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7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地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
作者
聂芬意
姜宁宁
+3 位作者
李敏
王博
赵子豪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为确保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安全,并最大限度提升钻井时效,从该地区已钻井发生的钻井复杂情况入手,分析引起该区域钻井风险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1)研究区新近系馆陶组地层埋深较浅,岩石结构松散,底部...
为确保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安全,并最大限度提升钻井时效,从该地区已钻井发生的钻井复杂情况入手,分析引起该区域钻井风险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1)研究区新近系馆陶组地层埋深较浅,岩石结构松散,底部发育不整合面,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埋藏较深,原始地层压力高,气油比高,这些地质特征导致该区钻井风险较高;(2)研究区钻井复杂情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漏失型,主要是井漏,二是溢出型,包括气侵、溢流和井涌等;(3)研究区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馆陶组底部弱固结的砂砾岩及馆陶组底部的不整合面,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沙一段异常高压和丰富的含气量;(4)应对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排查馆陶组底部砂砾岩的空间分布,应对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测试地层压力,并据此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调整钻井液密度。该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地区及地质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的钻井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风险
钻井复杂
井漏
溢流
井控安全
应对措施
歧口凹陷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秀庭
李万强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5期59-60,78,共2页
针对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复杂井况特点,研究出射孔、测试、酸压一体化工艺管柱,优选耐温239℃/48 h,耐压140 MPa,每米20孔穿深1.3 m射孔枪弹,创新出前置液降温酸压技术,优选出耐高温井下试油工具以及防硫化氢对策等,通过现场应用达到预...
针对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复杂井况特点,研究出射孔、测试、酸压一体化工艺管柱,优选耐温239℃/48 h,耐压140 MPa,每米20孔穿深1.3 m射孔枪弹,创新出前置液降温酸压技术,优选出耐高温井下试油工具以及防硫化氢对策等,通过现场应用达到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
深井
试油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海上探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秀庭
王玉忠
+1 位作者
马建筑
王娟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根据大港油田海上区域中压低渗地层的特点,研制开发了集射孔、测试、泵排、酸化于一体的适合海上试油、措施的工艺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先进实用、效益显著等优势。现已作为成熟的试油技术被规模应用,收到良好效果。此项技术适合海上和...
根据大港油田海上区域中压低渗地层的特点,研制开发了集射孔、测试、泵排、酸化于一体的适合海上试油、措施的工艺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先进实用、效益显著等优势。现已作为成熟的试油技术被规模应用,收到良好效果。此项技术适合海上和陆上探井试油和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井
滩海试油
酸化
试油联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秀庭
李万强
+2 位作者
杨小芳
杨继军
陈淑芹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3期55-57,77-78,共3页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为海上压裂安全施工而研制。通过在压裂现场设计与安装各种监测装置,收集实况信息,如风力大小、海浪高度、压裂数据、拖船摇摆角度和压裂软管震动幅度以及视频等,经数字化处理,转化成卫星信号实时发送...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为海上压裂安全施工而研制。通过在压裂现场设计与安装各种监测装置,收集实况信息,如风力大小、海浪高度、压裂数据、拖船摇摆角度和压裂软管震动幅度以及视频等,经数字化处理,转化成卫星信号实时发送至油田基地,实现了基地与现场互动,形成不同的安全预警级别,以提供充足的处理与调整风险的时间。2012~2013年通过在5口井8井次现场应用,全部获得成功,达到了各项设计技术指标,无安全事故发生,由原来的单一安全人防形成目前的人防与技防,实现了双重安全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施工
压裂
安全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极浅层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郭秀庭
王娟
+2 位作者
葛海庆
马德申
汪旭东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介绍了大港油田极浅层的防砂技术。对微压循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工作原理、防砂工具、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其防砂技术主要做法是:实施全过程控砂,即射孔液采用防漏保护液、使用外径大高孔密射孔枪、起枪前进行预防砂、采取微压循...
介绍了大港油田极浅层的防砂技术。对微压循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工作原理、防砂工具、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其防砂技术主要做法是:实施全过程控砂,即射孔液采用防漏保护液、使用外径大高孔密射孔枪、起枪前进行预防砂、采取微压循环砾石充填防砂以及水力泵连续排液求产等技术。这套防砂技术通过8井次现场应用,成功率100%,未出现一次因出砂而影响后期试油工作,是解决极浅层防砂和试油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极浅层
防砂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
被引量:
6
6
作者
郭秀庭
任世举
+1 位作者
彭雪梅
刘光普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高温深井套管受钻柱摩擦力、受拉或受压轴向应力、内外压差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影响,易造成套管损坏。从载荷计算、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等方面入手,得到套管最大允许掏空深度、最低允许替液密度、最大允许抗内压和套管磨损后的...
高温深井套管受钻柱摩擦力、受拉或受压轴向应力、内外压差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影响,易造成套管损坏。从载荷计算、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等方面入手,得到套管最大允许掏空深度、最低允许替液密度、最大允许抗内压和套管磨损后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套管掏空负压时,在井筒液体密度小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情况下,危险点处于套管鞋处;当井筒液体密度大于或等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时,危险点处于套管掏空深度点及以下;当套管被替成最低密度时,最先损坏的危险点为套管鞋处;当套管性能一致时,井口位置抗内压最薄弱。大港油田30口试油井对套管强度进行了校核,现场未发生因套管强度问题导致的试油安全事故。该技术对同类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井
高温井
试油
掏空深度
泥浆密度
套管强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港油田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进
柴公权
+3 位作者
陈晓明
侯秀川
薛宝印
龚守捍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57-363,共7页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入研究;引入费歇尔数理判别方法,创新产能评价指标,建立一套以饱和度下限动态分析以及多参数聚类为核心的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测井资料的精细化分析,明显提高了测井评价精度,有效提升了油田老井挖潜的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同层分级评价
饱和度动态下限
多参数聚类分析
可动烃含量
费歇尔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元素录井技术在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界面卡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复杂,实钻潜山界面与地质设计出入较大,录取的岩屑比较细碎甚至呈现粉末状,难以直观识别岩性,给潜山界面卡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录井现场需要一种快速、精准识别岩性的方法。元素录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准确性,通...
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复杂,实钻潜山界面与地质设计出入较大,录取的岩屑比较细碎甚至呈现粉末状,难以直观识别岩性,给潜山界面卡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录井现场需要一种快速、精准识别岩性的方法。元素录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准确性,通过总结奥陶系潜山界面附近地层主要造岩元素、重要组成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在潜山界面处的变化规律,综合应用卡层敏感元素、进入潜山预警元素、水体环境指数来辅助奥陶系潜山界面准确卡取,减少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了钻探时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山界面
元素录井
预警元素
铝土岩
卡层
奥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被引量:
7
9
作者
赵荣
刘朋远
+1 位作者
何成山
宋晓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3,115,共6页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松辽...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在层内、层间和平面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其中扶Ⅲ油层组非均质性最弱,杨Ⅰ油层组非均质性相对较强;扶杨油层的非均质程度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扶杨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表油气化学勘探方法及适用性初探
10
作者
翟桐立
景立喜
《录井技术》
2001年第4期43-48,共6页
文章讨论了几种地表油气化探常用指标的使用方法,结合在大港羊二庄等地区的应用效果及勘探模式研究,重点论述了目前地表油气化探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地表油气化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表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烃类异常
参数
指标
适用性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板桥油田老井复查方法及认识
被引量:
1
11
作者
周丽华
王建富
刘青
《录井技术》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老油田的挖潜增储其难点在于对储集层的正确认识,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老井复查来重新评价、识别储集层,该方法的核心是制定可行的复查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尽量多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评价解释技术来弥补当时采集、评价技术的局限...
老油田的挖潜增储其难点在于对储集层的正确认识,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老井复查来重新评价、识别储集层,该方法的核心是制定可行的复查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尽量多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评价解释技术来弥补当时采集、评价技术的局限。该文简介了复查评价标准,列举了复查实例,阐述了利用各类新老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复查成果,分析了过去油层误判的原因。对今后油层解释评价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桥油田
老井复查方法
录井
储集层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唐莉
王子毓
+1 位作者
张超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131-138,共8页
针对特低渗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水驱技术配合单井压裂来提高开发效果。但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出油藏单井压裂措施有效率低、单砂体改造效果差及油水井间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等问题。为此,以松辽盆地X区块特低渗油藏为例,基于油藏工程方法...
针对特低渗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水驱技术配合单井压裂来提高开发效果。但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出油藏单井压裂措施有效率低、单砂体改造效果差及油水井间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等问题。为此,以松辽盆地X区块特低渗油藏为例,基于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特低渗储层极限驱动井距,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砂体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特低渗油藏的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方案,确保压裂改造后油水井间的启动系数达到最大,以避免压裂规模过大导致水窜问题。并在油井压裂阶段采用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对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的压裂改造规模进行追踪和监控,通过实时调整压裂液排量来控制压裂规模,确保压裂规模的精准性。采用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对研究区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 mD和3 mD的Ⅲ、Ⅳ类储层进行井网加密及单砂体精准缝网压裂改造后,油藏单砂体启动系数和油井压裂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说明区块单砂体已经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极限驱动井距
压裂改造
单砂体
井间微地震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骅凹陷火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27
13
作者
邵维志
梁巧峰
+1 位作者
李俊国
邓林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黄骅凹陷火成岩油藏纵向上产出层系多,横向上分布范围广,岩相、岩性及储集空间极其多样复杂。长期以来,在火成岩油藏的勘探开发中,岩相、岩性的识别,储层类型的划分,油气评价一直是地质家们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测井资料...
黄骅凹陷火成岩油藏纵向上产出层系多,横向上分布范围广,岩相、岩性及储集空间极其多样复杂。长期以来,在火成岩油藏的勘探开发中,岩相、岩性的识别,储层类型的划分,油气评价一直是地质家们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测井资料连续性强、分辨率高、井周覆盖面大的特性,研究分析了各种不同岩相、岩性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黄骅凹陷不同类型火成岩储层进行了划分,形成一套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火成岩的方法。通过应用,表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油藏
岩相
岩性
测井响应
熔岩
火山碎屑岩
黄骅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模式识别技术预测火山岩相
被引量:
7
14
作者
郭淑文
王振升
+3 位作者
牟智全
徐晓星
邢兴
彭雪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0-65,共6页
东关潜山中生界火山岩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与围岩相似,常规地震属性无法预测火山岩相带边界。通过地震地质模型正演,分析火山岩岩性及厚度变化对地震反射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山岩岩性相带的变化,地震反射总体...
东关潜山中生界火山岩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与围岩相似,常规地震属性无法预测火山岩相带边界。通过地震地质模型正演,分析火山岩岩性及厚度变化对地震反射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山岩岩性相带的变化,地震反射总体特征有变化,局部特征不明显;振幅变化受中生界顶界不整合面的影响较大;局部范围内振幅的变化与厚度变化相关;地震反射波负半周的反射特征与火山岩岩性及厚度变化相关性更强。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东关潜山地震数据地震波负半周反射开时窗,利用GeoEast系统进行波形聚类及地震属性提取,综合应用钻井火山岩厚度数据及地震属性,采用GeoEast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东关潜山中生界火山岩平面分布进行预测,有效提高了火山岩地震预测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系统
火山岩
模型正演
地震属性优选
神经网络
地震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聚集规律浅析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振升
周育文
+3 位作者
刘艳芬
张绍辉
杨佩峰
彭雪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2期17-21,87,共5页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广泛分布,综合分析认为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空间配置关系良好,沙一段下部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暗色泥岩与碳酸盐岩储层交互沉积,既是生油层,也是良好区域盖层,有利于碳酸盐...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广泛分布,综合分析认为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空间配置关系良好,沙一段下部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暗色泥岩与碳酸盐岩储层交互沉积,既是生油层,也是良好区域盖层,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大面积成藏,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目前勘探发现的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发育带和褶皱变形区,证明油气成藏与储层岩性和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油藏类型多为构造—岩性油藏。指出下步应在加强工程工艺攻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断裂发育区、白云岩和砂岩的过渡区域开展勘探工作,在断裂不发育地区,应重点开展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平面预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湖相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裂缝
生油岩
成藏模式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主要特征
被引量:
12
16
作者
于学敏
姜文亚
+3 位作者
何炳振
王书香
邹磊落
汪晓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9,共7页
歧口凹陷已发现板桥和千米桥两个中型凝析气田,通过近两年的预探,在埕海潜山和歧口古近系深层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歧口凹陷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等成藏要素方面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
歧口凹陷已发现板桥和千米桥两个中型凝析气田,通过近两年的预探,在埕海潜山和歧口古近系深层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歧口凹陷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等成藏要素方面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明确了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中深层,浅层次生气藏主要位于构造圈闭中,中深层气藏位于构造岩性圈闭中;天然气成因类型以偏腐殖型气为主;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中深层裂缝发育,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明显;两套最大湖泛期形成的区域盖层发育异常超压,天然气保存条件好;气藏主要位于高生气强度区,以晚期成藏为主,平面上具有"南油北气"、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闭
超压
天然气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发现——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
42
17
作者
蒲秀刚
时战楠
+3 位作者
韩文中
彭雪梅
张伟
祝必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8,共13页
传统观点认为,湖盆半深湖-深湖区主要以高黏土、低陆源碎屑的相对均质泥页岩类烃源岩为主,是寻找油气藏的"禁区",但近年来中外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认识。为探究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以G108...
传统观点认为,湖盆半深湖-深湖区主要以高黏土、低陆源碎屑的相对均质泥页岩类烃源岩为主,是寻找油气藏的"禁区",但近年来中外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认识。为探究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以G108-8,GD14及GD12三口井635 m岩心8 000余块次分析化验资料及配套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层系开展了岩性特征、储层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改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孔二段页岩层系矿物组分复杂、岩石类型多样,按照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可划分为长英质页岩、灰云岩及混合质页岩等3大类、7小类;页岩层系不仅具有生油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发育有机质孔、晶间孔、微裂缝等多类型的孔缝系统,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可改造性;有机质的丰度、热演化成熟度等对页岩层系储层的孔隙发育、含油量、碳酸盐结晶程度等具有明显的影响。页岩层系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岩石类型石油地质特征的差异,灰云岩类应寻找短距离运移烃,而长英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应以寻找自身滞留烃为主,三大岩石类型均可成为页岩油良好储层,但不同岩石类型应采取相适应的工程改造措施,才能最大化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层系
细粒沉积区
页岩油
孔二段
沧东凹陷
黄骅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地震剖面中正断层几种特殊表现形式的认识
被引量:
4
18
作者
董树政
卢刚臣
+2 位作者
马军
李振勇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在中国东部油区 ,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 ,但人们通常认为 :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 ;2...
在中国东部油区 ,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 ,但人们通常认为 :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 ;2正断层下降盘应出露新地层 ,上升盘应出露老地层。基于以上认识而导致某些牵强或错误的解释结果出现。本文结合实例从不同期次正断层切割作用、断层负反转、走滑运动及异常体侵入、地震波速度与差异压实等几方面 ,对正断层上升盘地层地震双程旅行时大于下降盘的现象进行解释 ;同时对两种下降盘出露较老地层的正断层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正断层
表现形式
厚度
切割作用
走滑运动
异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8
19
作者
秦秋寒
宋效文
+2 位作者
何成山
柳成志
刘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4,116,共6页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分析,结合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资料,研究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储集空间类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为中低孔低渗的碎屑砂岩储层,孔隙度为10.0%~15.0%,渗透率为(0...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分析,结合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资料,研究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储集空间类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为中低孔低渗的碎屑砂岩储层,孔隙度为10.0%~15.0%,渗透率为(0.01~10.00)×10^-3μm^2;砂岩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2种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储层孔隙结构不均匀,以小孔喉为主;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前期为沉积条件和埋深,后期为溶解作用和胶结、交代作用.研究结果对认识临江地区扶杨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江地区
扶杨杨Ⅰ油层
储层特征
储集空间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凹陷深层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4
20
作者
郭淑文
吴雪松
+2 位作者
王王禹
祝文亮
国春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6,87,共6页
为明确歧口凹陷深层的岩石物理及AVO响应特征,分析歧口地区全波测井资料,优选该区敏感岩石物理参数;根据分岩性拟合求取纵横波转换经验公式,并采用流体置换原理进行叠前地震道集正演后提取AVO属性.结果表明: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为该区...
为明确歧口凹陷深层的岩石物理及AVO响应特征,分析歧口地区全波测井资料,优选该区敏感岩石物理参数;根据分岩性拟合求取纵横波转换经验公式,并采用流体置换原理进行叠前地震道集正演后提取AVO属性.结果表明: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为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含气砂岩与含水砂岩的数值范围差异明显;歧口深层AVO响应特征可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气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急剧增大;第二类是与油气同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缓慢增大;第三类是与油水层及干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减小.该结果可为歧口凹陷深层开展流体预测可行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地震岩石物理
弹性参数
横波估算
AVO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地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
作者
聂芬意
姜宁宁
李敏
王博
赵子豪
何成山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第五采油厂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录井工程》
2024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文摘
为确保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安全,并最大限度提升钻井时效,从该地区已钻井发生的钻井复杂情况入手,分析引起该区域钻井风险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1)研究区新近系馆陶组地层埋深较浅,岩石结构松散,底部发育不整合面,古近系沙河街组地层埋藏较深,原始地层压力高,气油比高,这些地质特征导致该区钻井风险较高;(2)研究区钻井复杂情况主要分为两类,一是漏失型,主要是井漏,二是溢出型,包括气侵、溢流和井涌等;(3)研究区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馆陶组底部弱固结的砂砾岩及馆陶组底部的不整合面,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的地质风险主要是沙一段异常高压和丰富的含气量;(4)应对漏失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排查馆陶组底部砂砾岩的空间分布,应对溢出型钻井复杂情况地质风险的主要措施是及时测试地层压力,并据此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调整钻井液密度。该研究成果可为滨海地区及地质条件相似的其他地区的钻井施工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地质风险
钻井复杂
井漏
溢流
井控安全
应对措施
歧口凹陷
滨海地区
Keywords
geological risk
complex drilling situation
leakage
overflow
well control safety
countermeasure
Qikou sag,coastal area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秀庭
李万强
机构
大港油田
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12年第5期59-60,78,共2页
文摘
针对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复杂井况特点,研究出射孔、测试、酸压一体化工艺管柱,优选耐温239℃/48 h,耐压140 MPa,每米20孔穿深1.3 m射孔枪弹,创新出前置液降温酸压技术,优选出耐高温井下试油工具以及防硫化氢对策等,通过现场应用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
超高温
深井
试油
研究
应用
Keywords
ultra-high temperature,deep well,oil testing,research,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海上探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2
3
作者
郭秀庭
王玉忠
马建筑
王娟
机构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大港油田
公司井下技术服务公司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根据大港油田海上区域中压低渗地层的特点,研制开发了集射孔、测试、泵排、酸化于一体的适合海上试油、措施的工艺技术,具有安全环保、先进实用、效益显著等优势。现已作为成熟的试油技术被规模应用,收到良好效果。此项技术适合海上和陆上探井试油和措施,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
探井
滩海试油
酸化
试油联作
Keywords
exploration well,offshore well test,acid,integrate operation of well testing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应用
被引量:
1
4
作者
郭秀庭
李万强
杨小芳
杨继军
陈淑芹
机构
大港油田
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3期55-57,77-78,共3页
文摘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为海上压裂安全施工而研制。通过在压裂现场设计与安装各种监测装置,收集实况信息,如风力大小、海浪高度、压裂数据、拖船摇摆角度和压裂软管震动幅度以及视频等,经数字化处理,转化成卫星信号实时发送至油田基地,实现了基地与现场互动,形成不同的安全预警级别,以提供充足的处理与调整风险的时间。2012~2013年通过在5口井8井次现场应用,全部获得成功,达到了各项设计技术指标,无安全事故发生,由原来的单一安全人防形成目前的人防与技防,实现了双重安全把关。
关键词
海上施工
压裂
安全
预警
Keywords
offshore construction,fracturing,safety,warning
分类号
TE35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极浅层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郭秀庭
王娟
葛海庆
马德申
汪旭东
机构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大港油田
公司钻采院
塔里木
油田
定额选价管理中心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09年第3期51-53,共3页
文摘
介绍了大港油田极浅层的防砂技术。对微压循环砾石充填防砂技术的工作原理、防砂工具、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其防砂技术主要做法是:实施全过程控砂,即射孔液采用防漏保护液、使用外径大高孔密射孔枪、起枪前进行预防砂、采取微压循环砾石充填防砂以及水力泵连续排液求产等技术。这套防砂技术通过8井次现场应用,成功率100%,未出现一次因出砂而影响后期试油工作,是解决极浅层防砂和试油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极浅层
防砂
研究
应用
Keywords
Dagang oilfield,very shallow reservoir,sand control,research,application
分类号
TE358.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
被引量:
6
6
作者
郭秀庭
任世举
彭雪梅
刘光普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中海
油田
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
生产
事业
部
出处
《油气井测试》
2019年第6期38-43,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科研项目“大港油田歧口斜坡带与潜山试油配套技术研究”(kt2017-15-03-1)
文摘
高温深井套管受钻柱摩擦力、受拉或受压轴向应力、内外压差径向应力及周向应力影响,易造成套管损坏。从载荷计算、控制方程、边界条件及求解方法等方面入手,得到套管最大允许掏空深度、最低允许替液密度、最大允许抗内压和套管磨损后的强度校核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当套管掏空负压时,在井筒液体密度小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情况下,危险点处于套管鞋处;当井筒液体密度大于或等于套管外泥浆密度时,危险点处于套管掏空深度点及以下;当套管被替成最低密度时,最先损坏的危险点为套管鞋处;当套管性能一致时,井口位置抗内压最薄弱。大港油田30口试油井对套管强度进行了校核,现场未发生因套管强度问题导致的试油安全事故。该技术对同类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深井
高温井
试油
掏空深度
泥浆密度
套管强度
计算方法
Keywords
Dagang Oilfield
deep well
high temperature well
testing oil
hollowing depth
mud density
casing strength
calculation method
分类号
TE3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港油田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进
柴公权
陈晓明
侯秀川
薛宝印
龚守捍
机构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357-363,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测井油藏与地质研究”(CNLC2022-8B04)。
文摘
大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典型的油气层逐渐减少,具有工业油流价值的油水同层作为效益开发的重要补充和油田的主要增产方式日益受到重视与关注。针对该类油水同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问题,以相对渗透率理论为基础,结合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开展深入研究;引入费歇尔数理判别方法,创新产能评价指标,建立一套以饱和度下限动态分析以及多参数聚类为核心的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测井资料的精细化分析,明显提高了测井评价精度,有效提升了油田老井挖潜的成功率,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油水同层分级评价
饱和度动态下限
多参数聚类分析
可动烃含量
费歇尔判别
Keywords
oil-water grading evaluation
dynamic lower limit of saturation
multi-parameter cluster analysis
mobile hydrocarbon content
Fisher discriminant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元素录井技术在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界面卡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8
作者
何成山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录井工程》
2023年第2期28-33,共6页
文摘
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构造复杂,实钻潜山界面与地质设计出入较大,录取的岩屑比较细碎甚至呈现粉末状,难以直观识别岩性,给潜山界面卡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录井现场需要一种快速、精准识别岩性的方法。元素录井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准确性,通过总结奥陶系潜山界面附近地层主要造岩元素、重要组成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在潜山界面处的变化规律,综合应用卡层敏感元素、进入潜山预警元素、水体环境指数来辅助奥陶系潜山界面准确卡取,减少了钻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了钻探时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潜山界面
元素录井
预警元素
铝土岩
卡层
奥陶系
Keywords
buried hill interface
element logging
early warning element
bauxitite
layer determination
Ordovician system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被引量:
7
9
作者
赵荣
刘朋远
何成山
宋晓伟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3,115,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9D-5006-01-05)
文摘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储层沉积学原理,利用测井、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地层进行精细划分与对比,研究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在层内、层间和平面上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非均质性,其中扶Ⅲ油层组非均质性最弱,杨Ⅰ油层组非均质性相对较强;扶杨油层的非均质程度主要受沉积相的控制.
关键词
榆树林油田
扶杨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隔层
Keywords
Yushulin oilfield
Fuyang reservoir
formation
heterogeneity
barrier
分类号
TE122.2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表油气化学勘探方法及适用性初探
10
作者
翟桐立
景立喜
机构
中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录井技术》
2001年第4期43-48,共6页
文摘
文章讨论了几种地表油气化探常用指标的使用方法,结合在大港羊二庄等地区的应用效果及勘探模式研究,重点论述了目前地表油气化探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地表油气化探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地表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
烃类异常
参数
指标
适用性
油气勘探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3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板桥油田老井复查方法及认识
被引量:
1
11
作者
周丽华
王建富
刘青
机构
大港油田
集团地质录井公司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录井技术》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文摘
老油田的挖潜增储其难点在于对储集层的正确认识,针对此问题该文提出了通过老井复查来重新评价、识别储集层,该方法的核心是制定可行的复查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尽量多地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评价解释技术来弥补当时采集、评价技术的局限。该文简介了复查评价标准,列举了复查实例,阐述了利用各类新老资料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复查成果,分析了过去油层误判的原因。对今后油层解释评价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板桥油田
老井复查方法
录井
储集层
评价
分类号
TE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14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唐莉
王子毓
张超
何成山
机构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第一录井公司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赵东采油管理区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录井工程》
2024年第4期131-138,共8页
文摘
针对特低渗油藏,目前主要采用水驱技术配合单井压裂来提高开发效果。但在开发实践中,表现出油藏单井压裂措施有效率低、单砂体改造效果差及油水井间无法建立有效驱动体系等问题。为此,以松辽盆地X区块特低渗油藏为例,基于油藏工程方法计算特低渗储层极限驱动井距,同时结合研究区域砂体和剩余油分布规律,制定特低渗油藏的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方案,确保压裂改造后油水井间的启动系数达到最大,以避免压裂规模过大导致水窜问题。并在油井压裂阶段采用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对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的压裂改造规模进行追踪和监控,通过实时调整压裂液排量来控制压裂规模,确保压裂规模的精准性。采用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对研究区平均渗透率分别为6.5 mD和3 mD的Ⅲ、Ⅳ类储层进行井网加密及单砂体精准缝网压裂改造后,油藏单砂体启动系数和油井压裂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说明区块单砂体已经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剩余油挖潜效果显著。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极限驱动井距
压裂改造
单砂体
井间微地震
剩余油
Keywords
ultra-low-permeability oil reservoir
limit driving well spacing
fracturing and stimulation
single sand body
crosswell microseismic
remaining oil
分类号
TE13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骅凹陷火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被引量:
27
13
作者
邵维志
梁巧峰
李俊国
邓林
机构
大港油田
集团测井公司
大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
事业
部
出处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文摘
黄骅凹陷火成岩油藏纵向上产出层系多,横向上分布范围广,岩相、岩性及储集空间极其多样复杂。长期以来,在火成岩油藏的勘探开发中,岩相、岩性的识别,储层类型的划分,油气评价一直是地质家们棘手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充分发挥测井资料连续性强、分辨率高、井周覆盖面大的特性,研究分析了各种不同岩相、岩性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对黄骅凹陷不同类型火成岩储层进行了划分,形成一套利用测井资料评价火成岩的方法。通过应用,表明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火成岩油藏
岩相
岩性
测井响应
熔岩
火山碎屑岩
黄骅凹陷
Keywords
igneous reservoir
lithofacies
lithology
log response
lava
volcanoclastic rock
Huanghua depression
分类号
P631.8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式识别技术预测火山岩相
被引量:
7
14
作者
郭淑文
王振升
牟智全
徐晓星
邢兴
彭雪梅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勘探
开发研究院
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泥浆技术服务分公司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60-65,共6页
文摘
东关潜山中生界火山岩岩性复杂,岩相变化大,地震反射特征与围岩相似,常规地震属性无法预测火山岩相带边界。通过地震地质模型正演,分析火山岩岩性及厚度变化对地震反射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火山岩岩性相带的变化,地震反射总体特征有变化,局部特征不明显;振幅变化受中生界顶界不整合面的影响较大;局部范围内振幅的变化与厚度变化相关;地震反射波负半周的反射特征与火山岩岩性及厚度变化相关性更强。根据模型分析结果,对东关潜山地震数据地震波负半周反射开时窗,利用GeoEast系统进行波形聚类及地震属性提取,综合应用钻井火山岩厚度数据及地震属性,采用GeoEast系统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对东关潜山中生界火山岩平面分布进行预测,有效提高了火山岩地震预测的精度。
关键词
GeoEast系统
火山岩
模型正演
地震属性优选
神经网络
地震相
Keywords
GeoEast
volcanic rock
modeling
seismic attribute optimization
neural network
seismic facies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聚集规律浅析
被引量:
11
15
作者
王振升
周育文
刘艳芬
张绍辉
杨佩峰
彭雪梅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年第2期17-21,87,共5页
文摘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下部广泛分布,综合分析认为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生储盖层空间配置关系良好,沙一段下部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暗色泥岩与碳酸盐岩储层交互沉积,既是生油层,也是良好区域盖层,有利于碳酸盐岩储层大面积成藏,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目前勘探发现的油气主要集中在断裂发育带和褶皱变形区,证明油气成藏与储层岩性和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油藏类型多为构造—岩性油藏。指出下步应在加强工程工艺攻关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断裂发育区、白云岩和砂岩的过渡区域开展勘探工作,在断裂不发育地区,应重点开展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平面预测工作。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湖相碳酸盐岩
储层特征
裂缝
生油岩
成藏模式
油气勘探
Keywords
Qikou sag
lacustrine carbonate rock
reservoir feature
fracture
generating rock
accumulation patter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分类号
TE1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主要特征
被引量:
12
16
作者
于学敏
姜文亚
何炳振
王书香
邹磊落
汪晓敏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3-189,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科技攻关项目(2008E-030603)
文摘
歧口凹陷已发现板桥和千米桥两个中型凝析气田,通过近两年的预探,在埕海潜山和歧口古近系深层天然气勘探又取得了重要突破,显示出歧口凹陷天然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从生储盖等成藏要素方面对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进行了系统的解剖,明确了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的主要特征。研究表明,歧口凹陷天然气主要分布在沙河街组中深层,浅层次生气藏主要位于构造圈闭中,中深层气藏位于构造岩性圈闭中;天然气成因类型以偏腐殖型气为主;储层类型以孔隙型为主,中深层裂缝发育,双重孔隙介质特征明显;两套最大湖泛期形成的区域盖层发育异常超压,天然气保存条件好;气藏主要位于高生气强度区,以晚期成藏为主,平面上具有"南油北气"、纵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
关键词
圈闭
超压
天然气
歧口凹陷
黄骅坳陷
Keywords
trap
overpressure
natural gas
Qikou Sag
Huanghua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发现——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被引量:
42
17
作者
蒲秀刚
时战楠
韩文中
彭雪梅
张伟
祝必兴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8,共13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06-00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大港油区效益增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8E-11-03)
文摘
传统观点认为,湖盆半深湖-深湖区主要以高黏土、低陆源碎屑的相对均质泥页岩类烃源岩为主,是寻找油气藏的"禁区",但近年来中外页岩油气的勘探发现完全突破了过去的传统认识。为探究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基本地质特征,以G108-8,GD14及GD12三口井635 m岩心8 000余块次分析化验资料及配套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层系开展了岩性特征、储层特征、有机地化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改造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发现,孔二段页岩层系矿物组分复杂、岩石类型多样,按照X射线衍射矿物组分可划分为长英质页岩、灰云岩及混合质页岩等3大类、7小类;页岩层系不仅具有生油能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发育有机质孔、晶间孔、微裂缝等多类型的孔缝系统,且具有良好的工程可改造性;有机质的丰度、热演化成熟度等对页岩层系储层的孔隙发育、含油量、碳酸盐结晶程度等具有明显的影响。页岩层系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岩石类型石油地质特征的差异,灰云岩类应寻找短距离运移烃,而长英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应以寻找自身滞留烃为主,三大岩石类型均可成为页岩油良好储层,但不同岩石类型应采取相适应的工程改造措施,才能最大化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效益。
关键词
页岩层系
细粒沉积区
页岩油
孔二段
沧东凹陷
黄骅坳陷
Keywords
shale system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area
shale oil
Kong2 Member
Cangdong Sag
Huanghua Depression
分类号
TE1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地震剖面中正断层几种特殊表现形式的认识
被引量:
4
18
作者
董树政
卢刚臣
马军
李振勇
孔凡东
机构
大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大港油田
物探公司研究所
吐哈
油田
钻井公司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文摘
在中国东部油区 ,正断层对第三系乃至前第三系的油气成藏、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很明显 ,因此对正断层的地震解释显得十分重要。正断层在地震剖面中有多种特征 ,但人们通常认为 :1正断层下降盘地层厚度一定要大于或等于上升盘地层厚度 ;2正断层下降盘应出露新地层 ,上升盘应出露老地层。基于以上认识而导致某些牵强或错误的解释结果出现。本文结合实例从不同期次正断层切割作用、断层负反转、走滑运动及异常体侵入、地震波速度与差异压实等几方面 ,对正断层上升盘地层地震双程旅行时大于下降盘的现象进行解释 ;同时对两种下降盘出露较老地层的正断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正断层
表现形式
厚度
切割作用
走滑运动
异常体
Keywords
normal fault,thickness,cutting action,strike-slip movement, anomalous body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
8
19
作者
秦秋寒
宋效文
何成山
柳成志
刘勇
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大港油田
公司
勘探
事业
部
大庆
油田
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
出处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44,116,共6页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11521010)
文摘
通过岩心、薄片、扫描电镜观察、压汞分析,结合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资料,研究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储集空间类型和主控因素.结果表明:临江地区扶余一杨Ⅰ油层为中低孔低渗的碎屑砂岩储层,孔隙度为10.0%~15.0%,渗透率为(0.01~10.00)×10^-3μm^2;砂岩发育原生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2种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储层孔隙结构不均匀,以小孔喉为主;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前期为沉积条件和埋深,后期为溶解作用和胶结、交代作用.研究结果对认识临江地区扶杨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临江地区
扶杨杨Ⅰ油层
储层特征
储集空间
主控因素
Keywords
Linjiang region
Fuyu-Yang Ⅰ oil layer
reservoir character
reservoir space
controlling factors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凹陷深层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
4
20
作者
郭淑文
吴雪松
王王禹
祝文亮
国春香
机构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
勘探
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
大港油田勘探事业部
出处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6,8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228606)
文摘
为明确歧口凹陷深层的岩石物理及AVO响应特征,分析歧口地区全波测井资料,优选该区敏感岩石物理参数;根据分岩性拟合求取纵横波转换经验公式,并采用流体置换原理进行叠前地震道集正演后提取AVO属性.结果表明: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为该区有利储层预测的敏感参数,含气砂岩与含水砂岩的数值范围差异明显;歧口深层AVO响应特征可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与气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急剧增大;第二类是与油气同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缓慢增大;第三类是与油水层及干层相对应的反射振幅随着偏移距的增大而负向减小.该结果可为歧口凹陷深层开展流体预测可行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
歧口凹陷
地震岩石物理
弹性参数
横波估算
AVO响应
Keywords
Qikou depression
seismic rock physics
elastic parameter
shear-wave estimation
AVO response
分类号
TE1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港油田滨海地区钻井地质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聂芬意
姜宁宁
李敏
王博
赵子豪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港油田超高温深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郭秀庭
李万强
《油气井测试》
201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港油田海上探井试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郭秀庭
王玉忠
马建筑
王娟
《油气井测试》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港油田海洋压裂安全预警技术应用
郭秀庭
李万强
杨小芳
杨继军
陈淑芹
《油气井测试》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港油田极浅层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郭秀庭
王娟
葛海庆
马德申
汪旭东
《油气井测试》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港油田高温深井试油套管强度校核
郭秀庭
任世举
彭雪梅
刘光普
《油气井测试》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大港油田油水同层分级评价方法
李进
柴公权
陈晓明
侯秀川
薛宝印
龚守捍
《测井技术》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元素录井技术在大港油田奥陶系潜山界面卡取中的应用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赵荣
刘朋远
何成山
宋晓伟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地表油气化学勘探方法及适用性初探
翟桐立
景立喜
《录井技术》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浅谈板桥油田老井复查方法及认识
周丽华
王建富
刘青
《录井技术》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特低渗油藏单砂体精准压裂改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唐莉
王子毓
张超
何成山
《录井工程》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黄骅凹陷火成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邵维志
梁巧峰
李俊国
邓林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模式识别技术预测火山岩相
郭淑文
王振升
牟智全
徐晓星
邢兴
彭雪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歧口凹陷西南缘湖相碳酸盐岩油气聚集规律浅析
王振升
周育文
刘艳芬
张绍辉
杨佩峰
彭雪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歧口凹陷古近系天然气藏主要特征
于学敏
姜文亚
何炳振
王书香
邹磊落
汪晓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陆相湖盆细粒沉积区页岩层系石油地质特征与油气发现——以黄骅坳陷沧东凹陷孔二段为例
蒲秀刚
时战楠
韩文中
彭雪梅
张伟
祝必兴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对地震剖面中正断层几种特殊表现形式的认识
董树政
卢刚臣
马军
李振勇
孔凡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临江地区扶余—杨Ⅰ油层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秦秋寒
宋效文
何成山
柳成志
刘勇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歧口凹陷深层地震岩石物理特征分析及应用
郭淑文
吴雪松
王王禹
祝文亮
国春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