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市秋马铃薯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子芬 郭华春 +3 位作者 杨晓利 张惠娟 赵红利 张艳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7期146-149,共4页
为大幅削减洱海流域化肥污染负荷,大理市洱海流域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因此,以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理镇南门进行了7个处理,3次重复的秋马铃薯生物有机肥试验,探索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种植秋马铃薯时生物有机... 为大幅削减洱海流域化肥污染负荷,大理市洱海流域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因此,以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理镇南门进行了7个处理,3次重复的秋马铃薯生物有机肥试验,探索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种植秋马铃薯时生物有机肥的最适用量。通过对7个处理的株高、茎粗、产量、肥料农学效率和效益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每亩施700 kg生物有机肥产量居试验第2位,扣除肥料成本后产值最高,肥料农学效率也较高。因此认为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种植秋马铃薯最适的生物有机肥用量为每亩70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市 秋马铃薯 生物有机肥 施肥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子芬 包锡龙 张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2期123-123,共1页
在多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了适合大理气候环境的冬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大力推广该套技术,提高冬马铃薯的生产效益。
关键词 冬马铃薯 高产栽培 云南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魔芋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要点 被引量:2
3
作者 杨俐 赵素萍 +2 位作者 周俊俏 杨颖杰 张利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22年第S01期25-27,共3页
文章介绍了魔芋的4种主要病害软腐病、根腐病、白绢病、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要点,以供生产参考。
关键词 魔芋 主要病害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蔬菜标准示范园创建及成效 被引量:1
4
作者 丁益民 徐劲 +1 位作者 杨文燕 李艳梅 《云南农业》 2012年第9期53-54,共2页
对大理市蔬菜标准示范园创建技术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以促进和推动全市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蔬菜质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蔬菜 标准示范园 创建 措施 技术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良种丽薯6号在大理市早春作最适播期探索
5
作者 杨子芬 郭华春 +3 位作者 杨晓利 张惠娟 张幸标 张艳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6期128-130,共3页
以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理市大理镇东门试验地进行了7个播种期,3次重复的早春马铃薯播期试验,探索丽薯6号在大理市早春作的最适播种期。通过对7个播期的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株高、茎粗、株丛繁茂性,以及生育期、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的... 以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理市大理镇东门试验地进行了7个播种期,3次重复的早春马铃薯播期试验,探索丽薯6号在大理市早春作的最适播种期。通过对7个播期的出苗率、出苗整齐度、株高、茎粗、株丛繁茂性,以及生育期、产量和商品薯率等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丽薯6号在大理市早春作时,12月下旬到1月中旬播种,出苗率高,出苗整齐,株高适中,株丛繁茂,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时期,亩产达3 000 kg以上,商品薯率达85%以上。由此得出,12月下旬到1月中旬是最适播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丽薯6号 早春作 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保护洱海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亮 杨文燕 +1 位作者 丁一民 赵丽芳 《云南农业》 2016年第5期12-14,共3页
为加快洱海保护,实行农业生产减量化生产,建立高效、低碳、循环、节能的现代高原生态农业,提出应在四个"着力"构建上下功夫,即着力构建规划科学、政策引导、激励实施主体的机制;着力构建生产全程清洁、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机制;... 为加快洱海保护,实行农业生产减量化生产,建立高效、低碳、循环、节能的现代高原生态农业,提出应在四个"着力"构建上下功夫,即着力构建规划科学、政策引导、激励实施主体的机制;着力构建生产全程清洁、废弃物资源利用的机制;着力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的科技创建体系;着力构建宣传、示范、服务配套的推进机制等措施,从而建立洱海保护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 减量化生产 保护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杂交粳稻品种推广现状与对策
7
作者 杨艳 赵红利 +2 位作者 杨晓利 何菁 杨子芬 《花卉》 2017年第8期141-142,共2页
总结大理市当前生产上杂交粳稻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导致其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阐明影响杂交粳稻推广的关键因素,提出解决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大理市 杂交粳稻 推广 种子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杂交粳稻栽培探究
8
作者 杨艳 杨子芬 +2 位作者 杨晓利 俞路解 自丽美 《南方农业》 2017年第6期37-38,共2页
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各类相关研究也得到了深入和发展,在大理市杂交粳稻栽培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其流程和技术经验,以期为水稻种植发展提供宝贵思路和发展途径。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栽培 经验 大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9
作者 张幸标 赵红利 +3 位作者 杨晓利 杨子芬 张艳梅 张惠娟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7期9-11,共3页
通过品种筛选、比较试验,选择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玉米新品种,为大理市的农业生产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展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马铃薯、玉米、大荚豌间套作旱作组合模式栽培技术
10
作者 杨朝亮 杨晓利 《种子科技》 2015年第2期43-44,共2页
介绍了大理市推行的"马铃薯、玉米、大荚豌"间套作旱作组合模式,并就关键技术措施予以了总结。
关键词 大理市 间套作旱作组合模式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新品种(系)在大理州早春作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婉琳 杨子芬 +3 位作者 白磊 包锡龙 贾振华 郭华春 《中国马铃薯》 2012年第5期264-267,共4页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大理早春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合作88’为对照,对比了5个新品种(系)的植株形态特征,抗性表现,鲜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结果... 通过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合大理早春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为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以‘合作88’为对照,对比了5个新品种(系)的植株形态特征,抗性表现,鲜薯产量及块茎品质。结果表明:‘同薯20-2’出苗早,出苗率高,茎叶浓绿,植株茂盛,感病相对较轻且产量、商品薯率、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均高于其他参试品种。经进一步试验后可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新品系 早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早熟鲜食玉米气候适应性及高产高效栽培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以维 杨智 +2 位作者 刘劲松 李育 杨晓利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通过对大理温凉地区早熟鲜食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可知: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鲜食玉米可比常规种植提早3个月,于2月初(立春)播种。苗期和七叶期膜内0cm地温比气温升高5.4~5.7℃,比膜外0cm地温升高3.6~5.5℃,相当于0cm增加地积... 通过对大理温凉地区早熟鲜食玉米气候生态适应性试验研究可知:如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鲜食玉米可比常规种植提早3个月,于2月初(立春)播种。苗期和七叶期膜内0cm地温比气温升高5.4~5.7℃,比膜外0cm地温升高3.6~5.5℃,相当于0cm增加地积温220.6~251.5℃,全生育期至少可增加地积温300~400℃。最低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0.6~2.7℃,5cm地温膜内比膜外升高2.6~3.5℃。比种一季水稻多增收5 122.5~6 819.0元/hm2,并且还可再种一茬秋鲜食玉米和一季冬蔬菜,实现一年三熟,提高了复种指数。只要采取选用早熟优良品种、选择适宜播种期、地膜覆盖栽培、科学肥水管理、适时采收等关键技术,就能实现高产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鲜食玉米 气候适应性 技术要点 云南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进华 唐文军 +1 位作者 杨子芬 郭华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9-1005,共7页
【目的】为探寻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春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厚度地膜和膜上覆不同厚度泥土处理,以常规不覆膜... 【目的】为探寻膜上覆土栽培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云南春作马铃薯的栽培方式。【方法】以云南主栽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计不同厚度地膜和膜上覆不同厚度泥土处理,以常规不覆膜不覆土为对照,对土壤温湿度、马铃薯出苗情况、植株生长情况、产量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膜上覆土栽培能够达到抗旱、保湿,均衡土壤水分的效果,同时还可适当抑制覆膜带来的增温,因此,膜上不覆土的处理均未出苗,其余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有效促进出苗,提高出苗速度,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4 cm处理的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最高;膜上覆土栽培增高了株高、增粗茎粗和增多分枝数,延长生育期,最长延长了14 d;提高块茎单株产量,0.008 mm透明膜膜上覆土6 cm处理单株产量最高;膜上覆土栽培提高了干物质含量、总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另外,膜上覆土栽培可以减少出苗破膜需要的用工,便于收获。【结论】膜上覆土是一种高效增产的栽培模式,其中以覆0.008 mm透明膜并在膜上覆4~6 cm土的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作 马铃薯 膜上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干旱原因分析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杜学文 董丽梅 孙振春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5期72-74,共3页
众所周知,2009年9月—2010年5月,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90%以上的农作物绝收,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对干旱的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 众所周知,2009年9月—2010年5月,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90%以上的农作物绝收,森林火灾频发,给国民经济和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本文对干旱的原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造成的危害及其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促进云南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危害 生态环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海拔温凉地区两茬鲜食玉米气候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以维 杨智 +4 位作者 刘劲松 朱天绿 李育 董保举 杨晓利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0-52,共3页
试验研究表明:在大理农耕区海拔2000m、气温15.0℃的气候温凉地区,第1茬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于2月初(立春)播种,苗期0cm地温可增加3.6~5.5℃,全生育期至少可增加地积温300~400℃,比水稻多增加收入5122.5~6819.0元/hm2,实现高产高... 试验研究表明:在大理农耕区海拔2000m、气温15.0℃的气候温凉地区,第1茬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于2月初(立春)播种,苗期0cm地温可增加3.6~5.5℃,全生育期至少可增加地积温300~400℃,比水稻多增加收入5122.5~6819.0元/hm2,实现高产高效。第2茬玉米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小暑)采取直播或育苗移栽,气象条件适宜,产量高,效益好。两茬鲜食玉米可比一季水稻多增加收入3.09万~3.29万元/hm2,并且冬季还能再种植一茬蔬菜,实现一年三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海拔温凉地区 两茬 鲜食玉米 气候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文燕 丁一民 +1 位作者 汪娅杰 张伟亮 《云南农业》 2013年第12期11-12,共2页
阐述大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模式,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新模式开发与产业政策探讨。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资源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玉米杂交制种的技术要领 被引量:1
17
作者 俞路解 《云南农业》 2006年第5期29-30,共2页
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只有做好安全隔离、规格播种、去杂去劣、花期调空、母本去雄、重视父本、辅助授粉、分收分藏等各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证种子质量达到国家的良种标准。
关键词 玉米 杂交制种 技术 质量 母本去雄 辅助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多抗高产蔬菜专用型蚕豆新品种“凤豆十八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国琛 尹雪芬 +10 位作者 段银妹 马玉云 杨芬 张世祎 张丽花 赵子燕 李灿玫 杨子芬 赵德香 闻志伟 李光荣 《云南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56-58,共3页
凤豆十八号是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采用常规杂交技术选育出的蔬菜专用型蚕豆优质新品种,具有抗锈病、中抗赤斑病和褐斑病、优质、高产、菜用型等特性,文章介绍了凤豆18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蚕豆 凤豆18号 选育 多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专用型蚕豆新品种凤蚕豆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国琛 尹雪芬 +10 位作者 段银妹 马玉云 杨芬 张世祎 张丽花 赵子燕 李灿玫 杨子芬 赵德香 闻志伟 李光荣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6期268-270,共3页
凤豆18号是云南省大理州农科院粮作所采用常规杂交技术选育出的蔬菜专用型蚕豆优质新品种,具有抗锈病、中抗赤斑病和褐斑病、优质、高产、菜用型等特性,本文作者介绍了凤豆18号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蚕豆 凤豆1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大弯葱“三月秀”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
20
作者 杨晓利 杨万益 杨孟军 《种子科技》 2011年第8期39-40,共2页
弯葱是葱类蔬菜的一种,习惯称其为二排葱、弯脚葱、大弯葱,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特色蔬菜。 1品种来源 大弯葱"三月秀"是大理市南方冬反季蔬菜基地从日本协和公司引进的大葱新品种,通过多年摸索试验种植,把直葱栽培模式品种改变为弯葱... 弯葱是葱类蔬菜的一种,习惯称其为二排葱、弯脚葱、大弯葱,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特色蔬菜。 1品种来源 大弯葱"三月秀"是大理市南方冬反季蔬菜基地从日本协和公司引进的大葱新品种,通过多年摸索试验种植,把直葱栽培模式品种改变为弯葱栽培模式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类 高产栽培 特性 特征 品种来源 特色蔬菜 栽培模式 大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