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油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大港油田的试验应用
1
作者 肖勇 蔡维国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1年第11期6-6,共1页
大港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到了开发的中后期,油田含水不断上升,采油废水逐年增多,而回注水量没有大的增加,大量的剩余污水需要外排。外排污水不能达标势必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可持续发... 大港油田经过三十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到了开发的中后期,油田含水不断上升,采油废水逐年增多,而回注水量没有大的增加,大量的剩余污水需要外排。外排污水不能达标势必造成环境污染,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严重制约着油田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矛盾在大港油田港东地区尤为突出。港东地区地处渤海之滨,对污水排放的各项指标要求非常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生物处理 采油污水处理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徐庄油田生物灰岩储集层综合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文荣 高印军 +1 位作者 冷继川 刘永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49,共3页
王徐庄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南大港构造带西端 ,是早已进入高含水采出阶段的老油田 ,综合含水已达 90 %以上 ,产量递减严重。将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资料与油田开发动态资料有机结合 ,进行精细构造研究 ,同时对主力油层沙一下亚段生... 王徐庄油田位于黄骅坳陷南大港构造带西端 ,是早已进入高含水采出阶段的老油田 ,综合含水已达 90 %以上 ,产量递减严重。将三维地震、钻井、测井、录井资料与油田开发动态资料有机结合 ,进行精细构造研究 ,同时对主力油层沙一下亚段生物灰岩进行以沉积微相研究为主的综合研究 ,寻找到王徐庄油田的 3个剩余油潜力区 ,实施钻探后均获得高产油气流 ,且初期含水低于 2 0 % ,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徐庄油田 生物灰岩 储集层 综合研究 沉积微相 微构造 地震资料 拼接处理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延章 廖前进 +1 位作者 范军侠 赵海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0,共3页
在大港滩海探区 ,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 地质条件 ,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 ,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 在大港滩海探区 ,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 地质条件 ,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 ,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相划分 ,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 ,预测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区带 ,获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 ,证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 ,以宏观沉积相模型为指导 ,应用多种地震微相分析技术进行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的预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微相聚类分析 沿层相干分析 地震属性信息优化 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 储集层特征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六拨油田低渗透砂岩油藏高效开发模式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家良 赵平起 +4 位作者 段贺海 王德明 郭春东 邓懋平 徐春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2,97,共4页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 段六拨油田是大港油区的多层非均质低渗透砂岩油藏 ,因储集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 ,1985年投入开发后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的状态。通过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点、储集层流体渗流特征 ,建立了改善开发效果的开发模式。 1996~ 2 0 0 1年进行整体综合调整 ,总井数增加 1倍而产量上升 10倍 ,段六拨油田整体开发水平由三类上升到一类。图 2表 2参 5 (张家良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六拨油田 低渗透砂岩油藏 高效开发模式 油藏描述 驱动压差 渗流特征 综合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凝析油气田排液采气工艺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聂翠平 蒲春生 +2 位作者 张荣军 周俊杰 任利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86,共4页
板桥凝析油气田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小断块单井构造,井型多为斜深井,已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压力降幅大,且普遍存在地层反凝析堵塞以及水驱气藏边底水推进导致的地层严重水锁,井筒严重积液已成为气藏提前废弃的主要原因,并导致最终采收率偏... 板桥凝析油气田地质构造复杂,多为小断块单井构造,井型多为斜深井,已进入开发后期,地层压力降幅大,且普遍存在地层反凝析堵塞以及水驱气藏边底水推进导致的地层严重水锁,井筒严重积液已成为气藏提前废弃的主要原因,并导致最终采收率偏低。文章系统地评价了板桥凝析油气田现有的排液采气技术,筛选了适合板桥凝析油气田以小泵深抽为主的排液采气技术,着重探讨了超深泵挂配套技术中杆柱组合的可靠性和高气液比工况下提高泵效的配套井下工具和配套抽油机工作制度,并针对板桥凝析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现场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气田 采气工艺 气藏 排液采气技术 超深泵挂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塘凹陷塘沽油田勘探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邓荣敬 杨桦 +4 位作者 鲁凤婷 钱茂路 杨燕军 李建英 郭福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北塘凹陷位于黄骅坳陷北区,油气勘探难度较大,从1964年开始勘探,长期未获重大突破,素有“贫油凹陷”之称。近十年,从盆地分析入手,整体解剖,选择塘沽构造为突破口,经过艰苦工作,终于发现了一个 5000 × 104t资源规模的中型油田。回... 北塘凹陷位于黄骅坳陷北区,油气勘探难度较大,从1964年开始勘探,长期未获重大突破,素有“贫油凹陷”之称。近十年,从盆地分析入手,整体解剖,选择塘沽构造为突破口,经过艰苦工作,终于发现了一个 5000 × 104t资源规模的中型油田。回顾油田勘探历程并总结3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此类地区勘探具有借鉴意义。认为塘沽油田勘探成功的主要经验在于强化地震勘探、加强综合地质研究以加深对地质规律的认识、广泛应用新技术、注重提高工艺水平。图3参3(邓荣敬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塘凹陷 塘沽油田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勘探历程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絮凝过滤技术在油田外排污水处理中的试验应用
7
作者 肖勇 蔡维国 +1 位作者 严国民 陈荣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2-6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大港油田孔一污外排污水水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污水达标排放的因素。通过对破乳剂的优化筛选,降低了原油处理过程对COD的二次污染。同时针对外排污水水质的实际情况(污水生化性差)采用物化处理,即向污水中投加微絮凝... 本文通过对大港油田孔一污外排污水水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影响污水达标排放的因素。通过对破乳剂的优化筛选,降低了原油处理过程对COD的二次污染。同时针对外排污水水质的实际情况(污水生化性差)采用物化处理,即向污水中投加微絮凝剂,最后通过吸附深度处理(过滤)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很好地解决了该站污水外排水质不能达标的问题,大大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而且该项技术只需在原有处理流程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即可,工程投资低,见效快,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絮凝过滤技术 油田 外排污水处理 试验应用 过滤 破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桥油田中区板桥油层组综合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梁宝芹 左松华 +1 位作者 李卉朋 冷继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大港油区板桥油田中区目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为寻找优质储量接替区块,2002年以来对全区板桥油层组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利用地震、地质及测井等资料,应用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技术,注重对小断层、微构造高点的解释,为建立准确的构造模... 大港油区板桥油田中区目前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为寻找优质储量接替区块,2002年以来对全区板桥油层组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利用地震、地质及测井等资料,应用层位标定、构造精细解释技术,注重对小断层、微构造高点的解释,为建立准确的构造模型及寻找潜力目标奠定了基础;划分沉积微相,研究砂体类型,认为水道砂体、水道侧翼砂体是该区的主要含油砂体。根据综合地质评价结论,先后在3个断块部署新井7口,均获得高产油气流,新增探明含油面积1.9km2,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20万t,为板桥油田稳产增产提供了重要的后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位标定 微构造 单砂体 沉积微相 滚动勘探 板桥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区沙一段下部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胡耀军 陈昭年 +2 位作者 刘伟兴 马玲 盛东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重力流水道砂体是大港滩海区重要的储油砂体类型。通过对重力流水道砂体的粒度特征、沉积构造、沉积层序、岩相分布及砂体与沉积相带展布特点的分析 ,初步探讨了大港滩海区重力流沉积的成因 ,明确了有利储集相带展布 。
关键词 重力流 水道沉积特征 大港滩海区 粒度分析 沉积层序 储油砂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微观透明模型研究微生物驱油机理 被引量:20
10
作者 冯庆贤 邰庐山 +3 位作者 滕克孟 牟伯中 杨怀军 倪方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在模拟大港油田官 69断块油藏条件下 ,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 ,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 80 0 μm ,最小直径为 8μm ,渗透率 0 .3— 0 .6μm2 。由实验观测得到... 在模拟大港油田官 69断块油藏条件下 ,在微观透明仿真蚀刻模型上进行了该断块候选嗜热驱油菌种的驱油实验 ,在孔隙级别考察了微生物驱油机理。模型孔隙最大直径为 80 0 μm ,最小直径为 8μm ,渗透率 0 .3— 0 .6μm2 。由实验观测得到该菌液的驱油机理如下 :①乳化、携带并启动剩余油 ;②剥离油膜 ;③不动生物气的Jamin效应导致液流转向 ,可动生物气泡与粘附的细小油滴一起流动。在非均质透明薄板夹砂模型上进行菌液驱油 ,观察到显著的重力作用 (菌液下移 ,气体上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驱油 MEOR 嗜热菌种 微观透明模型 驱油机理 孔隙级 大港官69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多层油藏注N_2非混相驱合理注气速度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熊钰 孙良田 +2 位作者 孙雷 潘晓霞 赵明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2年第5期34-36,共3页
注气速度对非混相驱的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在注气非混相驱的二维驱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注水开发后单一储层注N2 非混相驱界面稳定条件 ,给出了倾斜多层油藏注水开发后注气非混相驱考虑渗透率级差和有效吸气厚度影响的合理注N2 ... 注气速度对非混相驱的采收率有很大的影响。在注气非混相驱的二维驱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注水开发后单一储层注N2 非混相驱界面稳定条件 ,给出了倾斜多层油藏注水开发后注气非混相驱考虑渗透率级差和有效吸气厚度影响的合理注N2 速度界限的确定和注气动态分析方法 ,并对某实际油藏剖面进行注氮动态分析 ,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结果表明 :所给出的合理注气速度界限的确定方法和倾斜多层油藏的注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多层油藏 注氮气 非混相驱 注气速度 研究 稳定性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陈预测模型在凝析气藏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元洲 龚天华 +3 位作者 杨丽蓉 李建东 邢卫东 李云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2-44,共3页
凝析气藏具有特殊的热力学性质,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地层中流体将出现相态变化,使凝析油的产量变化复杂,难以采用简便方法加以预测。大量凝析气藏的矿场资料表明,其天然气与凝析油产量变化存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规律。所以把... 凝析气藏具有特殊的热力学性质,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时,地层中流体将出现相态变化,使凝析油的产量变化复杂,难以采用简便方法加以预测。大量凝析气藏的矿场资料表明,其天然气与凝析油产量变化存在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规律。所以把天然气和凝析油分别作为相对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将预测模型方法引入到凝析气藏油、气可采储量及未来产量预测中。经实例计算的累积产量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实了预测模型在凝析气藏油、气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方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凝析油 可采储量 地层压力 露点压力 天然气 相态 产量 预测模型 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裂缝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被引量:15
13
作者 姜瑞忠 侯建锋 赵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0-32,共3页
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天然或人工裂缝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不同类型裂缝的特点,进而提出相应类型的数值模拟技术,其中包括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启缝中应用双孔介质模拟技术、低渗透砂岩油藏闭合缝/人工缝中应用平面渗透率级差及过井人工... 在低渗透砂岩油藏中的天然或人工裂缝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不同类型裂缝的特点,进而提出相应类型的数值模拟技术,其中包括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启缝中应用双孔介质模拟技术、低渗透砂岩油藏闭合缝/人工缝中应用平面渗透率级差及过井人工裂缝反映天然裂缝的方向性非均质模拟技术;并对压裂井产能与人工裂缝(裂缝的长度、条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压裂井产能模拟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开启缝 闭合缝 压裂井 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常规稠油油藏开发综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涛 何芬 +2 位作者 班艳华 马立军 孟立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5年第12期81-83,共3页
常规稠油油藏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油藏,已逐渐成为油气储量的增长点,成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已开发的常规稠油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对常规稠油油藏进行开采,提高经济效益。概括总... 常规稠油油藏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油藏,已逐渐成为油气储量的增长点,成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已开发的常规稠油油藏的开发特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而能够更有效的对常规稠油油藏进行开采,提高经济效益。概括总结了常规稠油油藏的分布、油藏特征、油藏的开发特征,以及提高单井产能技术、提高采收率等技术。对常规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稠油 开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东高成熟探区中浅层精细勘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子藏 王东林 +6 位作者 韦阿娟 吴雪松 郭金凤 于超 肖玉勇 滕钟杰 周宝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1-52,80,共3页
官东地区为大港油田的高成熟探区之一 ,2 0 0 0年以来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现了千万吨级的优质储量区块。精细勘探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关注动态信息及时分析研究 ,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解决关键地质问题 ,采用多种技术(地层精... 官东地区为大港油田的高成熟探区之一 ,2 0 0 0年以来开展精细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现了千万吨级的优质储量区块。精细勘探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关注动态信息及时分析研究 ,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解决关键地质问题 ,采用多种技术(地层精细对比 ,高精度目标处理 ,构造精细解释 ,储集层预测 ,油藏研究等 )加强综合研究 ,优化部署方案 ,降低勘探风险。官东地区的勘探实践说明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高成熟探区仍然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图 3(刘子藏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浅层 官东地区 精细解释 储集层预测 圈闭 大港油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体技术及其在TJH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军华 马永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1期139-143,共5页
相干体技术是近年来地震勘探在资料解释方面的重要突破,与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可以更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由于相干体是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计算得到的,用传统方法计算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 相干体技术是近年来地震勘探在资料解释方面的重要突破,与原来揭示地下异常体的方法相比,相干体可以更清楚地识别断层和地层特征,由于相干体是通过三维地震数据体计算得到的,用传统方法计算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相干体算法,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在大港油田TJH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体 相关属性 递推算法 水平切片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油气勘探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立新 肖敦清 +2 位作者 刘淑芝 胡瑞波 韦阿娟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作者从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勘探出发,尝试性地探讨了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及重要的地质作用,认为断层、盖层及烃源岩分布是控制该类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而确定该类含油气系统上限、下限、外延及主要储油带的分... 作者从中国东部裂陷盆地油气勘探出发,尝试性地探讨了裂陷盆地垂向排烃含油气系统的构成特点及重要的地质作用,认为断层、盖层及烃源岩分布是控制该类含油气系统的主要地质因素。而确定该类含油气系统上限、下限、外延及主要储油带的分布是勘探工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陷盆地 含油气系统 油气运移 垂向排烃 断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张坨地下储气库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蒲建 杨树合 +3 位作者 何书梅 田金海 邢卫东 杨波 《天然气与石油》 2002年第1期9-12,共4页
在大张坨凝析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气藏的生产、测试及高压物性分析资料对该气藏改建为我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气藏边水的活动能力、凝析油采收率的变化、储气库的库容量等 ,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作出... 在大张坨凝析气藏地质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该气藏的生产、测试及高压物性分析资料对该气藏改建为我国第一座地下储气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通过研究气藏边水的活动能力、凝析油采收率的变化、储气库的库容量等 ,对储气库的调峰能力作出正确的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气库 数值模拟 凝析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吸水剖面曲线沾污校正软件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宗亮 徐建平 +1 位作者 贺子伦 甄宝生 《油气井测试》 2001年第5期70-73,共4页
根据水流方向及水动力学原理 ,对注水管柱及井下工具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同位素沾污 ,建立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 ,开发研制了同位素吸水剖面曲线沾污校正软件 ,恢复了地层的吸水量、同位素滤积量、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的正比关系 ,提高了同... 根据水流方向及水动力学原理 ,对注水管柱及井下工具存在的不同类型的同位素沾污 ,建立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 ,开发研制了同位素吸水剖面曲线沾污校正软件 ,恢复了地层的吸水量、同位素滤积量、放射性强度三者之间的正比关系 ,提高了同位素吸水剖面解释工作的效率及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 吸水剖面 曲线 沾污校正 模型 软件 注水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东东地区高挥发油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20
作者 李静 张枫 何滨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用LANDMARK公司的P -VIP数值模拟软件 ,对马东东地区高挥发油油藏高压物性进行状态方程参数拟合。结合油藏参数 ,分别从井网、井距、采油速度和注水时机等方面进行分析 ,制定了该类油藏合理开发方案 ,为该油田全面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关键词 马东东地区 高挥发油油藏 数值模拟 研究 组分模型 高收缩油 高压物性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