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过程导向的英语写作评分量表效度验证 被引量:6
1
作者 吴雪峰 肖杨田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0-159,共10页
本研究以概要写作评分量表为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融合型研究范式,运用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63名学生的概要写作得分,并结合七名评分员在使用量表过程中的有声思维和评分后的半结构式访谈回溯评分过程,探查评分量表在使用过程中的... 本研究以概要写作评分量表为例,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融合型研究范式,运用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63名学生的概要写作得分,并结合七名评分员在使用量表过程中的有声思维和评分后的半结构式访谈回溯评分过程,探查评分量表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和作用,从而对该评分量表进行效度验证。结果表明:在评分过程中,评分量表能顺利引导评分员较好地把握评分宽严度和一致性。评分量表的描述语清晰准确,评分维度完整,有助于评分过程的顺利进行,但部分维度的分值权重应适当调整,评分员在各级别内部分值的选择上比较困难,需有针对性地改进评分量表。本研究对各类英语写作评分量表的效度验证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分量表 效度验证 过程导向 概要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丽莎白·毕晓普的生态视野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9,共8页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20世纪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在其缄默、含蓄的诗风掩盖之下,诗人其实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视野,这令她在美国生态诗歌发展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毕晓普对大自然的特别关注...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对20世纪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的诗歌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在其缄默、含蓄的诗风掩盖之下,诗人其实具有前瞻性的生态视野,这令她在美国生态诗歌发展中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毕晓普对大自然的特别关注产生于现代性的生态危机背景之下,成就于其客观而纯洁的观察与冷静而精准的表达之中,最终落脚于将"异在世界"进行家园化的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晓普 生态视野 生态危机 现代性 家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剧作家苏珊-洛里·帕克斯“重复与修改”的历史书写策略
3
作者 闵敏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重复与修改"的概念源于爵士乐和盖茨的"意指"理论,苏珊-洛里·帕克斯将她自己的写作方式命名为"重复与修改",这一概念也成为帕克斯作品风格的主要元素与导向。本研究从帕克斯戏剧创作的影响渊源出发... "重复与修改"的概念源于爵士乐和盖茨的"意指"理论,苏珊-洛里·帕克斯将她自己的写作方式命名为"重复与修改",这一概念也成为帕克斯作品风格的主要元素与导向。本研究从帕克斯戏剧创作的影响渊源出发,通过帕克斯对历史与戏剧关系的解读,进一步分析了帕克斯"重复与修改"的历史书写策略,即帕克斯在其戏剧创作中对语言、文本结构、视觉形象、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场景等重复的同时进行的修改,通过重复形成颠覆性的改变,以揭示被遗忘、被误读的美国非裔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洛里·帕克斯 戏剧 历史书写 重复与修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测评素养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2005-2019)——基于SSC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肖杨田 潘鸣威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51,74,共10页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语料,运用CiteSpace 5.7.R1(64-bit)可视化软件对2005-2019年间教师测评素养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3年间是教师测评素养研究发展脉络的关键... 本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以SSCI期刊论文为研究语料,运用CiteSpace 5.7.R1(64-bit)可视化软件对2005-2019年间教师测评素养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研究发现2007—2013年间是教师测评素养研究发展脉络的关键期,成果较为丰富,以课堂测评、学生学习、教师发展为主要研究热点,从需求调查、水平调查、利益相关群体界定和内涵构建不同维度展开。结果显示,教师测评素养是教师发展和语言测试相融的研究重点,也是我国未来外语教育深化改革和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关注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测评素养 可视化 知识图谱分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名的裘德》中人物的悲剧命运及成因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顾向阳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X期23-24,共2页
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主人公裘德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深刻批判,揭示了裘德命运悲剧的成因。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能够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性的弱点... 托马斯·哈代的经典小说《无名的裘德》通过对主人公裘德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性的反思和深刻批判,揭示了裘德命运悲剧的成因。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小说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能够揭示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人性的弱点,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无名的裘德》的伦理道德观念与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相悖。本文从文学伦理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的裘德》 小说 白拉 裘德 费劳孙 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翻译的视角研究文学和从文学现象考察翻译——读《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丽艳 《山东外语教学》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在当今国际学界,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得到了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理论基础较薄弱,研究视角不够宏观等。王宁教授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中从翻译的视角去研究文学... 在当今国际学界,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得到了普遍共识。近年来,我国的翻译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理论基础较薄弱,研究视角不够宏观等。王宁教授在《比较文学、世界文学与翻译研究》中从翻译的视角去研究文学、从文学现象去考察翻译,所体现出的译学研究特点,如浑厚的理论基础、宽阔的跨文化视野、鲜明的前瞻性与时代性、强烈的国际性等,正是大多数翻译理论研究工作者所缺乏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阐释 文学翻译 全球本土化 翻译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树》中超现实主义电影美学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闵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3-55,共3页
据美国著名电影类杂志《电影评论》在21世纪第1个10年所公布的电影榜单中,《生命之树》一片毫无争议地问鼎榜首。该片的创制技法有着与《成长教育》等片的异曲同工之妙,均以现实主义为根基,建构起了更切近真实、返朴归真、忽略理性的超... 据美国著名电影类杂志《电影评论》在21世纪第1个10年所公布的电影榜单中,《生命之树》一片毫无争议地问鼎榜首。该片的创制技法有着与《成长教育》等片的异曲同工之妙,均以现实主义为根基,建构起了更切近真实、返朴归真、忽略理性的超现实主义表达,影片中下意识与无意识的视觉语言有着内容与形式、结构与抽象、主旨与意象等方面近乎完美的电影美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树》 超现实主义 电影美学 内容与形式 21世纪 电影评论 异曲同工 成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体空间”到“女性书写”:阿涅斯·瓦尔达的银幕景观嬗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闵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7-79,共3页
阿涅斯·瓦尔达是世界电影史上独具风格的女性导演之一。从1954年创作首部剧情片《短角情事》到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在60余年的影像创作中,阿涅斯·瓦尔达用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意愿,不断突破艺术想象的边界,... 阿涅斯·瓦尔达是世界电影史上独具风格的女性导演之一。从1954年创作首部剧情片《短角情事》到2019年上映的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在60余年的影像创作中,阿涅斯·瓦尔达用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意愿,不断突破艺术想象的边界,推动戏剧美学与纪实美学相融合,为观众创作出一批具有启发意义与心灵想象的影视作品。本文拟从“身体空间”到“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辨析瓦尔达的影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空间 纪实美学 影像风格 现实主义创作 剧情片 艺术想象 戏剧美学 影像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