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州大蒜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向华 宗义湘 +1 位作者 赵帮宏 张亚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2,共6页
云南大理州是我国独头大蒜和早熟大蒜的主产区,常年栽培面积1.73万hm^2左右,2010年大理州独头大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主栽品种为红七星,成熟早,独头率高,成本效益良好,2019年平均每667 m^2盈利1.1万~1.5万元。大理州大蒜品种单... 云南大理州是我国独头大蒜和早熟大蒜的主产区,常年栽培面积1.73万hm^2左右,2010年大理州独头大蒜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主栽品种为红七星,成熟早,独头率高,成本效益良好,2019年平均每667 m^2盈利1.1万~1.5万元。大理州大蒜品种单一,价格存在普遍的“大小年”现象,总收益年度间差距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地理标志 成本效益 大蒜品种 总收益 大蒜产业 大理州 栽培面积 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松 何柳 +8 位作者 张云云 何晓莹 刘亚俊 刘珏 苏世强 陈晓艳 陆建美 普兴林 原小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6-686,共11页
分析气象因子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栽培生境与花生产量形成的关系,旨在为花生生产布局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9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云南7个不同生态区连续种植2年,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 分析气象因子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栽培生境与花生产量形成的关系,旨在为花生生产布局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9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云南7个不同生态区连续种植2年,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宏、大理、东川、临沧和盐津的温度和积温较高,花生结果数多,出仁率和产量较高,是种植花生的适宜区域。方差分析发现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较高的气温和积温有利于缩短花生结荚期进而缩短全生育期天数。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百果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气象因素中以积温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地上部越高大,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越多,百果重和百仁重也就越高,从而增加花生产量。光照时间过长和昼夜温差过大不利于地上部生长和分枝结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态区 气象因子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特色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
3
作者 张立帆 陆建美 +4 位作者 张玉松 舒兴香 陈晓艳 刘珏 原小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543,共8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云南花生单产低,约为全国花生单产(3.92 t/hm^(2))的50%,严重阻碍了云南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为提高云南的花生单产,增加效益,本文集成了“因地制宜机械化生产”、“种子包衣”、“增密播种”、“专用缓(控)释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云南花生单产低,约为全国花生单产(3.92 t/hm^(2))的50%,严重阻碍了云南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为提高云南的花生单产,增加效益,本文集成了“因地制宜机械化生产”、“种子包衣”、“增密播种”、“专用缓(控)释肥高效施肥”、“主要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初步建立了云南特色花生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该体系的应用成效显著,2022-2023年建成了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区3377 hm^(2),示范区花生平均单产达到5.37 t/hm^(2),是目前云南平均单产的2.73倍,平均产值达到120791元/hm^(2),同时减少约30%的化肥施用量,减少约55人/hm^(2)的劳动力投入,达到了节本、提质和增效的目的,为云南花生单产提升贡献了重要的科技力量。本文还提出了未来云南特色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花生生产提单产和增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特色花生 绿色高效生产 产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2份花生种质资源的耐冷性评价及耐冷种质筛选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松 符明联 +12 位作者 雷永 罗怀勇 张丽芹 陆建美 舒兴香 普兴林 何柳 罗金超 陈晓艳 刘珏 王绍彩 原小燕 姜慧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7-1257,共11页
低温是限制花生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选育耐冷品种是解决低温冷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372份花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温暖区(武汉)和冷凉区(昆明)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采... 低温是限制花生生长的重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选育耐冷品种是解决低温冷害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372份花生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温暖区(武汉)和冷凉区(昆明)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及品质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结合连锁聚类分析,筛选优异耐冷资源,并分析冷凉气候对产量相关因子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关键耐冷性鉴定指标,对其耐冷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的植株、产量和品质主要受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温度、光照和积温等影响,温度和积温越高、光照时间越长,产量和含油量、蛋白质等含量越高,油酸、亚油酸和蔗糖含量越低,且不同材料对低温的耐受性存在差异。对综合耐冷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将372份材料划分为4类,第Ⅰ类属于强耐冷型共2份;第Ⅱ类属于耐冷型共86份材料;第Ⅲ类属于不耐冷型共280份材料;第Ⅳ类属于敏感型共4份材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花生田间耐冷性评价模型Y=-0.002+0.003X1+0.008X2+0.002X3+0.001X4,并筛选出相对百仁重、相对单株果数、相对株高和相对单株产量可作为花生田间耐冷性初筛选指标。本研究为花生耐冷性新品种培育和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高效鉴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耐冷性 评价指标 隶属函数法 多元回归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优质多抗高产新品种“凤豆1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陈国琛 陈爱娜 +8 位作者 尹雪芬 马玉云 董开居 王艳 温宪勤 陈红文 张鹏顺 杨芬 段银妹 《云南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50-52,共3页
凤豆16号原代号为9745-1,是云南省大理州农科所于1997年用8911-3(大理州农科所1989年杂交选育出的优异品系)为母本,法国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2012年8月27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选育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蚕豆 技术 栽培 多抗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