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刺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1
作者 钟文武 周睿 +4 位作者 吴敬东 赵树海 严燕群 杨光清 段燕君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野生和人工繁殖饲养的硬刺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本试验对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旨在为硬刺裸鲤种质资源养护、苗种培育、营养结构研究、饲料营养研究等积累基础资料... 为探究野生和人工繁殖饲养的硬刺裸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评价其营养价值,本试验对其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和矿质元素进行了测定,旨在为硬刺裸鲤种质资源养护、苗种培育、营养结构研究、饲料营养研究等积累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野生样本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18.07±0.38)%]略高于人工繁殖样本[(16.93±0.17)%];人工繁殖样本粗脂肪含量[(2.23±0.40)%]显著高于野生样本[(1.27±0.24)%];野生和人工繁殖硬刺裸鲤肌肉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赖氨酸,必需氨基酸总量均高于FAO/WHO模式,EAA/TAA值符合FAO/WHO/UNU认为理想模型;野生样本肌肉中共检出12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4.94%,以油酸和DHA为主,人工繁殖样本中共检出14种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75.22%,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野生样本肌肉中EPA+DHA含量显著高于人工繁殖样本;两组样本肌肉中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属于高钾低钠膳食来源。野生和人工繁殖饲养硬刺裸鲤均为优质的蛋白质来源,氨基酸、脂肪酸、矿质元素种类丰富,含量均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刺裸鲤 肌肉营养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裂腹鱼肌肉营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1
2
作者 王思宇 郑永华 +4 位作者 唐洪玉 印江平 李娟 赵树海 李志洪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0-86,共7页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肌肉进行分析并评价。分析的主要指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灰裂腹鱼的含肉率为71.22%,肌肉鲜样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2.98%,粗脂肪含量低,为1.35%。其干样含...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肌肉进行分析并评价。分析的主要指标: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元素。灰裂腹鱼的含肉率为71.22%,肌肉鲜样的粗蛋白含量高达22.98%,粗脂肪含量低,为1.35%。其干样含有1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TAA)为77.02%,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31.69%,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灰裂腹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色氨酸(Trp),赖氨酸(Lys)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都最高,分别为2.28和1.76,呈味氨基酸的总量为34.73%;肌肉干样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分别为24.4%、41.3%、25.6%;一共检测到8种矿物质元素铁、锰、锌、铜、钙、镁、钾、钠,其比例合理。结论:灰裂腹鱼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巨大的开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裂腹鱼(Schizothorax griseus) 常规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丝裂腹鱼全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树海 杨光清 +9 位作者 宝建红 赵振寰 华朝斌 郭海涛 李根荃 董现鲜 李志洪 严燕群 苏银梅 杨弢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
对野外采捕内塘人工驯养成熟的长丝裂腹鱼开展人工繁殖试验,为长丝裂腹鱼养殖及增殖放流奠定基础。2008年在金沙江丽江境内采集到32尾50~500 g长丝裂腹鱼,在大理州裂腹鱼原种场经过7年驯养。2015年4月7日催产雌鱼15尾(均重3 000 g)... 对野外采捕内塘人工驯养成熟的长丝裂腹鱼开展人工繁殖试验,为长丝裂腹鱼养殖及增殖放流奠定基础。2008年在金沙江丽江境内采集到32尾50~500 g长丝裂腹鱼,在大理州裂腹鱼原种场经过7年驯养。2015年4月7日催产雌鱼15尾(均重3 000 g)、雄鱼9尾(均重1 500 g),亲鱼在50 mg/L MS-222溶液中麻醉后注射鲤脑下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混合溶液。效应时间48 h 20 min;6尾雌鱼产卵,获得鱼卵64 790粒,催产率40%;受精卵23 350粒,受精率36%;获得鱼苗10 675尾,出苗率4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丝裂腹鱼 人工繁殖 增殖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须裂腹鱼的育苗及疾病防治技术
4
作者 李泽楠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4期67-68,共2页
短须裂腹鱼是冷水鱼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在云南地区以及四川地区的养殖均在不断增加。短须裂腹鱼在育苗时常用的方式主要为工厂化育苗以及室外育苗,不同育苗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挑选,同时需... 短须裂腹鱼是冷水鱼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在云南地区以及四川地区的养殖均在不断增加。短须裂腹鱼在育苗时常用的方式主要为工厂化育苗以及室外育苗,不同育苗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别,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挑选,同时需要强化对各类疾病的防治处理,降低疾病发展对短须裂腹鱼健康养殖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冷水鱼 短须裂腹鱼 健康养殖 育苗技术 室外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须裂腹鱼鱼种和成鱼网箱养殖试验
5
作者 杨光清 赵树海 +8 位作者 宝建红 李志洪 华朝斌 郭海涛 赵振寰 苏银梅 董现鲜 严燕群 李泽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7期225-226,228,共3页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建成,为渔业增殖和养殖提供129.45 hm^2水面。以短须裂腹鱼为材料,通过网箱设置、苗种投放和投饲管理,进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总结裂腹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为电站库区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指导。试验结果:投放短须... 金沙江鲁地拉电站建成,为渔业增殖和养殖提供129.45 hm^2水面。以短须裂腹鱼为材料,通过网箱设置、苗种投放和投饲管理,进行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试验,总结裂腹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为电站库区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指导。试验结果:投放短须裂腹鱼1龄鱼种34 560尾15.62 kg,体重0.45 g,平均体长为2.77 cm,经12个月培育鱼种30 615尾685.7 kg,尾重达22.40 g,增加21.95 g,增重48.78倍,平均体长达10.06 cm,增加7.29 cm,增长2.63倍,成活率88.59%,饲料系数2.58;投放2龄鱼种16 732尾261.81 kg,体重15.65 g,平均体长为9.89 cm,经12~13个月饲养总产成鱼14 022尾2 046.10 kg,尾重达145.92 g,增加130.27 g,增重8.32倍,平均体长达17.46 cm,增长7.57cm,增长0.77倍,成活率83.80%,饲料系数2.99。结果表明,短须裂腹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的特点,网箱培育鱼种和成鱼养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 鱼种 成鱼 网箱 养殖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