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高黎贡山大塘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行为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岛 袁胜东 +1 位作者 崔亮伟 范朋飞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6-860,共5页
通过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监测高黎贡山大塘的3群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收集了10个月(200d)的数据,发现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主要发生在黎明后4h内;平均每次鸣叫持续14min59s,不同群体间鸣叫持续时间不同。天气情况影响东部白... 通过2009年10月至2010年7月监测高黎贡山大塘的3群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收集了10个月(200d)的数据,发现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行为主要发生在黎明后4h内;平均每次鸣叫持续14min59s,不同群体间鸣叫持续时间不同。天气情况影响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鸣叫开始时间(相对黎明)和持续时间,在雨天鸣叫相对黎明开始时间较晚,持续时间也较长。东部白眉长臂猿鸣叫频率在10月和11月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可能与食物(果实)的丰富度有关。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对东部白眉长臂猿的调查最好集中在10月或11月;每天监测时间至少持续至黎明后4h,以覆盖长臂猿90%以上的鸣叫;如果出现下雨天气,应适当延长调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白眉长臂猿 鸣叫行为 鸣叫时间 种群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生境利用研究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唐佳 李德品 +1 位作者 徐怀亮 肖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39,共7页
生境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场所,生境的质量及其可利用程度是决定动物种群存亡的关键。因此,研究生境利用成为如何有效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生境利用研究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种相... 生境是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场所,生境的质量及其可利用程度是决定动物种群存亡的关键。因此,研究生境利用成为如何有效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生境利用研究的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多种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各种方法有其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不足,给数据的收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重点分析了现有的动物生境利用研究的各种方法/手段的优点及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未来动物生境利用方法/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对今后开展生境利用研究工作时在方法的选取以及创新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利用 研究方法 技术改进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宋金易慧 崔亮伟 肖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862-11863,11866,共3页
LUCC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与其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LUCC的发展过程、驱动力、LUCC模型和其与水文效应之间的关系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LUCC的研究现状,让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土... LUCC是现今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与其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LUCC的发展过程、驱动力、LUCC模型和其与水文效应之间的关系4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国内LUCC的研究现状,让人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期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领域的后续研究或者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驱动力 模型 水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与耕地利用状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文莫 肖文 +2 位作者 李德品 马驰 宋金易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839-10842,10873,共5页
根据201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理论性演绎分析等手段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流动趋势与耕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 根据2010年全国分县行政区划电子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理论性演绎分析等手段分析中国人口分布、流动趋势与耕地利用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为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人口分布格局没有明显变化,人口集中程度高;2000 ~2010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由0.103 hm2/人下降到0.091 hm2/人,耕地利用率下降,同时不同海拔阶梯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同,第二阶梯最高,第三阶梯最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使得人口压力增加,第三阶梯人口压力明显高于第一、二阶梯,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因素下第三阶梯地区人口会向较低人口压力的第一、二阶梯地区流动,即中国东南半壁范围向西北方向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人口普查 海拔 耕地 农业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动物生境适宜度制图方法 被引量:25
5
作者 张桂铭 朱阿兴 +3 位作者 杨胜天 秦承志 肖文 Steve K.Windels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7590-7600,共11页
生境适宜度制图能提供动物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种群管理、保护地规划等非常重要。生境适宜度制图的关键是构建生境适宜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HSM),只基于动物出现位置数据构建HSM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广... 生境适宜度制图能提供动物适宜生境的空间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种群管理、保护地规划等非常重要。生境适宜度制图的关键是构建生境适宜度模型(habitat suitability model,HSM),只基于动物出现位置数据构建HSM的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只基于动物出现位置数据构建HSM的方法还不能很好地直接表达动物生境适宜度和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数量关系,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体现环境因子对动物生境利用的生态学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构建HSM的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通过运用核密度估计从代表性的动物出现位置数据中估计出动物出现对各个环境因子的概率密度函数来直接表达生境适宜度与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以体现环境因子对动物生境利用的生态学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生境适宜度与各个环境因子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综合构建了具有明确生态学意义的HSM用于动物生境适宜度制图。以美国Voyageures国家公园的白尾鹿(Odocoileus virginianus)生境适宜度制图为例,基于365个出现位置点位数据并结合积雪深度、地表覆被类型、森林边界长度和坡度等环境因子数据,开展了该方法的案例研究。通过交叉验证计算连续Boyce指数对制图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核密度估计方法构建的HSM预测能力强,所得出的生境适宜度图经10次交叉验证,连续Boyce指数平均值为0.75,标准差为0.11,达到了较高精度。此外,由于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方法能以"生境适宜度和环境因子之间具有生态学意义的数量关系"的形式来直接体现环境因子对动物生境利用的生态学作用,就模型的可解释性而言,该方法要优于现有的其他构建HSM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估计 生境适宜度制图 地理信息系统 白尾鹿 连续Boyce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白仰鼻猴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延鹏 和晓斌 +5 位作者 和鑫明 杨荣 和益开 杨毅梅 崔亮伟 肖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9-402,共4页
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粪便虫卵检查。共采集了225份样品,记录了粪便供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单元和采集时间,分别采用水洗过滤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 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粪便虫卵检查。共采集了225份样品,记录了粪便供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单元和采集时间,分别采用水洗过滤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进行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猴群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灵长类肠道常见寄生虫毛首线虫Trichuris sp.,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显著差异;钩虫Ancylostoma sp.和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sp.在黑白仰鼻猴中的感染存在季节性,旱雨季差异性显著;同时粪便样品中还检出了少量的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和蛔虫Ascari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塔城 黑白仰鼻猴 肠道寄生虫 感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德品 唐涛 +5 位作者 蔡庆华 段兴波 陈见斌 周艺 刘宁 肖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4-648,共5页
为了解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点法,对大理西湖及其邻近湖泊的紫水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以往有关紫水鸡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滇西北紫水鸡... 为了解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及其种群现状,于2008年11月和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采用直接计数法和样点法,对大理西湖及其邻近湖泊的紫水鸡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同时收集以往有关紫水鸡种群数量及其分布的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滇西北紫水鸡的分布范围南起大理市,北至香格里拉县,共7个湖泊有紫水鸡分布的记录。其中洱源西湖和鹤庆母屯海是滇西北紫水鸡的主要栖息地,其余5个湖泊的种群数量较少。西湖冬季和春季的种群密度分别是32.67只/km2和18.33只/km2;母屯海春季的种群密度为50.77只/km2。紫水鸡分布的湖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活动干扰。调查期间,紫水鸡主要见于水草丰富的浅水区域、沼泽和芦苇丛生境。针对紫水鸡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水鸡 种群数量 保护 滇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理古城3种繁殖鹭类的巢空间隔离 被引量:4
8
作者 赵俊松 李廷野 +2 位作者 房以好 肖文 张淑霞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7-363,共7页
集群繁殖的鹭类通过时间或空间上的筑巢活动隔离来减少物种间的竞争压力。2012年2—5月对云南大理古城市区同质林内的3种鹭巢进行了直接计数和空间定位,研究了混群鹭巢的空间隔离分化。结果表明:大理古城的繁殖鹭类有夜鹭Nycticorax nyc... 集群繁殖的鹭类通过时间或空间上的筑巢活动隔离来减少物种间的竞争压力。2012年2—5月对云南大理古城市区同质林内的3种鹭巢进行了直接计数和空间定位,研究了混群鹭巢的空间隔离分化。结果表明:大理古城的繁殖鹭类有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牛背鹭Bubulcus ibis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 3种,巢数分别为195个、132个和112个。与自然繁殖地中的鹭巢水平分化不同,3种鹭类的巢在东西和南北水平方向上均没有显著分化;在垂直方向和巢距主干距离上的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夜鹭巢的分布最为集中,表现为夜鹭在东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和巢距主干距离上均为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的物种。因为较大的体型和较早的迁入日期,夜鹭集中占据了高位和主干上的有利巢位。通过物种间生态位宽度重叠值的比较,发现没有任何2种鹭类的巢在所研究的4个空间方向上发生明显重叠,说明3个物种间巢位的空间分化较为精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鹭 白鹭 牛背鹭 繁殖地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坪县灵长类物种多样性及受扰方式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浩瀚 刘泽华 +2 位作者 许泽明 丁伟 肖文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采用访问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种类、分布格局及其受扰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种类差异较大,即使在同岸的不同乡镇差异也较大;兰坪县灵长类受到人类干扰... 采用访问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种类、分布格局及其受扰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兰坪县境内澜沧江东岸和西岸灵长类种类差异较大,即使在同岸的不同乡镇差异也较大;兰坪县灵长类受到人类干扰活动较强烈,不同乡镇主要受扰方式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兰坪县灵长类物种保护建议,为今后的灵长类保护和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长类 人类干扰方式 物种多样性 兰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食性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10
作者 黄志旁 肖文 崔亮伟 《现代农村科技》 2009年第9期60-61,共2页
有蹄类、少数食肉类、几乎所有的非人灵长类、部分鸟类和鱼类、大部分昆虫都是植食性动物,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物。从植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植物的营养价值和能量决定动物对食物的选择,通过植物化学成分来影响动物的食性选择,所以野生动... 有蹄类、少数食肉类、几乎所有的非人灵长类、部分鸟类和鱼类、大部分昆虫都是植食性动物,它们直接以植物为食物。从植物中获取营养和能量,植物的营养价值和能量决定动物对食物的选择,通过植物化学成分来影响动物的食性选择,所以野生动物食性研究需要进行食物化学成分分析。本文概述了食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和原理,及所需的仪器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植食性 化学成分 分析方法 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龙江流域羚牛的种群、分布和保护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利祥 白洪斌 +4 位作者 丰志全 马驰 孙文莫 崔亮伟 肖文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3-497,共5页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研究了独龙江乡区域羚牛指名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后文简称羚牛)的种群分布、数量和保护现状的问题。研究采用了改良的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地调查独龙江乡羚牛种群一群,调... 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研究了独龙江乡区域羚牛指名亚种Budorcas taxicolor taxicolor(后文简称羚牛)的种群分布、数量和保护现状的问题。研究采用了改良的访问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地调查独龙江乡羚牛种群一群,调查面积35.70 km^2,目测羚牛种群数量58头,适宜生境面积24.46 km^2。计算羚牛适宜生境种群密度为2.4头/km^2。种群数量和访查信息相符合,说明采用访问调查的方法是可靠的。本研究共计访问调查了独龙江乡的25个村庄,发现共有12个羚牛种群分布在独龙江乡,分布区羚牛适宜生境面积总和为167 km^2。综合羚牛分布区面积和访查结果,本研究估算当前独龙江羚牛种群数量为400-450头。根据实地调查中羚牛利用的生境类型,利用GIS分析获得全独龙江羚牛适宜生境面积为1726 km^2,可承载超过4000头,因此独龙江区域应为羚牛指名亚种的主要分布区。基于访查结果本研究还分析了羚牛的垂直分布和保护现状,提出降低人为干扰和保护羚牛生境廊道是独龙江羚牛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江 羚牛指名亚种 分布 种群数量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马山黑白仰鼻猴主要食物营养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利周 和育超 黄志旁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2年第4期81-85,共5页
于2005年11月,在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的龙马山猴群家域范围内采集其主要食物松萝、成熟树叶和竹叶,在室内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松萝的粗蛋白含量低于竹叶,与成熟树叶无显著差异;粗蛋白与酸性纤维比高于成熟树叶和竹叶。粗蛋白... 于2005年11月,在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的龙马山猴群家域范围内采集其主要食物松萝、成熟树叶和竹叶,在室内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松萝的粗蛋白含量低于竹叶,与成熟树叶无显著差异;粗蛋白与酸性纤维比高于成熟树叶和竹叶。粗蛋白与酸性纤维比的差异主要是由酸性纤维含量差异引起,即松萝的酸性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成熟树叶和竹叶。初步确定纤维含量低是松萝成为黑白仰鼻猴主要食物的原因,这与其趋向于选择纤维含量低的植物叶片作为食物的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仰鼻猴 蛋白质 纤维 蛋白纤维比 主要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种群动态调查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会明 和育超 +1 位作者 张利周 黄志旁 《林业调查规划》 2015年第3期57-59,81,共4页
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种群为龙马山种群,龙马山区域被云南松林、火烧地、耕地、村庄和牧场分割为5个相对独立的生境斑块。为了解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种群数量变化及保护现状,于2011年03月开展种群数量调查。采用直接观察法记数猴群通过开... 黑白仰鼻猴分布最南部种群为龙马山种群,龙马山区域被云南松林、火烧地、耕地、村庄和牧场分割为5个相对独立的生境斑块。为了解龙马山黑白仰鼻猴种群数量变化及保护现状,于2011年03月开展种群数量调查。采用直接观察法记数猴群通过开阔地时的个体数量,基于性别年龄组和空间距离,收集繁殖单元(OMU)和全雄群(AMU)的数量和组成。调查结果表明,龙马山种群数量明显增长,已达127只,共有15个OMU单元和1个AMU。成年雌性与婴猴的比值为1.42∶1,说明种群仍有新婴猴出生,但成年个体与幼年个体比值接近1∶1,说明种群处于稳定状态。综合2个比值,说明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容纳量。分析造成生境退化的显性干扰和隐性干扰。建议开展跨保护区的黑白仰鼻猴联合保护工作,以更好地保护该区域的黑白仰鼻猴和其他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仰鼻猴 种群数量 动态变化 生境破碎化 隐性干扰 龙马山 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