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南部油区储层伤害研究及治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学立 陈智宇 +6 位作者 李晓良 张学才 路永萍 张仕明 崔振发 倪金忠 段冠青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运用压力恢复试井和ⅢyPoB曲线 ,通过分解表皮系数确立油层污染的主要类型 ,同时对由于S3(钻井液等对油层伤害的表皮系数 )引起的表皮效应进一步细分解伤害成因 ,并提出储层伤害的预防及治理对策。
关键词 大港油田 储层伤害 防治措施 表皮系数 地层压力 油层 流动系数 导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孔102井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俊杰 匡艳红 +2 位作者 武尚北 王新红 朱琳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7,共2页
为了开发孔102井馆陶组稠油,大港油田先后采用了螺杆泵举升工艺、油层化学吞吐+螺杆泵举升工 艺、油层防砂+有杆泵电加热举升工艺3种冷采工艺方式,由于油稠、出砂等原因,均未获成功。为此,进行了蒸汽 吞吐热采先导性试验,使该井恢复了... 为了开发孔102井馆陶组稠油,大港油田先后采用了螺杆泵举升工艺、油层化学吞吐+螺杆泵举升工 艺、油层防砂+有杆泵电加热举升工艺3种冷采工艺方式,由于油稠、出砂等原因,均未获成功。为此,进行了蒸汽 吞吐热采先导性试验,使该井恢复了正常生产,使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介绍了该井试油和采用冷采工艺方式试采 的情况,详细介绍了蒸汽吞吐的施工过程和效果。该井实施蒸汽吞吐的成功不仅对大港油田稠油油藏的热采开发提供 了一种技术手段,而且对国内类似稠油油藏的开采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大港油田 孔10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羊三断块馆一油组长效防砂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俊杰 靳金荣 +1 位作者 徐凌云 宋振毓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60-62,共3页
羊三断块馆一油组在开发初期没有充分考虑其结构疏松、底水厚度大等地质特点 ,采取高射开程度、高采液强度的方式生产 ,从而导致油井出砂和油井含水上升现象十分严重。为此 ,2 0 0 0 - 2 0 0 1年 ,大港油田对新井采用先进的长效防砂工... 羊三断块馆一油组在开发初期没有充分考虑其结构疏松、底水厚度大等地质特点 ,采取高射开程度、高采液强度的方式生产 ,从而导致油井出砂和油井含水上升现象十分严重。为此 ,2 0 0 0 - 2 0 0 1年 ,大港油田对新井采用先进的长效防砂工艺 ,对老井采用类似防砂工艺 ,使羊三断块馆一油组 36 4× 10 4 t储量得以有效开发 ,为今后该类油藏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羊三断块馆一油组 长效防砂工艺 疏松地层 砂岩 稠油油藏 砾石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家良 赵平起 +4 位作者 段贺海 王德明 郭春东 邓懋平 徐春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2,9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 ,总井数增加 1倍而产量上升 10倍 ,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图 2表 2参 5 (张家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六拨油田 低渗透砂岩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藏描述 驱动压差 渗流特征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砂规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段贺海 史涣颠 +1 位作者 李晓良 王庆魁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砂体,岩性细、层薄,成岩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生产时普遍出砂。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岩石微观结构、开发措施等多方面,论述了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一段枣Ⅴ上油组油井出砂问题... 王官屯油田孔一段储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扇三角洲砂体,岩性细、层薄,成岩作用弱,储层结构疏松,油井生产时普遍出砂。从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岩石微观结构、开发措施等多方面,论述了王官屯油田官195断块孔一段枣Ⅴ上油组油井出砂问题,基本搞清了地层出砂机理、原因和规律;通过定量计算,预测了出砂层位和出砂部位,提出了综合治理的技术对策,即对出砂严重的油水井采取封堵出砂严重层位,新井避射薄油层和厚油层顶部,注水井控制好注水压力和合理配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结构 出砂规律 扇三角洲 王官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砂岩油藏注水吞吐开发模式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贺强 陈智宇 +6 位作者 张丽辉 李晓良 夏国朝 张家良 王庆魁 王学才 张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6-88,共3页
大港油田南部地区的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油藏,油藏内部断层多,由于断块面积小而封闭、储集层低渗透、原油黏度高而注水驱替难度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憋压注不进的现象,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该类油藏可充分利用其砂岩的亲... 大港油田南部地区的油藏大多为复杂断块油藏,油藏内部断层多,由于断块面积小而封闭、储集层低渗透、原油黏度高而注水驱替难度大,注水井投注一段时间后往往出现憋压注不进的现象,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该类油藏可充分利用其砂岩的亲水性,根据亲水介质的自吸排油机理,对生产井周期性地先注水后采油,进行注水吞吐开发,来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王官屯油田王26-1断块(低渗透油藏)和自来屯油田自19-14断块(稠油油藏)均为亲水性复杂断块油藏,在先导性试验成功的基础上,实施了以注水、关井、采油为一个周期的注水吞吐开发模式,2个断块吞吐累计增油2.2万t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渗透 原油黏度 注水吞吐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家铺油田枣Ⅴ油层组流体非均质性分布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尹伟 金晓辉 +1 位作者 陈建庆 刘海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6-78,共3页
沈家铺油田主力产油层枣Ⅴ油层组被多条断层切割 ,被分为 5个断块 ,每个断块都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 ,油水关系复杂 ,储集层流体非均质性强 ,原油具有密度、黏度、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含硫量都高的“四高”特点。将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检测... 沈家铺油田主力产油层枣Ⅴ油层组被多条断层切割 ,被分为 5个断块 ,每个断块都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 ,油水关系复杂 ,储集层流体非均质性强 ,原油具有密度、黏度、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含硫量都高的“四高”特点。将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 FID)和岩石热解分析 (Rock Eval)相结合 ,对枣Ⅴ油层组密集取样的储集层岩心抽提物进行族组分绝对定量分析 ,研究枣Ⅴ油组储集层流体非均质性分布特征 ,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纵向上随深度增加 ,枣Ⅴ油层组的含油性逐渐变差 ,但原油性质逐渐变好 ,可能是岩性变化和原油充注方向不同导致的 ;横向上 ,从北东向南西 ,枣Ⅴ油层组的原油性质逐渐变好 ,密度、黏度逐渐降低 ,胶质与沥青质含量逐渐减少 ,推测可能与油气运移方向和构造位置有关。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家铺油田 枣V油层组 储集层 流体 非均质性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流体压力预测方法的讨论 被引量:28
8
作者 邵新军 许昀 +1 位作者 吕中锋 毛廷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地层流体压力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热点。文中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井测井资料和压力数据,研究测井响应与异常高压的关系,探讨泥岩孔隙度演化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认为:有效应力与泥岩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并不总是有效... 地层流体压力的预测一直是油气勘探中的热点。文中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的异常高压井测井资料和压力数据,研究测井响应与异常高压的关系,探讨泥岩孔隙度演化与测井响应的对应关系,认为:有效应力与泥岩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并不总是有效,因此盆地模拟中普遍应用的以此相关关系为基础的压力分析方法需要改进。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流体异常压力的成因,以了解压力预测方法的有效性,仔细解释模拟的结果。图2参4(邵新军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 流体压力 预测法 异常压力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69断块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学立 陈智宇 +5 位作者 李晓良 路永萍 张仕明 李秀兰 倪金忠 段冠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效果差的情况,在4个井组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在断块4 口注水井中注入相同用量的菌种(前缘段塞用胶结能力强的菌种DG002和N80,主体与后尾段塞用N80)后,2 个井组见到较好效果,产量递减放慢、开采状... 针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水驱效果差的情况,在4个井组实施微生物驱油试验。在断块4 口注水井中注入相同用量的菌种(前缘段塞用胶结能力强的菌种DG002和N80,主体与后尾段塞用N80)后,2 个井组见到较好效果,产量递减放慢、开采状况基本稳定,或者产量增加,含水下降。受益井官69 8井日产从21.88t上升到23.3t,官69 21井含水从95.6%降至93.7%,减缓了区块产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微生物驱 现场试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模糊聚类方法划分岩石物理相 被引量:8
10
作者 代金友 张一伟 +3 位作者 熊琦华 张春雷 柏笑寒 梁昌国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分析了划分岩石物理相的方法 ,论述了模糊聚类划分方法。模糊聚类划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以枣南油田为例 ,选取反映储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 ,将工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 5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储层岩石... 分析了划分岩石物理相的方法 ,论述了模糊聚类划分方法。模糊聚类划分方法能较好地反映储层储集性能的成因特征。以枣南油田为例 ,选取反映储层成因的沉积和成岩作用参数 ,将工区储层岩石物理相划分为 5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储层岩石物理相级别的升高 ,储层成因参数及统计物性特征明显变好 ,储层产液能力也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法 岩石物理相 储集性能 成岩作用参数 储层 产液能力 主因素法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型封隔器工作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盖旭波 王兴伟 +1 位作者 李占军 顾晓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4期91-92,共2页
G6封隔器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压缩式封隔器 ,该封隔器采用双向卡瓦固定 ,旋转坐封 ,旋转解封 ,具有胶筒结构特殊 ,结构简单 ,坐封方便 ,耐压差大 ,耐温高 ,易解卡等优点 ,能满足深井一级两段分注。经现场应用 ,有效率 10 0 %,成功率 10 0 %。
关键词 G6型 封隔器 工作原理 应用 油井 分层注水 分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正理庄地区沙一段石灰岩沉积相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刚强 王伟锋 季岭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7-169,共3页
东营凹陷正理庄地区沙一段顶部发育一套厚约30-60m的薄层碳酸盐岩与砂泥岩互层的沉积层,该层段的碳酸盐岩成分以生物灰岩为主。根据水深和水动力条件,将碳酸盐岩划分为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其中浅湖亚相又划分为生物浅滩微... 东营凹陷正理庄地区沙一段顶部发育一套厚约30-60m的薄层碳酸盐岩与砂泥岩互层的沉积层,该层段的碳酸盐岩成分以生物灰岩为主。根据水深和水动力条件,将碳酸盐岩划分为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和半深湖亚相,其中浅湖亚相又划分为生物浅滩微相和滩缘微相。生物浅滩具有分布范围广、顶面平坦、沉积厚度较小的特征。浅湖沉积的生物灰岩孔渗性、连通性好,是良好的油气储集层。该段沉积发育于湖盆的微陷扩张期,构造运动相对平静,以基底间歇性沉降为主,导致湖水深度阶段性的变化,最终形成碳酸盐岩与砂泥岩互层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沙一段 沉积相 东营凹陷 泥岩 水动力条件 构造运动 微相 湖盆 孔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超短周期间歇注水方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学立 段贺海 +4 位作者 史焕巅 李晓良 王庆魁 路永萍 马会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0,共2页
大港油田南区低渗透油藏两相共渗区窄 ,注水开发短期内含水上升迅速。根据间歇注水理论 ,并借鉴国内外油田的实践经验 ,1998年在舍女寺油田女 2 0、女 34区块开展超短周期 (周期 0 .5~ 5d)间歇注水试验。总结不同注水周期和频率及油井... 大港油田南区低渗透油藏两相共渗区窄 ,注水开发短期内含水上升迅速。根据间歇注水理论 ,并借鉴国内外油田的实践经验 ,1998年在舍女寺油田女 2 0、女 34区块开展超短周期 (周期 0 .5~ 5d)间歇注水试验。总结不同注水周期和频率及油井不同含水级别对其效果的影响 ,认为超短周期间歇注水可改善油层动用状况 ,对中、低含水受益油井之注水井有较好的适用性 ,为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图 1参 1(王学立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超短周期 间歇注水方式 动用程度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水头油区地层压力预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庆魁 宋建国 +1 位作者 王鑫强 王贺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与检测技术,研究白水头油区地层压力,开展地层压力区域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油气层与异常高压的关系,充分认识压力异常及压力分布规律。并利用研究成果参与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大大提高了钻井工艺水平,见到了明显的经济... 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与检测技术,研究白水头油区地层压力,开展地层压力区域研究,进一步认识了油气层与异常高压的关系,充分认识压力异常及压力分布规律。并利用研究成果参与探井钻井工程设计,大大提高了钻井工艺水平,见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项压力预测技术对钻井过程中防止工程事故发生,减少地层污染,节省钻井成本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压力 压力分布 声波测井 钻井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井液的快速筛选及地层损害预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江厚顺 王尤富 +1 位作者 侯立朋 许朝旭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9,共3页
油气藏在射孔、采油增产施工过程中,所接触的入井液对储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损害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出了入井液的快速筛选及地层损害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入井液的雷诺数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率,pH值与地层渗透率... 油气藏在射孔、采油增产施工过程中,所接触的入井液对储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损害程度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出了入井液的快速筛选及地层损害预测系统。该系统包括:入井液的雷诺数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率,pH值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率,防膨率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率,表面张力与油相渗透率损害率,综合因素与地层渗透率损害率关系的回归。经过实例计算表明,入井液的快速筛选及地层损害预测系统能快速预测入井液的各种因素对地层渗透率的伤害,为油气藏在射孔、采油增产施工过程中对入井液的快速筛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井液 地层损害 预测系统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线防垢防腐及新药剂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田建儒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1期74-76,87,共4页
讨论影响输油管线结垢和腐蚀的主要因素 ,从理论上分析了结垢形成 ,推导计算结垢量的公式。介绍了输油管线防止硫酸钡垢的清防方法。
关键词 输油管线 防垢 防腐 药剂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井筒降粘及地面油水混输管线降粘的影响
17
作者 田建儒 王君秋 +1 位作者 刘碧锋 郭海勇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53-55,83,共4页
分析了油水流速对流动状态的影响 ,水平管线中随流速增加出现了 6种流动状态 ;油井井筒中随流速提高到临界流速后出现了油水或水连续相流动 ,试验得出提高油水混合流体流速也可实现降粘开采输送 。
关键词 油水流速 流动状态 井筒 降粘剂 临界流速 油层温度 原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