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友净 林承焰 +2 位作者 董春梅 王贺林 张宪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5,28,共4页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地震、测井、录井和岩心等资料,确定了大港滩海张东开发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格架。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和储层特征重构的基础上,选择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结合储层砂体展布和试油试采资料,进行了油藏特征分析。综合研究认为,在张东开发区古近系可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沙三段相当于层序Ⅰ,沙二段相当于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沙一段下亚段相当于层序Ⅱ的湖侵体系域。沙河街组油藏具有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的复式油藏特征,其主力储层为沙三段的底部和沙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海 地震 层序地层 油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油田低渗薄互层油藏整体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周俊杰 鄂淑君 +1 位作者 秦晓东 张英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6期37-39,共3页
针对大港油田油藏评价和产能建设重点区块———官984断块,开展了低渗、薄互层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根据该断块油层薄、泥质夹层等特点,在压裂工艺上重点研究应用了支撑剂粒径组合、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压裂油层保护、压... 针对大港油田油藏评价和产能建设重点区块———官984断块,开展了低渗、薄互层整体压裂改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根据该断块油层薄、泥质夹层等特点,在压裂工艺上重点研究应用了支撑剂粒径组合、控制裂缝纵向延伸、压裂油层保护、压裂液快速破胶和裂缝强制闭合五大压裂配套技术。经现场实施,在压裂投产的8口油井中,平均单井产量达到了13.3t/d,整体压裂改造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 薄互层油藏 整体压裂改造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及其在大港滩海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承焰 张宪国 +2 位作者 王友净 王贺林 梁冬梅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5,共6页
针对滩海地区油藏评价阶段"井点少,以地震资料为主,面向水平井、大斜度井开发需要"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地震地层划分对比、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地震沉积相研究、地震储层预... 针对滩海地区油藏评价阶段"井点少,以地震资料为主,面向水平井、大斜度井开发需要"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地震地层划分对比、地震构造精细解释、地震沉积相研究、地震储层预测、地震油藏流体识别以及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研究。以地震沉积学的原理及方法为指导,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将地震高阶信息应用于沉积相平面分析;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在地震数据体中提取等时地层单元信息,结合各种地震属性参数的分布研究不同地层单元的沉积相分布及其演化史。在对储集层特征进行重构基础上的随机模拟地震反演是储层表征与预测的有效方法。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油藏的非均质性及油气分布的不均一性,进而较准确地评价油藏。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一方面是依据地质模式减少地震信息的多解性和提高地震信息的纵向分辨率;二是探索如何将地震信息与测井、录井、地质等多种信息真正融合起来,综合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通过大港滩海地区地震油藏地质研究,发现研究区油气分布的不均一现象,这对认识复杂油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油藏地质 油藏评价 滩海地区 地震沉积学 油气不均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地质精细预测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江华 林承焰 +1 位作者 王友净 王贺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6-212,共7页
针对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井少、井距大、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提出地震地质精细预测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地震、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储层准确... 针对大港滩海张东地区"井少、井距大、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特点,提出地震地质精细预测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地震、测井等多种技术手段是进行岩性油气藏储层准确预测和精细描述的关键。由于研究区目的层具有横向变化大、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的特点,所以本文采用拟声波随机阻抗反演并结合地震频谱分析技术进行精细的岩性储层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砂体的预测效果与测井资料解释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作为油气分布规律研究及其综合评价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地震沉积学 约束地震反演 地震频谱分析 岩性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滩海地区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俊明 董树政 薛秀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6-612,共7页
大港滩海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腹地,位于黄骅裂谷盆地东侧海岸线以东水深5 m线的地区,是古近纪以来发育形成的凹隆相间的复合构造区。该区自上而下发育4套生油层系,即东二段、沙一中段、沙二段、沙三段;储层发育,冲积扇、水下扇、三角洲... 大港滩海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腹地,位于黄骅裂谷盆地东侧海岸线以东水深5 m线的地区,是古近纪以来发育形成的凹隆相间的复合构造区。该区自上而下发育4套生油层系,即东二段、沙一中段、沙二段、沙三段;储层发育,冲积扇、水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重力流、湖泊碳酸盐岩在滩海区广泛分布;8个二级正向构造带呈近东西向和北东南西向分布在凹陷之间,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工区地层、储层、构造、生油、成藏等石油地质条件的分析,阐述了油藏的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通过对各区带的地质条件和勘探开发现状分析,指出其油气勘探开发潜力。认为滩海地区虽然地表地下条件复杂、对勘探开发技术要求高、勘探开发成本高、风险大,但滩海区油气资源量大,成藏条件好,目前勘探开发程度低,是大港油田今后增储上产的现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滩海 石油地质条件 油气藏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埕海油田2区沙河街组地层井壁失稳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同台 沙东 +3 位作者 王伟 刘春华 罗坤 王雨滔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3,共5页
埕海油田2区沙1段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垮塌严重。通过分析沙1段地层岩性、矿物组分、理化性能、三个压力剖面、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对该段地层力学性能与坍塌压力的影响,认为造成该地层发生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密度... 埕海油田2区沙1段地层在钻井过程中,井壁失稳,垮塌严重。通过分析沙1段地层岩性、矿物组分、理化性能、三个压力剖面、钻井液的抑制性与封堵性对该段地层力学性能与坍塌压力的影响,认为造成该地层发生井壁失稳的主要原因是,钻井液密度低于地层坍塌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考虑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与岩石力学性能等因素计算)、钻井液封堵性与泥饼质量差。提出了以下技术措施:先根据地层特性选择钻井液体系,再根据所钻井实际井身剖面、地应力、岩石力学性能确定的地层坍塌压力系数确定钻井液密度,最后通过对钻井液进行维护处理增强钻井液的抑制性和封堵性。在张海21-21L井155.6 mm井眼侧钻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该技术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沙1段地层的井壁失稳难题,顺利钻穿易坍塌的沙1段,仅用时7 d就钻至完钻井深(4 070 m),且测井、下筛管和完井等作业均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 钻井液 钻井液性能 坍塌压力 埕海油田 张海21-21L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佳时窗刻画技术的河道相储集砂体识别——以港西油田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朱桂娟 陶庆学 +2 位作者 王娟 李雨生 张立宽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3期207-210,223,共5页
港西油田河流相储层具有形态多样、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等特征,在地震上砂岩与泥岩的速度较接近,波阻抗差小,地震反射波振幅弱,利用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识别,因而成为油田勘探和开发的瓶颈。在精细储层标定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基... 港西油田河流相储层具有形态多样、单层厚度薄、横向变化快等特征,在地震上砂岩与泥岩的速度较接近,波阻抗差小,地震反射波振幅弱,利用常规储层预测方法难以识别,因而成为油田勘探和开发的瓶颈。在精细储层标定和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时层切片的最佳时窗河道砂体刻画技术,查明了河道相砂体的展布规律,能够识别最小厚度约为4.5m的单砂体,落实了有利的岩性圈闭,据此部署的钻井获得了工业油流。该技术手段对于类似地区河道相砂体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体 最佳时窗 薄砂层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管钻井技术在庄海5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沙东 王光奇 +2 位作者 李健 汤新国 王宏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3年第6期23-24,共2页
简要介绍了套管钻井技术及其优点,详细介绍了339.7mm套管钻井技术在大港油田滩海地区庄海5井的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海上钻井使用该项技术,可以简化表层钻井的程序,缩短钻井周期,降低钻井成本,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套管钻井 钻井技术 庄海5井 钻井费用 钻井时间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胺与甲酸盐抑制性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钟汉毅 黄维安 +4 位作者 邱正松 王明明 柳耀泉 金海锋 刘存壮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为了满足"优质、环保、安全、快速"的现代钻井工程需要,近年来开发了聚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其性能被认为最接近油基钻井液。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体系的关键处理剂,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逐步引起人们的重... 为了满足"优质、环保、安全、快速"的现代钻井工程需要,近年来开发了聚胺高性能水基钻井液,其性能被认为最接近油基钻井液。聚胺页岩水化抑制剂作为该体系的关键处理剂,以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优异的抑制性能,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文中通过抑制膨润土造浆实验、页岩滚动分散实验和粒度分布测试,对比评价了聚胺和甲酸盐的抑制性;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层间距、Zeta电位测试、表面张力测试、改性膨润土吸水实验及活度测试等,分析研究了聚胺和甲酸盐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与甲酸盐相比,聚胺在低浓度时即能最大限度降低黏土水化层间距,使黏土去水化;同时聚胺吸附在黏土表面后,能增强黏土的疏水性;甲酸盐主要通过降低溶液活度实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聚胺 甲酸盐 黏土水化 抑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天鹤 王建富 +3 位作者 刘天静 孔令江 陈小欣 赵永峰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78-680,共3页
大港埕海油田采用人工岛与人工井场开发,受地面井场条件限制,以井口槽为基础,以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为主进行开发。由于存在井网较稀、井型复杂、地下靶点位移大等问题,仅靠室内研究成果难以保证新井实施效果,需要开展现场随钻分析,及时决... 大港埕海油田采用人工岛与人工井场开发,受地面井场条件限制,以井口槽为基础,以水平井及大斜度井为主进行开发。由于存在井网较稀、井型复杂、地下靶点位移大等问题,仅靠室内研究成果难以保证新井实施效果,需要开展现场随钻分析,及时决策。在大港埕海油田水平井实施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提出了水平井随钻分析技术方法。该方法以石文地质研究软件为平台建立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实现室内研究与现场随钻分析无缝连接,将地震、钻井、录井、测井、模型等数据综合运用,解决了水平井实施现场快速决策难题。另外,对不同钻井条件下角度与厚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方便现场角度控制。水平井现场决策系统在埕海油田得到规模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现场决策 实施效果 埕海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构造裂缝的综合定量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春林 王蕾 李良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6-569,共4页
为定量预测大民屯凹陷储集层的裂缝分布规律,在分析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理论,建立了该研究区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分析,给出了古潜山太古界储集层的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和最大... 为定量预测大民屯凹陷储集层的裂缝分布规律,在分析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理论,建立了该研究区的地质、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分析,给出了古潜山太古界储集层的第一主应力、第二主应力、第三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分布图。根据破裂值和能量值2个评价指标得出了裂缝发育指数,用裂缝发育指数预测的裂缝发育密度与已钻井岩心裂缝统计密度有较好的吻合性,与单一的评价指标相比,提高了裂缝预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大民屯凹陷 储集层裂缝 三维构造应力场 裂缝预测 裂缝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油藏广义Vogel方程的建立及压敏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厉强 贾碧霞 +3 位作者 陈杰 陈文 涂建华 夏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08,共3页
针对列宾逊函数仅考虑单相渗流,且现有研究只适用于欠饱和油藏及稳态渗流情形的缺陷,拓展了列宾逊函数的定义,并利用流度函数的推广式推导了裂缝性油藏在溶解气驱状态下的广义Vogel方程,其基本形式与Wiggins解析式类似。采用广义流入动... 针对列宾逊函数仅考虑单相渗流,且现有研究只适用于欠饱和油藏及稳态渗流情形的缺陷,拓展了列宾逊函数的定义,并利用流度函数的推广式推导了裂缝性油藏在溶解气驱状态下的广义Vogel方程,其基本形式与Wiggins解析式类似。采用广义流入动态关系研究了不同变形系数下污染程度及油藏压力的压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完善井及高油藏压力状态下的完善井压力敏感性最强,控制合理的压力水平是防止溶解气驱阶段产能急剧下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压敏效应 列宾逊函数 流入动态 广义Vogel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卡子打捞器的研制与现场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扬 郑刚 +3 位作者 阮刚 杨冠华 张龙江 吴长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8-69,共2页
针对电潜泵在起、下泵作业过程中电缆卡子落井的问题,研制了电缆卡子打捞器。该打捞器由上接头、中心杆、顶丝、打捞篮和下接头组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打捞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它连接在电动机下部,随同电潜泵完井管柱一起下井,无论是... 针对电潜泵在起、下泵作业过程中电缆卡子落井的问题,研制了电缆卡子打捞器。该打捞器由上接头、中心杆、顶丝、打捞篮和下接头组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打捞器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它连接在电动机下部,随同电潜泵完井管柱一起下井,无论是下泵还是起泵,只要有卡子脱落,就能捞获落物;作业时安装、拆卸及更换方便,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电缆卡子打捞器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