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
1
作者 赵金元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9-50,共2页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群众史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马克... 第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也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弘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马克思群众史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全面自由发展 群众史观 新贡献 以人为本 毛泽东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邓小平 传统民本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大理州集体林权改革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钢 王泽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0733-10735,共3页
以大理州集体林权改革为例,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林业发展瓶颈,并提出了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集体林权 问题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两个并重”——云南省大理周城村新农村建设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梁亚琴 李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99,107,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依赖于资源优势,但近年来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我们提出严峻课题——保护和开发如何兼顾?周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一直依赖于资源优势,但近年来资源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给我们提出严峻课题——保护和开发如何兼顾?周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重点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两点经验,希望能给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两个并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丰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没...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30周年,在过去30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1](P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综合国力 历史性变化 经济社会 中国人民 文化大革命 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共产党 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制度创新与动力整合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钢 王文龙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1,共3页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 新农村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是农村内源性发展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政府干预除稳定城乡收入差距的短期目标外,更应该把诱导农村内部长效发展机制的形成作为长期目标。而要保证农村内源性发展的可持续,就必须积极地进行制度创新,只有对农村的教育制度、土地制度、治理机制进行全面创新,超前规划新农村社区建设,我们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但中国现实的国情也决定了仅仅依靠内源性发展难以扭转城乡之间的马太效应,只有把内源性发展动力和外源性发展动力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新农村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内源性发展 外源性发展 制度创新 动力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借鉴与探索——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 李丰春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2-176,共5页
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地区、阶层之间差别较大,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有益经验,深刻反思我国实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在立... 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在实现教育公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地区、阶层之间差别较大,我们可以积极借鉴国外促进教育公平的有益经验,深刻反思我国实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探索思考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借鉴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以来社会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丰春 胡椿 《重庆社会科学》 2009年第8期53-56,共4页
公平优先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要求平等、追求公正、走向同步富裕的愿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提出的,满足了人... 公平优先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要求平等、追求公正、走向同步富裕的愿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提出的,满足了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愿望;更加注重公平,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使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条件下提出的,满足了人民群众"先富"向"共富"转变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优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借鉴与探索: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建设经验对我国的有益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德 李丰春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1-56,共6页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动力不足、基层组织行政化、政策滞后等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和谐社区建设...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动力不足、基层组织行政化、政策滞后等一些问题。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社区建设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从而以社区的"小和谐"促进整个社会的"大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 社区建设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户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与破解的环境保障——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户土地资源相对静态归缩和单一利用刚性,忽略了土地使用权能的置换与动态组合,制约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全面冷静地分析民族地区农户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创优土地流转内外环境,为...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户土地资源相对静态归缩和单一利用刚性,忽略了土地使用权能的置换与动态组合,制约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步伐,全面冷静地分析民族地区农户土地流转缓慢的原因,创优土地流转内外环境,为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内在动力和外部的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土地流转 创优内外环境 农户转移能力 环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解农村“温饱陷阱”的路径选择——以云南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制度变迁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劳动者发展能力低和金融支持力度弱等诸多原因,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陷入"温饱陷阱"。破解温饱陷阱的方法是实现制度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农村经济社会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制度变迁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劳动者发展能力低和金融支持力度弱等诸多原因,农民生活水平始终在温饱线上徘徊,陷入"温饱陷阱"。破解温饱陷阱的方法是实现制度创新,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激发劳动者提高发展能力,利用后发优势,形成有重点多层次的多维渐进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饱陷阱 制度创新 城乡统筹 发展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传统习俗与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以祥云县大营村“龙华会”为个案
11
作者 张光映 杨刚 寇德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大农村 传统习俗 祥云县 个案 民间 胡锦涛总书记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史视角下的长期经济增长研究新探
12
作者 寸彦中 赵劲松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共4页
将长期经济增长置于全球史视角下考察,经历了从斯密增长模型、协同增长理论到制度分析的研究演进。这一路径显示,历史研究能为理解长期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证据,而理论进步也影响了下一步经验研究的方向,而把历史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尝试... 将长期经济增长置于全球史视角下考察,经历了从斯密增长模型、协同增长理论到制度分析的研究演进。这一路径显示,历史研究能为理解长期经济增长提供更好的证据,而理论进步也影响了下一步经验研究的方向,而把历史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尝试将使双方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增长理论 斯密商业模型 协同增长理论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转型、价值冲突与文化变革
13
作者 雷信来 李大卫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1期144-145,共2页
现代化转型冲突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与道德真空的出现,在解决现代化转型冲突的方式上,折中主义比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对策更为可取。只有继承启蒙事业,积极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才能实现社会的和... 现代化转型冲突导致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与道德真空的出现,在解决现代化转型冲突的方式上,折中主义比保守主义、激进主义对策更为可取。只有继承启蒙事业,积极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热 社会转型 冲突 模式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条件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琦 苏文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16,共8页
探索新的时代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当前,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存在着标准模糊、渠道单一、方式笼统、前期保障不健全、后续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完善不合格党员的考评认定、退出... 探索新的时代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当前,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存在着标准模糊、渠道单一、方式笼统、前期保障不健全、后续配套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此,需要完善不合格党员的考评认定、退出配套机制、分类处置程序以及相应的退出保障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格党员 党员退出机制 党的建设 政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一者”并不唯一——对施蒂纳的“我”的指谓分析
15
作者 赵映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施蒂纳消除统治"我"的一切普遍物后,仅剩下作为"唯一者"的"我"。但是,通过指谓分析不难发现,他至少又赋予了"我"三重谓词含义,即:"我是我","我是我自己"和"我是我性&... 施蒂纳消除统治"我"的一切普遍物后,仅剩下作为"唯一者"的"我"。但是,通过指谓分析不难发现,他至少又赋予了"我"三重谓词含义,即:"我是我","我是我自己"和"我是我性"。也就是说,施蒂纳实际上并没有完全消除"我"的谓词,而是用"我"、"我自己"、"我性"来充当了"我"的谓词。这样一来,"唯一者"就不是唯一者了,因而把"独自性"归给"我"也就虚妄不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一者 施蒂纳 指谓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