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芯片生产环境监测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勇 唐祯安 喻言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4-1419,共6页
针对芯片生产企业对环境温度、湿度、气压、洁净度等指标的严格要求,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芯片生产超净间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已有的硬件部分和提出路由算法的软件部分构成,通过在实际的芯片生产超净间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不... 针对芯片生产企业对环境温度、湿度、气压、洁净度等指标的严格要求,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芯片生产超净间环境监测系统。系统由已有的硬件部分和提出路由算法的软件部分构成,通过在实际的芯片生产超净间进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不仅能够实时监测芯片生产企业环境参数的变化,而且能够保证传感器节点能量消耗的有效性和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监测系统 路由算法 芯片生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升沉运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基本试验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俣菡 喻言 +3 位作者 Zhang Chunwei 杜忠诚 Kang Wonhee 田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48,59,共4页
随着海上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快速发展,船舶及一些浮式海洋工程结构在海上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对姿态测量与监测系统的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MEMS惯性器件的发展,为捷联系统打下了基础。文中在分析了微机电系统(MEMS... 随着海上航运和海洋资源开发的快速发展,船舶及一些浮式海洋工程结构在海上的运动状态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对姿态测量与监测系统的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MEMS惯性器件的发展,为捷联系统打下了基础。文中在分析了微机电系统(MEMS)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MEMS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的船舶海上升沉运动监测系统,并在试验平台上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具有大量程、高分辨率、小型化、集成化、实时性等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沉运动 监测系统 陀螺仪 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申华 刘海斌 +1 位作者 侯杰 覃开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82,共9页
抗阻力训练对于动脉硬度的影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为研究不同负荷的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1±2)岁,分别进行5 kg和7 kg负荷的哑铃上肢曲臂训练各50次,两种负荷中间休... 抗阻力训练对于动脉硬度的影响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结果。为研究不同负荷的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对颈总动脉硬度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选择10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1±2)岁,分别进行5 kg和7 kg负荷的哑铃上肢曲臂训练各50次,两种负荷中间休息30 min。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记录静息状态及不同哑铃负荷训练后颈总动脉的管径和轴心流速波形,用电子自动血压计同步测量心率和肱动脉血压。基于检测的实验数据,用经典血液动力学理论对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以及相关血液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受试者经过急性上肢哑铃训练后,心率、最大轴心流速、收缩压和最大壁面切应力等血液动力学参数明显增大,而颈总动脉管径、平均流量率、平均血压等参数没有明显变化。此外,在经过5 kg哑铃训练后,最大流量率和平均轴心流速显著增加,最小轴心流速显著减小,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舒张压、最小壁面切应力和振荡剪切指数无明显变化;而7 kg哑铃训练后,颈总动脉硬度、压力-应变弹性模量、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增加,舒张压、最小壁面切应力显著降低,平均轴心流速和轴心流速最小值无明显变化。上肢急性哑铃训练会明显改变部分血液动力学参数,在高负荷训练时会急性增加颈总动脉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 急性哑铃训练 颈总动脉 血液动力学 动脉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均衡的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自适应分簇路由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田勇 唐祯安 喻言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92-2998,共7页
由于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衰落导致了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一种自适应的路由算法。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自适应分簇路由(EBACR)算法。EBACR算法通过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接收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由于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信道衰落导致了网络拓扑结构频繁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环境的变化需要一种自适应的路由算法。为此,该文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自适应分簇路由(EBACR)算法。EBACR算法通过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接收基站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和剩余能量两个属性来选择簇头节点和它的中继节点,其它节点也采用类似的方法决定它们加入哪个簇。该算法利用这种多属性决策的方法,可以根据传感器节点不同属性的变化自适应地建立路由。实验结果表明,EBACR算法与其它3个算法相比,在能量均衡和网络生命周期两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量均衡 自适应分簇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N和神经网络的人体日常动作识别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野 王哲龙 +1 位作者 李政霖 李宏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3-897,共5页
基于人体传感器网络(BSN)对人体动作的识别,在远程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应用.搭建了一个基于BSN的人体动作监测平台,实验中通过固定在人体腰部和大腿上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节点,来采集人体日常生活中的7个动作所产生的加速度信号.特征提取... 基于人体传感器网络(BSN)对人体动作的识别,在远程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应用.搭建了一个基于BSN的人体动作监测平台,实验中通过固定在人体腰部和大腿上的两个加速度传感器节点,来采集人体日常生活中的7个动作所产生的加速度信号.特征提取包含传感器节点在3个轴上信号的时域和频域信息,并采用神经网络和分层的方法融合信息对7个动作进行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所搭建的BSN平台和识别方法,采用两个传感器节点识别人体日常生活中的7个动作具有很高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传感器网络 特征提取 神经网络 动作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目标分割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4-238,共5页
受到光照、设备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得到的全景球面图像对比度通常较低。当前目标分割方法无法解决外界环境的干扰问题,导致分割结果精度低,分割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新的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目标分割方法,通过PCNN模型对低对比度全... 受到光照、设备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得到的全景球面图像对比度通常较低。当前目标分割方法无法解决外界环境的干扰问题,导致分割结果精度低,分割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一种新的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目标分割方法,通过PCNN模型对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处理,依据人眼视觉特征,通过对数变换映射函数把全景球面图像的亮度调整至一个合适的视觉范围内。介绍了均值偏移法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特征空间中样本点的聚类,获取模式点。通过均值偏移法将空间上相邻和色彩相同的像素划分至一类,找到不同颜色的聚类点,从而实现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目标分割。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低对比度全景球面图像进行分割,不仅分割效果好,而且分割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度 全景球面图像 目标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语音的频谱空间特征进行汉语抗噪语音识别的方法
7
作者 张永锋 田勇 张阳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3,共3页
抗噪连续语音识别是当前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的重要研究领域。采用通过度量连续语音帧之间频谱的稳定性,将连续语音切分成份,再将切分结果(无论时间长短)变换为与时间无关的大小固定的频谱空间特征,通过与模板库进行比较实现语音识别。新... 抗噪连续语音识别是当前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的重要研究领域。采用通过度量连续语音帧之间频谱的稳定性,将连续语音切分成份,再将切分结果(无论时间长短)变换为与时间无关的大小固定的频谱空间特征,通过与模板库进行比较实现语音识别。新的频谱空间特征,与语音时长无关,同时表现出较好的抗噪声能力。在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测试系统中,取得了不错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特征 连续语音识别 抗噪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掺杂的ZnO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传感器作用机理(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冯秋霞 于鹏 +1 位作者 王兢 李晓干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05-2412,共8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Y掺杂的ZnO纳米纤维.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用纯的ZnO和Y掺杂的ZnO纳米纤... 采用静电纺丝法成功制备了Y掺杂的ZnO纳米纤维.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同时用纯的ZnO和Y掺杂的ZnO纳米纤维制备了传感器,对浓度为(1-200)×10^(-6)(体积分数)丙酮的气敏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简单控制纳米纤维中Y的含量,来微调该传感器的气敏特性.同时也发现通过Y掺杂,ZnO纳米纤维对丙酮的气敏特性有所改善,表现出很高的响应.纯ZnO和Y掺杂ZnO制成的传感器对几种潜在干扰气体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比如氨气、苯、甲醛、甲苯以及甲醇.本文最后也讨论了该传感器的气敏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ZnO纳米纤维 Y掺杂 静电纺丝 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钇掺杂的ZnO及其对丙酮的气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秋霞 于鹏 +1 位作者 王兢 李晓干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4-57,共4页
为改善Zn O对丙酮的气敏响应,采用静电纺丝法,利用PVP/Zn(NO_3)·6H_2O/Y(NO_3)_3·6H_2O等制成的前驱液,制备了钇掺杂的Zn O纳米纤维,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纯Zn O和掺杂的Zn O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将制备的纯Zn O和... 为改善Zn O对丙酮的气敏响应,采用静电纺丝法,利用PVP/Zn(NO_3)·6H_2O/Y(NO_3)_3·6H_2O等制成的前驱液,制备了钇掺杂的Zn O纳米纤维,通过XRD、SEM等表征手段对制备的纯Zn O和掺杂的Zn O样品进行了表征分析.将制备的纯Zn O和钇掺杂的Zn O纳米纤维制成电阻型气体传感器.气敏测试结果表明,Y掺杂有效改善了Zn O纳米纤维对丙酮气体的敏感特性.在440℃时,对1×10^(-6)~200×10^(-6)(体积分数)丙酮具有良好的响应,响应时间为14~40 s,恢复时间为20~55 s,对于100×10^(-6)丙酮的响应值约为70(S=Ra/Rg),并且对于乙醇、氨气、甲醇、甲醛、甲苯、苯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分析了该材料对丙酮的敏感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ZnO纳米纤维 钇掺杂 丙酮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X_D3D型电力机车换端功能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夕政 李哲 +2 位作者 李新 周庆强 张冰 《铁道机车车辆》 2016年第1期17-19,29,共4页
为了解决HX_D3D型电力机车换端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同时简化司机换端操作步骤,降低司机整体劳动强度,提出了在HX_D3D型电力机车上增加换端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换端时间长的问题。首先对换端功能的操作方法做了整体介绍,然后对换端功能... 为了解决HX_D3D型电力机车换端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同时简化司机换端操作步骤,降低司机整体劳动强度,提出了在HX_D3D型电力机车上增加换端功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换端时间长的问题。首先对换端功能的操作方法做了整体介绍,然后对换端功能的控制实现进行了逻辑分析,之后对换端功能的逻辑保护进行了说明,最后,通过长达13个月的行车试验给出试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XD3D型电力机车 换端功能 控制逻辑 升弓管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应用于气敏材料的研究
11
作者 冯秋霞 王兢 李晓干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06-10012,10018,共8页
综述了最近报道的关于石墨烯与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强调了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应用于气敏传感器领域在响应提高,响应恢复速度提高,工作温度降低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并分析了关于气敏特性改善的可能因素... 综述了最近报道的关于石墨烯与不同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重点强调了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应用于气敏传感器领域在响应提高,响应恢复速度提高,工作温度降低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优势,并分析了关于气敏特性改善的可能因素,同时考虑了关于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气敏响应可能的作用机理。同时也探讨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技术挑战,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金属氧化物 复合材料 气敏材料 气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钇掺杂量和膜厚对HfO_2纳米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12
作者 杨喜锐 王雪霞 +3 位作者 周大雨 徐进 闫泳 梁海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54-10158,共5页
二氧化铪(HfO_2)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制备的电介质绝缘材料,其高介电系数四方相或立方相的稳定受掺杂元素含量和薄膜厚度的共同影响。采用纯水基溶胶-凝胶法在低阻硅基底上制备不同厚度的钇掺杂HfO_2薄膜,通过对薄膜晶相结构的X射线... 二氧化铪(HfO_2)是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制备的电介质绝缘材料,其高介电系数四方相或立方相的稳定受掺杂元素含量和薄膜厚度的共同影响。采用纯水基溶胶-凝胶法在低阻硅基底上制备不同厚度的钇掺杂HfO_2薄膜,通过对薄膜晶相结构的X射线衍射分析,明确了四方/立方相在室温下稳定的临界钇掺杂量和临界膜厚条件,并对薄膜介电系数随晶相结构的演变以及漏电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对于HfO_2材料的微纳电容器件应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2薄膜 相变 钇含量 膜厚 溶胶-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直流反应磁控溅射TiN电极薄膜显微结构及导电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周方杨 徐进 +3 位作者 杨喜锐 梁海龙 赵鹏 周大雨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3-207,共5页
二氧化铪基新型铁电薄膜器件等研究提出了在低衬底温度下制备高导电性和低表面粗糙度纳米超薄TiN电极薄膜的迫切需求。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单晶硅基片上制备TiN薄膜,衬底温度范围从室温~350℃,以XPS、XRD、AFM以及XRR等为主要手... 二氧化铪基新型铁电薄膜器件等研究提出了在低衬底温度下制备高导电性和低表面粗糙度纳米超薄TiN电极薄膜的迫切需求。利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方法在单晶硅基片上制备TiN薄膜,衬底温度范围从室温~350℃,以XPS、XRD、AFM以及XRR等为主要手段对薄膜样品的成分、物相、表面粗糙度以及厚度和密度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350℃的较低衬底温度下,通过减少溅射沉积时间可获得厚度<30nm的高导电性TiN电极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 电极薄膜 衬底温度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