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大港油田滩海开发公司成本控制
1
作者 刘贵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5-46,共2页
成本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港油田滩海开发公司成立以来,注重成本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预算执行能力和会计核算水平,在公司成本控制上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笔者对此作一总结,仅供参考。
关键词 成本控制 作用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保护储层暂堵剂优化设计新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志勇 鄢捷年 +2 位作者 沙东 余维初 张金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81,共3页
南部滩海地区是大港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域之一,经分析该地区储层为高孔、中高渗地层,储集性能优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容易引起储层伤害。为此,针对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地区的储层特性,开展了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采用一种理想的充填新方... 南部滩海地区是大港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域之一,经分析该地区储层为高孔、中高渗地层,储集性能优良,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很容易引起储层伤害。为此,针对大港油田南部滩海地区的储层特性,开展了储层保护技术研究。采用一种理想的充填新方法,对保护储层的钻井液暂堵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新方法能够提高储层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取得了较好的储层保护效果,作为一项储层保护的新技术,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完井 储层保护 钻井液 暂堵技术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家堡海上油田开发早期ASP三元复合驱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健 彭小容 +1 位作者 黄云 王贺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关家堡海上油田已经完成了井网部署,即将投入商业开发。为了达到高速高效开发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注水开发初期实施ASP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对比了复合驱“早期—低浓度—大段塞”、“中期—中浓度—中段塞”和“晚期—高浓度—小... 关家堡海上油田已经完成了井网部署,即将投入商业开发。为了达到高速高效开发的目的,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注水开发初期实施ASP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对比了复合驱“早期—低浓度—大段塞”、“中期—中浓度—中段塞”和“晚期—高浓度—小段塞”3种注入方式下的驱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关家堡海上油田推荐使用“早期—低浓度—大段塞”方式,即开发初期就实施复合驱,ASP三元复合驱体系为600mg/L聚合物、0.3%表面活性剂和1.2%碳酸钠,段塞尺寸为0.50倍孔隙体积。该研究成果对于关家堡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三元复合驱 配方 注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一间房组礁滩相溶蚀孔隙型储层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38
4
作者 张涛 闫相宾 +1 位作者 王恕一 余茂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2-466,471,共6页
塔河油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广泛发育的生物礁滩相具有台地内部的点礁、点滩性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微裂缝一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纵向上分布层位不稳定;平面上总体显示出西强东弱的特点;储层段内储渗空间的发育也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 塔河油田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广泛发育的生物礁滩相具有台地内部的点礁、点滩性质,储层的储集空间主要是微裂缝一次生溶蚀孔隙。储层纵向上分布层位不稳定;平面上总体显示出西强东弱的特点;储层段内储渗空间的发育也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次生溶蚀孔隙的形成受控于加里东期或海西早期大气水岩溶作用、后期构造破裂作用和深埋溶蚀作用的叠加改造,以晚期深埋溶蚀作用为主。烃源岩的热降解和储层中的烃类热催化裂解,生成有机酸和二氧化碳,引起深层碳酸盐岩发生溶解作用。温度差所产生的热对流循环系统是驱动流体流动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间房组 生物礁滩相 深埋溶蚀 次生溶蚀孔隙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油藏开发水平保持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春明 李忠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1期34-35,共2页
依据滚动勘探开发整体部署、及时调整、逐步完善的思路,针对新断块规模小、单井产能高和初期自喷能力强的特性,在油田开采中,采取重视经济效益,强化综合分析细化油藏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开发方案优化、油井科学控制、水井... 依据滚动勘探开发整体部署、及时调整、逐步完善的思路,针对新断块规模小、单井产能高和初期自喷能力强的特性,在油田开采中,采取重视经济效益,强化综合分析细化油藏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开发方案优化、油井科学控制、水井动态调配和产能建设调整等方面进行油藏管理,实现了断块的持续高效开发,为同类型油藏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管理 稳压开采 储量动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东断层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关系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光奇 李三忠 +3 位作者 周立宏 岳云福 高振平 单业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0,共3页
张巨河地区是黄骅坳陷东部滩海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北西西走向的张东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北断层是该区的二级断层。张东断层平面呈锯齿状 ,可大致分为两段 ,断层落差具分段性 ,且平面位移从早到晚总体变小 ,断面呈座椅状 ,断面的中部... 张巨河地区是黄骅坳陷东部滩海地区油气勘探的重点区 ,北西西走向的张东断层和北东走向的张北断层是该区的二级断层。张东断层平面呈锯齿状 ,可大致分为两段 ,断层落差具分段性 ,且平面位移从早到晚总体变小 ,断面呈座椅状 ,断面的中部缓倾段对应以泥岩为主的东营组二段 ,表明断层折射现象与岩性密切相关 ,下第三系之下能干性强的中生界或潜山也应起重要作用。张巨河地区的三级断层属盖层断层 ,与基岩构造脱耦 ,总体走向为北东东向 ,反映了区域性北北西 南南东向拉张应力的作用 ,而张北断层、张东断层与最小主应力方向交角皆超过 5 0° ,应属张性断层。张东断层西段相对不利于油气运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断层 分段性 拉张 脱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LTRADRIL^(TM)水基钻井液在张海502FH井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孔庆明 常锋 +5 位作者 孙成春 沙东 陈少亮 刘川都 李国英 许绍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73,76+87,共5页
张海502FH井是大港油田在滩海地区布置的一口开窗侧钻水平井,完钻垂深为2857.45m,斜深为5387m,最大井斜为96.1°,水平段长602m,用φ155.6mm钻头钻进,井底水平位移为4128.55m。该井开窗侧钻及水平段使用由MISWACO公司提供的ULTRADRI... 张海502FH井是大港油田在滩海地区布置的一口开窗侧钻水平井,完钻垂深为2857.45m,斜深为5387m,最大井斜为96.1°,水平段长602m,用φ155.6mm钻头钻进,井底水平位移为4128.55m。该井开窗侧钻及水平段使用由MISWACO公司提供的ULTRADRILTM水基钻井液。该体系可以抑制大多数活性页岩,提供良好的井壁稳定性;能包被钻屑,有利于井眼清洁;能很大程度地降低软泥岩对钻柱和钻头的粘附;具有高钻速和低的稀释率,是水敏性泥页岩钻进的优选体系。现场应用表明,该体系性能稳定,流变性好,现场配制及维护简便,携砂能力强,润滑防塌效果好,很好地解决了因水平位移大、井斜角大导致的井眼清洁、拖压、扭矩增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DRIL^(TM)水基钻井液 开窗侧钻水平井 润滑防卡 井眼净化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及周缘新生代构造的成因和演化 被引量:76
8
作者 王光奇 漆家福 岳云福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发育不同方向的新生代断层 ,主要包括NE、NNE、NEE、近EW和NW向等 ,从运动学平衡角度推测这些断层均应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具走滑分量的正断层或上盘斜落的走滑断层。本文提出一个双动力过程模式来解释歧口凹陷及周缘... 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发育不同方向的新生代断层 ,主要包括NE、NNE、NEE、近EW和NW向等 ,从运动学平衡角度推测这些断层均应不同程度地表现为具走滑分量的正断层或上盘斜落的走滑断层。本文提出一个双动力过程模式来解释歧口凹陷及周缘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始新世时主要发生NWW—SEE向区域裂陷伸展 ,形成NE—NNE向正断层和NEE—近EW向传递断层 ;渐新世时 ,受纵贯研究区的NNE向深断裂右旋走滑的影响 ,叠加了SN向的局部伸展 ,形成大量NEE—近EW向盖层正断层。晚第三纪时NNE向区域性伸展作用基本停止 ,深断裂仍继续右旋走滑活动 ,引起盆地区断层进一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新生代 断层 裂陷作用 走滑作用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DT测井技术准确识别疑难油气层实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勇 王贺林 +4 位作者 岳云福 王建富 张锡栋 赵国旺 蔡爱兵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6年第5期52-57,共6页
MDT测井技术是对地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直接识别地下油气分布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独立于电法测井、放射性测井、波场测井、核磁—成像测井之后的一项测井新技术。通过实时测压,建立压力—深度关系剖面,开展压力—深度相关剖析,利用地... MDT测井技术是对地下流体的测压取样技术,是直接识别地下油气分布的一种有效手段,是独立于电法测井、放射性测井、波场测井、核磁—成像测井之后的一项测井新技术。通过实时测压,建立压力—深度关系剖面,开展压力—深度相关剖析,利用地下岩石孔隙流体密度的差异识别油气层;通过抽吸测试对地下流体实施抽吸取样分析,判断地下储层纵横向渗流特征,确定其性质,预测其产能;通过对地层流体采集常规样品和PVT取样,对其进行常规流体性质分析和高压物性分析。在系统总结4项地质应用成果的基础上,以现场钻井测井应用为实例开展多井油藏研究,判断油层分布和油藏压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T 流体密度 压力系统 应用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对砂砾岩地层的精细划分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贺林 申本科 陈景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127-129,132,共4页
本文以中国K油田一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为实例,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判别沉积和间断的测井曲线特征。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图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突变界面,深度分别为2760m和3180m。在2760m附近,铀含量从1~4ppm突变为5~10pp... 本文以中国K油田一口井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响应为实例,充分利用各种测井曲线判别沉积和间断的测井曲线特征。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图上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突变界面,深度分别为2760m和3180m。在2760m附近,铀含量从1~4ppm突变为5~10ppm,钾含量从1.5%~2%突变为0.5%左右;在3180m附近,铀含量从5ppm左右突变为2ppm,钾含量从0.5%突变为1.5%~2.5%。结合其他常规测井曲线特征,完成了复杂的洪积-冲积-扇三角洲相的混合堆积砂砾岩地层的精细划分,为该油田的油藏开发调整方案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砂砾岩 地层划分 测井曲线特征 突变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在基桩中的传播特性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科 岳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123,131,共4页
将基桩简化为一维弹性杆 ,研究了位移波和应力波在不同类型的基桩中的传播特性。同时 ,本文分析了位移波和应力波在固定端、自由端和弹性支承端的反射特点。在固定端 ,位移为零而应力加倍 ;在自由端 ,应力为零而位移加倍。通过对应力波... 将基桩简化为一维弹性杆 ,研究了位移波和应力波在不同类型的基桩中的传播特性。同时 ,本文分析了位移波和应力波在固定端、自由端和弹性支承端的反射特点。在固定端 ,位移为零而应力加倍 ;在自由端 ,应力为零而位移加倍。通过对应力波在基桩中的传播特性的分析 ,不仅有利于提高基桩动测的理性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桩 应力波 位移 固定端 动测 弹性支承 实测 弹性杆 传播特性 一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海过渡带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岳英 薛广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09-212,共4页
大港滩海区海岸线长达147km,滩海过渡带地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激发、接收环境差、差异大,地震资料分辨率与信噪比低、成像和一致性差。为此,针对该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就近年来大港油田在滩海过渡带地震采集处理方面的主要特色技术方... 大港滩海区海岸线长达147km,滩海过渡带地表条件极其复杂,地震激发、接收环境差、差异大,地震资料分辨率与信噪比低、成像和一致性差。为此,针对该区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就近年来大港油田在滩海过渡带地震采集处理方面的主要特色技术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尚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 地震勘探 采集 地震数据处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甲酸盐/正电聚醇钻井液在南部滩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勇 鄢捷年 +4 位作者 李东平 沙东 刘川都 汤新国 王雪滔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40,共4页
南部滩海是大港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域之一。该地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地层粘土矿物以伊蒙无序间层为主,而且间层比很高,在钻井过程中常出现易塌、易漏失、起下钻遇阻及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复杂情况。为实现安全、快速钻进,充分利用甲酸盐与... 南部滩海是大港油田的重点勘探区域之一。该地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地层粘土矿物以伊蒙无序间层为主,而且间层比很高,在钻井过程中常出现易塌、易漏失、起下钻遇阻及钻井液性能不稳定等复杂情况。为实现安全、快速钻进,充分利用甲酸盐与正电聚醇的协同增效作用,研制并优选出了一种甲酸盐/正电聚醇强抑制性钻井液。在张海5井等5口井的现场应用试验表明,这种钻井液体系表现出抗温性好、抑制性强、润滑性好、储层保护效果好等多种功能;该体系性能稳定,容易维护,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井壁稳定性,如张海5井三开井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5.66%,井径规则,现场进行多次电测和核磁共振测试,均一次成功,建议在该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盐钻井液 聚合醇钻井液 甲酸盐 正电聚醇 钻井液性能 现场应用 南部滩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海502井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田春雨 毕井龙 +5 位作者 张松杰 周明信 陈少亮 黄达全 孔庆明 王禹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4,87,共5页
张海502井完钻斜深为4360 m,最大井斜为56°,井底水平位移为3019.06 m,位移垂深比为1.04∶1。井斜大、位移长、浅定向、大井眼段长是其主要特点,且50°~56°稳斜段长达3480 m,其中井深1100 m到3600 m为φ311 mm大井眼,这给... 张海502井完钻斜深为4360 m,最大井斜为56°,井底水平位移为3019.06 m,位移垂深比为1.04∶1。井斜大、位移长、浅定向、大井眼段长是其主要特点,且50°~56°稳斜段长达3480 m,其中井深1100 m到3600 m为φ311 mm大井眼,这给携岩、砂床控制、防卡等提出了极高要求。二开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三开、四开采用硅基防塌钻井液。该井使用合理的流变性能和多种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解决了携岩及砂床控制问题,用固液结合润滑技术解决了防卡问题,用超低渗透油层保护技术解决了钻完井油层保护问题,用GWJ、GWX、SAS、硅腐钾等处理剂和合理的密度解决了井塌问题,为将来采用常规钻井液体系和现场技术低成本地完成类似高难度井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大位移井 井眼净化 探井 润滑 硅基防塌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海新型海堤现场试验
15
作者 李学军 王玉霞 董继平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2年第5期18-21,共4页
介绍大港油田在滩海潮间带进行的箱形石笼海堤的现场试验、该新型海堤的构造和试验 过程;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新型海堤可能出现的破坏形式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箱形石笼海堤 新型海堤 滩海 现场试验 破坏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