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泛素-蛋白酶体系对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细胞模型中共济失调蛋白-7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刘冰 付云 +3 位作者 苏莹珍 贺启莲 帅红艳 Xin Yu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索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细胞模型中,1-[1-(4-氟苯基)-2,5-二甲基-1H-吡咯-3-基]-2-(1-吡咯烷基)乙酮(IU-1)激活泛素-蛋白酶体系(UPS)后对多聚谷氨酰胺(PolyQ)共济失调蛋白-7(ATXN7)的作用。方法在稳定表达ATXN7突变蛋白及... 目的探索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SCA7)细胞模型中,1-[1-(4-氟苯基)-2,5-二甲基-1H-吡咯-3-基]-2-(1-吡咯烷基)乙酮(IU-1)激活泛素-蛋白酶体系(UPS)后对多聚谷氨酰胺(PolyQ)共济失调蛋白-7(ATXN7)的作用。方法在稳定表达ATXN7突变蛋白及非突变蛋白的ATXN7-Q65和ATXN7-Q10神经细胞模型中,利用5×10^(4)μmol/L IU-1和0.2μmol/L环氧甲酮四肽分别增强和抑制UPS的降解作用,进而观察ATXN7突变蛋白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和斑点过滤杂交法检测ATXN7突变蛋白的表达,2-(4-磺苯)-3-(4-硝基苯)-5-(2,4-二磺基苯)-2H-四氮唑钠盐(WST-1)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结果在构建的两组神经细胞模型中,ATXN7-Q65细胞表达的ATXN7蛋白及其聚合体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且与ATXN7-Q10细胞相比,在诱导12 d后ATXN7-Q65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当加入Dox抑制剂后,与ATXN7-Q10细胞相比,ATXN7-Q65细胞可溶性ATXN7蛋白在24 h内降解缓慢,ATXN7聚合体水平不变。在ATXN7-Q65细胞中,加入IU-1增强UPS活性,12 d后细胞毒性降低,存活率升高;而用环氧甲酮四肽抑制UPS活性,12 d后细胞毒性增高,存活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PS可有效清除突变蛋白ATXN7,IU-1激活UPS活性能增强突变蛋白ATXN7的清除并降低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7型 1-1-(4-氟苯基)-2 5-二甲基-1H-吡咯-3-基-2-(1-吡咯烷基)乙酮 多聚谷氨酰胺 泛素-蛋白酶体系 共济失调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色苷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对脂多糖诱导的人THP-1单核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牙甫礼 李玮琪 +3 位作者 马永洁 周昕榆 伍春婷 黄新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52,共10页
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花色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富含于各种深色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中,其中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anidin-3-O-β-glucoside,Cy-3-g)是花色... 单核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花色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富含于各种深色的蔬菜、水果及谷类中,其中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cyanidin-3-O-β-glucoside,Cy-3-g)是花色苷中重要的单体,本研究旨在探讨黑米来源的Cy-3-g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单核白血病细胞(Tohoku hospital pediatrics-1,THP-1)炎症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乙醇-盐酸溶液浸提、大孔树脂吸附洗脱等步骤得到黑米花色苷粗提物,然后用中压液相层析联合紫外检测提取得到纯化的Cy-3-g(纯度>96.5%)。用不同质量浓度(0、0.10、0.25μg/mL和0.50μg/mL)Cy-3-g与THP-1细胞共孵育4 h,然后加入LPS(质量浓度50 ng/mL)与细胞继续孵育48 h,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细胞中IL-1β、IL-6、IL-8、IL-10、TNF-α、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的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TLR4、NF-κB 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NF-κB,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THP-1细胞IL-1β、IL-6和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和释放水平可被不同质量浓度Cy-3-g显著抑制(P<0.05、P<0.01、P<0.001),在LPS作用下,质量浓度0.25、0.50μg/mL Cy-3-g能够显著促进IL-10 mRNA表达(P<0.01、P<0.001),质量浓度0.10、0.25、0.50μg/mL Cy-3-g能够显著促进IL-10释放(P<0.05、P<0.01、P<0.001),但是不同质量浓度Cy-3-g对LPS诱导的细胞IL-8 m RNA表达水平和释放水平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质量浓度0.25、0.50μg/m L Cy-3-g能够显著抑制TLR4和NF-κB p65的m 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01、P<0.01),同时能够抑制IκBα和NF-κB p65的磷酸化,并抑制LPS对IκBα的降解作用。与溶剂对照组相比,NF-κB的特异性抑制剂Bay11-7082可高度显著下调LPS诱导的THP-1细胞IL-1β、IL-6和TNF-α释放水平(P<0.001),但是与质量浓度0.50μg/mL Cy-3-g联合使用时无协同抑制效果(P>0.05)。综上,黑米花色苷Cy-3-g能够对LPS诱导的THP-1单核细胞炎症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下调TLR4/NF-κB介导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色苷 矢车菊素-3-O-β-葡萄糖苷 脂多糖 单核细胞 炎症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H_(2)O_(2)诱导血小板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牙甫礼 XIN Yu +3 位作者 张春梅 陈彬林 李玮琪 马永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51-157,共7页
目的:血小板凋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存在于姜科植物根茎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是Cur对血小板凋亡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Cur对H_(2)O_(2... 目的:血小板凋亡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姜黄素(curcumin,Cur)是存在于姜科植物根茎中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但是Cur对血小板凋亡是否具有调控作用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讨Cur对H_(2)O_(2)诱导血小板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μmol/L)的Cur与健康人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同孵育30 min,然后加入H_(2)O_(2)(100μmol/L)干预血小板60 min,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的暴露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去极化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凋亡蛋白Caspase-3和Caspase-9活化水平、胞内总活性氧以及超氧化物生成水平;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小板促凋亡蛋白Bax、Bak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100μmol/L Cur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血小板磷脂酰丝氨酸暴露和ΔΨm去极化(P<0.05);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ur能显著降低H_(2)O_(2)诱导的血小板促凋亡蛋白Bax、Bak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水平的升高(P<0.05);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表明,H_(2)O_(2)诱导的血小板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化可被10、100μmol/L Cur显著抑制(P<0.05);此外,H_(2)O_(2)处理时,血小板内总活性氧水平和超氧化物水平显著上调,Cur干预可显著抑制胞内总活性氧和超氧化物生成(P<0.05)。结论:Cur具有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血小板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小板 凋亡 过氧化氢 氧化应激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姜黄素经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永洁 李玮琪 +2 位作者 张春梅 普俊 牙甫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72-79,共8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主要肠道代谢物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THC(0、0.5、1、10μmol/L)提前与健康人纯化血小板共同孵育40 min,然后加入凝血酶... 目的:探讨姜黄素的主要肠道代谢物四氢姜黄素(tetrahydrocurcumin,THC)对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用不同浓度的THC(0、0.5、1、10μmol/L)提前与健康人纯化血小板共同孵育40 min,然后加入凝血酶激活血小板2 min,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的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小板释放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4,PF4)和趋化因子配体-5(chemokine ligand 5,CCL5)水平,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释放ATP水平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血小板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血小板悬液中加入0.05%二甲基亚砜)相比,THC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表面CD62P和CD63的表达,抑制PF4、CCL5和ATP的释放,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下调PI3K和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效应,其中10μmol/L的浓度下作用效果显著(P<0.01、P<0.001)。PI3K的特异性激动剂740 Y-P可部分逆转THC对PF4和CCL5释放和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THC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THC可下调PI3K/Akt介导的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姜黄素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