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医学技术在妇产科疾病诊疗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玉方 杨毅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4-1727,共4页
纳米医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为许多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好的生物相客性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早期诊断、靶向及联合治疗中。产前诊断凭借纳米医学技术的早期、快速及高效检... 纳米医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为许多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因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较好的生物相客性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早期诊断、靶向及联合治疗中。产前诊断凭借纳米医学技术的早期、快速及高效检测的特点不仅降低了新生儿患遗传病率,而且保障了孕妇的健康;纳米技术靶向性、稳定性及高效性的特点为妇科疾病的诊疗带来了新希望。本文就纳米技术在妇产科疾病诊疗中的优点、应用前景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医学技术 妇产科疾病 应用 诊疗 早期诊断 纳米技术 科学技术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肿瘤患者弓形虫感染情况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栗广兴 朱兴全 +1 位作者 张莉 李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4,共5页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寄生原虫,可感染人、哺乳动物及鸟类,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目前,弓形虫感染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肿瘤患者的机体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对其进行放疗或化疗的...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寄生原虫,可感染人、哺乳动物及鸟类,引起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目前,弓形虫感染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肿瘤患者的机体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对其进行放疗或化疗的过程中,则会进一步的降低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临床上因抗肿瘤治疗而引起的弓形虫为典型代表的难治愈性寄生虫病的重症化已经愈发明显。肿瘤患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弓形虫病研究热点。论文对我国肿瘤患者弓形虫的流行情况﹑基因分型﹑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做一概述,旨在为有效防控肿瘤患者弓形虫共感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肿瘤患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弓形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鑫磊 李倩 +1 位作者 张莉 李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5,共4页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和动物中广泛传播。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该虫可通过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发育,造成早产、流产、畸形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现象。论文对弓形虫病流行病学、感... 弓形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人和动物中广泛传播。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该虫可通过垂直传播影响胎儿发育,造成早产、流产、畸形和死胎等不良妊娠现象。论文对弓形虫病流行病学、感染因素、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弓形虫感染对孕妇的影响,为孕妇弓形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感染 孕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怒江州部分地区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及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岳凤娇 罗潇 李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从怒江州的鸠门当、古泉村、亚左洛村、茨开镇、独龙江乡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采集独龙牛粪便样本1129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从怒江州的鸠门当、古泉村、亚左洛村、茨开镇、独龙江乡分四个季度(春、夏、秋、冬)采集独龙牛粪便样本1129份,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调查地区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总感染率为1.68%(19/1129);各地点之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以独龙江乡感染率最高;4个季度中夏季感染率最高3.26%(9/276),春、秋和冬感染率分别为1.10%(3/272)、1.28%(4/312)和1.12%(3/269),但差异不显著(P>0.05)。序列分析发现,在19个阳性样本中成功鉴定出4种已知基因型(EbpC、BEB4、CHN3和CHN4)及2种新基因型(YNNJ1和YNNJ2),丰富了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数据。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得6种基因型均为人兽共患基因型,提示怒江州独龙牛毕氏肠微孢子虫存在人兽互传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龙牛 毕氏肠微孢子虫 感染率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种属分布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珊珊 张莉 +1 位作者 李海龙 李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2-86,共5页
旋毛虫自发现以来,已有180年的历史,研究人员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旋毛虫地理隔离株碱基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地理隔离株比亚洲地理隔离株的一致性更高,并且发现不同旋毛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异嗜性。随着Trichinella patagoniou... 旋毛虫自发现以来,已有180年的历史,研究人员通过对亚洲和欧洲的共110个旋毛虫地理隔离株碱基进行分析发现,欧洲地理隔离株比亚洲地理隔离株的一致性更高,并且发现不同旋毛虫对动物的感染具有一定的异嗜性。随着Trichinella patagoniousis的发现,使得旋毛虫种属已扩大到了9个种和3个分类地位尚不明确的基因型,又进一步扩充了旋毛虫的数据库。不同种旋毛虫宿主和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涉及到55个国家及150多种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感染旋毛虫,诸多因素均表明,旋毛虫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明确旋毛虫的种类、宿主及其地理分布对旋毛虫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种属 宿主 流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佐剂疫苗的特点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孔玉方 杨毅梅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654-658,共5页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靶向作用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将其作为疫苗佐剂的载体。纳米材料能快速有效地靶向于特定部位,提高新型疫苗的免疫原性,避免在肝脏内的首... 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靶向作用和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可将其作为疫苗佐剂的载体。纳米材料能快速有效地靶向于特定部位,提高新型疫苗的免疫原性,避免在肝脏内的首关消除作用,降低其毒副作用。纳米疫苗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佐剂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怒江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情况调查
7
作者 岳凤娇 赵俊杰 +1 位作者 庄尔俊 李海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情况,本试验分4个季节从云南省怒江州5个采样点采集到987份独龙牛新鲜粪便样品,通过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镜检,并对镜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87份独龙牛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到85份阳性样本,... 为了解云南省怒江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情况,本试验分4个季节从云南省怒江州5个采样点采集到987份独龙牛新鲜粪便样品,通过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进行镜检,并对镜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987份独龙牛粪便样本中共检测到85份阳性样本,总感染率为8.61%(85/987);5个采样点中茨开镇感染率最高,为14.47%(33/228),鸠门当感染率为5.21%(10/192),古泉村感染率为10.68%(22/206),亚左洛村感染率为4.28%(8/187),独龙江乡感染率为6.90%(12/174),部分采样点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4个季节中秋季感染率最高,为10.19%(27/265),春、夏、冬季感染率分别为8.03%(20/249)、6.75%(16/237)、9.32%(22/236),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试验所调查的所有采样点均存在鞭虫感染,说明该地区独龙牛鞭虫感染较为普遍,应加强独龙牛鞭虫病的防治工作,降低鞭虫病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怒江 独龙牛 鞭虫 感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孢子虫基因组学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琪琪 罗潇 +1 位作者 张莉 李海龙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6,共5页
随着多种微孢子虫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微孢子虫的基因组学研究,尤其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成为微孢子虫的研究热点,这能够为进一步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近年来对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微孢子虫在我国蚕... 随着多种微孢子虫全基因组的测序完成,微孢子虫的基因组学研究,尤其是比较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方面成为微孢子虫的研究热点,这能够为进一步阐明其致病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近年来对微孢子虫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微孢子虫在我国蚕、水产动物及哺乳动物中大量流行,也在我国人群中流行,对其在各个宿主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概述,能够为研究其流行规律及趋势提供参考。人类研究微孢子虫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此基础上,预计未来对微孢子虫的基因组学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还将进一步完善,并在其侵染机制、分子诊断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孢子虫 基因组 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