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理城区供电局:“335”党员身边三无活动促安全生产
1
作者 张媛 《农电管理》 2017年第8期6-6,共1页
大理城区供电局党委以“党员带头促安全”为主线,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党员身边“三无”活动,通过“335”措施(三个抓手、三个结合、五个带头),
关键词 安全生产 供电局 党员 三无 城区 大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压变压器对阻性有源滤波器端口阻抗的影响分析及补偿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覃日升 况华 +5 位作者 姜訸 于辉 李虹 万明凯 李磊 雷万钧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3,共11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越来越明显,谐波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向传输线路上的谐波谐振放大现象,阻性有源滤波器(RAPF)可以很好地抑制这种情况。为了进行电压匹配,通常需要在RAPF和配电网之间串联升压变压器,但由于变... 随着电力系统的“双高”特征越来越明显,谐波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面向传输线路上的谐波谐振放大现象,阻性有源滤波器(RAPF)可以很好地抑制这种情况。为了进行电压匹配,通常需要在RAPF和配电网之间串联升压变压器,但由于变压器的结构会给原有控制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谐波抑制的效果被减弱,因此,分析得到变压器在谐波传输中的等效模型并补偿变压器对控制的影响十分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并建立了在谐波传输下的变压器等效模型,然后分析了其对电流控制的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了补偿策略,消除了变压器对控制的影响并提高了RAPF抑制谐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性有源滤波器 变压器谐波模型 电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与辨识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鹏辉 钱国超 +3 位作者 白浩 刘红文 杨万先 石晓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共11页
针对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感知与辨识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率变化量的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方法,通过有源逆变装置主动短时调控零序电压,根据故障前后系统阻尼率变化量大小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实现高阻接地故障... 针对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时故障感知与辨识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率变化量的参数不对称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感知方法,通过有源逆变装置主动短时调控零序电压,根据故障前后系统阻尼率变化量大小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实现高阻接地故障灵敏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系统零序等值导纳相角变化特征的故障类型辨识方法,主动改变零序电压幅值调控系数,依据不同接地方式下的导纳相角变化轨迹,实现瞬时性和永久性接地故障类型的准确辨识。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三相参数不对称配电网,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均能实现低、高阻接地故障的感知与辨识,抗过渡电阻能力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阻接地故障 零序电压 故障感知 故障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转换和机器学习的无人机线路绝缘子识别
4
作者 张海 陈垒 +1 位作者 陈明 李建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电力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电力输电线路的巡检效率,使得电网公司能够以高效、准确和快速的效果事先发现输电线路中的故障隐患。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转换和机器学习的电力无人机线路绝缘子识别研究,使得电网后台图像处理系统可以... 电力无人机巡检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电力输电线路的巡检效率,使得电网公司能够以高效、准确和快速的效果事先发现输电线路中的故障隐患。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转换和机器学习的电力无人机线路绝缘子识别研究,使得电网后台图像处理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并获取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信息。首先确定和连接位于输电线绝缘子数字图像的点集,然后基于Welch算法和周期图法对图片文件进行转换,并构建基于CART决策树、随机森林和XGBoost算法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最后借助5000张的实际输电线路绝缘子图像集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Welch算法与随机森林结合效果最好,获得最高达0.99的F_(1)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无人机巡检 图像转换 机器学习 绝缘子识别 Welch算法 周期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氢混合储能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最优规划
5
作者 黄元平 苏睿 +4 位作者 何国彬 罗宏波 杨金新 施铭涛 李灵龙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2-162,共11页
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electric 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EHIES)中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其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非支配性排序遗传算法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Ⅲ,NSGA-Ⅲ)的EHIES多... 对电-热综合能源系统(electric heat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EHIES)中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提高其运行经济性和稳定性。为此提出基于非支配性排序遗传算法Ⅲ(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Ⅲ,NSGA-Ⅲ)的EHIES多目标规划模型,以规划成本、区域供热网(district heating network, DHN)节点供热温度波动和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ed network, ADN)节点电压波动为目标函数,采用以热定电的方法确定EHIES耦合设备的输出功率。此外,设计基于13节点的DHN和IEEE-33标准测试节点的仿真实验,并将优化后的EHIES配置方案重新代入仿真网络,以验证配置结果能够提高ADN负荷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初始状态相比,采用该配置方法 EHIES的排放成本降低了40.75%,DHN供热温度波动降低了9.37%,ADN电压波动降低了53.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 电-氢混合储能系统 最优规划 NSGA-Ⅲ算法 电压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蜉蝣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联合储能系统最优规划方法
6
作者 何国彬 杨金新 +4 位作者 施铭涛 苏睿 黄元平 李建云 杨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5-102,共8页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的大量铺设。EV充电具有极高的随机性,这使得EVCS的建设使用会给配电网的负荷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缓解EV充电负荷...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带来了电动汽车充电站(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EVCS)的大量铺设。EV充电具有极高的随机性,这使得EVCS的建设使用会给配电网的负荷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缓解EV充电负荷导致的配电网稳定性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EVCS联合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EVCS联合BESS综合成本(包括系统网损经济损失)、用户等待时间成本和系统电压波动为目标优化EVCS的规划方案,以达到EVCS建设者、用户及电网公司的多方共赢。此外,为了验证所提规划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了基于扩展的IEEE33节点测试系统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目标蜉蝣算法(multi-objective mayfly algorithm,MOMA)对目标进行配置,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充电桩 最优规划 储能系统 网损 负荷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流的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可真 李林耘 +3 位作者 林铮 赵庆丽 杨富宝 王玄弢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应对电力系统存在的弃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推导得到考虑气网动态特性的天然气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构建以储液罐装置为主的储碳... 为应对电力系统存在的弃风、碳排放较高等问题,基于碳排放流理论提出了一种电-气互联系统源荷互动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基于电力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推导得到考虑气网动态特性的天然气系统碳排放流计算方法;构建以储液罐装置为主的储碳系统(CSS),CSS与火电机组(TU)、风电机组(WT)、电转气(P2G)设备组成TU-CSS-P2G-WT的联合运行方式;源侧以系统日运行总成本最小计算得到能源网络的碳势时空分布,荷侧根据源侧的碳势信号,基于低碳响应机制建立激励型低碳需求响应模型,合理调整用能行为最小化用户购能总成本;建立源荷互动两阶段低碳经济调度模型,并利用GUROBI进行求解。通过改进由IEEE 39节点和比利时20节点构成的电-气互联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低碳经济性和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流 联合运行方式 气网动态特性 激励型低碳需求响应 电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枭 张靖 +4 位作者 杜肖 和学豪 张闻 赵彪 刘清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123,共12页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建设是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现有储能规划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用信息,配置结果难以应用于实际电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储能优化配置...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建设是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改善电能质量的有效手段,现有储能规划研究未能充分利用实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用信息,配置结果难以应用于实际电网。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公用信息模型(CIM/e)的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CIM/XML的数据解析方法,实现实际配电网的拓扑识别和潮流模型重构;其次,建立计及经济性与电能质量指标、内嵌潮流约束的储能优化配置模型,实现系统运行和规划的一体化设计,给出新增储能布点和容量的优化配置结果;最后,在中国南方地区两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实际配电系统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配置 电力公用信息模型 潮流模型 配电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子晶体光纤的局部放电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 徐广 +3 位作者 陈明 刘伟 何国斌 李建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4-1171,共8页
局部放电检测对于保障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压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该方案采用一种光致变色凝胶作为敏感单元,用于感知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辐射。该凝胶的折... 局部放电检测对于保障高压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高压设备局部放电检测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D型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该方案采用一种光致变色凝胶作为敏感单元,用于感知局部放电所产生的紫外线辐射。该凝胶的折射率会随辐射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光纤纤芯和表面等离激元模式之间的耦合共振波长。通过全矢量有限元法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并对传感器的几何参数进行了研究,以优化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传感器的灵敏度值可达2.4 nm/mW·cm^(-2)。该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为光纤局部放电传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光子晶体光纤 局部放电检测 等离子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逆变器多频点控制参数优化
10
作者 覃日升 况华 +5 位作者 姜訸 于辉 李虹 万明凯 殷一林 雷万钧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4-132,共9页
传统逆变器闭环控制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但非常依赖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难以适应逆变器接入不同负载或电网环境等原因带来的模型参数扰动。将该深度强化学习应用于逆变器多频点控制参数整定过程。文章首先建立了单相电压型逆变器... 传统逆变器闭环控制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性能,但非常依赖精确的系统数学模型,难以适应逆变器接入不同负载或电网环境等原因带来的模型参数扰动。将该深度强化学习应用于逆变器多频点控制参数整定过程。文章首先建立了单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逆变器参数调节过程中的不稳定特征,并设计了一种基于FFT的不稳定特征判断方法,实现逆变器参数调节过程中稳定状态的在线监测;其次对逆变器控制参数自适应过程进行马尔可夫过程建模,设计了智能体的状态、动作和奖励函数;针对智能体样本不平衡问题引入了经验优先级回放以及动作屏蔽机制提高智能体的学习效率;经过仿真学习训练,智能体实现比例谐振控制器参数自整定以获取最佳的多频点跟踪性能;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的智能体可以在较少次数训练后获得满足各频点控制精度要求的控制参数,同时整个训练过程系统都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比例谐振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捕集电厂的电力系统多目标最优潮流及其碳流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瑞 曾婷 +2 位作者 陈元新 罗斌 李彦生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21,共8页
在考虑碳捕集电厂煤耗成本和排放特征基础上,构建一种以煤耗成本、碳排放量和网损最小为目标,以系统静态安全和碳捕集水平为约束的多目标最优潮流模型;采用NSGA-II获取其Pareto前沿及解集,以各单目标优化结果确定各隶属函数边界,然后通... 在考虑碳捕集电厂煤耗成本和排放特征基础上,构建一种以煤耗成本、碳排放量和网损最小为目标,以系统静态安全和碳捕集水平为约束的多目标最优潮流模型;采用NSGA-II获取其Pareto前沿及解集,以各单目标优化结果确定各隶属函数边界,然后通过最大满意度法从解集中筛选决策最优折中解。通过定义碳捕集率和煤耗成本、碳排放量目标的灵敏度,可定量评估碳捕集电厂对目标贡献;结合碳流分布理论获取碳捕集电厂影响的系统节点碳势和支路碳流率分布特征。IEEE 6机30节点系统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及优越性,该文方法为考虑碳捕集电厂的系统多目标协调和系统相应电碳特征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碳捕集电厂 最优潮流 碳排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用电调度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竺炜 茹梁 +2 位作者 陈俊谕 袁蓉 杜文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8-40,54,共4页
为提高有序用电调度的执行度,构建包括错峰贡献、用电计划执行和负荷率的考核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可变时间尺度队列的用户间博弈规则,使供电公司退出与用户的博弈,只担当制定规则和监督博弈的角色。考核指标和策... 为提高有序用电调度的执行度,构建包括错峰贡献、用电计划执行和负荷率的考核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调度策略。该策略通过建立可变时间尺度队列的用户间博弈规则,使供电公司退出与用户的博弈,只担当制定规则和监督博弈的角色。考核指标和策略的研究遵循了公平和效率原则,为政府相关部门及供电公司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有序用电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用电 执行度 考核指标 调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M控制器LPC2214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秀桂 张洪斌 刘佳佳 《电子测量技术》 2009年第9期118-121,共4页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智能化的工业控制设备,取代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城网和农网改造中对低压配电网络的继电保护,探讨了基于ARM7系列的LPC2214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设计方案,讨论了该装置的硬...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作为智能化的工业控制设备,取代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着眼于现阶段城网和农网改造中对低压配电网络的继电保护,探讨了基于ARM7系列的LPC2214的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系统设计方案,讨论了该装置的硬件系统结构以及采用源码组装技术及源码资源库管理技术对μC/OS-Ⅱ嵌入式系统进行改进,给出了系统的软件流程。该系统功能完善、运行可靠、实时性强,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高,充分体现了ARM技术应用于微机继电保护系统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保护 ARM7 LPC2214 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设备重要度的配电网检修计划优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申雪 贺浩 +1 位作者 栗然 钟超 《陕西电力》 2014年第3期77-82,共6页
科学、合理、实用的检修计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避免重复停电和减少不必要的停电,在考虑设备重要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减少停电损失为目标函数,以同时检修、互斥检修、检修资源等约束为约束条件的检修模型;采用带自适... 科学、合理、实用的检修计划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为了避免重复停电和减少不必要的停电,在考虑设备重要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减少停电损失为目标函数,以同时检修、互斥检修、检修资源等约束为约束条件的检修模型;采用带自适应遗传算子的粒子群算法以克服基本粒子群算法迭代后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陷。最后算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检修计划可以有效地降低停电损失,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修计划 设备重要度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软件数字锁相环实现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秀桂 张洪斌 张树朝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期76-80,共5页
锁相环在测控、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软件锁相环成为锁相环发展的趋势之一,根据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原理,利用LabVIEW软件提供的强大的数值计算和信号分析等能力对软件数字锁相环进行设计。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件锁... 锁相环在测控、数字信号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软件锁相环成为锁相环发展的趋势之一,根据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原理,利用LabVIEW软件提供的强大的数值计算和信号分析等能力对软件数字锁相环进行设计。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件锁相环具有较好的捕获和跟踪性能。利用软件实现的锁相环比硬件锁相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参数设计灵活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锁相环 LABVIEW 鉴相器 子V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泥电杆爬杆的配电带电作业机器人研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建飞 廖德胜 +2 位作者 梅雪川 叶敏 郭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44-51,共8页
目前的配电带电作业主要是通过绝缘斗臂车来实现,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难以在山地、水田等环境中开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配电带电作业的爬杆机器人平台。提出机器人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介绍平台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 目前的配电带电作业主要是通过绝缘斗臂车来实现,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难以在山地、水田等环境中开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适合配电带电作业的爬杆机器人平台。提出机器人平台的总体设计思想;介绍平台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形成实际的爬杆机器人。该机器人的主体既是一个操作臂又是一个爬行体。结果表明:该机器人可以实现自主爬杆,在到达电杆指定位置后可开展部分配电带电作业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带电作业 攀爬机器人 操作臂 爬行体 夹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紫外成像技术的11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融冰闪络预警方法及判据 被引量:21
17
作者 文华 周文俊 +3 位作者 唐泽洋 喻剑辉 张亚魁 郭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589-2595,共7页
为减少覆冰导致的输电线路绝缘子融冰闪络事故,对110kV输电线路覆冰复合绝缘子进行了融冰闪络试验研究。用紫外(UV)成像仪监测其融冰过程中的放电现象,并与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记录的试验过程中的泄漏电流进行对比,发现融冰闪络过程中... 为减少覆冰导致的输电线路绝缘子融冰闪络事故,对110kV输电线路覆冰复合绝缘子进行了融冰闪络试验研究。用紫外(UV)成像仪监测其融冰过程中的放电现象,并与泄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记录的试验过程中的泄漏电流进行对比,发现融冰闪络过程中的泄漏电流与紫外图像存在对应关系。用紫外光子数作为检测绝缘子放电的特征量,提出了覆冰绝缘子放电过程紫外预警3区段法,即安全区、预警区及危险区。给出了110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融冰闪络预警方法及判据:当监测距离为6.5m时,若高压端有间歇性光子数突变现象,则视为进入预警区,在不同的增益情况下,根据放电情况判断是否给出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成像技术 覆冰绝缘子 融冰闪络 紫外光子数 泄漏电流 闪络预警 紫外预警3区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数据的正弦拟合自动筛选方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可 张凌 +4 位作者 胡燕玲 张静 束洪春 余多 白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8-64,共7页
采用低门槛突变量启动的行波测距装置记录了故障数据和非故障干扰杂波。然而,行波测距需要的主要信息来自于故障初瞬数据,因此自动筛选出故障初瞬数据是实现行波测距的最基本条件。提出了利用正弦拟合的方法自动筛选故障初瞬数据。将行... 采用低门槛突变量启动的行波测距装置记录了故障数据和非故障干扰杂波。然而,行波测距需要的主要信息来自于故障初瞬数据,因此自动筛选出故障初瞬数据是实现行波测距的最基本条件。提出了利用正弦拟合的方法自动筛选故障初瞬数据。将行波测距装置记录的电流行波数据分为两段,分别对这两段数据进行正弦拟合的计算,再根据这两段数据的正弦拟合度和幅值计算数据的模态特征值,若计算得到的数据模态特征值大于设定阈值,则判断其为包含有效信息的故障初瞬数据;反之,则为非故障初瞬数据。大量实测数据计算表明,所提出的输电线路行波测距数据的正弦拟合自动筛选方法是可行的,且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测距 正弦拟合 故障数据 数据模态特征值 自动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理念的电力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陆海 罗凤章 +3 位作者 杨欣 罗恩博 李耀华 郝珺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9,共8页
针对短期日负荷预测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理念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建立预测模型前对所给数据采取一定的预处理:首先提取所收集的海量数据的负荷特征,对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负荷数据与影响负荷值的因素之间的相... 针对短期日负荷预测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理念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在建立预测模型前对所给数据采取一定的预处理:首先提取所收集的海量数据的负荷特征,对负荷特征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负荷数据与影响负荷值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以此确定对负荷影响较密切的因素,随后建立分类器得到各主要影响因素与各负荷类别之间的关系为后续预测模型奠定基础。对预处理后得到的不同类型的负荷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不同的负荷预测模型。以南方某发达城市2008年的负荷数据作为算例验证数据,将本文所提负荷预测方法所得结果与未经数据预处理的负荷预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得到的预测结果精度较传统方法提高约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特征 负荷预测 聚类分析 关联分析 分类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梯度下电荷行为与直流沿面闪络的关联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顺 郑易谷 +4 位作者 林川杰 孙兆臣 陈庚 屠幼萍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97-3604,共8页
现有的直流沿面闪络模型仍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不足之处,无法对一些直流沿闪现象进行完备的解释。为得出更完善的结论有必要对影响直流沿闪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温度这一关键因素,利用电-热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研究了温度梯度下,固体... 现有的直流沿面闪络模型仍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不足之处,无法对一些直流沿闪现象进行完备的解释。为得出更完善的结论有必要对影响直流沿闪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针对温度这一关键因素,利用电-热多物理场仿真方法,研究了温度梯度下,固体绝缘内部电荷及表面电荷积聚的现象。结果表明: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高压电极处电荷的注入会使高压电极附近的表面电势上升,当高压电极温度升高后,具有高电势的区域将随着体内与表面电荷的注入,高压电极处较高的表面电势逐渐向地电极扩张,该效果可视为高压电极向地电极的延伸,减小了沿面有效绝缘距离,从而降低了固体绝缘的沿闪电压。这些结果验证了"近似失效绝缘区"的概念。文中验证的"近似失效绝缘区"的概念能够用于解释直流作用下不明诱因的沿面闪络现象,对于今后高压直流绝缘设备设计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梯度 直流沿面闪络 表面电荷 电荷积聚 GIS G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