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竹县春茧增产近六成
1
作者 谢小勇 《四川蚕业》 1998年第3期57-57,共1页
近日,大竹县春茧收购告捷。该县今年春季虽减发蚕种22%,春茧仍喜获丰收。截至6月24日,全县共收购茧237000公斤,同比增长58%,蚕农收入达300多万元,增加110万元,增加55%,单产提高9公斤,蚕桑生产呈现开门红。 近年来,蚕桑生产成为该县... 近日,大竹县春茧收购告捷。该县今年春季虽减发蚕种22%,春茧仍喜获丰收。截至6月24日,全县共收购茧237000公斤,同比增长58%,蚕农收入达300多万元,增加110万元,增加55%,单产提高9公斤,蚕桑生产呈现开门红。 近年来,蚕桑生产成为该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骨干经济产业,得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区、乡党政领导抓蚕桑的热情,激励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春茧收购期间,县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县 蚕桑生产 春茧收购 收购工作 增收致富 县政府 优惠政策 经济产业 党政领导 同比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县狠抓春蚕“六个到位”
2
作者 吴新民 刘军 《四川蚕业》 1997年第3期5-5,共1页
大竹县狠抓春蚕饲养“六个到位”。1.蚕种落实到位。全县采取了蚕农自报统计、村社统一共育、区乡统一调剂等办法,千方百计将春季蚕种落实到户,全县17850张蚕种已基本落实到蚕农,部分地方还增加了蚕种饲育量。如妈妈乡发种 2246张(其中... 大竹县狠抓春蚕饲养“六个到位”。1.蚕种落实到位。全县采取了蚕农自报统计、村社统一共育、区乡统一调剂等办法,千方百计将春季蚕种落实到户,全县17850张蚕种已基本落实到蚕农,部分地方还增加了蚕种饲育量。如妈妈乡发种 2246张(其中原种 286张),比上年同期增加 6%。2、小蚕共育到位。全县使用共育室403个,共育蚕种12078张,共育面达67.6%。其中,26个基地乡使用共育室313个,共育蚕种9394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县 蚕种 共育室 共育质量 春蚕生产 饲育量 蚕饲养 桑树病虫害 粮食生产 地区电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县夏茧生产实现增产增收
3
作者 吴新民 刘军 《四川蚕业》 1997年第4期10-10,共1页
大竹县在春茧获得丰收的同时,全县再接再厉,再夺丰收,夏季又收蚕茧 64750公斤,同比增产 75.4%;蚕农收入7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至此,春夏两季收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产量,九七年增产增收已成定局。 据了解,为确保夏茧增产增收,全县... 大竹县在春茧获得丰收的同时,全县再接再厉,再夺丰收,夏季又收蚕茧 64750公斤,同比增产 75.4%;蚕农收入7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至此,春夏两季收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产量,九七年增产增收已成定局。 据了解,为确保夏茧增产增收,全县各级党政一是狠抓了技术承包服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竹县 生产实现 增产增收 夏茧 服务工作 收茧量 技术承包 年总产量 已成定局 资金的筹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县夏蚕生产增产增收
4
作者 吴新民 刘军 《蚕学通讯》 1997年第3期41-41,共1页
大竹县在春茧获得丰收的同时,全县再接再厉,再夺丰收.夏季又收蚕茧64750公斤,蚕农收入75万元,是去年同期的2.6倍.至此,春夏两季收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产量,1997年增产增收已成定局.
关键词 大竹县 增产增收 夏蚕 收茧量 年总产量 农收入 四川省 已成定局 资金的筹集 施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竹县石桥铺区蚕茧产量双倍增长
5
作者 吴新民 邹广成 刘军 《蚕学通讯》 1997年第4期48-48,共1页
大竹县石桥铺区看准今年蚕桑行情回升的机遇,依靠科技大上基础,取得了蚕茧产量双倍增长的好成绩.全区三季共收购蚕茧89500公斤,比去年增产2.6倍,平均单产22公斤,蚕农收入120余万元,比去年翻了两番多,蚕茧产量、蚕农收入跃居全县第一.... 大竹县石桥铺区看准今年蚕桑行情回升的机遇,依靠科技大上基础,取得了蚕茧产量双倍增长的好成绩.全区三季共收购蚕茧89500公斤,比去年增产2.6倍,平均单产22公斤,蚕农收入120余万元,比去年翻了两番多,蚕茧产量、蚕农收入跃居全县第一.该区首先是重视了对蚕农的教育和引导,向蚕农大力宣传茧价上扬、行情回升的形势,促使蚕农自觉护桑管桑.打牢基础,其次是重视增加栽桑养蚕的科技含量,抓住良桑嫁接、蚕房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产量 大竹县 四川省 栽桑养蚕 科技含量 依靠科技 农收入 蚕丝 蚕茧质量 桑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三高”蚕业的三大突破口
6
作者 吴新民 唐洪轩 《四川蚕业》 1996年第2期7-8,共2页
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是实现我县“三高”蚕业的三大突破口。多年来,“三低”即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在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等方面没有取得突破。1994年八月,... 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是实现我县“三高”蚕业的三大突破口。多年来,“三低”即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的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在规模经营、良桑嫁接、小蚕共育等方面没有取得突破。1994年八月,县委、政府把蚕桑生产列为全县三大致富工程之一来抓,并成立了蚕桑生产指挥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高” 三大突破 规模经营 蚕业 蚕桑生产 共育户 共育室 专业技术队伍 小蚕 分散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开展科技服务 促进蚕桑生产发展
7
作者 唐洪轩 《四川蚕业》 1989年第4期25-25,共1页
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妈妈乡,活跃着一支深受蚕农欢迎的群众性技术组织——乡蚕桑协会。该会于1984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101人。协会坚持为蚕桑生产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技术服务活动,前几年在“青麻热”的冲击下,蚕桑生产仍... 地处川东北的大竹县妈妈乡,活跃着一支深受蚕农欢迎的群众性技术组织——乡蚕桑协会。该会于1984年5月成立,共有会员101人。协会坚持为蚕桑生产服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技术服务活动,前几年在“青麻热”的冲击下,蚕桑生产仍能逐年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川东北 技术组织 技术服务 前几 技术资料 广播专题节目 专业班 内部活力 有偿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鸡村10社户户养蚕收入超千元
8
作者 吴新民 刘军 《蚕学通讯》 1997年第1期9-9,共1页
大竹县金鸡乡金鸡村10社,有农户19户,总人口68人,其中劳力36个。总耕地面积129亩,其中田74亩,土55亩。几年前,这里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几年来,他们依靠蚕桑主业,大搞科技兴蚕,带动了各业兴旺,全社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目前,全社已有桑树... 大竹县金鸡乡金鸡村10社,有农户19户,总人口68人,其中劳力36个。总耕地面积129亩,其中田74亩,土55亩。几年前,这里信息闭塞,经济落后,几年来,他们依靠蚕桑主业,大搞科技兴蚕,带动了各业兴旺,全社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目前,全社已有桑树面积28亩,其中密植桑19亩,大行桑9亩,四边桑640株,良桑面达95%。199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蚕 大竹县 科技兴蚕 金鸡乡 密植桑 耕地面积 四川省 经济落后 标准化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锦席养蚕年收入近两万
9
作者 吴新民 邹广成 刘军 《蚕学通讯》 1997年第4期60-60,共1页
大竹县团坝乡三井村5社农民李锦席,坚持依靠科技栽桑养蚕致富,今年产茧1.4吨,仅养蚕一项收入就近2万元.李锦席全家14口人(其中劳动力8个),有耕地11.58亩,其中田5.7亩,土5.88亩,现有密植桑5.3亩,加上四边桑800多株,桑树总数有1万多株.
关键词 栽桑养蚕 年收入 大竹县 中央农广校 四川省 密植桑 依靠科技 劳动力 蚕丝 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