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语境论:电影的释义规则与语境生产 |
苗瑞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媒介时空观的演化:智媒时代时间结构与空间形态研究 |
张文娟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3
|
散文文类的理论审视与教学应对 |
孙景鹏
汲安庆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4
|
美学的胜利:“不雅”更能抒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意象营构 |
汲安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5
|
喻象:线索、情感、文化的同构——《卫风·氓》中“淇水”意象秘妙探析 |
李耀平
汲安庆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6
|
基于框架搭桥理论的央视《读书》栏目分析 |
宁丽丽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7
|
浅切、平俗表象下的艺术暗潮——白居易《观刈麦》艺术表现力赏析 |
汲安庆
陈晓霞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8
|
论中小学教师减负 |
付睿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
9
|
《米花之味》:傣族乡村的诗意救赎 |
赵敏
袁智忠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10
|
电影伦理学与共同体美学 |
赵敏
袁智忠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11
|
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 |
汲安庆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
12
|
彝语方言受事格标记及基本语序类型比较 |
胡素华
周廷升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
|
13
|
具身传播研究:一种作为观念的元范式变革 |
张文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
14
|
精致:语文阅读教育的应然追求 |
汲安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15
|
文本类型与献礼片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创新——基于“建国三部曲”的分析与思考 |
苗瑞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16
|
西方电影本体论的流变及当代转向 |
张文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
17
|
文化融入当应势、应需、应性 |
汲安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8
|
如何个性化深度解读文本 |
汲安庆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
19
|
在文明的视域之外--西南当代诗歌中的荒野镜像 |
农为平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20
|
关于中央主要新闻网站PC端网页编辑工作的思考 |
宁丽丽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