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2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满仙 石建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6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32例高龄高血压患者。观察组(66例)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定时监测血压水平,适时调整药物剂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高龄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132例高龄高血压患者。观察组(66例)患者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对照组(66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片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定时监测血压水平,适时调整药物剂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基本控制在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9%(62/66);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1.8%(54/66)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在副作用及患者满意率等临床数据的比较中观察组有明显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钙离子拮抗剂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龄高血压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副作用小、患者满意率高等优势,适于高龄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高血压 降压治疗 非洛地平缓释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低钾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建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153-153,156,共2页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继...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低钾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低钾血症患者72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20 m 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继以10%氯化钾注射液20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750 m 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10%氯化钾注射液24 m 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0 m L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钾变化。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钾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2、4、8 h血钾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后16 h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氯化钾治疗低钾血症疗效与单用氯化钾治疗相比较,起效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 低钾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建莲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1期81-81,84,共2页
目的探讨对血管性痴呆以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脑复康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以尼莫地平联合阿米... 目的探讨对血管性痴呆以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0例,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脑复康进行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以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管性痴呆以尼莫地平联合阿米三嗪-萝巴新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并能够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在临床医学上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理想方法,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尼莫地平 阿米三嗪-萝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龄蒙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钟鸿飞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9期58-58,60,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克龄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克龄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 目的:探讨采用克龄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和效果。方法: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抽签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克龄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潮热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61.70%),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克龄蒙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克龄蒙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