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余甘子冻干粉拮抗镉亚急性暴露致小鼠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赵波 谷仕艳 +4 位作者 梅宗钦 李汶泓 马顺蓉 申开颜 何作顺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4-171,共8页
目的:探讨余甘子冻干粉(freeze-dried powder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EFP)拮抗氯化镉(CdCl_(2))致小鼠亚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通过转录组学解析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EFP组(300 mg/kg)、CdCl_(2)组(3 ... 目的:探讨余甘子冻干粉(freeze-dried powder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EFP)拮抗氯化镉(CdCl_(2))致小鼠亚急性肝损伤的作用,并通过转录组学解析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将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EFP组(300 mg/kg)、CdCl_(2)组(3 mg/kg)和PEFP+CdCl_(2)组(300 mg/kg PEFP+3 mg/kg CdCl_(2)),6只/组,分别灌胃PEFP(每天一次)和腹腔注射CdCl_(2)(隔天一次),持续28 d。解剖后检测肝组织镉含量、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以及肝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的水平,并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情况,RNA测序技术确定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对部分基因编码的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镉单独暴露组小鼠体质量增长率((13.97±2.06)%)显著下降(P<0.05),肝脏镉蓄积量((3.49±0.09)μg/kg)增加(P<0.05),血清AST、ALT和ALP水平((707.55±60.19)、(614.58±24.40)、(186.85±12.51)U/L)升高(P<0.05),肝细胞凋亡率((32.89±2.53)%)增加(P<0.05),镉联合PEFP处理后可明显逆转镉引起的上述变化(P<0.05)。RNA测序结果显示,PEFP干预处理后有69个基因出现显著差异表达(14个上调、55个下调),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编码的蛋白与炎症、氧化损伤和凋亡有关。选择其中4个(AnnexinA2、S100A11、Mcp1、Galectin3)进行WB检测,结果与RNA测序结果一致,提示这些蛋白参与了PEFP拮抗镉的过程。结论:PEFP对镉致小鼠亚急性肝损伤有拮抗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氧化损伤和凋亡等改善肝脏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余甘子冻干粉 肝损伤 氧化应激 凋亡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清华洞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调查与病毒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2
作者 孔玮 韩培钰 +6 位作者 杨泽 赵俊颖 汤燚 田佳伟 徐粉慧 宗利东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4-711,共8页
目的对云南省清华洞蝙蝠粪便中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CoV进行定性检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建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CoV进行... 目的对云南省清华洞蝙蝠粪便中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CoV进行定性检测,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建立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对CoV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共采集棕果蝠粪便样本306份,RT-PCR检测CoV阳性率为7.8%(24/306),检测到的24株CoV均为β-CoV,与NCBI中其它β-CoV核苷酸相似性为86.8%~100.0%;氨基酸相似性为95.2%~100.0%;qRTPCR检测CoV阳性率为18.6%(57/306),比RT-PCR检出率高(χ^(2)=25.3,P˂0.05);β-CoV平均病毒载量为1.3×10^(3)拷贝数/μL。结论云南省清华洞蝙蝠携带β-CoV,建立的qRT-PCR方法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重复性,qRT-PCR检出率高于RTPCR,可对蝙蝠β-CoV进行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 β冠状病毒 RT-PCR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地茶甲醇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任国媛 郭启新 +1 位作者 王静 丁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7-154,共8页
为初步探究雪地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雪地茶甲醇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测定不同温度、pH、紫外照射时间等因素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 为初步探究雪地茶体外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雪地茶甲醇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测定不同温度、pH、紫外照射时间等因素对抑菌稳定性的影响,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级萃取甲醇提取物,确定其抑菌活性物质的极性,并测定其松萝酸含量。结果表明雪地茶甲醇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斯氏李斯特菌、表面葡萄球菌、伊氏李斯特氏菌,革兰氏阴性菌如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以及致病真菌白色念珠菌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0.625、10 mg/mL;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雪地茶甲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100℃处理30 min后仍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紫外光照射40 min及50 min的处理组抑菌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抑菌率仍保持在90%以上;pH对雪地茶甲醇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影响最大,当pH接近生理中性时(pH=6.0),其抑菌活性与对照组(pH=4.83)无显著差异(P>0.05),表现出较高抑菌活性,当pH较高(8.0、10.0)或较低(2.0、4.0)时,处理组的抑菌活性极显著下降(P<0.05),且随着pH的升高或降低而降低;雪地茶甲醇提取物中松萝酸含量为0.8613%,乙酸乙酯萃取物中松萝酸含量为0.9379%。本实验结果证实雪地茶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效果且作用浓度较低,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植源性抑菌药物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地茶 甲醇提取物 抑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稳定性 松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的采收、贮藏及增值加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楠 曾文 +2 位作者 段姝蔓 赵雪竹 姜燕 《保鲜与加工》 CAS 2021年第9期139-143,共5页
橄榄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果实及其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降血糖、抑菌抗炎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有着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橄榄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橄榄产品逐渐丰富。本文从橄榄的适期采收、贮藏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 橄榄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果实及其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清咽利喉、降血糖、抑菌抗炎和抗氧化等药理活性,有着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橄榄产业得到了全面发展,橄榄产品逐渐丰富。本文从橄榄的适期采收、贮藏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橄榄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采收 贮藏 深加工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大理市啮齿动物携带冠状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的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字 殷红敏 +3 位作者 黄皓 孔逸尘 陈利 张云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5-692,共8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市啮齿动物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率。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大理市4个乡镇采集啮齿动物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CoV和HEV的保守序列基因,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理市啮齿动物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率。方法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大理市4个乡镇采集啮齿动物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CoV和HEV的保守序列基因,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同源性与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捕获76只啮齿动物属于5属6种,CoV感染动物为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黄胸鼠(Rattus tanezumi),感染率分别为40.74%(11/27)、2.38%(1/42);HEV感染动物为褐家鼠和黄胸鼠,感染率分别为14.81%(4/27)、2.38%(1/42)。在银桥镇捕获的2只褐家鼠中同时检测到CoV和HEV,感染率为7.41%(2/27)。基于CoV的部分RNA依赖的RNA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的434 bp核苷酸片段分析,11株CoV阳性样本均来自褐家鼠,为α-CoV,与来自中国福建黄毛鼠(Rattus losea)RtRl/FJ2015同源性最高,为99.73%~99.74%;1株CoV阳性样本来自黄胸鼠,为β-CoV,与来自中国云南板齿鼠(Bandicota indica)Ruili66同源性最高,为98.21%。基于HEV的部分RdRp的340 bp核苷酸片段分析,5株HEV阳性样本均来自褐家鼠,均为HEV-C,与来自中国香港免疫移植病人pt 5株同源性最高,为95.87%~96.21%。结论云南省大理市啮齿动物中存在CoV和HEV感染,2种病毒的宿主动物与人关系密切,应加强相关病毒的监测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戊型肝炎病毒 共同感染 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梦迪 周芸 +6 位作者 徐丹丹 洪汝丹 刘正祥 洪梅 魏兆飞 赵秋芳 尹家祥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09-1116,共8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3个海拔区域,按4个季节进行野外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实际测量和实地观察相... 【目的】分析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云南省玉龙鼠疫疫源地3个海拔区域,按4个季节进行野外捕鼠,捕获的鼠形动物用梳检法收集体表寄生蚤并在显微镜下分类鉴定。通过实际测量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潜在影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因素包括鼠形动物特征变量指标(如种类、年龄、性别、体长、体重)、环境和气象因子(如海拔、季节)等数据。采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在R软件下使用跨栏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从捕获的884只鼠形动物中检获寄生蚤9种484头,以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无值大锥蚤、云南栉眼蚤为主(86.16%)。回归分析显示:2 700-3 000 m和3 000 m以上海拔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2 400-2 700 m分别增加1.27和3.72倍;湿度高于70%时,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湿度≤70%时减少41%;与齐氏姬鼠的染蚤概率相比,中华姬鼠的染蚤概率降低50%,大绒鼠的染蚤概率增加79%;体长超过104 mm的鼠形动物染蚤概率较体长≤104 mm的鼠形动物染蚤概率增加76%;气温高于15℃时,鼠形动物染蚤数量较温度≤15℃时降低67%;成年鼠形动物的染蚤数量较未成年鼠形动物的染蚤数量增加2.25倍;与春季相比,夏季的染蚤数量增加2.00倍,秋季的染蚤概率减少48%,冬季的染蚤概率和染蚤数量分别增加1.44和1.06倍。【结论】玉龙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寄生蚤以特新蚤指名亚种、方叶栉眼蚤、无值大锥蚤、云南栉眼蚤为优势蚤种。鼠形动物寄生蚤丰盛度与海拔、季节、气温、湿度等环境气象因子及鼠形动物种类、体长、年龄等鼠形动物特征变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疫源地 鼠形动物 寄生蚤 丰盛度 宿主种类 身体特征 环境因子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宏泽 朱俊洁 +5 位作者 俞丹 洪汝丹 洪梅 刘正祥 栗冬梅 尹家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665份野外鼠形动物肝脾标本中抽取407份,采用巢式PCR对样本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 目的了解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自然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单纯随机抽样法,从665份野外鼠形动物肝脾标本中抽取407份,采用巢式PCR对样本进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检测,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应用生物软件MEGA7.0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注册的其它无形体属种株进行序列对比分析。结果检测野外鼠形动物3目5科12属17种407只,阳性率为3.19%(13/407),其中大足鼠、黄胸鼠和斯氏家鼠阳性率分别为21.43%(3/14)、6.00%(6/100)和4.94%(4/81),其它鼠形动物均未检测出阳性;不同海拔梯度(P=0.219)、不同性别(χ^2=0.441,P=0.506)及不同生境间(χ^2=0.386,P=0.534)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野外鼠形动物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序列对比分析显示所有样本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达100%,进化分析显示与国内外部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处同一个分支。结论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野外鼠形动物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低度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16SrRNA 野外鼠形动物 鼠疫疫源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地理景观要素土壤与鼠疫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瑞 尹家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生态地理景观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形成的重要因素,由土壤、地形、气候、植被等要素构成,其中土壤要素在鼠疫静息期和流行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鼠疫菌在土壤中的保存假说以及土壤性质对鼠疫流行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 鼠疫 土壤 鼠疫菌 宿主 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三七叶黄酮复合保鲜剂对冷鲜黄牛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楠 吴婧 +3 位作者 单林鲜 念吉磊 李艳敏 姜燕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三七叶黄酮复合保鲜剂对冷鲜黄牛肉的保鲜效果。方法:通过抗氧化及抑菌实验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并通过贮藏实验分析该复合保鲜剂对冷鲜((4±2)℃)黄牛肉的保鲜效果。结果:壳聚糖与三七叶黄酮粗提液体积比为1... 目的:研究壳聚糖-三七叶黄酮复合保鲜剂对冷鲜黄牛肉的保鲜效果。方法:通过抗氧化及抑菌实验确定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并通过贮藏实验分析该复合保鲜剂对冷鲜((4±2)℃)黄牛肉的保鲜效果。结果:壳聚糖与三七叶黄酮粗提液体积比为1∶1的复合保鲜剂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性均较好。贮藏第10天时,使用该复合保鲜剂涂膜肉样的pH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和菌落总数仍在可食用范围内,同时感官评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壳聚糖-三七叶黄酮复合保鲜剂对冷鲜黄牛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有效延长其保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三七叶 黄酮 黄牛肉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