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碱/表面活性剂吞吐采油技术 被引量:5
1
作者 何志勇 徐新俊 +2 位作者 贾金辉 贾洪战 商利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 大港油田官109-1断块稠油油藏的油井由于井筒、近井地带发生原油有机沉积,储层原油流动性差,采用多种方法都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制了一种碱性解堵液,用于油井化学吞吐。该解堵液为复配碱和抗硬荆等添加剂的10%两性木质素表面活性刺溶液,能使玻璃片表面由亲油变强亲水,在石英上的接触角为6。(稀释至1/2和1/4浓度时为11°和12°),与羊大站原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75×100^-3,18×10^-3mN/m。该解堵液与黏度1~50Pa·s的不同区块稠油按体积比1:1混合形成的乳状液.60℃、175s^-1黏度为2~6mPa·s,在配液水矿化度高达6000mg/L以上或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50mg/L时,该解堵液仍能保持对稠油的乳化降黏能力。该解堵液从实验岩心中驱出的原油量比地层水多75%,驱出液为乳状液。通过一个井例介绍了化学吞吐工艺:先用一种降黏解堵液对油井进行预处理,清洗油管、炮眼及近井地带,再注入碱性解堵液(该井例中为500m^3),注入时间约15小时,然后开井生产。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16口新投产井实施化学吞吐(第一轮次),15口井有效,其中2口井先后转注水,其余13口井到2005年底仍继续产油。图1表6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吞吐 稠油 碱/表面活性剂溶液 两性木质索表面活性剂 界面活性 乳化降黏 大港官109+1断块 采油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充填理论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郑淑杰 窦同伟 +4 位作者 丁丽芳 王敏 高学然 曾晓辉 吴燕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依据颗粒紧密堆积原理,在理想充填理论基础上,以储层孔喉尺寸分布和暂堵剂的粒径分布匹配关系为依据,建立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优选暂堵剂颗粒尺寸和分布的复配暂堵新方法。介绍了利用理想充填理论及研制的软件开发的保护油层钻井液... 依据颗粒紧密堆积原理,在理想充填理论基础上,以储层孔喉尺寸分布和暂堵剂的粒径分布匹配关系为依据,建立了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优选暂堵剂颗粒尺寸和分布的复配暂堵新方法。介绍了利用理想充填理论及研制的软件开发的保护油层钻井液在大港油田的成功应用情况。试油报告等资料证明,试验井日产油量高于邻井,充分说明了建立起的理想充填暂堵新方法可有效地保护中、高渗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完井液 防止地层损害 临时性封堵 理想充填理论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氢酸技术实现大港油田段六拨区块降压增注 被引量:7
3
作者 杨静 温晓 +1 位作者 纪朝凤 宋友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63-64,67,共3页
多氢酸酸液体系可以抑制二次沉淀的生成,实现深穿透。该体系中的氟盐和多氢酸是一个自动调节酸液体系,随着酸液中H+的消耗,多氢酸会逐渐电离出H+,与氟盐生成可供反应的HF,且具有缓速性,其反应速度约是其它酸液的30%左右。另外,多氢酸酸... 多氢酸酸液体系可以抑制二次沉淀的生成,实现深穿透。该体系中的氟盐和多氢酸是一个自动调节酸液体系,随着酸液中H+的消耗,多氢酸会逐渐电离出H+,与氟盐生成可供反应的HF,且具有缓速性,其反应速度约是其它酸液的30%左右。另外,多氢酸酸液体系极强的吸附能力的性质,能催化HF酸与石英的反应;酸岩反应环境中,其对硅酸盐沉淀的控制能力明显优于常规土酸、缓速酸,具有很好的延缓、抑制近井地带沉淀物的生成能力;该体系能够保持或恢复地层的水湿性,在对油层进行改造的同时不会对地层造成更大的伤害。结合大港油田段六拨区块高压、低孔、低渗的特点,采用新型的多氢酸体系,优化配方和施工方案,实现了段六拨区块注水井降压增注。该技术为同类油藏的油层解堵措施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多氢酸 降压增注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盐钻井液在大港油田侧钻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田增艳 张玉仕 +5 位作者 董殿彬 黄达全 王伟忠 陈少亮 苏秀纯 尹丽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4,28,共4页
大港油田侧钻井的主力油层主要分布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该地层易发生井塌。根据小井眼侧钻井对钻井液的要求,优选出了KCl/硅酸盐聚合物钻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钻井液在5口侧钻井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岩屑回收率... 大港油田侧钻井的主力油层主要分布在东营组和沙河街组,该地层易发生井塌。根据小井眼侧钻井对钻井液的要求,优选出了KCl/硅酸盐聚合物钻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该钻井液在5口侧钻井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岩屑回收率在85%以上,井眼扩大率仅为3.14%,其中1口井射孔试油形成自喷油流。指出:硅酸盐钻井液是通过其形成的封固壳来保护油气层,因此适用于射孔完井;该钻井液适用于易坍塌地层的钻进,不适用于造浆较强、易缩径的地层;该钻井液对泥页岩含量较敏感,对固控设备要求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侧钻井 防止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井侧钻注水完井工艺试验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齐月魁 赵庆 +1 位作者 许京国 王玉云 《钻采工艺》 CAS 2001年第3期19-21,共3页
大港油田港西作业区报废井有几十口 ,利用老井侧钻开采剩余油技术已经推广应用 ,并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 ,设想利用侧钻井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扩大注水波及面积提高最终采收率。但注水井对固井封固质量要求较高 ,同时老区复杂的地质... 大港油田港西作业区报废井有几十口 ,利用老井侧钻开采剩余油技术已经推广应用 ,并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 ,设想利用侧钻井注水补充地层能量 ,扩大注水波及面积提高最终采收率。但注水井对固井封固质量要求较高 ,同时老区复杂的地质情况及侧钻井本身的特性对固井封固质量的提高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为此 ,大港油田集团公司钻采院与大港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联合进行侧钻注水井的技术攻关 ,并在西 7- 44K井进行工艺先导性试验。该井在完井工艺措施上采用扩孔工艺、尾管双塞固井工艺、分散性水泥浆体系、漂浮顶替固井工艺、无接箍套管等技术。漂浮顶替固井工艺、无接箍套管工艺技术是首次应用在大港油田侧钻井上。通过该井现场实施及投注 ,证明上述工艺对提高侧钻井固井质量行之有效 ,配套的工艺技术满足侧钻注水井的工程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钻 无接箍套管 漂浮顶替 注水 封隔器 扩孔 完井 注水井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27A油井水泥防漏增韧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3
6
作者 姚晓 吴叶成 +2 位作者 樊松林 徐胜斌 高志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69,共4页
针对国内油气田复杂地层固井时的水泥浆低返及射孔和后续增产措施造成的水泥环脆裂 (即二次窜流 )问题 ,研制开发了F2 7A型油井水泥防漏增韧剂 ,并对其防漏性能、水泥石的各种力学性能 (抗折强度、抗冲击功和弹性模量 )及水泥浆体系的... 针对国内油气田复杂地层固井时的水泥浆低返及射孔和后续增产措施造成的水泥环脆裂 (即二次窜流 )问题 ,研制开发了F2 7A型油井水泥防漏增韧剂 ,并对其防漏性能、水泥石的各种力学性能 (抗折强度、抗冲击功和弹性模量 )及水泥浆体系的工程性能进行了研究。此外 ,还进行了聚能射孔模拟试验、1口井注水泥塞堵漏试验和 5口易漏井的固井施工。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 :F2 7A油井水泥防漏增韧剂具有优异的防漏堵漏、增韧和抗冲击作用 ,其综合工程性能也满足易漏地层固井施工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27A 增韧剂 固井工程 井漏 水泥 防漏措施 射孔技术 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低腐蚀无固相压井液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小平 郭元庆 +2 位作者 樊松林 董军 尤秋彦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0年第5期51-54,共4页
大港油田在近阶段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深井、高温高压井不断增多,急需保护油层的高密度压井液,以解决施工安全、储层污染、管柱腐蚀等问题。室内优化研究了高密度无固相甲酸盐压井液配方,其密度最高达1.70g/cm^3,通过使2种甲酸盐的复配比... 大港油田在近阶段的勘探开发过程中,深井、高温高压井不断增多,急需保护油层的高密度压井液,以解决施工安全、储层污染、管柱腐蚀等问题。室内优化研究了高密度无固相甲酸盐压井液配方,其密度最高达1.70g/cm^3,通过使2种甲酸盐的复配比例达到最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压井液成本。对缓蚀剂进行了优选,添加了适宜缓蚀剂的压井液,在180℃高温下的腐蚀率小于0.02 mm/a。同时进行了再利用技术研究,优化了回收工艺并配套了回收设备。经过2口井的试验应用,该压井液的施工成功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压井液 无固相压井液 甲酸盐 高温高压井 钻井液配方 腐蚀率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气库区废弃井封井工艺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平 刘世强 +2 位作者 张晓辉 刘建梅 薛清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板中北高点储气库位于天津市大港区板桥凝析油气田板中断块北部,板桥断层的上升盘。该储气库建设工程是陕京输气管道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北京、天津两城市季节性调峰用气需要而修建的。库区内共有废弃井31口,对其封井的成... 板中北高点储气库位于天津市大港区板桥凝析油气田板中断块北部,板桥断层的上升盘。该储气库建设工程是陕京输气管道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北京、天津两城市季节性调峰用气需要而修建的。库区内共有废弃井31口,对其封井的成功与否对今后地下储气库运营及其周边环境安全关系重大。针对库区内废弃井钻井完成时间早、井况条件复杂、射孔层位多,层间距离较短等特点,并根据储气库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了储气库区废弃井“多级注水泥”封堵工艺方案,评价了相应的封堵材料,研究了现场施工工艺,并进行了现场应用。通过对已施工的15口井进行观察,目前没有1口井发现窜气现象,所有井均能满足储气库总体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凝析油气田 储气库 废弃井 井封堵 工艺 封堵 材料 超细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GZ油溶性暂堵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小月 李洪俊 +8 位作者 苏秀纯 郑淑杰 杨勇 代礼扬 黄义坚 王纪孝 郑若芝 张国钊 李明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共3页
DGZ油溶性暂堵剂是根据屏蔽暂堵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油层保护剂。该剂满足无荧光要求 ,粒度与软化点均可根据不同的油藏情况进行调节 ,油溶率在 90 %以上 ,软化点在 80~ 15 0℃范围内可调 ,用其暂堵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 90 %以... DGZ油溶性暂堵剂是根据屏蔽暂堵原理开发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油层保护剂。该剂满足无荧光要求 ,粒度与软化点均可根据不同的油藏情况进行调节 ,油溶率在 90 %以上 ,软化点在 80~ 15 0℃范围内可调 ,用其暂堵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 90 %以上。在钻井过程中的应用表明 ,该剂能起到暂堵的作用 ,减少钻井完井过程中钻井液完井液对油层的损害 ,又能在油向井内流动时自动溶解解堵 ,从而减少后期作业工序 ,达到保护油层的目的。在采油过程中的应用表明 ,该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冲砂效果 ,而且对防止地层漏失、减少对地层的污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GZ油溶性暂堵剂 油层保护剂 技术指标 渗透率 恢复率 漏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竭气藏新钻储气库注采井完井工艺 被引量:12
10
作者 赵春林 温庆和 +1 位作者 宋桂华 柴希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5,共3页
大张坨储气库是国内第一座大型地下储气库 ,于 2 0 0 0年 12月进入投产阶段 ,它的建成为北京的供气状况和大气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B876储气库则是大张坨储气库的扩建工程 ,位于B876区块板Ⅱ1枯竭式超低压凝析油气藏上 ,气藏埋深 2 2 2 ... 大张坨储气库是国内第一座大型地下储气库 ,于 2 0 0 0年 12月进入投产阶段 ,它的建成为北京的供气状况和大气环境治理做出了贡献。B876储气库则是大张坨储气库的扩建工程 ,位于B876区块板Ⅱ1枯竭式超低压凝析油气藏上 ,气藏埋深 2 2 2 0~ 2 2 4 0m ,原始地层压力 2 2 .5MPa,目前地层压力为 10 .5 9MPa ,地层压力系数 0 .4 76 ;在该废弃气藏上新钻了 5口储气库注采井 ,其中 3口井射孔完井后自喷 ,日产气量高达 12 .5× 10 4m3 。文章详细介绍了所钻注采井在钻井、固井、射孔完井等工序过程中采取的油气层保护技术和经验 ,对今后衰竭气藏的挖潜、枯竭式气藏储气库的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竭气藏 工艺 地下储气库 注采系统 钻井 固井 射孔 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充填综合防砂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宋友贵 纪朝凤 +1 位作者 李怀文 何志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压裂-充填综合防砂技术是针对高渗油藏开发中因地层出砂、地层结构破坏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而研究的一项新型增产措施。本文在分析油井出砂原因及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压裂—充填综合防砂技术的技术实质、减缓出砂的原因... 压裂-充填综合防砂技术是针对高渗油藏开发中因地层出砂、地层结构破坏导致油井减产或停产而研究的一项新型增产措施。本文在分析油井出砂原因及砾石充填防砂工艺局限性的基础上,对压裂—充填综合防砂技术的技术实质、减缓出砂的原因、工艺步骤以及实施效果等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该技术在大港油田已应用70余井次,成功率达814%,有效期均半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裂缝 防砂 充填 油井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砂岩酸——有机膦酸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冬梅 冯亚青 +1 位作者 王永峰 廖翰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了克服常规酸化工艺中酸液反应快、作用距离短的缺点,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砂岩酸体系——DST-1酸液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性能,结果为:DST-1酸液体系与天然砂岩样的反应速率缓慢,在82℃下15 min内的溶蚀率仅为常规土酸的1/3,反应480 min... 为了克服常规酸化工艺中酸液反应快、作用距离短的缺点,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砂岩酸体系——DST-1酸液体系,并考察了该体系的性能,结果为:DST-1酸液体系与天然砂岩样的反应速率缓慢,在82℃下15 min内的溶蚀率仅为常规土酸的1/3,反应480 min的总溶蚀率则与常规土酸相当;在90℃和120℃下,Fe3+浓度为5000mg/L时,稳定铁离子的能力达到3720 mg/L;DST-1酸液体系残酸样对黏土及细粉状碎屑的悬浮和分散作用强,静置240 min以上,残酸液才趋向澄清。岩心实验中,DST-1酸液体系对短岩心渗透率的提高倍数是常规土酸的1.6倍,对串联岩心各段岩心渗透率的提高倍数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速酸 洛蚀能力 溶蚀率 防止地层损害 增产措施 砂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超细水泥堵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滕福景 齐俊芳 +3 位作者 于永生 廖翰明 张秋红 王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79-82,共4页
水泥作为最早的堵水材料在世界各油田被广泛应用.针对超细水泥颗粒小、水化速度快、时间短,施工过程难以控制的问题,在超细水泥中添加特制的聚合物溶液对其进行复配改性,使得超细水泥的各种性能特别是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实验结果表... 水泥作为最早的堵水材料在世界各油田被广泛应用.针对超细水泥颗粒小、水化速度快、时间短,施工过程难以控制的问题,在超细水泥中添加特制的聚合物溶液对其进行复配改性,使得超细水泥的各种性能特别是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水灰比减小,水泥固化时间缩短;在相同的水灰比下,温度升高,水泥固化时间缩短;水灰比越小,堵剂的强度越高;温度越高,在相同的时间内堵剂的强度越高.该堵剂适应地层温度范围宽(室温~130℃),使用安全,封堵强度高.从2003年开始在大港油田各个区块应用60多井次,施工成功率100%,取得了明显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剂 超细水泥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偏轴接头下部钻具组合动力学分析及其运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建红 施太和 +2 位作者 徐学军 何卫滨 于成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5-67,共3页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 ,建立了带偏轴接头下部钻具组合的动力学方程 ,在处理相应的边界条件后 ,对带偏轴接头的下部钻具组合的钻头侧向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钻具任意截面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全面的动态仿真研究 ,讨论了钻具的结构参数 (偏轴...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 ,建立了带偏轴接头下部钻具组合的动力学方程 ,在处理相应的边界条件后 ,对带偏轴接头的下部钻具组合的钻头侧向力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和钻具任意截面的运动轨迹进行了全面的动态仿真研究 ,讨论了钻具的结构参数 (偏轴距 )、钻井参数 (钻压、转速 )对钻头侧向力和下部钻具在井内运动形态的影响 ,根据仿真结果判断带偏轴接头下部钻具组合的防斜效果 ,并提出为达到好的防斜效果所需的钻具结构参数和钻井参数。计算结果表明 ,由于偏轴接头的存在 ,带偏轴接头下部钻具组合的公转趋势增强 ,钻头无稳定的指向 ,这是偏轴钻柱能够防斜的重要原因。偏轴接头偏轴距的大小、转盘转速对偏轴钻柱防斜效果的影响较大 ,而钻压对防斜效果影响较小 ,因而可以通过增加钻压来提高机械钻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部钻具 防斜 机械钻速 钻井参数 钻柱 钻压 钻头 公转 时间变化 钻具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压裂裂缝动态法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金成 王小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7-109,i002,共4页
介绍动态 (电位 )法测定煤层压裂裂缝方位、长度等参数的测试技术 ,它是针对煤层的固有特点 ,在室内进行大量物理模型试验 ,结合现场试验后取得的科研成果。文中简要阐述动态 (电位 )法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基础上 ... 介绍动态 (电位 )法测定煤层压裂裂缝方位、长度等参数的测试技术 ,它是针对煤层的固有特点 ,在室内进行大量物理模型试验 ,结合现场试验后取得的科研成果。文中简要阐述动态 (电位 )法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基础上 ,着重对山西吉试 1井、大港油田西 36— 10— 3井的现场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证明动态 (电位 )法测试技术的可行性及在煤层 (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压裂技术 动态电位法 测量仪器 裂缝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复合射孔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国富 汪长栓 +3 位作者 张海龙 王树强 李洪 孔林 《爆破器材》 CAS 2005年第1期34-36,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装药结构的复合射孔器 ,进行了地面 6 m混凝土靶试验和压力 -时间曲线 (p - t曲线 )测试。结果表明 ,多脉冲复合射孔器的有效作用时间比常规一体式复合射孔器延长 5倍 ,延缝效果大幅度增加。油井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多脉冲 复合射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千米桥凝析气藏低密度压井液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淑杰 钟惠敏 +2 位作者 李洪俊 周玉新 黄义坚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1,共2页
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碳酸岩储层地层压力系数已下降到了0.84~0.90,储层温度为165.5~167.9℃.有很强的压力敏感性和水敏性。使用的水基压井液密度均大于1g/cm^3.洗井时经常有压井液漏失,对水锁严重的千米桥潜山储层损害严重。室内实验... 大港油田千米桥潜山碳酸岩储层地层压力系数已下降到了0.84~0.90,储层温度为165.5~167.9℃.有很强的压力敏感性和水敏性。使用的水基压井液密度均大于1g/cm^3.洗井时经常有压井液漏失,对水锁严重的千米桥潜山储层损害严重。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现场使用的压井液对渗透率小于10×10~3。μm^2。的气层存在比较严重的损害,其原因可能是压井液滤液进入低渗岩心的细小孔喉,引起水锁损害造成的;对渗透率大于10×10~3μm^2。的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在95%以上。研究出了抗高温乳化剂DR-4和低密度抗高温水包油压井液体系.该压井液密度为0.84~0.90 g/cm^3,在168℃下老化48h不破乳;岩心损害后的渗透率恢复值大于87.6%;具有良好的抗地层水、凝析油污染能力,抗污染容量为1O%;闪点高达80℃,可保证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千米桥潜山 凝析气藏 低密度压井液 地质 油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1防砂固结颗粒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怀文 董正海 +2 位作者 王乐英 邵力飞 曹庆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6-107,共2页
大港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具有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易出砂,油层温度低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室内实验开发研制出一种CS-1防砂固结颗粒,并对其进行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评价实验。试验表明,CS-1防砂固结颗粒具有低温固化,固结时间... 大港油田疏松砂岩油藏具有埋藏浅,压实程度低,胶结疏松,易出砂,油层温度低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室内实验开发研制出一种CS-1防砂固结颗粒,并对其进行性能指标及影响因素评价实验。试验表明,CS-1防砂固结颗粒具有低温固化,固结时间短,固结强度高的特点。该工艺特殊的防砂机理和工艺特点解决了大港油田高含水井,低温井的防砂难题,取得了明显的防砂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CS-1固结颗粒 防砂 高含水 低温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流分析的液压挖掘机节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彦廷 何广利 +1 位作者 王庆丰 肖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4-136,139,共4页
为了能够从理论上对现有的液压挖掘机进行综合性能评价,从中找出有利于系统节能和降低排放的有效途径,以某200kN级液压挖掘机为样机,利用MATLAB建立了液压挖掘机的整机仿真模型。对液压挖掘机能量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发动机的输出功... 为了能够从理论上对现有的液压挖掘机进行综合性能评价,从中找出有利于系统节能和降低排放的有效途径,以某200kN级液压挖掘机为样机,利用MATLAB建立了液压挖掘机的整机仿真模型。对液压挖掘机能量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主控阀能量损耗分配进行了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动力驱动和液压马达能量回收是液压挖掘机的两项有效的节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挖掘机 能量流 节能 混合动力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竭油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钻采工程方案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延平 刘飞 董德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43-146,17-18,共4页
据统计 ,目前 ,世界已有约 4 2 7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利用枯竭油气藏改建而成的 ,约占总库数的76 .8%。该类储气库所具有的工作条件和生产运行的内在特性与外在要求 ,决定了在储气库的建设工程上 ,须全面认识和掌握其与油气藏开发建设... 据统计 ,目前 ,世界已有约 4 2 7座天然气地下储气库是利用枯竭油气藏改建而成的 ,约占总库数的76 .8%。该类储气库所具有的工作条件和生产运行的内在特性与外在要求 ,决定了在储气库的建设工程上 ,须全面认识和掌握其与油气藏开发建设工程的异同 ,以便更好地满足要求。结合大港油田集团钻采工艺研究院对大张坨枯竭凝析油气藏所建第一、第二、第三储气库所做的工作 ,对枯竭油气藏改建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工程中钻采工程方案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表明 :采用钻采一体化工程设计思想 ,在钻井、固井、射孔完井等工序过程中采取的油气层保护措施 ,其效果是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竭油气藏 地下储存 储气库 钻井 采气 注气 地面工程 方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