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弥渡县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24
1
作者 尹艳琼 郑丽萍 +6 位作者 李峰奇 马庭矗 宋文宏 陈钫 陈福寿 刘莹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6,共8页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 外来入侵性害虫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Meyrick)于2018年3月26日在云南弥渡县被发现,为明确其发生为害情况,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阻止该虫的发生和蔓延,本研究采用性诱剂进行田间调查分析了番茄潜叶蛾的发生情况,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噻虫嗪、噻虫胺、虫螨腈、苏云菌杆菌、乙基多杀菌素、阿维·氯虫苯甲酰胺、噻虫·高氯氟和阿维·灭蝇胺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调查结果表明该虫在番茄种植区域均有发生,大棚番茄地发生尤其严重,为害株达100%,百叶幼虫量55.00~101.67头/百叶,周诱蛾量4.70~61.20头/板,果子的为害率达19.33%,最高达40%。田间药效的结果表明:33%阿维·灭蝇胺SC防效较好,药后3 d防效达74.30%,其次30%虫螨腈SC、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SC和6%乙基多杀菌素SC药后3 d防效64.25%、67.98%、54.85%,药后5 d防效79.08%、79.00%、73.45%,药后7 d防效81.60%、80.45%、65.70%。结果表明番茄潜叶蛾在弥渡县大棚发生为害较为严重,性诱剂对成虫有良好的诱集效果,虫螨腈、阿维·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和阿维·灭蝇胺可作为幼虫的防治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发生情况 田间防效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菜区小菜蛾发生规律及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9
2
作者 董万庆 尹艳琼 +7 位作者 郑丽萍 赵雪晴 李向永 张红梅 冯鹏飞 刘莹 宋文宏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2-728,共7页
掌握滇西菜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发生规律和抗药性水平,对提出区域性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5年,采用诱集法和浸叶法监测了滇西菜区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滇西菜区小菜蛾全年发生,... 掌握滇西菜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种群发生规律和抗药性水平,对提出区域性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2009-2015年,采用诱集法和浸叶法监测了滇西菜区小菜蛾种群发生动态及其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滇西菜区小菜蛾全年发生,为害期有9个月,春夏季为害重,3-6月为发生高峰期,2009-2015年最高诱蛾量为290~905头/7 d,小菜蛾种群对化学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其中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最高,达到高水平抗药性,对多杀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维持在中等水平抗药性,2011年对氯虫苯甲酰胺产生了28倍的抗药性,后恢复敏感,3年后又出现抗药性的上升趋势。可见,3-6月是滇西菜区小菜蛾防控的重要时期,可选择Bt、多杀菌素、茚虫威和溴虫腈等药剂轮换使用,减少氯虫苯甲酰胺使用次数,建议停用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发生规律 抗药性 滇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世高水分散粒剂防治大蒜叶枯病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德良 宋文宏 茶枝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大蒜病害 叶枯病 杀菌剂 世高水分散粒剂 药效试验 保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条锈病不同病级损失率测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青 宋文宏 +2 位作者 刘荣斌 郑丽萍 茶枝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1,共3页
测定了小麦条锈病不同病级所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率 ,探讨了损失率以及田间产量损失程度的简便测算方法。小麦条锈病病级与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穗重关系密切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 :Y1=6 2 2 9- 3 11X± 1 16 (r=- 0 992 0 ) ;Y2 =... 测定了小麦条锈病不同病级所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率 ,探讨了损失率以及田间产量损失程度的简便测算方法。小麦条锈病病级与小麦穗粒数、千粒重、穗重关系密切 ,其回归方程式分别为 :Y1=6 2 2 9- 3 11X± 1 16 (r=- 0 992 0 ) ;Y2 =4 4 79- 2 74X± 1 98(r =- 0 970 8) ;Y3 =2 6 8- 0 2 35X± 0 0 8(r =0 9937)。小麦中后期功能叶受害损失较大 ,最终集中表现在穗重降低上 ,损失率回归方程为 :Y3 ′ =9 2 7X - 5 76± 3 0 7(r =0 9937)。上穗危害损失率回归方程为 :YY3 ′=3 0 0X +0 6 4± 0 5 8(r =0 995 8) ,经测验相关系数均为极显著。中后期叶片受害病级 1级时损失率为 3 5 % ,以后每增加 1个级别穗重降低 0 2 35g ,损失率增加 9 2 7% ;上穗危害穗部病级增加 1级穗重降低 0 1g ,损失率增加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病级 损失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药剂喷雾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5
作者 宋文宏 段佑芝 陈青 《云南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31-32,35,共3页
本试验比较了六种药剂于小麦生长中后期喷雾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效果。田间试验表明, 中后期喷雾以40 % 富力库WP、25% 敌力脱EC、12-5 % 烯唑醇WP和40 % 福星EC防效最好, 达93-42 % ~99... 本试验比较了六种药剂于小麦生长中后期喷雾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增产效果。田间试验表明, 中后期喷雾以40 % 富力库WP、25% 敌力脱EC、12-5 % 烯唑醇WP和40 % 福星EC防效最好, 达93-42 % ~99-73% , 同时兼治小麦白粉病。从经济性状调查看, 穗粒数增加7-40 ~9-73 粒, 千粒重增加5-0~9-13g, 亩产较对照增产34-8 % ~61-3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药剂喷雾 增产效果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