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BsAg阴性患者HBV隐匿性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袁琴
伍春霞
+7 位作者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罗舒文
张聪
曾爱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X区进行扩增。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血清学模式[单独抗-HBc(+)及抗-HBs(+)/抗-HBc(±)]患者,以及不同病因所致肝损害患者的OBI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以巢氏PCR结果2个或2个以上区段同时阳性判定为OBI,110例入选患者OBI阳性率为23.6%(26/110);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清学模式患者OB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OB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1%vs 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肝损害及有明确病因肝损害的OBI发生率分别为31.0%(9/29)和39.3%(1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 Ag阴性患者中,OBI更易发生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HBs Ag阴性患者肝损害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采用高灵敏HBV DNA检测方法以排除HBV隐匿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聚合酶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血清HBV痕量基因检测及其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琴
刘飞飞
+4 位作者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曾爱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94-1496,共3页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伴各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用巢式PCR扩增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的血清HBV C、S、X基因片段,并分析与总结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生化...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伴各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用巢式PCR扩增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的血清HBV C、S、X基因片段,并分析与总结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生化和血清学特点。结果 69例不明原因肝损害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出13例,检出率为18.84%,以大于40岁的男性为主。在检出的13例患者中,10例(76.92%)仅有轻微乏力、食欲减退症状,9例(69.23%)总胆红素值正常或轻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不同程度的异常,10例(76.92%)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为HBs Ab(-)/HBc Ab(+)/HBe Ab(±)。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的隐匿性感染是不明原因肝功异常的原因之一,其所致的肝炎临床症状轻微,血清学模式呈多样性,生化以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
巢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BsAg阴性患者HBV隐匿性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袁琴
伍春霞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罗舒文
张聪
曾爱中
机构
重庆医
科
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感染
科
四川德阳德阳市
人民医院
感染
科
大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重庆市第九
人民医院
感染
科
嘉兴市第一
人民医院
感染
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58)~~
文摘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2年3月—2014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就诊的HBs Ag阴性、HBV DNA在检测值以下的乙肝患者110例。采用高纯度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提取血清HBV DNA,采用巢式PCR对HBV基因组C、S、X区进行扩增。对不同性别、年龄及血清学模式[单独抗-HBc(+)及抗-HBs(+)/抗-HBc(±)]患者,以及不同病因所致肝损害患者的OBI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以巢氏PCR结果2个或2个以上区段同时阳性判定为OBI,110例入选患者OBI阳性率为23.6%(26/110);不同性别、年龄段、血清学模式患者OB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组OB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35.1%vs 1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明原因肝损害及有明确病因肝损害的OBI发生率分别为31.0%(9/29)和39.3%(1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Bs Ag阴性患者中,OBI更易发生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当HBs Ag阴性患者肝损害原因不明时,应及时采用高灵敏HBV DNA检测方法以排除HBV隐匿性感染。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聚合酶联反应
Keyword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血清HBV痕量基因检测及其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袁琴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曾爱中
机构
重庆医
科
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
感染
科
德阳市
人民医院
感染
科
大足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494-1496,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2587)
文摘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伴各型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用巢式PCR扩增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的血清HBV C、S、X基因片段,并分析与总结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生化和血清学特点。结果 69例不明原因肝损害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出13例,检出率为18.84%,以大于40岁的男性为主。在检出的13例患者中,10例(76.92%)仅有轻微乏力、食欲减退症状,9例(69.23%)总胆红素值正常或轻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不同程度的异常,10例(76.92%)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为HBs Ab(-)/HBc Ab(+)/HBe Ab(±)。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的隐匿性感染是不明原因肝功异常的原因之一,其所致的肝炎临床症状轻微,血清学模式呈多样性,生化以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为主。
关键词
肝功能异常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性
巢式PCR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BsAg阴性患者HBV隐匿性感染:110例临床分析
袁琴
伍春霞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罗舒文
张聪
曾爱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69例不明原因肝功异常患者血清HBV痕量基因检测及其阳性结果分析
袁琴
刘飞飞
罗旗
刘何蕾
李成敏
郑洁
曾爱中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