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胸腺肽的提取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郭设平 王沂蒙 +5 位作者 姜玉坤 孙宏鑫 李明峰 齐旭阳 庄国宏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鸡胸腺肽,计算胸腺肽得率,鉴定和比较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提取物在体外不仅能使脱E受体的淋巴细胞恢复其E受体的功能,并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而且能增强鸡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提取鸡胸腺肽,计算胸腺肽得率,鉴定和比较提取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提取物在体外不仅能使脱E受体的淋巴细胞恢复其E受体的功能,并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而且能增强鸡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加鸡外周血中γ-干扰素的含量。除了E玫瑰花环实验,各项体内外的活性检测均显示第二批鸡胸腺肽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与购买的人用胸腺肽相当。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提取方法二操作简便,产率高,其提取物生物学活性较高,可用于兽医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 提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联合酶制剂对鸡粪高效无害化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柳柳 单春乔 +4 位作者 王效禹 赵荣 宋凡 宋蕙男 刘艳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3-66,共4页
研究通过分离鸡粪微生物,筛选出4株对鸡粪无害化效果最佳的菌株并将其进行复配。筛选不同酶制剂,得出对鸡粪酶解效果最好的酶制剂配方。在37℃条件下,微生物与酶制剂联合作用于鸡粪,结果表明:发酵24 h,鸡粪中粪大肠菌群数少于3 cfu/g、... 研究通过分离鸡粪微生物,筛选出4株对鸡粪无害化效果最佳的菌株并将其进行复配。筛选不同酶制剂,得出对鸡粪酶解效果最好的酶制剂配方。在37℃条件下,微生物与酶制剂联合作用于鸡粪,结果表明:发酵24 h,鸡粪中粪大肠菌群数少于3 cfu/g、蛔虫卵死亡率为100%,发酵过程中NH3及H2S的释放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微生物 酶制剂 无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干扰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常维山 沈强 +1 位作者 张译元 单春乔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48,共4页
自1957年从鸡胚中发现干扰素以来,家禽干扰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由于家禽干扰素对禽病防控具有良好作用,近来已愈来愈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叙述了干扰素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禽干扰素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 自1957年从鸡胚中发现干扰素以来,家禽干扰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由于家禽干扰素对禽病防控具有良好作用,近来已愈来愈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叙述了干扰素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禽干扰素对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鸭肝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以及在防治上述疾病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家禽 抗病毒作用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Mx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蕾 江国托 常维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18-1020,1024,共4页
目的克隆鸡Mx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鸡成纤维细胞(CEF)中扩增MxA,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pMD18-T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回收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构建其重组... 目的克隆鸡Mx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鸡成纤维细胞(CEF)中扩增MxA,将其克隆至克隆载体pMD18-T中,筛选阳性克隆后回收目的片段,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构建其重组表达质粒pGEX-MxA,以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鸡胚新城疫病毒干扰试验和VSV-CEF微量细胞抑制试验进行分析、鉴定。结果经RT-PCR扩增获得的MxA序列与GeneBank报道的序列一致,SDS-PAGE和干扰试验证实重组质粒可以表达出相应分子量为45000的蛋白,与GST-MxA融合蛋白分子量一致。结论成功完成了鸡MxA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在大肠杆菌DH5α中经IPTG诱导表达了融合蛋白GST-MxA,为进一步探讨MxA的生物学活性,探索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MxA基因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鸡源大肠杆菌的枯草芽孢杆菌鉴定及代谢产物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庄国宏 宋涛 +5 位作者 陆金荣 王效禹 张琪 曲恩玉 江国托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8,共4页
本试验采用鸡源大肠杆菌O2作为指示菌,对29株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抑菌效果检测,获得了4株抑菌圈在15mm以上的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谱的测定及理化稳定性试验,发现其中一株芽孢杆菌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及... 本试验采用鸡源大肠杆菌O2作为指示菌,对29株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了抑菌效果检测,获得了4株抑菌圈在15mm以上的芽孢杆菌;在此基础上,对其代谢产物进行了抑菌谱的测定及理化稳定性试验,发现其中一株芽孢杆菌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及真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和杀菌效果,理化性质稳定,对鸡源大肠杆菌抑菌圈达到20mm以上;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该菌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枯草芽孢杆菌GD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源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抑菌谱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效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于立权 张祥涛 +4 位作者 姜自庆 李凤华 朱金艳 宁芮奇 崔玉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壳聚糖与EDTA的协同抗菌效果,采用体外药敏片扩散法和抑菌效应方法,测试了壳聚糖和EDTA联合应用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应,来考察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与壳聚糖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和... 为了研究壳聚糖与EDTA的协同抗菌效果,采用体外药敏片扩散法和抑菌效应方法,测试了壳聚糖和EDTA联合应用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应,来考察EDTA对壳聚糖的抑菌增强效果。结果表明,与壳聚糖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和EDTA联合应用能增强壳聚糖对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杀伤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杀伤效应更加明显。表明EDTA能够增强壳聚糖对细菌、真菌的抑制效应,为开发一种新型的抗菌剂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EDTA 抑菌增效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利用益生元的作用机制及在畜禽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单春乔 马大川 +4 位作者 翟宏旭 曹燕子 李娟 李晶晶 林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益生元可被益生菌利用从而产生一系列促进益生菌生长、增加益生菌菌群数量以及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作用。益生菌在利用益生元的过程中,会受到益生元的制备方式、结构以及其与益生元的特异性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益生元及... 益生元可被益生菌利用从而产生一系列促进益生菌生长、增加益生菌菌群数量以及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等作用。益生菌在利用益生元的过程中,会受到益生元的制备方式、结构以及其与益生元的特异性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益生元及益生菌的使用往往具有替代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及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文章针对上述内容进行综述,以期对益生菌与益生元的精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益生元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小肽对大鼠高血脂症和抗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单春乔 修立颖 +3 位作者 刘秋晨 李晶晶 林洋 刘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5-698,共4页
通过建立大鼠高血脂症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的自制大豆小肽灌胃大鼠,分别在第20,40,60天时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在第21天进行游泳负重实验和肝糖原含量测定,探讨了大豆低聚肽在调解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疲劳作用。结果表... 通过建立大鼠高血脂症动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的自制大豆小肽灌胃大鼠,分别在第20,40,60天时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并在第21天进行游泳负重实验和肝糖原含量测定,探讨了大豆低聚肽在调解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疲劳作用。结果表明:灌胃60 d时高剂量组的大鼠的TC、TG、LDL-C、TXA2相对于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22.97%、8%、15.29%、18.97%,高剂量组大鼠的NO、HDL-C、PGI2相对于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升高了43.85%%、20.56%、28.92%。抗疲劳试验中,在灌胃剂量2.0 g·kg-1(体重)时,小鼠负重时间比对照组延长61.49%,小鼠肝糖原含量为20.07 mg·g-1,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41.14%。表明大豆小肽具有明显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抗疲劳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小肽 降低血脂 抗疲劳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粉酶解法制备羽毛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单春乔 刘再胜 +7 位作者 冯柳柳 朱海明 刘秋晨 林洋 修立颖 李晶晶 刘艳 江国托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0期5-8,34,共5页
试验采用酶解方法处理羽毛粉,制备利于动物机体消化吸收的羽毛肽。羽毛粉经过高温和强碱预处理后,采用不同种类蛋白酶制剂酶解羽毛粉,并优化酶解条件,测定酶解物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考察酶解效率;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处... 试验采用酶解方法处理羽毛粉,制备利于动物机体消化吸收的羽毛肽。羽毛粉经过高温和强碱预处理后,采用不同种类蛋白酶制剂酶解羽毛粉,并优化酶解条件,测定酶解物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考察酶解效率;确定最佳制备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处理时间150 min及溶解剂质量分数0.7%,得到最佳酶制剂为角蛋白酶,蛋白酶添加量0.8‰、酶解p H 8.5及酶解时间8 h,酶解后低聚肽含量超过70.0%。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酶解后羽毛低聚肽分子质量的分布,约70.0%羽毛肽分子质量≤2 00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羽毛粉 酶解 羽毛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禽源致病菌抑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柳柳 单春乔 +4 位作者 赵荣 陈桂芳 宋凡 刘艳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45-48,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一株植物乳杆菌(SLP)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特性,探讨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其耐高温、耐酸耐胆盐功能、体外抑菌活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并对SLP与其他益生菌之间的拮抗作用及体外黏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 试验旨在研究一株植物乳杆菌(SLP)的生物学特性及益生特性,探讨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潜力。通过对其耐高温、耐酸耐胆盐功能、体外抑菌活性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并对SLP与其他益生菌之间的拮抗作用及体外黏附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SLP能够耐受p H 2.0及0.3%胆盐条件,体外黏附率达到4.6%,与部分抗生素相容,与试验中的其他益生菌均无相互抑制,SLP培养上清及培养物对禽源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SLP具有优良的益生特性,在畜禽生产中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益生特性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用大豆小肽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红岩 单春乔 江国托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6-509,共4页
采用酶解法制备饲用大豆小肽,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用量等生产工艺参数及饲用大豆小肽的脱色、分离等精制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产工艺参数为温度45~48℃,pH8.0,底物浓度6%~8%,酶用量2%(W/V)... 采用酶解法制备饲用大豆小肽,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用量等生产工艺参数及饲用大豆小肽的脱色、分离等精制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生产工艺参数为温度45~48℃,pH8.0,底物浓度6%~8%,酶用量2%(W/V),反应时间4h。此条件下水解度高达80%左右,低聚肽(分子量≤500D)含量达到80%以上,以2~4个氨基酸链为主。此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低,工序简单,小肽含量高,质量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法 饲用大豆小肽 工艺参数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研究进展(下)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国托 《现代畜牧兽医》 2005年第3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核酸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安全性 免疫保护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对疫苗的免疫增效试验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庆国 李栋刚 +1 位作者 孟庆伟 李斌 《吉林畜牧兽医》 2003年第1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家禽 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2 疫苗 免疫增效作用 免疫保护率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毛肽螯合锰的鉴定及制备工艺研究
14
作者 单春乔 刘秋晨 +5 位作者 孙远芳 韩雪冰 宋蕙男 王杲强 高鑫 刘艳 《饲料研究》 CAS 2017年第24期30-34,41,共6页
试验以羽毛粉经角蛋白酶酶解制得的羽毛低聚肽水解液与水合氯化锰为原料,合成羽毛低聚肽螯合锰,通过红外色谱法分析螯合物的状态,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质量比和p H值对螯合率影响较大,羽毛... 试验以羽毛粉经角蛋白酶酶解制得的羽毛低聚肽水解液与水合氯化锰为原料,合成羽毛低聚肽螯合锰,通过红外色谱法分析螯合物的状态,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合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温度、质量比和p H值对螯合率影响较大,羽毛低聚肽螯合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质量比1.2∶1、反应温度65℃、反应p H值6.6和反应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锰离子的螯合率为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低聚肽 螯合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疫苗研究进展(上)
15
作者 江国托 《现代畜牧兽医》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近 15 年来,国内外在核酸疫苗研究及应用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分别从基因治疗与核酸疫苗,核酸疫苗的免疫方法,免疫应答机理,增强核酸疫苗效力的途径以及核酸疫苗的优点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核酸疫苗 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 免疫方法 免疫应答机理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免疫制剂与禽病防制
16
作者 江国托 李栋刚 +2 位作者 张晓宇 王效禹 宋阳 《吉林畜牧兽医》 2003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基因工程免疫制剂 禽病 防制 基因工程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思国 康丽娟 +8 位作者 江国托 刘明春 孔宪刚 杨宏伟 刘忠贵 李从寿 宋春青 霍兰享 卢景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6-390,共5页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PCR方法。通过对纯化后IBV核蛋白基因进行的直接PCR及套式PCR扩增表明 ,两次PCR产物的大小为 0 .7kb和 0 .5kb ,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NDV及IBDV的PCR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IBV...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通用性PCR方法。通过对纯化后IBV核蛋白基因进行的直接PCR及套式PCR扩增表明 ,两次PCR产物的大小为 0 .7kb和 0 .5kb ,与实际设计相符。而对照的NDV及IBDV的PCR扩增产物均为阴性。用IBVHB(华北 )株感染SPF鸡后 ,应用我们所建立的PCR方法去检测不同时期所采集的肾脏、气管、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中的IBV ,在SPF鸡感染IBV后的 2 1天仍然能够检测到IBV的基因组 ,Southernblot杂交试验证明了我们获得的PCR产物为IBV的核蛋白基因。对 30份自然感染病料的检测表明 ,本实验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阳性数为 15份 ,阳性率为 5 0 % (15 /30 ) ;鸡胚接种检测的阳性数为 17份 ,阳性率为 5 6 .7% (17/30 ) ;IFA检测的阳性数为 11份 ,阳性率为 36 .7% (11/30 )。PVR检测法与鸡胚接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 93.3% (14/15 ) ,统计学分析表明 ,P >0 .0 5 ,差异不显著 ,而PCR检测法与IFA的阳性符合率为 6 0 % (9/15 )。结果证明本实验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病毒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抗大肠杆菌脂肽化合物枯草芽孢杆菌筛选及脂肽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庄国宏 宋涛 +4 位作者 陆金荣 王效禹 张琪 江国托 秦爱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0-25,共6页
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主要指示菌,运用杯碟法对不同分离株的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进行抑菌效果筛选。在确定GD株作为抗菌物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GD株发酵液,经大孔吸附树脂XD吸附、洗脱,将获取的抗菌产物样品与表面活性素标准品进行薄... 采用致病性大肠杆菌作为主要指示菌,运用杯碟法对不同分离株的枯草芽孢杆菌代谢产物进行抑菌效果筛选。在确定GD株作为抗菌物质研究的基础上,采用GD株发酵液,经大孔吸附树脂XD吸附、洗脱,将获取的抗菌产物样品与表面活性素标准品进行薄层色谱(TLC)层析、分析、比较。运用液质联用(LC-MS)分析技术对代谢产物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分子量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GD株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抗菌物质是以表面活性素A、B和C等同系物为主组成的脂肽混合物。表面活性剂含量达77.39%,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 036.6933~994.644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抗菌脂肽 脂肽类化合物 表面活性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PMAP37基因RT-PCR扩增、序列分析及重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明双喜 刘艳 +1 位作者 王沂蒙 江国托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X期33-35,共3页
提取猪小肠total RNA,根据已发表PMAP37的基因序列进行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9-T simple载体测序;构建pBV220-PMAP37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扩增所得序列516bp,开放阅读框504bp,与目的序列同源性99.6%;pBV22... 提取猪小肠total RNA,根据已发表PMAP37的基因序列进行RT-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9-T simple载体测序;构建pBV220-PMAP37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扩增所得序列516bp,开放阅读框504bp,与目的序列同源性99.6%;pBV220-PMAP37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PMAP37 RT-PCR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药剂降低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20
作者 明双喜 刘艳 +1 位作者 王沂蒙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和应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抗菌制剂成为热点,抗菌肽、微生态制剂、中药、功能性低聚糖等产品逐渐以抗生素替代品的面目问世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动物性食品 新型药剂 应用 动物疾病 产品品质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