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起源探析 |
胡晓燕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
|
地域文化视阈中的白族作家张长创作初探 |
邓家鲜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3
|
民歌在影视中的美学功能解读 |
邓家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王安忆《长恨歌》的陌生化语言分析 |
赵淑琴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大理白族作家赵敏散文的审美境界 |
赵淑琴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也谈“左”“右”和“左右”——兼与王希杰先生商榷 |
周锦国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7
|
电影《惊天动地》中蕴涵的优秀民族精神 |
李晋昆
|
《电影评介》
|
2011 |
1
|
|
8
|
张爱玲小说的语言个性化变奏探析 |
邓家鲜
|
《电影评介》
|
2010 |
1
|
|
9
|
“创办一种真正代表大众利益的日报”——用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思想解读韬奋的办报理想 |
马永春
|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0
|
论老舍童年经验中的贫穷元素 |
于昊燕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1
|
宋人用事境界的诗学阐释 |
朱安女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2
|
解读《金凤花开》的民俗美 |
王建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3
|
张爱玲小说的影像化元素探析 |
邓家鲜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4
|
矛盾统一的军人形象李云龙 |
张立
|
《电影评介》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