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港油田裸眼井取换套技术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1
作者 张高峰 张康卫 +1 位作者 罗永庆 王小兵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对大港油田裸眼井取换套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大港油田实际,从工艺优化、设备配套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为提高裸眼井取换套技术水平和施工成功率提出了技术对策,这些措施对大港油田套损井的治理、老油田二次开发和油田稳产都有十分重... 对大港油田裸眼井取换套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大港油田实际,从工艺优化、设备配套以及现场管理等方面为提高裸眼井取换套技术水平和施工成功率提出了技术对策,这些措施对大港油田套损井的治理、老油田二次开发和油田稳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裸眼井换套 技术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泡沫流体冲砂技术在大港油田低压漏失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康卫 刘刚 +1 位作者 周新华 孙广龙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16-118,共3页
低压漏失井、水平井采用常规的水基液冲砂作业存在漏失严重、难以建立循环、携砂能力弱、地层砂难以返出地面等缺点。氮气泡沫流体具有低密度、高黏度、携砂能力强的特点,其作为冲砂液能将地层砂全部携带出井筒。氮气泡沫流体连续冲砂... 低压漏失井、水平井采用常规的水基液冲砂作业存在漏失严重、难以建立循环、携砂能力弱、地层砂难以返出地面等缺点。氮气泡沫流体具有低密度、高黏度、携砂能力强的特点,其作为冲砂液能将地层砂全部携带出井筒。氮气泡沫流体连续冲砂技术在港西油田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水基液冲砂作业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作业效果,缩短了作业时间,产能恢复期明显缩短,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氮气泡沫流体 冲砂技术 低压漏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压作业装置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2
3
作者 樊奖平 张高峰 +5 位作者 王学佳 赵海军 胡辛 焦海中 邹旭冬 杜新港 《石油矿场机械》 2008年第12期11-15,共5页
带压作业是在保持井筒内一定压力,不压(洗)井、不放压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实施增产措施的一种先进的井下作业技术。主要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层的污染和能量的损失,效率高、安全可靠,能满足井场节能减排要求等。带压作业技术... 带压作业是在保持井筒内一定压力,不压(洗)井、不放压的情况下进行起下管柱,实施增产措施的一种先进的井下作业技术。主要优点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层的污染和能量的损失,效率高、安全可靠,能满足井场节能减排要求等。带压作业技术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开发出了系列带压作业装置,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技术体系。目前国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装置 防喷器 堵塞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压差式常通阀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志广 李川 +3 位作者 张子佳 黄大云 腾福井 徐德新 《石油矿场机械》 2009年第10期83-84,共2页
井下压差式常通阀能够克服普通球座(投球式或带球式)进液效果差、易使封隔器误坐封、易沉积赃物、易砂埋的诸多弊端,利用液体截流产生压差进行工作,可实现分采管柱液压封隔器的坐封,既能满足普通油井的生产需求,又能满足大斜度井、大位... 井下压差式常通阀能够克服普通球座(投球式或带球式)进液效果差、易使封隔器误坐封、易沉积赃物、易砂埋的诸多弊端,利用液体截流产生压差进行工作,可实现分采管柱液压封隔器的坐封,既能满足普通油井的生产需求,又能满足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等特殊井的生产需求,是一种新型井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工具 常通阀 压差式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带压作业用高强度凝胶性能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汪瀛 程立 +3 位作者 廖锐全 李振 张康卫 袁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0-404,共5页
为满足低温油井带压修井作业对凝胶高强度、成胶时间可控以及可破胶的性能要求,以多羟基聚合物P3600和自制交联剂Smel 30制得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30~50℃)的高强度凝胶。通过SEM分析凝胶微观结构,采用万能材料机测试其抗压强度,并用黏... 为满足低温油井带压修井作业对凝胶高强度、成胶时间可控以及可破胶的性能要求,以多羟基聚合物P3600和自制交联剂Smel 30制得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30~50℃)的高强度凝胶。通过SEM分析凝胶微观结构,采用万能材料机测试其抗压强度,并用黏度法研究了凝胶的成胶时间及其影响因素,考察了凝胶体系的稳定性和破胶性。结果表明,由8.75%P3600和2%Smel 30组成的凝胶体系在低温(30~50℃)、pH值为4.5数5.5的条件下稳定成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本体强度可达18 N;pH值对凝胶成胶时间的影响较大,现场可通过改变pH值调节凝胶的成胶时间;金属离子可以缩短凝胶的成胶时间,可作为控制凝胶成胶时间的第二因素。该凝胶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油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带压作业结束后可迅速破胶为流体,满足带压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低温 凝胶 成胶时间 凝胶强度 破胶返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压作业化学封堵材料的制备与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潘元 程立 +3 位作者 廖锐全 李振 张康卫 袁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2-586,593,共6页
为满足日益严峻的不压井(带压)作业对冻胶材料的要求,实验室采用聚丙烯酰胺(HPAM)、交联剂Smel30、淀粉和促凝剂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适用性广、性能优良的带压作业封堵材料,研究了促凝剂、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模拟油对该凝胶体系... 为满足日益严峻的不压井(带压)作业对冻胶材料的要求,实验室采用聚丙烯酰胺(HPAM)、交联剂Smel30、淀粉和促凝剂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适用性广、性能优良的带压作业封堵材料,研究了促凝剂、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模拟油对该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凝胶的长期稳定性和破胶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配方为3%淀粉+0.5%交联剂Sme130+0.8%氯化铵+1%HPAM的凝胶体系的最佳使用pH范围为5~9,尤其适用于弱碱性油藏;金属离子对其成胶时间和凝胶强度影响较小;通过调节促凝剂加量可以控制凝胶成胶时间在6~20h,且凝胶强度可达到J级;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过硫酸铵破胶剂2h内可实现有效破胶,破胶后胶液的黏度降至300 mPa·s,便于返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封堵 凝胶 室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ZF-07分体式自封封井器 被引量:1
7
作者 沃风林 徐德新 +1 位作者 张仁杰 邓鲁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3-74,共2页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下入或起出大直径工具时,都要频繁拆卸、安装自封封井器,并要倒换单根,操作比较复杂,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封井器自封心高度过高,不能配合防喷器的现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为此,... 在修井作业过程中下入或起出大直径工具时,都要频繁拆卸、安装自封封井器,并要倒换单根,操作比较复杂,这不仅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效率;另外,由于封井器自封心高度过高,不能配合防喷器的现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设计了分体式自封封井器。使用时把该封井器的2个分体用井口螺栓分别固定在井口法兰或防喷器上端面,即可完成分体式自封封井器的安装。分体式自封封井器体积小,能够配合手动、液压防喷器使用,可安全、快捷地进行开关井操作,可在小修作业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 自封封井器 安装 拆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管补贴技术中管柱伸长问题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满良 黄华宁 +5 位作者 张飙 邸宝智 李民 张东亭 赵涛 赵津 《石油矿场机械》 2015年第4期91-94,共4页
在膨胀管补贴技术现场施工中,管柱伸长问题是制约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未充分考虑管柱的伸长将导致膨胀管的锚定位置偏离套损、套漏位置,最终导致施工失败,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并引起工程复杂,造成大修甚至油水井的报废。在施工... 在膨胀管补贴技术现场施工中,管柱伸长问题是制约施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未充分考虑管柱的伸长将导致膨胀管的锚定位置偏离套损、套漏位置,最终导致施工失败,造成施工成本的浪费,并引起工程复杂,造成大修甚至油水井的报废。在施工前针对具体的施工井况计算出施工过程中的管柱伸长量,具有确保施工成功的现实意义。利用材料力学中研究方法,对膨胀管技术中的管柱伸长问题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伸长量计算公式,可应用于现场补贴管柱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补贴 管柱 伸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口凹陷刘官庄低饱和度稠油油藏储层评价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伟峰 许恩爱 +1 位作者 李海燕 邵徽发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78-82,87,共6页
刘官庄油田馆Ⅲ油组发育大面积稠油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对比度低、流体识别困难,传统的区域性岩电参数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误差大。在油藏背景条件下,从稠油低饱和度油藏储层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储层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提... 刘官庄油田馆Ⅲ油组发育大面积稠油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对比度低、流体识别困难,传统的区域性岩电参数定量计算含油饱和度误差大。在油藏背景条件下,从稠油低饱和度油藏储层的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储层独特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出利用实测电阻率与构建水层电阻率的比值进行流体性质识别,有效消除岩性、物性、含水饱和度对电阻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反映储层含油性质,实现对稠油油层有效评价;同时,依托该套稠油储层上部标准水层,利用pickett图版,确定不同类型稠油低饱和度油层岩电参数,提高了含油饱和度计算的精度。现场应用证实,测井评价结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有力支撑了该地区的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低饱和度 稠油油藏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微球凝胶体系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明涛 张康卫 +3 位作者 刘刚 廖锐全 李振 程立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5-410,共6页
为满足带压作业对凝胶强度、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耐盐性、承压能力的性能要求,拟将聚合物微球引入到凝胶体系中:先制备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微球,以玉米淀粉做骨架与共聚物微球接枝共聚,调节pH值为8~9,... 为满足带压作业对凝胶强度、成胶时间可控、热稳定性、耐盐性、承压能力的性能要求,拟将聚合物微球引入到凝胶体系中:先制备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物微球,以玉米淀粉做骨架与共聚物微球接枝共聚,调节pH值为8~9,加入自制交联剂MES、高温引发剂G20制备一种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凝胶。获得了制备共聚物微球的最佳配比,考察了交联剂MES、pH值对凝胶体系成胶性能的影响,采用SEM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凝胶微观结构,并对凝胶热稳定性、抗盐性、高温稠化性能和承压性能进行性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配方为2.5%淀粉+15%聚合物微球+6%交联剂MES+0.005%引发剂G20的凝胶在90℃高温稠化条件下的成胶时间可控在1.5 h左右,且稠化过渡时间较短,可有效降低凝胶溶液在井筒内成胶过程中液窜/气窜的可能;在90~130℃范围内,凝胶强度可达28 N,在10 d长期高温养护下,凝胶强度变化较小,呈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使用盐加量为9~18 g/L的高矿化度水溶液制备的凝胶体系成胶性能优良,体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可有效克服井下矿化度影响;凝胶在内径为121 mm套管内承压强度达70 kPa/m,满足高压条件下带压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压作业 聚合物微球凝胶 稠化 承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纵波地震资料的碳酸盐岩储集层识别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远银 孙赞东 +2 位作者 杨海军 韩剑发 张敬霆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5-611,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古喀斯特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埋深大、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品质要求高的特点,引入叠前反演获得纯纵波地震资料,代替全叠加地震资料,以提高波阻抗反演及储集层预测精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理论零偏移距地震资料相比,计算... 针对塔里木盆地古喀斯特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埋深大、非均质性强、地震资料品质要求高的特点,引入叠前反演获得纯纵波地震资料,代替全叠加地震资料,以提高波阻抗反演及储集层预测精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理论零偏移距地震资料相比,计算的纯纵波地震资料误差几乎为零,而全叠加地震资料会因地震子波类型、入射角度范围、地层界面性质等的不同产生误差。塔中油田中古8井区碳酸盐岩目标层纯纵波地震资料主频提高了8 Hz,储集层预测结果与钻井吻合率提高了7.39%,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预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古8井区 碳酸盐岩 储集层预测 叠前反演 纯纵波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采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涛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107-,共1页
加强石油采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先对我国当前石油采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 石油采油工程 施工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式整形打捞筒的研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平恩顺 李岩崎 +3 位作者 樊震刚 孙立波 王永亮 汪强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2期49-52,共4页
针对修井作业过程中腐蚀油管强度差,打捞成功率低,施工周期长等难题,研制了一种组合式整形打捞筒。应用三维制图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组合式整形打捞筒的实体模型,并详述了工具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以及性能特点,应用有限元... 针对修井作业过程中腐蚀油管强度差,打捞成功率低,施工周期长等难题,研制了一种组合式整形打捞筒。应用三维制图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组合式整形打捞筒的实体模型,并详述了工具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以及性能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模拟了组合式整形打捞筒的卡瓦打捞过程,得到了等效应力云图。在大港油田枣X井进行现场应用,成功捞获了原井腐蚀管柱,提高了一次打捞成功率。该组合式整形打捞筒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降低作业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井作业 组合式整形打捞筒 卡瓦打捞机构 捞获检测机构 实体模型 有限元分析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后变形套管液压整形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宏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178,共6页
页岩油藏需要大规模体积压裂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但大液量、大排量的体积压裂易导致套管变形、缩径,套变段以下井段无法下入压裂工具和投产工具,而常规液压整形技术存在修复能力差、滚珠易落井和有效期短等不足,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解... 页岩油藏需要大规模体积压裂后才能获得工业油流,但大液量、大排量的体积压裂易导致套管变形、缩径,套变段以下井段无法下入压裂工具和投产工具,而常规液压整形技术存在修复能力差、滚珠易落井和有效期短等不足,难以满足工艺要求。为解决该问题,设计加工了扩张式胀管器等系列液压胀套工具,经过室内试验,完善了胀套工艺,形成了页岩油水平井压裂后变形套管液压整形技术。沧东凹陷页岩油水平井现场试验表明,该技术有效期长,可以解决页岩油开发中的套管变形问题,满足投产时连续管钻除多级压裂桥塞(扫塞)恢复底层井段能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套管变形 套管整形 液压胀套 体积压裂 水平井 沧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修井机杆管自动接送装置设计与分析
15
作者 杨希军 刘垚 +5 位作者 赵东 易春飚 陈淼 白晓弘 徐洪兵 郭登明 《石油矿场机械》 CAS 2023年第6期39-46,共8页
根据大港油田自动化修井作业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动化修井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动化修井机杆管自动接送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对重要部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其上料机构进行了分析,选取了... 根据大港油田自动化修井作业的具体要求,结合自动化修井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动化修井机杆管自动接送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对重要部件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描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其上料机构进行了分析,选取了合适的上料液压缸。根据自动化修井机杆管自动接送装置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设计出了相应的液压系统,保证了装置工作时的安全与稳定。运用有限元软件对装置主要承载部件进行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自动化修井机杆管自动接送装置工作可靠、稳定好;且满足油田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的工作要求,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修井机 杆管自动接送装置 液压系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槽编码多簇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曲庆利 刘言理 +4 位作者 王晓梅 袁照永 王培 李海伟 孙景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第3期48-51,共4页
低孔低渗透油藏在大港油田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实现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是大港油田原油快速上产的关键。在对储层特点、压裂完井工艺技术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键槽编码多簇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应用... 低孔低渗透油藏在大港油田中占据一定的比例,实现此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是大港油田原油快速上产的关键。在对储层特点、压裂完井工艺技术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键槽编码多簇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应用效果显示,键槽编码多簇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完井技术能够实现低孔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压裂,对于油井增产作用明显。该工艺施工过程短、施工连续、占地面积小,压裂后可快速投产,缩短建产周期,效果显著。该技术在大港油田成功应用后,获得了稳定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槽编码 多簇 固井 滑套 压裂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示踪裸眼取换套工艺研究及现场应用
17
作者 张宏峰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由于套管损坏井的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注采单元井网不完善。修复技术种类较多,而取换套技术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修复技术,裸眼取换套工艺的关键是进行套铣前在套管内下入示踪管,起到扶正、引导作用;套管弯曲变形严重或错断的井不具备下示... 由于套管损坏井的数量逐年增加,导致注采单元井网不完善。修复技术种类较多,而取换套技术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修复技术,裸眼取换套工艺的关键是进行套铣前在套管内下入示踪管,起到扶正、引导作用;套管弯曲变形严重或错断的井不具备下示踪管条件,常规裸眼取换套工艺成功率较低,且安全风险高。通过对“四防套铣法”工艺方案的论证、研发、工具配套和现场的过程把控,避免了套铣鞋误切套管,引导套铣管、防止丢鱼。现场应用表明,改进的工艺能够解决裸眼段无示踪取换套施工的难题,丰富了严重套损井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损井 裸眼取换套 套管变形 四防套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装置完全再生改造的工业实践
18
作者 王峰 战友亮 +2 位作者 邓鲁宁 王佳宁 赵娜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3年第10期41-45,共5页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140×10^(4) t/a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两段不完全燃烧工艺,由于部分CO化学能未回收,装置能耗高,环保达标水平较低。为降低装置能耗,对第二再生器进行了扩容改造,提高第二再生器的烧焦能力,实现完全再生。扩容改造...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140×10^(4) t/a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两段不完全燃烧工艺,由于部分CO化学能未回收,装置能耗高,环保达标水平较低。为降低装置能耗,对第二再生器进行了扩容改造,提高第二再生器的烧焦能力,实现完全再生。扩容改造的实施是通过第二再生器扩径、增加稀相沉降高度,将再生剂冷却器拆除改造为脱气罐,采用提前预制分段施工,高效地完成了改造工作。改造后第二再生器流化质量得到改善,烧焦比由22.9%增加至25.5%,混合烟气中CO含量为0,且外排烟气中VOCs接近0。此次改造为今后同类型装置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完全再生 第二再生器扩容 烧焦比例 旋风分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