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烃源岩地化特征
1
作者 姜平 于学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20,69,共4页
通过油源对比发现位于大港探区孔西潜山构造的孔古 3井油源来自奥陶系烃源岩 ,进一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奥陶系碳酸盐岩平均有机碳含量为 0 .14% ,平均氯仿沥青“A”含量为 0 .11% ,平均总烃含量 5 7.6 ppm ,已达到生油岩有机质丰度... 通过油源对比发现位于大港探区孔西潜山构造的孔古 3井油源来自奥陶系烃源岩 ,进一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奥陶系碳酸盐岩平均有机碳含量为 0 .14% ,平均氯仿沥青“A”含量为 0 .11% ,平均总烃含量 5 7.6 ppm ,已达到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 ,部分样品已达到好较好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指标 ;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Ⅰ1型和Ⅱ2型 ;大部分样品有机质已处于高成熟~成熟演化阶段。大港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分布广泛 ,这为大港探区寻找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奠定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奥陶系 下古生界 地球化学分析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天山造山带与前陆盆地系统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宗良 高树海 刘志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对比了前陆盆地与前陆盆地系统两个概念, 阐述了前陆盆地系统的基本含义, 引用这一概念分析和对比了库车前陆盆地与西南天山造山带及造山带内“卫星式”盆地的沉积、构造等特征。认为前陆盆地、造山带及造山带内“卫星式”沉积盆地三... 对比了前陆盆地与前陆盆地系统两个概念, 阐述了前陆盆地系统的基本含义, 引用这一概念分析和对比了库车前陆盆地与西南天山造山带及造山带内“卫星式”盆地的沉积、构造等特征。认为前陆盆地、造山带及造山带内“卫星式”沉积盆地三者之间是相关联的,造山带内的“卫星式”沉积盆地是前陆盆地系统楔顶的延伸部分, 受造山带的影响, 造山楔内不同部位沉积的楔顶存在明显的差异, 针对南天山“卫星式”沉积盆地而言, 尤尔都斯盆地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前陆盆地系统 造山带 造山楔 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动力学法在黄骅坳陷未熟—低熟油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卢双舫 郭春萍 +3 位作者 申家年 王峰 廖前进 于俊利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6期18-23,共6页
化学动力学模型在黄骅坳陷的应用表明,研究区的丛粒藻、菌解有机质及可溶有机质中的非烃、沥青质的确能在浅于常规生油门限的埋深条件下开始大量生烃。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埋藏史及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残烃特征所进... 化学动力学模型在黄骅坳陷的应用表明,研究区的丛粒藻、菌解有机质及可溶有机质中的非烃、沥青质的确能在浅于常规生油门限的埋深条件下开始大量生烃。在此基础上,结合区内烃源岩的分布、厚度、埋藏史及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和残烃特征所进行的定量评价表明,孔店南区孔二段生成和排出的未熟—低熟油量分别为34.5×108t和31.9×108t,歧口西区沙一下分别为13.4×108t和9.4×108t,两层位所提供的油资源量(包括成熟油)分别为7.1×108t和2.8×108t。这意味着,孔店南区孔二段应该能导致小而肥的未熟—低熟油聚集,而与区内沙一下有关的地区和层位的勘探潜力也值得重视。这同时也表明,从化学动力学理论出发,进行未熟—低熟油生成、排出量及资源量的评价,不仅理论上可信,而且实践上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未熟油 低熟油 资源评价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构造油气藏成藏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姜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16,共3页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华坳陷板桥构造带。1998年钻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获凝析油143.36t/d、气275309m3/d,这一成果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印支期—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使石炭-二叠系遭受剥蚀,奥陶...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华坳陷板桥构造带。1998年钻于该构造的板深7井在奥陶系试油,获凝析油143.36t/d、气275309m3/d,这一成果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印支期—早燕山期的挤压逆冲使石炭-二叠系遭受剥蚀,奥陶系长期风化淋滤大量形成晶间溶孔,挤压逆冲还使奥陶系形成大量裂缝。晶间溶孔与裂缝的有机配合形成了有利的储集条件,这是形成千米桥潜山奥陶系油气藏的重要因素。千米桥潜山的油气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沙三3段烃源岩。沙三3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成烃条件,并在沙一段沉积末期开始向千米桥潜山排烃。千米桥潜山圈闭形成时间早(印支期—燕山末期),上覆中生界、沙三段泥岩盖层厚度可达1300m,第三纪的构造断裂活动对潜山构造影响很小,有利于潜山油气藏的保存。图5(姜平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潜山构造 油气藏 成藏分析 油气勘探 华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空间网格计算三维空间速度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宗来 刘聪 常红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8-452,共5页
在对地震资料解释中几种常用的时-深转换和深-时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后,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网格计算三维空间速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地下地层接井点分层深度值或t0图时间位离散为空间散点面。根据VSP井和合成地震记录的速度资料,通... 在对地震资料解释中几种常用的时-深转换和深-时转换方法进行对比后,本文提出了利用空间网格计算三维空间速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地下地层接井点分层深度值或t0图时间位离散为空间散点面。根据VSP井和合成地震记录的速度资料,通过多井信息传递和计算点深度或时间值的约束进行迭代计算,完成深-时和时-深转换。该方法计算精度高,对于计算机化的地震资料解释有很大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网格 三维空间速度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构造凝析油气藏成因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2,共4页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板桥构造带 ,位于该构造的板深 7井在奥陶系试油 ,日产凝析油143 36t,日产天然气 2 75 30 9m3。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研究结果表明 :千米桥潜山具多期成藏的特点 ;板...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板桥构造带 ,位于该构造的板深 7井在奥陶系试油 ,日产凝析油143 36t,日产天然气 2 75 30 9m3。这一重大发现标志着大港油田古潜山的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研究结果表明 :千米桥潜山具多期成藏的特点 ;板深 4井油气藏受到扩散作用的影响 ;气侵是形成千米桥潜山凝析油气藏的根本条件 ,千米桥潜山属于气侵型凝析气藏 ;气侵还是造成板深 7、板深 8、板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凹陷 奥陶纪 凝析油气田 油气藏 气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时空域预测实现地震资料随机噪声衰减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发 李观寿 +1 位作者 张立勤 王艳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01期122-128,共7页
本文在对频率─空间域预测滤波压制随机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域线性预测压制随机噪声。与频率─空间域方法相比,时间─空间域预测法可以自由地控制算子在时间方向的长度,尤其对中、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具有更强的压制... 本文在对频率─空间域预测滤波压制随机噪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时间─空间域线性预测压制随机噪声。与频率─空间域方法相比,时间─空间域预测法可以自由地控制算子在时间方向的长度,尤其对中、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具有更强的压制随机噪声的能力。该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扩展为全三维随机噪声衰减。文中给出了应用此方法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例子,表明它是一种很有效的去噪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地震资料 地震勘探 随机噪声 噪声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潜山构造凝析气藏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姜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2-74,共3页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 ,千米桥潜山构造是在中生代的褶皱 逆冲作用的基础上经历伸展正断作用后形成的。该油气藏为凝析油气藏 ,油源主要来自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油气藏含蜡量高 ,甲烷碳同位素具反转现象 ,... :千米桥潜山构造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构造带 ,千米桥潜山构造是在中生代的褶皱 逆冲作用的基础上经历伸展正断作用后形成的。该油气藏为凝析油气藏 ,油源主要来自板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油气藏含蜡量高 ,甲烷碳同位素具反转现象 ,说明其为多期成藏的产物。气侵作用是千米桥潜山气藏形成的主要原因 ,烃源岩在成熟阶段早期生成的原油以油相形式运移 ,首先进入千米桥潜山奥陶系储集层中 ,成熟阶段中期 ,以气相形式运移形成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奥陶系 气侵 千米桥潜山构造 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桥地区严重生物降解石油及其高分子量(C_(35)^+)正烷烃
9
作者 王铁冠 朱丹 +2 位作者 卢鸿 张枝焕 杨池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9-559,共1页
关键词 生物降解 石油 高分子量 石油探井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产率概念在油藏边水作用特征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10
作者 刘树明 卢宝荣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2期39-41,共3页
弹性产率是油田开发初期评价油藏弹性生产能力,分析驱动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有边水作用的油藏,利用这一概念不仅能够分析边水驱动能量的大小,而且可以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判断边水的作用区域和推进方向,进而确定油藏开发过程中... 弹性产率是油田开发初期评价油藏弹性生产能力,分析驱动能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有边水作用的油藏,利用这一概念不仅能够分析边水驱动能量的大小,而且可以根据单井生产特征,判断边水的作用区域和推进方向,进而确定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分布。本文利用弹性产率概念,分析了王徐庄油田五断块边水作用特征,并提出了几点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产率 边水驱 剩余油分布 断块油田开发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澜沧坝老铅多金属矿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1
作者 张激悟 高建国 +1 位作者 杨鹏 龚艳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6557-6563,共7页
云南澜沧坝老铅多金属矿区地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南段,区内矿点多,除铅锌外,还有金、银、铜、锡、钨、锑等多种金属。根据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确定Ag、Pb、Cu、Zn、Hg、Sn、W、Mo、Bi、Sb、As1... 云南澜沧坝老铅多金属矿区地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成矿带南段,区内矿点多,除铅锌外,还有金、银、铜、锡、钨、锑等多种金属。根据研究区的地质资料,对研究区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确定Ag、Pb、Cu、Zn、Hg、Sn、W、Mo、Bi、Sb、As11个元素组合作为研究的最佳指示元素,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应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选用迭代法确定背景值和异常下限,做出综合异常图。通过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形态、规模、浓度分带等,进行靶区快速定位预测与优选,圈定找矿靶区3处,为寻找盲矿体,缩小靶区提供依据。对研究区资源潜力作出初步评价,为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铅多金属矿 靶区圈定 澜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