锈钢板易钝化,增加了与碳纸扩散层间的界面接触电阻;而在阳极条件下,则由于金属离子的溶解,污染了膜电极,引起催化剂中毒,从而降低电池输出功率,影响电池性能.本文采用喷涂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导电石墨涂层,测得其与Toray060碳纸的接触电阻为80.6mΩ·cm2.如果在制备石墨涂层前预镀薄层银,则可使其接触电阻降至19.8mΩ·cm2.因此,本文利用Tafel曲线、恒电位氧化等电化学方法,对该镀银-石墨涂层316L不锈钢与原316L不锈钢和镀银316L不锈钢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阳极工作环境条件下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银不锈钢和镀银-石墨涂层不锈钢较原不锈钢的腐蚀电位分别提高了0.49和0.35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1-2个数量级,维持在10-6-10-7A·cm-2.而镀薄银钢板则因为银层较薄存在微孔,使得部分不锈钢基体外露,形成腐蚀电池而更易于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双极板 316L不锈钢 石墨涂层 镀银-石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大气被动采样技术 被引量:17
7
作者 朱秀华 王鹏远 +3 位作者 施泰安 周成智 王炜 穆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56-1969,共14页
当今用于监测环境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有5种大气被动采样器(PAS):半透膜仪被动采样器、聚氨酯泡沫碟片被动采样器、XAD-2树脂被动采样器、膜封闭吸收涂料被动采样器包括搅拌棒和硅化人造橡皮棒两种类型,以及最新的XAD-4树脂浸渍的... 当今用于监测环境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有5种大气被动采样器(PAS):半透膜仪被动采样器、聚氨酯泡沫碟片被动采样器、XAD-2树脂被动采样器、膜封闭吸收涂料被动采样器包括搅拌棒和硅化人造橡皮棒两种类型,以及最新的XAD-4树脂浸渍的PUF碟片被动采样器.介绍了大气PAS采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采样的关键参数和PAS采样速度(R s)的计算方法.重点论述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R s的测定方法和影响R s环境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PAS技术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大气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被动采样 采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担载氧化锰复合电极的电化学电容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田颖 阎景旺 +2 位作者 刘小雪 薛荣 衣宝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51-2157,共7页
通过在两种商品活性炭XC-72(比表面250m2·g-1)和YEC-8(比表面1726m·2g-1)电极表面涂刷Mn(NO3)2,并在200℃进行热分解得到表面担载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电极的形貌和氧化锰的晶... 通过在两种商品活性炭XC-72(比表面250m2·g-1)和YEC-8(比表面1726m·2g-1)电极表面涂刷Mn(NO3)2,并在200℃进行热分解得到表面担载氧化锰的复合材料电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电极的形貌和氧化锰的晶体结构,采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考察了不同电极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Mn(NO3)2在200℃的热解产物是α-Mn2O3和α-Mn3O4的混合物.当C和MnOx的质量比为2∶1和9∶1时,XC-72/MnOx中氧化锰的比电容分别达到499和435F·g-1,YEC-8/MnOx中氧化锰的比电容分别达到554和606F·g-1,表明氧化锰的赝电容对电极比电容的贡献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氧化锰 活性炭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六溴环十二烷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朱秀华 李岩 +5 位作者 白皓 高媛 陈吉平 袁和平 王炜 董学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69-2481,共13页
六溴环十二烷(HBCDs)是一种添加型溴系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建筑隔热材料、纺织品涂层、电气和电子产品中.其为继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溴代阻燃剂.HBCD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及毒性等特征,引... 六溴环十二烷(HBCDs)是一种添加型溴系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建筑隔热材料、纺织品涂层、电气和电子产品中.其为继多溴联苯醚、四溴双酚A之外的世界第三大溴代阻燃剂.HBCDs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长距离迁移性、生物累积性及毒性等特征,引起了全球关注.2013年5月HBCDs已被增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A中.HBCDs在环境各介质及生物体内均有检出,近年来,在室内空气和灰尘中也检出了大量HBCDs,其已成为人体暴露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对大气环境及室内空气与灰尘中HBCD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水平与来源,及人体暴露概况进行了综合阐释,并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大气和室内环境中HBCDs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溴环十二烷 空气 灰尘 采样与分析方法 污染现状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法测定环境大气中的六溴环十二烷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岩 王龙星 +2 位作者 朱秀华 高媛 陈吉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80-1085,共6页
优化了环境大气样品前处理步骤中复合硅胶柱的净化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测定环境大气中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后,采用复合硅胶柱净化,以50 mL正己烷和10... 优化了环境大气样品前处理步骤中复合硅胶柱的净化条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测定环境大气中六溴环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s,HBCDs)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后,采用复合硅胶柱净化,以50 mL正己烷和100 mL正己烷-二氯甲烷(9∶1,v/v)为淋洗液,以180 mL正己烷-二氯甲烷(4∶1,v/v)为洗脱液。采用UF-ODS柱(150 mm×2.1 mm,3.0μm),以乙腈-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负离子源、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α-HBCD、β-HBCD和γ-HBCD能很好地分离,在1~100μg/L范围内,α-HBCD、β-HBCD和γ-HBCD与进样内标D_(18)-γ-HBCD峰面积的比值与对应的质量浓度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 8。α-HBCD、β-HBCD和γ-HBCD的仪器检出限(S/N=3)分别为0.4、0.5和0.4μg/L;定量限(S/N=10)分别为1.4、1.6和1.3μg/L;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0.13、0.17和0.13pg/m^3(n=5);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4.8%~95.8%。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以满足大气样品中HBCDs的监测和分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 六溴环十二烷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316L不锈钢表面聚苯胺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明 田颖 +1 位作者 傅杰 徐洪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28-2235,共8页
采用原位氧化技术调整316L不锈钢(SS316L)基体元素Cr和Ni在界面的浓度和分布,形成了Ni和Cr富集改性界面.应用计时电位技术,通过Cr和Ni改性层催化草酸溶液中的苯胺单体在其表面吸附并聚合,在SS316L表面沉积了附着力良好的聚苯胺(PANI)膜.... 采用原位氧化技术调整316L不锈钢(SS316L)基体元素Cr和Ni在界面的浓度和分布,形成了Ni和Cr富集改性界面.应用计时电位技术,通过Cr和Ni改性层催化草酸溶液中的苯胺单体在其表面吸附并聚合,在SS316L表面沉积了附着力良好的聚苯胺(PANI)膜.与SS316L相比,表面富Ni-Cr的SS316L在涂覆PANI膜后,在80℃0.5 mol/L H_2SO_4+5 mg/L F^-溶液中阳极和阴极的腐蚀电位分别提高470和500 m V,维钝电流均下降2~3个数量级;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环境中,经36000 s恒电位极化,其阳极和阴极的腐蚀电流分别下降约1和2个数量级,腐蚀速度分别约为6~9和<5μA/cm^2;在1.4 MPa压力下,聚苯胺膜层与Toray 060碳纸间接触电阻下降约250 mΩ·cm^2.SS316L表面形成富Ni-Cr改性层并涂覆聚苯胺膜后,其耐蚀性和导电性均明显优于原始SS316L,这主要取决于富Ni-Cr改性层的结构、组成和聚苯胺膜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改性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不锈钢 聚苯胺 双极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活化煤矸石强化硅的浸出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淑红 高宏 兰喜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7-890,894,共5页
以丹东爱阳镇凤煤煤矿未经焙烧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RF,XRD,SEM,TG,TPO-MS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煤矸石的性质,并考察了球磨机自转公转转数,机械力化学活化时间,浸出用碱量,有无助磨剂等试验条件对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XQM2-2... 以丹东爱阳镇凤煤煤矿未经焙烧的煤矸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RF,XRD,SEM,TG,TPO-MS等分析方法深入研究煤矸石的性质,并考察了球磨机自转公转转数,机械力化学活化时间,浸出用碱量,有无助磨剂等试验条件对硅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XQM2-2L型球磨机活化样品时,自转公转转数对硅浸出率有显著影响;延长机械力化学活化的时间,增加浸出用碱量,或采用助磨剂均可以提高硅的浸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力化学 煤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uO活化过二硫酸盐催化降解罗丹明B研究
13
作者 于华莉 高明睿 +1 位作者 王连峰 郭海燕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117,共7页
通过热解法制得4种不同结构的CuO颗粒,发现纳米CuO颗粒相比其他CuO颗粒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罗丹明B(RhB)过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纳米CuO/PDS体系中催化降解RhB的准一级动力学常数(0.0451 min^(-1))分别是热解温度为300、450、60... 通过热解法制得4种不同结构的CuO颗粒,发现纳米CuO颗粒相比其他CuO颗粒在活化过二硫酸盐(PDS)降解罗丹明B(RhB)过程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纳米CuO/PDS体系中催化降解RhB的准一级动力学常数(0.0451 min^(-1))分别是热解温度为300、450、600℃制备的CuO催化体系的2.5、2.8和12.5倍.提高纳米CuO和PDS的浓度,可促进RhB的降解;利于纳米CuO/PDS体系中降解RhB的pH条件为近中性.纳米CuO经过4次循环使用后对RhB的降解率仍高于90%,说明其具有较高的重复利用性.淬灭实验表明,纳米CuO活化PDS降解RhB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氧物种是单线态氧(^(1)O_(2)).经估算,纳米CuO/PDS体系中产生的^(1)O_(2)浓度约为9.4×10^(-12)mol/L,且·O_(2)^(-)是产生^(1)O_(2)的中间产物.研究结果为开发CuO等金属氧化物活化PDS降解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uO颗粒 过二硫酸盐 罗丹明B 单线态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旅顺口区农田大气活性氮的沉降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文娟 史锟 +1 位作者 刘学军 骆晓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80-1186,共7页
2011年对位于黄、渤海分界处的大连旅顺口区大气氮沉降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利用露天式长期大气采样系统,按月采集干沉降样品,同时每次降雨后用雨量器收集雨水,用流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气态、颗粒态和雨水中活性铵态氮与硝态氮浓度.结果... 2011年对位于黄、渤海分界处的大连旅顺口区大气氮沉降进行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利用露天式长期大气采样系统,按月采集干沉降样品,同时每次降雨后用雨量器收集雨水,用流动分析仪分别测定气态、颗粒态和雨水中活性铵态氮与硝态氮浓度.结果表明,2011年旅顺口区无机氮沉降总量为25.86 kg·hm-2,其中,干、湿沉降分别占总沉降量的31.90%、68.10%.干沉降氮量为8.25 kg·hm-2,铵态氮和硝态氮分别为4.53、3.72 kg·hm-2,分别占总无机活性氮的54.91%和45.09%;干沉降颗粒态活性氮和气态活性氮分别为4.88、3.37 kg·hm-2,占总量的59.15%和41.85%.干沉降的总无机氮量月分布不均,1月份干沉降总无机活性氮量较大为0.77 kg·hm-2,2月份为1.23 kg·hm-2达全年最大,3月份为0.21 kg·hm-2为全年最小,4—12月份波动不大介于0.52—0.78 kg·hm-2,但铵态氮所占比重明显较高.按季节分析,大气干沉降总无机活性氮呈现出秋、冬两季比春、夏两季略高的趋势.全年共降雨706.34 mm,氮素湿沉降年通量为17.61 kg·hm-2,月均氮浓度为10.97 mg·L-1,沉降通量大的月份主要集中在降雨量大的7、8月份,夏季湿沉降氮量占全年湿沉降的一半以上.受黄、渤海共同影响的大连旅顺口区的地理位置特殊,大气沉降活性氮量动态变化受周边地区工业氮排放量与当地农田施氮量的共同影响,研究该地活性氮沉降量可反映出黄渤海区域氮沉降较高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活性氮 干沉降 湿沉降 氮通量 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区大气氮湿沉降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颜文娟 史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7-522,共6页
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低浓度的含氮化合物,降落在春夏秋3季的雨水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雨水除满足植物生理生态需水外,也为植物提供了一定的氮营养。确定雨水中的含氮量多少时空分布状况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不论从环境科学还... 雨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含有低浓度的含氮化合物,降落在春夏秋3季的雨水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雨水除满足植物生理生态需水外,也为植物提供了一定的氮营养。确定雨水中的含氮量多少时空分布状况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不论从环境科学还是植物生长科学都有一定的意义。通过2009—2010年对位于我国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市区的雨水连续收集,利用流动分析仪测定雨水中的活性氮化合物含量及变化趋势,可能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的降雨次数分别为34和51次,降雨量分别为687.55和630.22 mm,介于常年年平均降雨量(550~950 mm)的范围内。雨水的总含氮量分别为22.94和41.65 kg.hm-2,总无机含氮量分别为17.67和18.67 kg.hm-2,其中,前1年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通量分别为7.99和9.68 kg.hm-2;后1年铵态氮和硝态氮的通量分别为7.72和10.95 kg.hm-2,降雨量大的7和8月份氮沉降通量大,氮沉降通量的变化趋势与降雨量一致。降氮强度各月分布不均,2年的月平均值分别为0.42和0.55 mg.L-1.h-1,总氮的沉降强度按季节排序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随降雨沉降的活性氮化合物可以作为植物生长的氮源,每年平均沉降的总氮相当于使用69.15 kg.hm-2的尿素。一般来说雨水中的无机氮化合物能被植物直接利用,含量多少对不同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农田生态系统有利于作物和杂草的生长,在江河湖海边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产生富营养化。大连市区2年的月平均降氮质量浓度为4.90 mg.L-1,已远远超出富营养水体中氮质量浓度的阈值,周边水体存在富营养化的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湿沉降 活性氮化合物通量 降氮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空气中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皓 高媛 +4 位作者 朱秀华 陈吉平 耿柠波 徐甲知 马新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0-88,共9页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碳链长度为10至13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氯代衍生物。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以及毒性作用。SCCPs已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范围内,引起了全... 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碳链长度为10至13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氯代衍生物。SCCPs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长距离迁移能力、以及毒性作用。SCCPs已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审查范围内,引起了全球关注。SCCPs在环境各介质及生物体内均有检出,近年来,在室内空气和灰尘中也检出了大量SCCPs,其已成为人体暴露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就大气环境及室内空气与灰尘中氯化石蜡(CP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污染水平与来源,及人体暴露概况进行了综合阐释,以期为我国大气和室内环境中CPs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氯化石蜡 空气 灰尘 采样与分析方法 污染现状 人体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岩溶区火电厂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成都 孙冉 +1 位作者 姚端阳 高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379-382,共4页
根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内某拟建火电厂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基于GMS软件的数值模拟法,考虑事故工况下液氨泄漏情形,分别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运移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解析法进行预测的假定条件与预测结果发... 根据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内某拟建火电厂水文地质条件,采用解析法和基于GMS软件的数值模拟法,考虑事故工况下液氨泄漏情形,分别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距离、运移范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解析法进行预测的假定条件与预测结果发生矛盾,解析法预测的污染物运移范围和最大运移距离均超过假设条件的范围。解析法应用于岩溶区污染物预测时需要精密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2)事故发生后,同一时间点,解析法的预测值均比数值模拟法的预测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岩溶区 污染物泄漏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钼负载Ru基催化剂的5-硝基苯并噻唑加氢性能研究
18
作者 黄佳怡 任小敏 +2 位作者 马军 储伟 刘岳峰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使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含硫底物加氢时,由于硫在金属表面的强吸附可导致催化剂活性变差甚至完全失活。采用过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碳化钼负载Ru基催化剂(Ru/α-Mo C和Ru/β-Mo_(2)C),并用于催化5-硝基苯并噻唑(5-NBT)加氢。利用... 使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催化含硫底物加氢时,由于硫在金属表面的强吸附可导致催化剂活性变差甚至完全失活。采用过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晶相碳化钼负载Ru基催化剂(Ru/α-Mo C和Ru/β-Mo_(2)C),并用于催化5-硝基苯并噻唑(5-NBT)加氢。利用SEM、XRD、HR-TEM和XP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α-Mo C上负载的Ru为原子级分散,而β-Mo_(2)C上负载的Ru以纳米颗粒形式分散。在80°C、2.0 MPa H_(2)、3 m L乙醇、10 mg底物和10 mg催化剂的条件下,当5-NBT转化率低于30%时,Ru/α-Mo C的5-NBT加氢反应速率为9113μmol/(g·h);反应40 min时,Ru/α-Mo C的5-NBT转化率为100%。氢-氘交换实验结果证实α-Mo C对5-NBT硝基的活化(吸附活化)有重要作用,而Ru对H_(2)解离有促进作用,这两方面作用的协同效应使Ru/α-Mo C在5-NBT加氢中表现出相对更高的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Ru基催化剂 碳化钼 5-硝基苯并噻唑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单原子和Pd纳米颗粒协同催化肉桂醛加氢制苯丙醛
19
作者 任小敏 赵芋衡 +3 位作者 马颖 张啟霞 马军 刘岳峰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2,共8页
由于肉桂醛(CAL)分子中的两个不饱和化学键构成了复杂的共轭体系,CAL分子中的C==C和C==O键进行选择性加氢以生成所需产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分别制备了Pd单原子、Pd纳米颗粒及Pd单原子和纳米颗粒共同负载在纳米金刚石(ND)的催化剂... 由于肉桂醛(CAL)分子中的两个不饱和化学键构成了复杂的共轭体系,CAL分子中的C==C和C==O键进行选择性加氢以生成所需产物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分别制备了Pd单原子、Pd纳米颗粒及Pd单原子和纳米颗粒共同负载在纳米金刚石(ND)的催化剂(分别为Pd_(1)/ND(w(Pd)=0.05%)、Pd_(NPs)/ND(w(Pd)=0.25%)和Pd_(1+NPs)/ND(w(Pd)=0.25%)),并研究了Pd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对催化剂催化CAL加氢性能的影响。通过HR-TEM、XRD和XPS等方法对N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D是一种表面含有丰富氧官能团且具有单原子锚定位点的高结晶度及高表面能的载体。同时利用HADDF-STEM、AC-TEM和XPS等方法对Pd_(1+NPs)/ND的几何和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Pd/C相比,Pd_(1+NPs)/ND具有更高的n(Pdδ+)/n(Pd0),进一步证实了Pd_(1+NPs)/ND上Pd单原子和Pd颗粒共存。在反应温度为40℃、H2压力为1 MPa和n(Pd)/n(CAL)为0.023%的条件下,分别考察了Pd_(1+NPs)/ND、Pd/C、Pd_(1)/ND和Pd_(NPs)/ND对CAL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d_(1+NPs)/ND表现出远高于Pd/C的催化活性和苯丙醛(HCAL)选择性,Pd_(1)/ND和Pd_(NPs)/ND均表现出较低的催化活性。因此,在Pd_(1+NPs)/ND高效催化CAL加氢反应中,Pd单原子和Pd纳米颗粒之间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单原子 Pd纳米颗粒 纳米金刚石 肉桂醛加氢 协同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水浴沉积制备三维V2O5薄膜电极及其电容性能
20
作者 田颖 刘宗宇 +1 位作者 刘晓 黄丽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75-4079,共5页
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V_2O_5薄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电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氮气物理吸脱附测量样品的比表面和孔分布。形成的斜方晶系V_2O_5呈现三维花状形貌,比表面和平均孔径分别为68.... 采用化学水浴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原位生长V_2O_5薄膜,以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电极的形貌和晶体结构,采用氮气物理吸脱附测量样品的比表面和孔分布。形成的斜方晶系V_2O_5呈现三维花状形貌,比表面和平均孔径分别为68.7m^2/g和7.2nm。采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和恒流充放电技术考察了V_2O_5薄膜电极在3mol/L KNO_3溶液中的电化学电容性能。结果表明,三维花状结构形成的较大的比表面和大孔隙使得电极具有较好的赝电容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2和3 A/g时比电容分别达到392,338和276F/g,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水浴沉积 三维V2O5 薄膜电极 电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