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利华 姚超永 +5 位作者 李雪艳 董宵 朱学创 王小平 尹雪艳 吴新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87-1689,共3页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9.6%,治疗率为43.6%,控制率为16.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1.081,1.106)]、体质指数[OR=1.194,95%CI(1.150,1.244)]、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5)]、三酰甘油[OR=1.079,95%CI(1.019,1.142)]、吸烟[OR=1.335,95%CI(1.009,1.76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601,95%CI(0.438,0.823)]是保护因素。结论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 人群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医院成本核算的难点与体会
2
作者 张永兵 吴永丽 《卫生经济研究》 2006年第9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计划经济体制 收付实现制 会计报表 统计报表 核算方式 数据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利华 周莉 +2 位作者 李萌 何义明 高云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72-1374,共3页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住院患者中应用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4-2008年本院内一科进行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2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n=20)、隐匿性高血压(n=...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住院患者中应用情况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04-2008年本院内一科进行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42例患者中,白大衣高血压(n=20)、隐匿性高血压(n=55)、单纯日间高血压(n=3)、单纯夜间高血压(n=20)的检出率分别是8.3%,22.7%,1.2%,8.3%,单用诊室血压诊断高血压漏诊率较高。结论:应加强24h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高血压 血压测定 白大衣高血压 单纯夜间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利华 周莉 +2 位作者 李萌 何义明 高云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7-8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我院内一科进行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较日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杓型85例(35.1%),非杓... 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2008年在我院内一科进行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住院患者的动态血压数据及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例患者根据夜间收缩压较日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杓型85例(35.1%),非杓型103例(42.6%),反杓型42例(17.4%),超杓型12例(4.9%),4型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和0.003),而血尿酸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进一步分析发现,仅在高血压患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在血压正常者中,4型患者的血肌酐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结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肾脏损害有关,以反杓型和超杓型者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监测 昼夜节律 肾损害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许霞 潘云 +2 位作者 王琳 李甘地 廖殿英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46-648,共3页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5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SP法染色)。结果:15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27岁,其中10例患者年龄<6个月,男:女为1:1.1。荨麻疹样色素沉着/斑丘疹皮肤肥大细... 目的:探讨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C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对15例CM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表型检测(SP法染色)。结果:15例患者年龄为2个月~27岁,其中10例患者年龄<6个月,男:女为1:1.1。荨麻疹样色素沉着/斑丘疹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3例,肥大细胞瘤2例。甲苯胺蓝染色显示15例肥大细胞胞质内均出现多少不等的紫红色异染颗粒。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0/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类胰蛋白酶(tryptase),8/12例患者肥大细胞表达CD117,所有患者肥大细胞均不表达CD1a和S-100蛋白。结论:CM好发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在6个月内发病,其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可以确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确定真皮内肥大细胞数量增多,但类胰蛋白酶或CD117阴性不能排除该病的诊断。儿童CM预后较好,大多数患儿皮损在青春前期或青春期改善或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增生症 皮肤 荨麻疹 色素性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影像诊断及病理特点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玲 肖家和 +1 位作者 魏懿 杨雯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47,55,共6页
目的:分析免疫力正常患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23例PCNSL中,单发16例(69.6%),多发7例(30.4%),共41个病灶,幕... 目的:分析免疫力正常患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MRI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23例PCNSL中,单发16例(69.6%),多发7例(30.4%),共41个病灶,幕上39个病灶,幕下2个病灶。78.0%(32/41)病灶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信号,较大的病灶中均未见血管流空;增强后70.7%(29/41)病灶呈均匀实质团块状或结节状明显强化,典型的出现"缺口征"、"尖角征",并靠近蛛网膜下腔;9.8%(4/41)病灶出现囊变,可见"硬环征"。病理证实均为B细胞来源非霍奇金淋巴瘤,除1例为Burkitt淋巴瘤,其余均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大小较一致,胞质少,核大,染色质颗粒粗,15例(65.2%)可见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袖套样浸润,所有病例均未见出血、坏死,钙化。结论:PCNSL的病理学基础决定其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典型的病例,常规MRI多可作出正确的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云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郭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丘脑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在PS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利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方法造成PSD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丘脑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BDNF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TrkB阳性细胞表达较对照组、脑卒中组和抑郁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2.12)个vs(41.22±11.91)个、(17.22±5.76)个和(33.67±8.32)个,P<0.01]。结论 PSD大鼠丘脑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与PSD发病机制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丘脑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郭旭 彭春 +1 位作者 游俊杰 李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卒中)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抑郁组、脑卒中组及PSD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卒中)模型;采用孤养方法建立抑郁模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加以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应激刺激和孤养法建立PSD模型;并设正常组做为正常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第29天大鼠海马BDNF和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的表达变化。结果:PSD组海马BDNF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8.56±1.67)个/视野]。PSD组、抑郁组及脑卒中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NF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PSD组海马TrkB免疫阳性细胞数最少[(6.44±1.13)个/视野],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D大鼠海马BDN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B蛋白表达减少可能在PSD发病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海马 BDNF TRK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单氰胺致接触性皮炎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敏华 黄玲 +1 位作者 黄静 倪昌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2-643,共2页
单氰胺是一种落叶植物破眠剂,通过打破植物休眠,刺激樱桃、李、桃、葡萄、猕猴桃、杏、梨等其他落叶作物提前发芽和结果,在农业上应用广泛。我科近年来诊治多例农药单氰胺所致接触性皮炎患者,并观察到单氰胺所致接触性皮炎与普通接... 单氰胺是一种落叶植物破眠剂,通过打破植物休眠,刺激樱桃、李、桃、葡萄、猕猴桃、杏、梨等其他落叶作物提前发芽和结果,在农业上应用广泛。我科近年来诊治多例农药单氰胺所致接触性皮炎患者,并观察到单氰胺所致接触性皮炎与普通接触性皮炎患者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现总结报告如下。 1病历资料 12例单氰胺所致接触性皮炎患者,其中男4例,女8例,发病年龄20~65岁,平均(43±23)岁,发病季节为1~2月,患者就诊多集中在1月底至2月之间。本组患者中病情较重者6例,予人院治疗,12例均有明确使用单氰胺病史,其中3例系防护不慎,手、前臂直接接触到原液或稀释液后2~8h发病,而其余患者均未按要求穿防护服,仅戴手套操作,在使用单氰胺3~22d后发病,平均潜伏期(6.4±6.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多形红斑 单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和臭氧联合皮质醇激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文帅 张平 +2 位作者 杜敬仙 喻国云 张承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治疗 激素治疗 皮质醇 椎间盘内注射 皮质类固醇 椎旁注射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文帅 张平 +2 位作者 张承志 杜敬仙 喻国云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45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0例、椎间盘膨出1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穿刺途径:椎间盘突出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或神经根与小关节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45例患者中椎间盘突出30例、椎间盘膨出15例,于CT引导下穿刺行臭氧注射治疗。穿刺途径:椎间盘突出为旁中央型者,经神经根与硬膜囊之间或神经根与小关节之间穿刺突出物达盘内;椎间盘膨出或后正中突出者则取脊柱中线旁开6~10cm侧后方穿刺。分别于盘内及突出物中央和盘外注射浓度为40~50μg/ml臭氧5~15ml,总量小于30m1。结果注射臭氧后CT扫描显示臭氧在间盘内分布呈裂隙状、髓核腔内积聚状、弥散分布状及大部分溢出盘外状。治疗后3~6个月随访显效36例(80%)、有效6例(13%)、无效3例(7%),总有效率93%。结论CT引导下盘内、突出物及盘外臭氧注射术穿刺准确,可及时观察臭氧分布及注射后间盘的改变。它安全、创伤小、疗效高,是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臭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介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并发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基伟 吴学东 +3 位作者 李爱民 杨利杰 鞠春慧 孟飞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并发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1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2例因并发外科急腹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混浊血性积液、肠管广泛出血斑点,其中1例小肠...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并发外科急腹症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1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中,2例因并发外科急腹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腔混浊血性积液、肠管广泛出血斑点,其中1例小肠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2例均康复出院。随访1年,患儿各项随访指标均正常。结论诊治过敏性紫癜过程中出现外科急腹症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并发症 急腹症/诊断 急腹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正金 田林波 +2 位作者 赵立仙 毕磊 李耀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99-799,共1页
患者女性,48岁,体检发现右下肺包块,无咳嗽和胸痛病史。胸部X线、CT示:右下肺见大小为8 cm×7 cm×5 cm的肿块,边界清楚,考虑肺癌。四肢未见明显包块,无手术史。行肿块切除术,肿块送病理检查。
关键词 肺肿瘤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伴癫癎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敏华 黄玲 +1 位作者 黄建生 李继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29-629,共1页
2002年5月我科诊治1例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皮症患儿,伴发癫痫,有明显智力障碍,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红斑角皮症 进行性 对称性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囊虫CT表现与癫痫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承志 杨启胜 +3 位作者 欧阳天昭 丁良新 许家福 蔡云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1-183,共3页
目的:通过对147例脑实质囊虫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脑实质囊虫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搜集147例经临床和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脑实质囊虫患者,并对病灶的CT表现进行分期、计数及单发病灶的定位分析。结果:104例脑实... 目的:通过对147例脑实质囊虫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脑实质囊虫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搜集147例经临床和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证实脑实质囊虫患者,并对病灶的CT表现进行分期、计数及单发病灶的定位分析。结果:104例脑实质囊虫患者癫痫发作与病灶演变过程、数目及分布有关。结论:根据脑实质囊虫病CT表现能够预测癫痫发作,CT检查是一种安全、准确而又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癫痫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转移性血管肉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正金 张石云 +4 位作者 潘云 田林波 王敏 郭翠兰 赵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转移性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乳腺血管肉瘤卵巢转移的临床资料、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女性,78岁。右侧乳腺血管肉瘤术后10~24个月后发生卵巢肿块。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 目的探讨卵巢转移性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报道1例乳腺血管肉瘤卵巢转移的临床资料、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合文献讨论。结果患者女性,78岁。右侧乳腺血管肉瘤术后10~24个月后发生卵巢肿块。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边界清楚,局部卵巢结构被破坏,肿瘤由大小不一、不规则的腔隙性血管及实性细胞组成。血管腔隙衬覆的细胞呈立方或上皮样,实性细胞区见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及梭形,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CD31和CD34均呈阳性。结论卵巢转移性血管肉瘤较为少见,临床病史、免疫组化染色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肉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病变的具有SPS双能量扫描图像质量评估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青青 杨斌 +3 位作者 吴岩 赵卫 王元玲 杨亚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采用具有选择性能谱纯化技术(SPS)的双能量(DE)CT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分别对应SPS-DECT组和未用SPS的DECT组,扫描前将两组的CTDIVO...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中采用具有选择性能谱纯化技术(SPS)的双能量(DE)CT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人,分别对应SPS-DECT组和未用SPS的DECT组,扫描前将两组的CTDIVOI设置为14.87 mGy,SPS-DECT组扫描参数:管电压分别为100kV,Sn140kV,管电流分别为157mAs和100mAs;DECT组的2个球管电压分别为140kV和80kV,球管电流分别为50mAs和213mAs,其余参数均相同。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双官法评分,利用Kappa检验比较观察者间评分的一致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平均CT值、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图像质量评分,并对两组淋巴结钙化显示情况进行分析。以病理证实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扫描对病变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共显示110枚肿大淋巴结,两组平均CT值、噪声和信噪比无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但SPS-DECT组的CNR明显高于DECT组(P=0.015,t=2.581)。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SPS-DECT组对淋巴结内微小钙化的检出无漏检情况,而DECT对微小钙化显示存在漏检情况。SPS-DECT与DECT组对病变诊断准确率均为95.65%(22/23)。结论:在相同曝光剂量条件下,SPS-DECT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具有潜在降低辐射剂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纯化技术 颈部肿大淋巴结 图像质量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的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萍 陈立云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12期1003-1008,共6页
为深入了解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神经血管单元各个成分的病理反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神经血管单元是由微血管、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突起、神经元、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概念性框架,强调血脑屏障的概念和功能可加深对神经... 为深入了解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神经血管单元各个成分的病理反应,本文对相关文献作一综述。神经血管单元是由微血管、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突起、神经元、细胞外基质组成的概念性框架,强调血脑屏障的概念和功能可加深对神经血管单元的理解。缺血/再灌注可损伤神经血管单元的各个成分,在缺血/再灌注的各阶段对神经血管单元的各成分实施多途径的全面保护,可进一步改善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缺血性 神经血管单元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术中直肠毗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学东 周健 +3 位作者 杨新文 王宁 侯佳伟 金鑫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以直肠中下段为中心解剖观察其毗邻结构,为临床经肛门切除直肠提供解剖学导向。方法结合28例成人盆部CT扫描资料,对14具成人盆部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直肠阴道(尿道)隔的厚度和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的宽度和厚度,结果进行... 目的以直肠中下段为中心解剖观察其毗邻结构,为临床经肛门切除直肠提供解剖学导向。方法结合28例成人盆部CT扫描资料,对14具成人盆部标本进行解剖观察,用游标卡尺测量直肠阴道(尿道)隔的厚度和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的宽度和厚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直肠中下段及肛管毗邻的诸多肌性部分均分别有自己的筋膜包绕,结构易于辨认;在盆部标本和盆部CT扫描片上,测得直肠尿道隔的厚度分别为(1.65±0.19)cm和(1.26±0.05)cm、直肠阴道隔的厚度分别为(0.89±0.11)cm和(0.75±0.04)cm,在不同材料间的测得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结构的厚度在性别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直肠尿道隔的厚度大于直肠阴道隔的厚度。结论直肠下段毗邻结构复杂,特别是直肠阴道隔菲薄,应避免手术操作中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毗邻结构 经肛门乙直肠切除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易忽视的环节及对策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其仙 谢景玫 李琪珍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50-51,共2页
结合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实践,论述救治过程中易忽视食管清洗、有机溶剂“麻醉作用”掩盖乐果中毒症状而减少阿托品和复能剂的用量、各种液体搭配及药物配伍不合理等环节。同时提出洗胃洗食管再洗胃的方法,掌握有机溶剂“麻醉作用... 结合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实践,论述救治过程中易忽视食管清洗、有机溶剂“麻醉作用”掩盖乐果中毒症状而减少阿托品和复能剂的用量、各种液体搭配及药物配伍不合理等环节。同时提出洗胃洗食管再洗胃的方法,掌握有机溶剂“麻醉作用”和“阿托品化”指征、进行合理的液体搭配和药物配伍等对策,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忽视环节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