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桃病害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的防治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马建鹏 涂国信 +3 位作者 孔暄 和瑞花 王卫国 杨江风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93-95,共3页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 由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造成的核桃病害在大理州危害严重.2006-2009年连续4年的研究表明:在越冬期进行清园,核桃萌芽前、展叶后和座果后(错开花期)分别喷施5°、0.5°、0.3°的石硫合剂,发病期喷施80%的甲基托布津与90%百菌清混合剂(按1∶1混合)1 200倍液,通过清园、预防与化学防治有机结合,并辅以合理营林措施,能有效防治该病原菌的危害并迅速恢复核桃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病害 病原菌Pestalotiopsis sp.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主栽核桃品种对Alternaria alternata叶枯病的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3
2
作者 贺占雪 马建鹏 +1 位作者 杨斌 赵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5-200,235,共7页
为了解云南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从而为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和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调查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获得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病害分级... 为了解云南地区不同核桃品种对叶枯病的抗性,从而为核桃抗病品种选育和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调查和离体叶片接种法获得病斑面积和病情指数,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病害分级标准,综合评价云南主栽37个核桃品种对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大泡核桃1’叶片上未出现病斑,‘小圆果’病斑面积最小,为5.05 mm^2,而‘圆菠萝2’病斑面积最大,达到887.68 mm^2;采用Ward最小偏差平方和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其聚类效果与接种结果和田间调查结果的吻合度最好。通过田间调查和离体接种综合评价,将37个核桃品种分为13个抗病品种、15个中抗品种、7个中感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叶枯病 ALTERNARIA ALTERNATA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粪便挥发性化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振玉 毛祥忠 +2 位作者 唐绍荣 马建鹏 赵宁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43-747,共5页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蛀干害虫,使用基于昆虫聚集信息素开发的诱杀剂是该虫绿色防控的手段之一.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后肠和粪便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蛀干害虫,使用基于昆虫聚集信息素开发的诱杀剂是该虫绿色防控的手段之一.采用气质联用仪测定了西藏簇角缨象天牛雌、雄成虫后肠和粪便的挥发性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西藏簇角缨象天牛成虫后肠和粪便中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雌虫后肠中检测到17种化合物,以烷烃类化合物为主,十八甲基环九硅氧烷相对含量最高,达到32.05%,雄虫后肠中检测到18种化合物,以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4-庚氧基丁醇,达到30.15%;雌虫粪便中检测到18种化合物,以醛类和酮类化合物为主,(Z)-13-十八碳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达到17.15%,雄虫粪便中检测到16种化合物,以酮类和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α-蒎烯,达到19.23%.4-庚氧基丁醇和α-蒎烯可能是西藏簇角缨象天牛聚集信息素的主要成分,这可为下一步筛选该虫的聚集信息素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簇角缨象天牛 聚集信息素 挥发性化合物 气质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科4种植物萃取物对核桃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冯小飞 王紫雯 +3 位作者 熊建辉 刘桂芹 陈玉惠 马建鹏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以菊科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菊科4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源的抑菌活性,通过SPSS19软件计算了不同的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 以菊科4种植物为实验材料,分别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对菊科4种植物的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源的抑菌活性,通过SPSS19软件计算了不同的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和半抑制浓度。结果表明:菊科4种植物的有机溶剂萃取物对5种核桃病原真菌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小飞蓬石油醚萃取物对壳梭孢、壳二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到达了77.5%、81.6%、79.5%,EC50值分别为1.31、1.34、0.71mg/mL。波斯菊石油醚萃取物对叶点霉病原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1%,EC50值为0.56mg/mL。小飞蓬乙酸乙酯萃取物对拟茎点霉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61.8%,EC50值为3.63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科 萃取物 核桃 病原真菌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