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大理州甜樱桃引种栽培研究初报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才喜 殷纯金 +6 位作者 王云祥 谢凤琦 李化 应建华 王磊 马超 李树锋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7-122,125,共7页
2014—2016年通过甜樱桃栽培实践和气候与环境分析,对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引进的甜樱桃品种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大理州洱源县气候同大连地区冷凉性气候类似,适宜甜樱桃栽培;该区域甜樱桃2月中下旬萌芽,大部分品种盛花期集中在3月中... 2014—2016年通过甜樱桃栽培实践和气候与环境分析,对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引进的甜樱桃品种开展适应性研究,结果发现:大理州洱源县气候同大连地区冷凉性气候类似,适宜甜樱桃栽培;该区域甜樱桃2月中下旬萌芽,大部分品种盛花期集中在3月中旬,3月末至4月初为终花期,果实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6月初,于7—9月雨季来临前完成采收。通过采用G6矮化砧木结合多种技术措施,供试品种花器发育正常,畸形花(果)率低,着果率达到10%以上,平均单果质量8~10g,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颜色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甜樱桃 引种 栽培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耐盐碱亚麻品种筛选与示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丹丹 朱爱国 +9 位作者 邱财生 赵信林 张正 守合热提·牙地卡尔 朱炫 宋喜霞 姜卫东 吴广文 孙中义 康庆华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4期222-228,共7页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 为筛选生育期适宜、丰产性好、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的亚麻品种,高效开发利用张掖盐碱地;以8个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张掖市龙纺麻业提供的山丹为对照,在山丹县位奇镇进行试验;对不同品种原茎产量、种子产量以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田间鉴定;结果表明:8个参试品种的原茎、纤维产量均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大幅度增产,其中华亚5号产量居首,中亚麻3号稍逊,二者原茎较当地对照品种山丹分别增产94.83%和80.85%,达极显著水平;纤维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64.74%和147.32%,达极显著水平;华亚5号、中亚麻3号等2个品种(系)在张掖试点综合经济性状、丰产性表现较好,适应性及抗逆性相对较强,可在张掖作为纤维用亚麻品种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耐盐碱 产量性状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菜油两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翠翠 朱炫 +2 位作者 陈晓艳 王学明 李建永 《云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26-29,共4页
研究采摘菜薹对油菜后期菜籽产量及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以期探索多用途高产的油菜栽培模式。基于大理州本地油菜栽培管理模式,在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薹,并对菜薹的重量进行称重记录,菜薹采摘后,油菜继续生长至籽粒成熟,测量、分... 研究采摘菜薹对油菜后期菜籽产量及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规律,以期探索多用途高产的油菜栽培模式。基于大理州本地油菜栽培管理模式,在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薹,并对菜薹的重量进行称重记录,菜薹采摘后,油菜继续生长至籽粒成熟,测量、分析不同处理的油菜形态农艺性状及产量农艺性状。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苔处理,主要农艺性状如株高、分枝部位、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在菜薹采摘后比对照(CK)有明显降低或减少趋势,每角粒数和再分枝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对油菜的茎粗、有效分枝数、单株生产力和菜籽产量影响不显著,可有效增收菜薹9296.7kg/hm^(2),结合油菜籽产值,采薹比不采薹油菜增值213.5%。现蕾期对油菜进行采摘菜薹这一农艺措施,在不影响菜籽产量的前提下增收了菜薹,达到高效增产的效果。初步认为,在低海拔、光热资源丰富的干热河谷地区,“菜油两用”栽培管理模式作为油菜的一种高效栽培管理模式具有可推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苔 菜油两用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雌型工业大麻杂交新品种云麻杂4号的选育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庆滢 陈璇 +10 位作者 朱炫 陈晓艳 郭蓉 吕品 刘翠翠 李建永 郭孟璧 许艳萍 张园 郭鸿彦 杨明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云麻杂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近交系为母本,雌雄同株2017M5近交系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而成的工业大麻全雌型晚熟杂交种。2020—2021年多点区域试验中花叶平均产量3012.45 kg/hm^(2),比对照云麻... 云麻杂4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雄异株品种云麻8号近交系为母本,雌雄同株2017M5近交系为父本,利用杂种优势组配而成的工业大麻全雌型晚熟杂交种。2020—2021年多点区域试验中花叶平均产量3012.45 kg/hm^(2),比对照云麻8号增产34.82%。该品种雌株比例大于95%,全生育期约167 d,THC平均含量为0.07%,CBD平均含量3.06%,籽粒含油量31.8%,蛋白质含量23.0%。适合云南省大部分地区种植,最适宜海拔范围为1500~2300 m。202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鉴定和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品种 全雌 云麻杂4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籽兼用亚麻新品种华亚10号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康庆华 宋喜霞 +13 位作者 姜卫东 姚丹丹 孙中义 邸桂俐 王玉富 陈晓艳 袁红梅 吴广文 朱炫 边道林 邱财生 姚玉波 唐立郦 刘丹丹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6期313-318,共6页
亚麻新品种华亚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新品系D95029-8-3-7为母本,以本所选育的高纤材料H04052的F_(4)代多胚单株为父本杂交育成。2023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为GPD亚麻(胡麻)(2023)230007。该品种为... 亚麻新品种华亚10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本所选育的新品系D95029-8-3-7为母本,以本所选育的高纤材料H04052的F_(4)代多胚单株为父本杂交育成。2023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为GPD亚麻(胡麻)(2023)230007。该品种为纤籽兼用品种,生育期92 d,原茎产量5514.1 kg/hm^(2),全麻产量1479.5 kg/hm^(2),种子产量888.7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中亚麻2号增产20.42%、35.26%和11.57%。华亚10号全麻率达到34.16%,种子粗脂肪含量达到40.25%,千粒重达到5.52 g。文章对该品种的选育程序、特征特性、产量及其栽培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促进亚麻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纤籽兼用 华亚10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晓艳 朱炫 +7 位作者 羊国安 王学明 杜光辉 汤开磊 刘翠翠 李建永 周杉 何青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了掌握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在云南省大理地区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云麻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5个种植密度(1、2、3、4、5万株/hm^(2))的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麻籽产量及麻秆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影响云麻7号... 为了掌握籽秆兼用工业大麻在云南省大理地区生产适宜的种植密度,选用云麻7号为试验材料,进行5个种植密度(1、2、3、4、5万株/hm^(2))的比较试验,研究其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麻籽产量及麻秆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影响云麻7号种子的成熟期,密植的比稀植的大约提早2 d。低密度种植,雌麻的比例较高,而高密度种植,雌雄比例基本达到1∶1。雄麻株高是在5万株/hm^(2)密度下最高,为343.5 cm,而其茎粗和分枝数均是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粗或最多,分别为29.9 cm和32.6个。雄麻的单株花叶和麻秆重量也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分别为0.10、0.43 kg/株。而雄麻花叶产量最高是在4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863.33 kg/hm^(2),其次是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846.33 kg/hm^(2)。同样,雄麻麻秆产量最高是在4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4081.33 kg/hm^(2),其次是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的3662.33 kg/hm^(2)。雌麻株高是在5万株/hm^(2)密度下最高,为330.5 cm,而茎粗和分枝数均是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粗或最多,分别为30.8 mm和18.5个。雌麻的单株麻籽和麻秆重量均在1万株/hm^(2)密度下最高,分别为0.16、0.56 kg/株,其次为5万株/hm^(2)的。雌麻麻秆产量最高是在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为8438.90 kg/hm^(2)。最终,麻秆总产量和麻籽产量是在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最高,分别为12101.23 kg/hm^(2)和1438.10 kg/hm^(2)。综合考虑麻籽和麻秆产量,得出云麻7号在云南省大理地区作为籽秆兼用工业大麻种植的适宜密度为5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种植密度 生育期 农艺性状 麻秆产量 麻籽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品种华亚5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沤麻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康庆华 宋喜霞 +9 位作者 姜卫东 孙中义 陈晓艳 姚丹丹 袁红梅 吴广文 朱炫 姚玉波 邸桂俐 黄文功 《中国种业》 2022年第12期119-121,共3页
华亚5号是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多胚种质D95029为母本、自育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H02150,从其杂交后代选择多胚单倍体苗加倍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麻率高、稳产、高纤、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年... 华亚5号是2002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多胚种质D95029为母本、自育品系95015-2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H02150,从其杂交后代选择多胚单倍体苗加倍育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麻率高、稳产、高纤、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2018年在安徽省登记(登记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809010),2019年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12。该品种可作为纺织专用亚麻品种,并对其配套栽培、沤麻技术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高纤 新品种 华亚5号 配套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纤亚麻新品种华亚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孙中义 姜卫东 +6 位作者 朱炫 黄文功 宋喜霞 袁红梅 陈晓艳 张树权 康庆华 《中国种业》 2020年第5期83-85,共3页
华亚8号是1997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以87035为母本、黑亚10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97175,杂交后代连续自交4代,决选优良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原茎产量、纤维产量、种子产量3项指标... 华亚8号是1997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亚麻育种团队以87035为母本、黑亚10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97175,杂交后代连续自交4代,决选优良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亚麻新品种。该品种原茎产量、纤维产量、种子产量3项指标均高出对照10%以上。相关登记申请文件于2019年4月由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云南省种子管理局提交到农业农村部种子管理平台系统,目前已通过省部级审查,品种登记信息已公示完毕。对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高纤 新品种 华亚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