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地下储气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崔立宏 刘聪 +1 位作者 杨树合 宗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3-85,共3页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 通过对大港油田已枯竭的板820气藏的更加深入的地质研究,重新评价了该气藏的储集层和盖层,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地质可行性;通过对开发史分析研究,论证了作为地下储气库的开发可行性,并计算了气藏开发动态储量。根据多年来对天津市供气规律,确定了储气库调峰周期和基本参数。设计了注采井生产能力和注采方案。根据经济评价,认为利用废弃气藏作为地下储气库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1(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地下储气库 可行性研究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港西四区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何鲜 朱维耀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1-44,共4页
大港油田港西四区非均质性严重,水窜现象明显,聚合物驱油利用率仍需提高。根据这些特点,应用先进的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渗流理论,考虑实验区地质、开发现状,建立选择防窜井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优化的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方案,确定了... 大港油田港西四区非均质性严重,水窜现象明显,聚合物驱油利用率仍需提高。根据这些特点,应用先进的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渗流理论,考虑实验区地质、开发现状,建立选择防窜井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优化的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方案,确定了各种因素对防窜效果的影响。理论研究与实施效果表明,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模拟器在油田经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决策性作用,交联聚合物防窜驱油比单纯聚合物驱油的效果更好。交联聚合物防窜具有主动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防窜 大港油田 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大港油田注采压力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焕欣 赵腊腊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0-75,共6页
北大港油田原始压力系数随油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大,8个开发区埋深为602~4030.8m,压力系数由1.0增至1.45。埋深小于2300m时,压力系数为1.0,属常规压力系统;大于2300m时为异常高压区。地饱压差、破裂压力亦存在同样变化趋势。... 北大港油田原始压力系数随油藏埋藏深度增加而增大,8个开发区埋深为602~4030.8m,压力系数由1.0增至1.45。埋深小于2300m时,压力系数为1.0,属常规压力系统;大于2300m时为异常高压区。地饱压差、破裂压力亦存在同样变化趋势。对具体开发区而言,保持较高地层压力,不但具有较高的有效渗透率,而且泵效也高。鉴于此,中浅层油藏地层压力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主力油层则保持在原始压力附近;马西等深层考虑设备条件和充分利用弹性能,保持在43MPa左右。用压力平衡图来研究压力体系,总体说是某合水阶段或某区块直观的压力展现。它将地层和流体参数隐函其内,只表现出地层压力、注入压力、流出压力、注水压差、生产压差及注入采出量之间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系数 油层压力 注采 油田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缓交联深部调剖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冯庆贤 李玉娟 +1 位作者 王宝清 陈智宇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6年第4期18-25,共8页
该文概要地介绍了以聚合物为主剂的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的机理、性能及添加剂在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矿场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该体系在三个不同类型油藏的五个注水井组进行推广应用,成功率为100%,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 该文概要地介绍了以聚合物为主剂的延缓交联体系深部调剖的机理、性能及添加剂在体系中的作用;提出了矿场应用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该体系在三个不同类型油藏的五个注水井组进行推广应用,成功率为100%,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矿场应用结果表明,该体系适用温度120℃左右,总矿化度低于20000mg/L的砂岩或灰岩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缓交联 交联剂 堵水 油田 调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张坨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立宏 付超 +4 位作者 刘韬 孙亚兰 谢惠霞 李辉 赵万优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5,共3页
大张坨凝析气藏位于大港油田板桥凝析油气田板中断块西部,1975 年发现。为获得该凝析气藏的高采收率,进行了多年的开发方案综合研究论证。首先从地质特征、气藏测试、流体相态3 个方面评价了大张坨凝析气藏,确定了循环注气开发... 大张坨凝析气藏位于大港油田板桥凝析油气田板中断块西部,1975 年发现。为获得该凝析气藏的高采收率,进行了多年的开发方案综合研究论证。首先从地质特征、气藏测试、流体相态3 个方面评价了大张坨凝析气藏,确定了循环注气开发所具备的基本地质条件和流体条件,应用多组分数值模拟技术,对合理井网、井距、注气开发方式和注入介质、循环注气速度和时间等进行全面研究,通过开发指标和经济指标综合优化,确定了二注三采循环注气、部分保持压力开发高凝析油含量气藏的开发方案。1995 年现场实施方案,各项开发指标达到或基本达到方案预测,近4 年来开发效果十分明显,证明方案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同时也证实:对于均质层状砂岩储集层、高凝析油含量、高反凝析液量的饱和凝析气藏,采用注气保持压力开发是一种高效的开发手段。大张坨凝析气藏的成功开发,将为国内凝析气藏的循环注气开发提供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图4 表1( 崔立宏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 凝析气藏 循环注气 油田注气 注气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油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被引量:36
6
作者 于学敏 苏俊青 王振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9,共3页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的千米桥潜山在 1 998年勘探中获重大突破 ,于奥陶系钻获高产油气流。该潜山为一古残丘背斜山 ,奥陶系上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缺失石炭 二叠系、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 ,遭受风化淋滤时间长 ,碳酸盐岩目的层... 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的千米桥潜山在 1 998年勘探中获重大突破 ,于奥陶系钻获高产油气流。该潜山为一古残丘背斜山 ,奥陶系上覆上侏罗统—下白垩统 ,缺失石炭 二叠系、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 ,遭受风化淋滤时间长 ,碳酸盐岩目的层中孔、缝、洞均较发育 ,油气分布在距奥陶系顶部 2 0 0m以内的风化壳储集层中 ,油源对比证实 ,油气主要来自板桥凹陷沙河街组。据目前综合分析 ,该潜山油气藏类型为受风化壳控制的带较大油环的高饱和凝析气藏。图 4参 3 (梁大新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地质特征 油气勘探 千米桥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地层压力简便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蒋华 熊海灵 李敬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前注水开发油田矿场确定单井控制的平均地层压力真值不仅关井时间较长(长于2d),而且误差较大。提出改进方法:以压力导数异常变化起始点的压力值作为单井控制的平均地层压力真值;未测到压力导数后期异常变化的井,沿用原有方法... 目前注水开发油田矿场确定单井控制的平均地层压力真值不仅关井时间较长(长于2d),而且误差较大。提出改进方法:以压力导数异常变化起始点的压力值作为单井控制的平均地层压力真值;未测到压力导数后期异常变化的井,沿用原有方法确定。推导出计算注水开发井地层压力的港Ⅰ法(利用半对数直线段或外推直线段求取,包括3种计算式)和港Ⅱ法(压力恢复速度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现场条件,统计大港油田35口井实测资料,提出关井时间可由流动系数确定:流动系数大于1μm2·m/(mPa·s)为5~8h;流动系数为0.1~1μm2·m/(mPa·s)为1d;流动系数小于0.1μm2·m/(mPa·s)为2d。应用2组各3口井的实测资料进行验证,港Ⅰ法、港Ⅱ法计算的平均地层压力与实测地层压力的误差都小于3%,且平均关井时间可比目前通用方法缩短约2d。港Ⅱ法精度高、计算简单,可优先采用。提出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可普遍应用于注水开发井,并可扩展应用于注水井。图2表3参3(陈志宏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 地层压力 计算方法 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锋 刘立 +1 位作者 欧光习 孙晓明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4-478,共5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 通过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盐水包裹体测温等技术手段,结合成岩作用研究,将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有机包裹体划分为:液态烃包裹体、气液态烃包裹体及气态烃包裹体。根据研究区包裹体有机质成熟度的不同,又可将有机包裹体划分出4种类型。与有机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测温数据表明: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8.1~113℃,中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11.9~125.3℃,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7~140℃。有机包裹体类型、丰度及其赋存在不同期次矿物中的事实表明:研究区油气运聚及深部流体作用活跃,至少发生过4个大期次的油气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包裹体 均一温度 油气注入期次 大港滩海区沙河街组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油藏岩石物理研究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祝军 卞应时 +1 位作者 王振升 孙广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1,共4页
军马站开发区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潜山构造带北端,为孔隙及裂缝发育的双重介质复杂玄武岩油藏,主力目的层沙三段玄武岩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的3类玄武岩储集层,储集层岩性、物性、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为国内少见。介绍了根据该特殊储集... 军马站开发区位于黄骅坳陷孔店潜山构造带北端,为孔隙及裂缝发育的双重介质复杂玄武岩油藏,主力目的层沙三段玄武岩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的3类玄武岩储集层,储集层岩性、物性、油藏类型及流体性质为国内少见。介绍了根据该特殊储集层特点开展岩石物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利用测井资料成功地识别了3类玄武岩储集层;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常规及全直径岩样物性分析资料,建立了泥质含量及孔隙度解释模型;利用CT扫描成像新方法,在密闭取心和油基钻井液取心资料不多的情况下,成功地求取了含油饱和度;利用井周声波成像等测井新技术判断裂缝,结合CT扫描求取了裂缝孔隙度;建立了适用的有效厚度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该区所有完钻井目的层段的测井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解释,复查油层有效厚度,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 油藏 岩石物理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延缓交联深部调剖剂对地层适应性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庆贤 倪方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6,共5页
本文报导的有机延缓交联体系为大港油田主要使用的深部调剖剂,它较无机交联体系有较高的抗盐和抗钙(800mg/L)和镁(<1500mg/L)性能。本工作研究了下列因素对体系形成冻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粘度)的影响:HPAM、... 本文报导的有机延缓交联体系为大港油田主要使用的深部调剖剂,它较无机交联体系有较高的抗盐和抗钙(800mg/L)和镁(<1500mg/L)性能。本工作研究了下列因素对体系形成冻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粘度)的影响:HPAM、甲醛、第二交联剂的浓度,钙、镁离子浓度,盐浓度,pH值,剪切作用,冻胶失水收缩和再吸水;冻胶的放置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堵水 有机延缓交联 调剖剂 地层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东二区七断块微生物驱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庆贤 陈智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71,共4页
介绍了港东油田二区七断块油藏地质、流体特征和开采特点。针对油藏和地层流体特征筛选出了 4个以原油为碳源的未经任何改造的复合菌种及其营养剂类型和浓度。利用地层原油对菌种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项目有 :①菌种代谢性能 ,包括产气... 介绍了港东油田二区七断块油藏地质、流体特征和开采特点。针对油藏和地层流体特征筛选出了 4个以原油为碳源的未经任何改造的复合菌种及其营养剂类型和浓度。利用地层原油对菌种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项目有 :①菌种代谢性能 ,包括产气、产酸和表面活性剂 ;②原油粘度和组分变化 ;③模拟油藏条件 ,利用人造岩心进行菌液驱油物理模拟实验。根据室内实验结果编制了微生物驱油矿场试验方案 (在 4个井组分 3个段塞注入菌液 3 0 0m3 ) ,方案于 1 997年 5月至 7月实施。方案实施后 1 8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 :菌浓度较试验前升高了 1至 2个数量级 ,原油性质得到改善 ,初步取得了增油降水的效果。图 3表 3 (冯庆贤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田 细菌采油 微生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容凝析气藏开发指标确定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永祥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将凝析气藏地质平衡方程式、气井指数式产能方程式与气藏流体研究相结合,完成了定容凝析气藏开发指标的预测。建立了凝析气田开采中的压力、产出干气、凝析油和各拟组分的动态过程,并且确定了气藏的稳产年限和递减结束的时间。通过实... 将凝析气藏地质平衡方程式、气井指数式产能方程式与气藏流体研究相结合,完成了定容凝析气藏开发指标的预测。建立了凝析气田开采中的压力、产出干气、凝析油和各拟组分的动态过程,并且确定了气藏的稳产年限和递减结束的时间。通过实例应用,认为该方法简便、可靠,对凝析气田开发的综合评价、方案的选择、宏观决策有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开发指标 预测 产量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气藏开发中的流体解析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永祥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6期27-32,共6页
凝析气藏开发中,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其流体性质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这些流体性质的变化涉及到开发生产多个方面,认真研究和分析凝析气藏在不同开发阶段流体性质变化,对掌握地下油气开发动态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利用凝析气藏开... 凝析气藏开发中,随着压力、温度的变化,其流体性质变化是十分复杂的,而且这些流体性质的变化涉及到开发生产多个方面,认真研究和分析凝析气藏在不同开发阶段流体性质变化,对掌握地下油气开发动态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利用凝析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解剖分析了地面和地下多种流体,使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多项研究,特别还首次对残余液相进行了计算,为研究这类气藏流体提供了一套新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井流物 气藏开发 气田开发 流体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被引量:42
14
作者 王兆云 程克明 杨池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带西北的孔古3井于奥陶系峰峰组的灰岩中产出工业性油气流,原油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其油源岩为奥陶系灰岩,为古生古储型原生油藏。孔古3井奥陶系原生油及烃源岩二次生烃的研究成果,对于坚定寻找华北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原生油气藏 油源比 黄骅坳陷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析油气低界面张力对凝析油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罗凯 方义生 +1 位作者 宋文杰 蒲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7-79,共3页
通过组分模型模拟实际凝析气藏恒容衰竭过程,研究在低界面张力作用下近井区域凝析油的流动性。储集层平均渗透率和孔隙度分别为0.0527μm2 和0 .1073,凝析气流体富含凝析油,最大反凝析液量约为22% 。尽管模拟油气... 通过组分模型模拟实际凝析气藏恒容衰竭过程,研究在低界面张力作用下近井区域凝析油的流动性。储集层平均渗透率和孔隙度分别为0.0527μm2 和0 .1073,凝析气流体富含凝析油,最大反凝析液量约为22% 。尽管模拟油气的界面张力常常比实际凝析油气高数十倍,但预测凝析气藏动态时仍常常采用从模拟油气测得的相对渗透率。由于低界面张力会明显影响油气相对渗透率,因此,对模拟油气相对渗透率进行了校正。校正后油气相对渗透率增大,特别是凝析油的相对渗透率明显增加。通过近井区域凝析油饱和度、日产油量、累积产油量随生产时间的变化分析了凝析油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在生产初期,近井地带凝析油迅速积聚,很快达到最大饱和度,并随井继续生产而逐渐减小。分析相对渗透率校正前、后的结果发现,由于凝析油气界面张力低改善了凝析油流动性,所以校正后近井区域凝析油饱和度大大低于校正前,且校正后日产油量、累积产油量均高于校正前。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正确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对于描述凝析油气生产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 气藏 低界面张力 凝析油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法储量计算中定向井油层有效厚度的校正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卫江 孙广伯 +1 位作者 孟文建 张凤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1-52,共2页
定向井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容积法储量计算时单井有效厚度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常规的有效厚度校正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从而造成储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推导出定向井有效厚度校正公式,分析了采用常规校正方法所得有效厚度对储量计算精... 定向井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容积法储量计算时单井有效厚度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常规的有效厚度校正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从而造成储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推导出定向井有效厚度校正公式,分析了采用常规校正方法所得有效厚度对储量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在大港油田南区孔垒地区2口大位移定向井(井斜角31°~44°)的厚油层有效厚度校正中得到初步应用,证实了所介绍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图3参3(郭海莉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储量计算 油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油区效益产量分析合理配产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聪 于治娟 张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共2页
油区(全油田或局部区块)年产油量一般由4部分构成:自然老井产量,即评价前一年的所有井自然递减时所能生产的油量;新井产量,指原油产能建设当年的产油量;措施产量,是实施各种进攻性措施获得的增产油量;其它增油量,指出现特定... 油区(全油田或局部区块)年产油量一般由4部分构成:自然老井产量,即评价前一年的所有井自然递减时所能生产的油量;新井产量,指原油产能建设当年的产油量;措施产量,是实施各种进攻性措施获得的增产油量;其它增油量,指出现特定因素而增产的油量。介绍了4部分产量的利润测算公式。以一个油区的7套配产方案(不包括其它增油量,自然老井产量相同,目标产量的高低取决于新井产量和措施产量的配置)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为示例,说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仍以增加产量为制订油区配产方案的唯一指导思想,很可能产量增加而经济效益下降。建议在制订油田配产方案时,要充分进行油区效益产量分析,基于此综合考虑,来合理配产。表1参3(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区 效益 产量分析 合理 配产 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研讨 被引量:27
18
作者 马永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50,共6页
凝析气藏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气藏的油气藏。因为气藏压力低于露点之后流体中出现了反凝析液相物,所以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应和普通气藏的有较大不同,要求建立的方程既可以表示气藏弹性能释放的过程,又可以描述气藏反凝析现象。由凝... 凝析气藏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气藏的油气藏。因为气藏压力低于露点之后流体中出现了反凝析液相物,所以凝析气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应和普通气藏的有较大不同,要求建立的方程既可以表示气藏弹性能释放的过程,又可以描述气藏反凝析现象。由凝析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物质平衡方程,为解决凝析气藏开发的地质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段。经过实际资料验证,该方程适合各种类型的凝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 物质平衡方程 凝析气藏 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塘凹陷沙三段储集层评价及有利相带预测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杰 高勇 +1 位作者 邓荣敬 张连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6-38,共3页
在对碎屑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的基础上 ,对北塘凹陷沙三段各砂体的储集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对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认为 :塘沽、新村、新河村地区构造圈闭数量多 ,圈闭发育完... 在对碎屑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的基础上 ,对北塘凹陷沙三段各砂体的储集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对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探讨。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认为 :塘沽、新村、新河村地区构造圈闭数量多 ,圈闭发育完整 ,圈闭面积大 ,该区位于凹陷的沉积和生油中心 ,油源条件有利。从储集层角度看 ,该区主要发育 3个有利储集相带。新河村地区发育扇三角洲分流河道 ,埋藏浅 ,岩性粗 ,储集相带最为有利。新村—塘沽西发育滑塌浊积砂体 ,埋藏中等 ,砂层发育 ,储集层物性较好。炮台地区发育滩坝砂和席状砂 ,虽然埋藏深 ,岩性较细 ,但分选好 ,加之发育高压异常带 ,仍保持较好的储集层物性。图 2表 2参 3 (邹冬平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沉积 成岩作用 相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