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与水灾——从大理州洪灾的危害,看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
作者 杜宝汉 《生态经济》 1988年第3期54-56,共3页
由于人类对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乱砍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开山炸石,乱开矿藏,围湖造田,恣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生... 由于人类对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能处理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对自然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乱砍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开山炸石,乱开矿藏,围湖造田,恣意捕杀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经济发展受到牵制,甚至遭到大自然的严励惩罚。1986年大理州遭受洪灾的严重危害,就是一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生态环境 大理州 自然资源 洪灾 重要性 森林覆盖率 开发利用与保护 森林火灾 严重危害 改善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生态环境恶化及综合治理对策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杜宝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12-318,共7页
由于70年代中期西洱河电站建成发电引起洱海水位下降,加之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酷渔滥捕、不合理引种等原因,使洱海生态环境发生了变迁。湖泊面积缩小5%左右,容积减少14%左右;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数量发生明显... 由于70年代中期西洱河电站建成发电引起洱海水位下降,加之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酷渔滥捕、不合理引种等原因,使洱海生态环境发生了变迁。湖泊面积缩小5%左右,容积减少14%左右;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土著鱼种类和数量急剧减少;水生维管束植物覆盖面积达27%,生物总量达56.3万t。为此提出保持水位,植树造林,控制点、面源污染,适度捕捞及加强管理等综合治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生态环境 水生植被 污染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3
作者 杜宝汉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年第1期26-27,共2页
文章分析了大理州的主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并就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大理州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富营养化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杜宝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86-92,共7页
通过1985—1988年对洱海水体的水质、生物等参数的观测分析,研究其富营养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洱海已从1985年的贫中营养型湖泊向中营养型湖泊过渡。其营养状况的变化与流域气候、湖水水位以及非点源污染有关。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点源污染 洱海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与控制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邹锐 《生态经济》 1994年第6期17-21,共5页
本文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经济系统发展演化的涵义及其内部非线性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进一步导出了其最佳控制状态。最后,作者提出了生态经济系统控制的三大原则。
关键词 生态经济系统 发展演化 控制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理市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探讨
6
作者 杜宝汉 《生态经济》 1988年第S1期71-71,共1页
本文利用结合大理市特点所拟定的“三生”指标体系对大理市1983至1985年三年生产、生活、生态指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大理市自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后,生产指数和生活指数逐年增加,说明大理市生产、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第... 本文利用结合大理市特点所拟定的“三生”指标体系对大理市1983至1985年三年生产、生活、生态指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第一,大理市自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后,生产指数和生活指数逐年增加,说明大理市生产、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从生态指数值看,1984、1985二年比1983年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市 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指数 综合指标体系 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 行计算 体系探讨 生产指数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湖区生态经济特征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杜宝汉 赵明 《生态经济》 1993年第3期42-46,共5页
本文用生态经济的观点分析洱海湖区的生态经济特征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湖区 生态经济 森林 水资源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洱海沉水植被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被引量:52
8
作者 胡小贞 金相灿 +1 位作者 杜宝汉 朱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i001,共5页
1998年4月对洱海沉水植物进行了全湖大调查,初步摸清了洱海沉水植物主要优势种、群落类型与分布以及春季生物量。结合历史资料,对洱海沉水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洱海沉水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简单化... 1998年4月对洱海沉水植物进行了全湖大调查,初步摸清了洱海沉水植物主要优势种、群落类型与分布以及春季生物量。结合历史资料,对洱海沉水植被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洱海沉水植物种类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简单化,优势种以较耐污的微齿眼子菜为主,植被资源呈现退化趋势。并从水体富营养化发展与网箱养鱼2个方面对洱海沉水植被动态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沉水植物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及解危对策 被引量:33
9
作者 杜宝汉 李永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55,共4页
洱海原有土著鱼类 17种 ,其中 ,有 8种为洱海所特有。 6 0年代以后土著鱼类逐渐减少 ,鱼类多样性出现危机。文章论述了 5 0~ 90年代洱海鱼类的动态变化 ,分析了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除洱海鱼类多样性危机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洱海 鱼类多样性 危机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中洱海生态调查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杜宝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32-538,共7页
于1992年5月中旬,日本琵琶湖研宪所与中国大理州环科所联合对洱海进行生态调查,初步摸清了夏季末洱海水有关理化参数及生物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尽管湖区处于旱季末,洱海水质仍然保持良好状态。
关键词 生态 水位 洱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模糊评价及成因对策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邹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36-41,共6页
运用模糊方法对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洱海营养化状况从1988~1991年呈上升趋势,且其年内分布规律为冬春低、夏秋高。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南部、北部、西部、东部较相应的中部高。并对此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运用模糊方法对洱海富营养化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洱海营养化状况从1988~1991年呈上升趋势,且其年内分布规律为冬春低、夏秋高。空间分布,则表现为南部、北部、西部、东部较相应的中部高。并对此规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洱海富营养化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时空分布 模糊评价 洱海 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水生植被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途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董云仙 谢建平 +3 位作者 董云生 王四方 李万全 朱江 《生态经济》 1996年第5期15-19,共5页
洱海水生植被资源极为丰富,有19科26属35种。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洱海水生植被的变化、变迁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并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关键词 水生植被资源 持续利用 群落 水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水理化特性及其变化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杜宝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38-543,共6页
1985年4月至1986年4月在洱海设置7个观测点,每两月采样分析与洱海水质密切相关的8个理化参数,研究洱海水理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与30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洱海水质较好;由于近年来水生维管束植物剧增,某些理化指标较1957年有... 1985年4月至1986年4月在洱海设置7个观测点,每两月采样分析与洱海水质密切相关的8个理化参数,研究洱海水理化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并与30年前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洱海水质较好;由于近年来水生维管束植物剧增,某些理化指标较1957年有所好转;洱海水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淡水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14
作者 谢立鹤 董云仙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