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MT二维反演中数据旋转方向的选择问题初探 被引量:21
1
作者 陈小斌 赵国泽 马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8,128+1-2+130,共10页
文中通过二维及相应的三维理论模型响应在不同方向上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大地电磁一、二维反演中数据旋转方向的选择问题。发现在纯二维情况下,宜采用主轴方向的数据进行反演。此时如采用旋转到测线方向的数据,则要求测线与构造... 文中通过二维及相应的三维理论模型响应在不同方向上反演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大地电磁一、二维反演中数据旋转方向的选择问题。发现在纯二维情况下,宜采用主轴方向的数据进行反演。此时如采用旋转到测线方向的数据,则要求测线与构造倾向之间的夹角不能太大(对于本文的模型不能大于30°)。而在三维情况下,采用旋转到最佳主轴方向的数据进行二维反演未必能得到比旋转到测线方向更优的反演结果。由于实测资料一般都可视为三维响应,故本文认为在实际资料处理中,对于那些构造走向明显,而测线是尽量垂直于构造的情况下,可直接将数据旋转到测线方向后进行二维反演,从而避免最佳主轴方向上极化模式选取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三维 二维 反演 旋转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大位移港深69×1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克胜 王金仲 +3 位作者 葛旭东 张军民 周树和 靳丰许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港深69X1井完钻垂深为4318.14 m,完钻斜深为5464.43 m,井底水平位移3118.04 m,最大井斜46.40°。港深69X1井上部地层成岩性差,造浆严重;下部地层泥页岩层理发育,吸水易剥蚀掉块、坍塌。要求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润滑性能、携... 港深69X1井完钻垂深为4318.14 m,完钻斜深为5464.43 m,井底水平位移3118.04 m,最大井斜46.40°。港深69X1井上部地层成岩性差,造浆严重;下部地层泥页岩层理发育,吸水易剥蚀掉块、坍塌。要求钻井液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润滑性能、携岩洗井能力和防漏及堵漏功能。该井在井深2300 m以上井段使用聚合物抑制性钻井液体系,抑制上部地层的造浆;井深2300 m以下井段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体系,提高钻井液抗温能力,预防泥页岩的垮塌。现场应用表明,该套钻井液体系施工效果较好,保证了钻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钻井液 深井钻井 大角度斜井 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深1井超深井大井眼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克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乌深1井是大港油田“1518”勘探工程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5850m,其中φ311.1mm井眼的深度及φ244.5mm套管的下深(5456.9 m)创下了全国陆上油田已完钻井的最高记录,是一口高难度的超深井。针对该井的井身结构和地层情况确定了一套... 乌深1井是大港油田“1518”勘探工程的一口重点预探井,完钻井深5850m,其中φ311.1mm井眼的深度及φ244.5mm套管的下深(5456.9 m)创下了全国陆上油田已完钻井的最高记录,是一口高难度的超深井。针对该井的井身结构和地层情况确定了一套适应各井段的钻井液体系。上部地层(井深2300 m 以上)使用钾盐聚合物钻井液;下部地层(井深2300 m以下)使用硅基钻井液体系,进一步提高钻井液的防塌抗温效果。配合了一定的处理维护方法和防漏堵漏技术。结果表明,该钻井液体系抑制性和防塌性强,具有稳定井壁、携岩净化、抗高温、润滑防卡的能力,满足了深井大井眼钻井施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聚合物钻井液 石油钻井 硅基防塌钻井液 深井钻井 大井眼钻井 抑制性 井眼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