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港油田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谢焜
梁晓亮
高蕊
贾波
杨东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4-85,共2页
-
文摘
针对油田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工艺流程长,处理效率低,效果差,以及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大港油田大力开发、引进应用污水处理新技术。通过径向流过滤、流砂过滤及撬装集成纤维丝处理等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应用,使大港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技术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使近年来回注污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80%以上。
-
关键词
径向流
流砂过滤
活性碳生物曝气滤池
油田
污水处理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大港油田枣南大孔道油藏调剖治理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田建儒
王鑫强
-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2期105-107,137-138,共5页
-
文摘
根据渗流速度公式推导计算高吸水层渗透率的公式,进而推导出根据注水调配见效时间计算高吸水层渗透率的公式,计算结果和示踪剂结果相近,该公式现场录取参数容易,便于操作。同时推导出计算地层大孔道体积的公式,堵剂用量确定方法,施工排量的确定公式。提出了先小剂量多段塞注入可以在地层凝固的高强度堵剂,再注入常规调剖剂的段塞组合方法,并经过现场应用,见到效果。
-
关键词
枣南油藏
调剖治理
参数设计
-
Keywords
Zaonan reservoir
profil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parameters design
-
分类号
TE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
题名大港油田南部油区提高固井质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贺强
徐永强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11期190-,共1页
-
文摘
针对大港油田南部固井现状,通过开展固井质量技术调研分析、固井技术难点分析,有针对性地优化固井工程设计方案和固井工作液体系等研究,为该地区固井质量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固井质量
稠化时间
水泥浆体系
影响因素
-
Keywords
cementing quality
thickening time
slurry system
influential factors
-
分类号
TE2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大港油田制定化学药剂评价标准的研究
- 4
-
-
作者
陈蓉
胡成亮
兰谢益
李建军
宋玉文
-
机构
大港油田公司油气藏评价项目部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大港油田公司机关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2,共2页
-
-
关键词
评价标准
化学药剂
大港油田
国营企业
生产厂家
生产技术
产品质量
油田生产
-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井下压控开关配水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试验
被引量:10
- 5
-
-
作者
刘扬
晏明晴
杜树勋
顾淑荣
狄鹏
谢继军
-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原油集输公司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97-98,共2页
-
文摘
针对大港南部油田井下分注投捞测配烦琐、周期长、成功率低的问题,引进试验了井下压控开关配水技术。阐述了该技术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及现场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的配水工具随分注管柱入井,测配时不需要反复投捞工序,而是通过地面打压控制调节各分注层段的注水量,性能可靠,调控简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词
压控开关
配水
大港南部油田
分注井试验
-
分类号
TE8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大港南部油田集油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青
李智慧
任连财
刘平
谢焜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渤海钻探井下技术服务分公司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0-42,共3页
-
文摘
随着大港南部油田综合含水的不断上升,地面系统生产设施经过多年的运行,加热集输负荷大,系统能耗呈现大幅上升趋势。结合南部油田掺水井的产液、含水、温度等生产参数,优化出适合高凝高黏油田高含水期的四种集油工艺,分别为单管串接常温输送、高温电泵井反带掺水、远端井掺水串带和油井就地切水回掺。在对集油工艺技术的优化研究及试验区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效果的跟踪分析总结认为,大港南部油田高含水开发期优化的四种集油工艺,比目前南部油田运行的掺水工艺有较大的优势,即在满足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运行费用减少,系统规模缩小,工人劳动强度下降。
-
关键词
常温输送
掺水
电泵井
高凝原油
-
分类号
TE86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地面多级分注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 7
-
-
作者
宋祖厂
王其昌
盖旭波
刘扬
邬楝
王莹
-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二厂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2年第2期128-130,10,共3页
-
基金
大港油田公司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0110204)
-
文摘
大港南部油田含油层系多,层间矛盾突出,为提高注水开发效果和低渗油藏的动用开发程度,先后开展了插入式地面分注工艺技术和同心双管分注工艺技术先导试验,并在南部油田应用了5口井,均取得了良好的分注效果。现场试验证明,采用地面多级分注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南部油田由于井深、注水压力高、油稠、结垢造成的投捞测配难度大的工艺难题,提高了分注配套技术水平。
-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地面多级分注
插入式地面分注技术
同心双管分注技术
-
Keywords
Dagang south oilfield
surface multistage separated injection
plug-in surface separated injection technology
concentric dual-barrel separated injec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E83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径向流污水处理技术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李青
杨东
谢焜
贾波
刘平
王宝军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开发部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2-54,共3页
-
文摘
径向流污水处理装置根据混凝动力学原理和微涡旋原理设计,由粗细两级串联组成。径向流过滤技术在官一联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约6 500 m3,处理后污水含油量≤20 mg/L,悬浮物含量≤15 mg/L,粒径中值≤4.0μm,达到了该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指标,实现了充装滤料机械化,省时省力,装满一具滤罐所用时间仅为常规过滤器人工装料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具备了不停产补充滤料的功能。该技术采用搓洗式滤料清洗,虽然清洗效果好,但是滤料磨损消耗比普通反洗的过滤器高,投产至今已经补充各粒径核桃壳滤料8 t。
-
关键词
大港南部油田
高凝稠油
径向流
过滤
核桃壳过滤器
-
分类号
X7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大港南部油田天然气的回收利用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刘碧峰
李强
佟江
马先平
纪朝凤
-
机构
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4,共2页
-
文摘
大港南部油田因各区域生产参数不同,产气、用气量差异大,以往剩余天然气外排,而气量欠缺的区域加热炉需要燃烧原油,既浪费能源又存在安全隐患。自2005年开始,陆续试验应用井口真空相变加热炉、自动管道加热器、井口储集器及天然气发电等多种技术,开发利用油井伴生气资源。为了充分挖掘单井天然气的利用潜力,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大港南部油田集输工艺现状,经过研究分析,分别从利用套管气取代电加热器提升集输系统温度和利用富余天然气发电两方面来开发利用油井伴生气资源。
-
关键词
伴生天然气
储集器
天然气发电
真空相变加热炉
自动管道加热器
-
分类号
TE8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浅海油田采油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刘雅馨
张用德
吕古贤
高云波
杨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石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石油矿场机械》
2010年第11期19-22,共4页
-
文摘
我国浅海油田既有背靠大陆优势,又有海上油田的特征,采油方式有特殊性。根据我国渤海湾油田油藏特征和海上条件,阐述了采油方式选择的原则。分析了各种采油方式对海上采油的适应程度,为环渤海浅海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
关键词
浅海油田
采油方式
选择
-
Keywords
shallow water oilfield
producing method
selection
-
分类号
TE95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真空相变加热炉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刘碧峰
刘博洋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西南石油大学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5年第6期60-61,共2页
-
文摘
真空相变加热炉在大港南部油田的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结垢严重,压差大,正压运行,效率低,维护成本高,维修困难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为了发挥相变加热炉安全性好、效率高的特点,解决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采用承压相变加热炉。适当提高壳程的允许运行压力,可提高到0.4 MPa左右,承压能力的提高可使蒸汽温度提高,从而满足更高生产温度的需求。在换热器设计上进行改进,减少盘管管程,适当加大管径,从而减轻由于结垢带来的负面影响。适当加厚管壁,同时采取相应的防腐、防垢措施,以延长炉管使用寿命。对于2 000 k W以上大功率真空炉,采用外置分体式结构盘管适应性更好些。优化参数设计,确定热负荷时以实际运行参数为基准,避免追求大裕量,确保较高的负荷率;确定压降值时,参考集输设计手册推荐的0.1-0.25 MPa,避免片面追求低压损,保持合理流速,降低垢、机杂的沉积速率。
-
关键词
真空相变加热炉
换热器
盘管
腐蚀结垢
问题分析
-
分类号
TE97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大港南部油田降温集输探索试验
- 12
-
-
作者
刘碧峰
罗晓明
陈智宇
李才雄
田春生
赵洁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大港油田工程技术处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59,共2页
-
文摘
大港南部油田通过对掺水工艺的改进,节省地面配套伴热掺水管网约403万元,年节约燃气量187×104m3;集输工艺优化以后,南部油田掺水温度由75℃下降到70℃,平均下降5℃,年节约燃气量322×104m3;枣—孔原油外输管道优化改造,外输温度由85℃降到61℃,年节约燃油量2 100 t。节省的天然气用于发电,约创效2 132万元;同时,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减少了管网的腐蚀漏失,管网月漏失由547次降到目前的112次,降低了系统的安全环保隐患。
-
关键词
双管伴热掺水
常温集输
原油物性
工艺优化
-
分类号
TE86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
-
题名大港南部油田提高吸水剖面测试成功率探讨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王庆如
王振强
高海山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5期55-56,共2页
-
文摘
通过在大港南部油田不同区块测试实践,对解决南部油田吸水剖面测试成功率低的难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南部油田地质条件和原油物性决定了对不同断块应采用不同的组合测试方法,可提高测试一次成功率;脉冲中子氧活化测试对解决大孔道地层和同位素沾污具有较好适用性。随着注水条件和井筒状况的改善,该测试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吸水剖面测试上;对于注水井,定期洗井、水换、改善井下工具等,可以提高测试一次成功率及测试资料的解释精度。
-
关键词
稠油
非均质
组合测井
-
Keywords
heavy oil, heterogeneity, assembling survey
-
分类号
TE357.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Q615.5
[化学工程—精细化工]
-
-
题名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
被引量:3
- 14
-
-
作者
谢金利
-
机构
天津市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作业二区生产管理科
-
出处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31期57-58,共2页
-
文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油气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了全面保证市场供应量,则需要在各方面管理、技术工艺上下功夫,实现高质高效作业目标。油田开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从技术层面不断创新探索,全面提高油田采油率。文章主要通过对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分析,全面提出了相关技术应用措施与方法,以此,确保油田生产顺利进行。
-
关键词
油田企业
机械采油
工艺技术
-
分类号
TE355.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砾石充填防砂技术在港西油田的深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 15
-
-
作者
张勇
刘艳涛
朱桂娟
张玉梅
-
机构
大港油田公司油气藏评价项目部
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地质所
-
出处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74-75,80,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港西油田的防砂技术研究,防砂工艺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砾石充填筛管防砂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为了港西油田防砂的主要技术,但是随着防砂井的生产,油井逐渐显露出供液不足,油层堵塞的问题,影响了油井的产量。通过对砾石充填割缝管防砂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深化研究,对充填砾石的选择、割缝管、携砂液的参数指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大大改善了油井的渗流能力,延长了油井的高产时间,提高了港西油田的防砂效果,改善了港西油田的开发水平。
-
关键词
港西油田
砾石充填防砂
割缝管
-
Keywords
Gangxi Oilfield,gravel packing sand control, slotted liner.
-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油田污水处理设备的分布式PLC自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7
- 16
-
-
作者
段文益
莫同鸿
李红
渠慎峰
-
机构
江汉机械研究所
北京康布尔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51,74,共3页
-
基金
江汉机械研究所青年基金项目"污水处理设备的分布式PLC控制系统开发"(jjy201003)
-
文摘
针对大型油田污水处理设备负载量大和控制点多,必须满足油田对控制系统防爆性能的要求,还必须现场配置防爆控制柜就近控制,以实现部分操作功能等问题,采用DP主、从站结构开发出分布式PLC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将从站PLC放置在设备现场,就近控制,将带有触摸屏的主控制柜放在值班室,监控整个系统,主站与从站之间仅铺设1根通讯电缆,就可很好地实现自动监控兼容现场人工控制,移运性好。现场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操作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完全满足油田对设备的控制要求及防爆要求,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误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关键词
污水处理设备
分布式
DP主站
DP从站
自动控制
-
分类号
X5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小集油田注水系统的防腐防垢研究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李建军
李才雄
陈蓉
任玉金
李亚军
秦廷保
-
机构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7-47,共1页
-
-
关键词
油田注水系统
防垢
防腐
正常生产
注水管线
油田开发
油田采油
系统腐蚀
-
分类号
TE9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
-
题名油田注入水中固体颗粒对地层伤害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0
- 18
-
-
作者
刘想平
侯立朋
-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工程系
-
出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9-73,83,共6页
-
文摘
建立了模拟注水过程中由于固体颗粒侵入造成地层伤害的一维(径向)两相(油、水)数学模型。该模型为一组非线性偏微分力程,它反映了固体颗粒在地层孔道中的运移、孔壁沉积与孔喉堵塞引起的颗粒滞留及其对地层孔隙度、渗透率及油水两相流动状况的影响。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数学模型,编制了模拟计算程序。举例说明了数学模型在3个方面的应用:分析注入水中颗粒浓度对地层伤害程度的影响;预测不同注水量下地层伤害程度;求出地层伤害半径、伤害区内渗透率的分布及表皮因子。为消除伤害的施工设计提供了必要的参数。
-
关键词
地层损害
数学模型
模拟
注入水
油田注水
-
Keywords
oilfield development
water flooding
formation damage
particle plugging
mathematical mode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E357.6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2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固井水泥界面胶结强度评价技术及在沈家铺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5
- 19
-
-
作者
唐世忠
董云龙
王海滨
许泽涟
-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三厂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6年第5期100-103,共4页
-
基金
中油股份公司重大专项"大港油区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高效钻完井及油气层保护配套技术研究"(编号2012E-10)
国家专利:"一种固井水泥胶结强度测试装置及方法(专利申请号:201510542830.1)"
-
文摘
针对大港油田目前固井界面胶结质量差、配套工艺针对性不强的现状,研制了水泥胶结强度评价装置,通过对高温高压养护后的水泥与胶结面剪切应力的采集,定量计算水泥与界面的剪切强度,定性评价固井水泥与井壁的胶结强度。利用该方法评价了YX-1等四种水泥浆在不同钻井液、不同冲洗液,以及地层水影响条件下的界面胶结强度,依据实验结果优选了水泥浆体系及制定了针对性的配套措施。现场24口井的应用表明,水泥界面胶结质量大幅提升,固井质量优质率提高了41.6%。
-
关键词
沈家铺油田
固井水泥浆
胶结强度
泥饼质量
-
分类号
TE25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
-
题名水平井采油技术在底水油藏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薛秀敏
蔡维国
吴义飞
董洁
孙凡
-
机构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采油三厂
-
出处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108-110,114,共4页
-
文摘
针对大港滩海油田埕海一区庄海8馆陶油组底水油藏含水上升快、无水采油期短的问题,开展了水平井底水油藏控水完井方法的调研,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庄海8馆陶油组实际地质情况的分析,综合考虑防砂及控底水两方面因素,确定了该区采用筛管+中心管的完井方式,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初步效果。该工艺的应用使水平井底水油藏完井方法有了新突破,为该区后期油井的完井方式提供了借鉴。
-
关键词
分段采油
底水油藏
水平井
大港滩海油田
-
分类号
TE3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