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泽辉 张绪岗 《绿色科技》 2021年第6期170-174,共5页
以2003年和2019年剑湖保护区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了剑湖保护区2003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面积数据以及2003~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数据统计,并利用ArcGIS软件制作了2003年和2019年剑湖保护区土地利用分布图。结... 以2003年和2019年剑湖保护区土地利用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了剑湖保护区2003年和2019年土地利用面积数据以及2003~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面积数据统计,并利用ArcGIS软件制作了2003年和2019年剑湖保护区土地利用分布图。结果表明:2003年13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乔木林地、旱地、湖泊水面、灌木林地、水田、其他林地、农村宅基地、水库水面、果园、坑塘水面、其他草地、沼泽地和采矿用地,2019年19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乔木林地、旱地、湖泊水面、灌木林地、水田、农村宅基地、水库水面、公路用地、沼泽地、其他草地、坑塘水面、果园、其他林地、河流水面、水浇地、机关团体用地、采矿用地、仓储用地和设施农用地。2006年和2019年,湖泊水面仅有分布于金华坝中的剑湖水域,沼泽地仅分布在剑湖湖滨带区域,水库水面仅有分布于山地区中的玉华水库水域,坑塘水面为仅分布于剑湖周边的鱼塘,水田、水浇地和河流水面全部分布于金华坝中剑湖的周边地区,旱地、农村宅基地和公路用地主要分布在金华坝中剑湖和山地区中玉华水库的周边区域,果园和其他林地主要分布在剑湖东面金华坝与周边山地区的过渡地段,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区,采矿用地仅分布在剑湖东北面靠近金华坝的山地区,机关团体用地仅有分布于剑湖环湖路外金龙河西侧的剑湖保护区管护局所在地,仓储用地仅有分布于剑湖西面环湖路外的堆矿场地,设施农用地呈现无规律分布特征。2003~2019年,呈减少的2种类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旱地和其他林地,呈增加的17种类型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公路用地、农村宅基地、沼泽地、其他草地、坑塘水面、水田、湖泊水面、河流水面、果园、水浇地、机关团体用地、采矿用地、仓储用地、水库水面和设施农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特征 自然保护区 剑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剑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2019年林地变化特征
2
作者 张绪岗 李泽辉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5期16-19,共4页
以剑湖保护区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矢量数据为基础数据,在2019年适当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对2016年矢量数据进行适当修订后形成2019年矢量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剑湖保护区2006年和2019年的林地面积数据以及2006-2019年林... 以剑湖保护区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矢量数据为基础数据,在2019年适当补充调查的基础上,对2016年矢量数据进行适当修订后形成2019年矢量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剑湖保护区2006年和2019年的林地面积数据以及2006-2019年林地变化面积数据统计,并利用ArcGIS软件制作2006年和2019年剑湖保护区林地分布图。结果表明:(1)2006年11种地类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耕地、纯林地、水域、其他灌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建设用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乔木经济林地、沼泽地、其他非林地和疏林地,2019年10种地类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纯林地、耕地、水域、其他灌木林地、建设用地、沼泽地、宜林荒山荒地、乔木经济林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和其他非林地。(2)2006年和2019年,水域分布在剑湖和玉华水库,沼泽地分布在剑湖湖滨带区域,耕地和建设用地分布在金华坝中剑湖和山地区中玉华水库的周边区域,乔木经济林地和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分布在剑湖东面金华坝与周边山地区的过渡地段,纯林地和宜林荒山荒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区,其他灌木林地分布在剑湖以东的山地区,疏林地分布在剑湖东面靠近金华坝的山地区,其他非林地分布在剑湖东北面靠近金华坝的山地区。(3)2006-2019年,呈减少的4种地类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耕地、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呈增加的7种地类面积从大到小的排序为建设用地、其他灌木林地、纯林地、水域、沼泽地、乔木经济林地和其他非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类 林地 变化特征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培 王亚丹 董琼 《防护林科技》 2022年第3期67-71,共5页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RS、GIS、GPS等技术分析手段,对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6年、2016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辅助解译,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6种类型。对比...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RS、GIS、GPS等技术分析手段,对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6年、2016年两期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辅助解译,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耕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6种类型。对比分析剑湖保护区两期地类时空演变情况,构建土地类型转移矩阵,分析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6-2016年有林地面积大范围增加;灌木林地、草地面积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受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耕地有大面积减少现象;水域面积有小范围的增长,湿地恢复项目取得一定的成效;建设用地面积有大幅增长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土地类型 转移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R模型的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丹 董琼 +2 位作者 李太珍 黄绍琨 杨培 《林业勘查设计》 2022年第5期36-43,共8页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压力)-S(状态)-R(响应)分析法为基础框架,选择28个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使用德尔菲法(Delphi)对相应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分析2006-2016年各个指标对剑湖湿地自然保... 以滇西北高原湖泊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P(压力)-S(状态)-R(响应)分析法为基础框架,选择28个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使用德尔菲法(Delphi)对相应指标进行权重计算,分析2006-2016年各个指标对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综合指数进行计算,按照不同区间段划分安全等级,进而对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R模型 生态安全评价 评价指标 剑湖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杨树虫害调查及防治研究
5
作者 杨培 王亚丹 +3 位作者 李娜 熊忠平 董琼 唐文静 《林业勘查设计》 2022年第4期46-51,58,共7页
剑湖湿地保护区杨树不断出现枯倒木、风折木,究其根本原因为虫害所致,经过2年的调查研究与试验分析,剑湖湿地保护区主要的蛀干害虫是麻点豹天牛(Coscinesthes salicis Gressitt)、杨干透翅蛾(Shecia siningensis Hsu),主要的食叶害虫是... 剑湖湿地保护区杨树不断出现枯倒木、风折木,究其根本原因为虫害所致,经过2年的调查研究与试验分析,剑湖湿地保护区主要的蛀干害虫是麻点豹天牛(Coscinesthes salicis Gressitt)、杨干透翅蛾(Shecia siningensis Hsu),主要的食叶害虫是杨枯叶蛾(Gastropacha populifolia Esper)、背刺蛾(Belippa horrida),通过树干解析等方法发现杨树受害率已高达100%,针对调查发现问题,提出适合保护区实际并兼顾环保高效、易于操作的防治措施建议,为后续的杨树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虫害 防治策略 剑湖湿地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3年剑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研究
6
作者 李阳 周绍昆 +5 位作者 魏璟珝 李舟 侯永平 刘颖 李志军 杨剑华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高原湖泊作为生态敏感区,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剑湖流域作为滇西北重要的高原湖泊,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对剑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保护策略制定具有... 高原湖泊作为生态敏感区,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剑湖流域作为滇西北重要的高原湖泊,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对剑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保护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30 m分辨率遥感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与转移矩阵方法,系统揭示了1990—2023年剑湖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修复政策、农业集约化与城镇化的共同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转变。其中,林地面积增长13.3%,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锐减54.9%,主要转化为耕地与森林;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超10倍,反映了快速城镇化进程;水域面积缩减10.6%,主要转化为耕地,凸显了农业发展与湿地保育的竞争关系。空间分析进一步表明,林地集中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且在2010年后东部草地显著减少,林地斑块连续性增加。耕地主导中部河谷与东北部区域,与建设用地协同分布,共同对剑湖主要水体形成威胁。基于上述发现,建议采用“空间管控+生态修复”的协同治理策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流域系统治理网络,以全面提升区域生境质量与生态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湖流域 土地利用 高原湖泊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江老君山海拔上限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和云南铁杉(Tsuga dumosa)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仁杰 尹定财 +5 位作者 田昆 肖德荣 李志军 张绪岗 李泽辉 张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067-6076,共10页
基于树木年轮学方法,利用丽江老君山海拔上限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和云南铁杉(Tsuga dumosa)树轮宽度资料,构建差值年表,运用响应函数和滑动响应分析研究树木径向生长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关系及其稳定性,进而阐明影响该区域2个针叶树... 基于树木年轮学方法,利用丽江老君山海拔上限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和云南铁杉(Tsuga dumosa)树轮宽度资料,构建差值年表,运用响应函数和滑动响应分析研究树木径向生长与气温和降水的相关关系及其稳定性,进而阐明影响该区域2个针叶树种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要素。结果表明:2个树种对降水累积效应的响应较为一致,对逐月气候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相关关系较为稳定,具体表现为(1)上年11月平均温升高和当年生长季盛期(7-8月)降水增加有利于老君山海拔上限长苞冷杉生长;(2)云南铁杉径向生长与当年3月、树木休眠期(1-3月)、生长季盛期(7-8月)的降水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上年7月与当年5月的气温及当年生长季末期(9-10月)降水呈显著负相关;(3)上述相关关系的稳定性较强,在全部或大部分分析时段(1951-2017)内达到显著相关,云南铁杉的稳定性更强。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滇西北高原树木生长的管理及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海拔上限 滇西北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