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推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珣 王素玲 +1 位作者 李继开 王文保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1期52-56,62,共6页
在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性状中,成穗率是一项能优化其他各项产量因素的综合指标。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是一套科学、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分析阐述成穗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高成穗率对产量性状的协调与优化,以及成穗率与叶面积指数、... 在与水稻产量相关的性状中,成穗率是一项能优化其他各项产量因素的综合指标。水稻高成穗率栽培技术,是一套科学、实用的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分析阐述成穗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高成穗率对产量性状的协调与优化,以及成穗率与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净同化率的关系,揭示了高成穗率能获得高产的原因,并从培育带蘖壮秧、合理设计栽培规格、科学施肥、提早晾田等主要方面提出了获得高成穗率群体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成穗率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河1号选育报告
2
作者 李珣 王素玲 李继开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3期57-58,共2页
辽河1号是以高产品种龙盘5号为母本,以兼性无融合系WRH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审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5.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高耐盐碱、... 辽河1号是以高产品种龙盘5号为母本,以兼性无融合系WRH2为父本,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审定。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5.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9号增产13.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质规定要求。高耐盐碱、耐缺水,苗期和生育中后期耐低温,抗倒伏。适于在沈阳以南中晚熟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1号 水稻群体育种 兼性无融合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赤枯病防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绍林 李继开 王文宝 《垦殖与稻作》 2005年第6期28-30,共3页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 2005年,环渤海地区较大面积发生水稻红苗病。对发病田的大量现场调查发现,大多数田块的发病症状属于根中毒型赤枯病,少数田块属于缺锌、缺钾型赤枯病,个别田块是由于稻水象甲危害造成。诱发赤枯病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低温缺氧造成的。其防治措施主要有改进耕作技术、改革水层管理和科学施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腐病 晾田放露 土壤呼吸 换水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河5号选育技术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素玲 李珣 李继开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1期63-64,66,共3页
辽河5号是从以生态不育系AB005为母本的杂种群体高代系(盐丰47的前身)分离的变异株中选出的水稻新品种。历经9 a完成全部育种程序,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8 d,在辽宁属中晚熟品种。糙米率82.6%,整精... 辽河5号是从以生态不育系AB005为母本的杂种群体高代系(盐丰47的前身)分离的变异株中选出的水稻新品种。历经9 a完成全部育种程序,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8 d,在辽宁属中晚熟品种。糙米率82.6%,整精米率67.2%,垩白度3.4%,胶稠度86 mm,达到国标二等食用米标准。省区域2 a平均产量645.97 kg/667 m2,比对照辽粳294增产12.61%。该品种有很大的丰产潜力,适宜在沈阳以南稻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5号 选育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辽河糯选育技术报告
5
作者 王素玲 李珣 李继开 《北方水稻》 CAS 2009年第2期61-62,共2页
辽河糯是以秀子糯为母本,以辽盐糯为父本,用系谱法育成的中熟粳糯稻品种。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7 d左右,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8.3%,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2.1%,阴糯米率6.5%,白度1级。省区试... 辽河糯是以秀子糯为母本,以辽盐糯为父本,用系谱法育成的中熟粳糯稻品种。2007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57 d左右,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8.3%,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2.1%,阴糯米率6.5%,白度1级。省区试2 a平均产量591.24 kg/667 m^2,比对照辽粳371平均产量539.85 kg/667 m^2增产9.52%。适于在沈阳铁岭以南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糯 选育 产量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水稻育种方法的三次重大突破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琦 李珣 李继开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1期71-74,共4页
辽宁省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水稻籼粳杂交与理想株型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省便开始了籼粳杂交育种研究,并相继开展了水陆稻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研究,70~80年代成功选育出“千重浪”、“辽粳5号”、“黎优5... 辽宁省水稻育种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是水稻籼粳杂交与理想株型育种,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辽宁省便开始了籼粳杂交育种研究,并相继开展了水陆稻杂交、地理远缘杂交研究,70~80年代成功选育出“千重浪”、“辽粳5号”、“黎优57”等品种,1978年提出理想株型育种模式;笫二次是粳型杂交水稻育种,通过包台(BT)型和滇型不育系和籼粳架桥选育恢复系选育成功,1976年辽宁杂交粳稻配套成功;第三次是水稻群体育种,水稻群体育种充分利用核质互作型不育系和生态型不育系的雄性不育特性与混合父本(多品种混合播种)在田间自由授粉实现品种间或亚种间的杂交,将水稻常规育种技术与杂交稻育种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 理想株型 粳型杂交 群体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群体育种的技术集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继开 王素玲 朱德文 《北方水稻》 CAS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论述了水稻群体育种法对效益型基因的累加作用、对高光效株型育种的实践过程,塑造了超高产水稻的植株模型。群体育种法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的厚重与复杂性,使品种对生态环境具有广谱适应性。论述品种内杂交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品种提纯复... 论述了水稻群体育种法对效益型基因的累加作用、对高光效株型育种的实践过程,塑造了超高产水稻的植株模型。群体育种法育成品种遗传背景的厚重与复杂性,使品种对生态环境具有广谱适应性。论述品种内杂交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未来品种提纯复壮和良种繁育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群体育种 效益型基因 高光效株型育种 品种内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群体育种法的特质、关键技术及操作
8
作者 李继开 王素玲 《北方水稻》 CAS 2010年第5期32-34,共3页
阐述水稻群体育种法的主要特质、关键性的育种技巧及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论述群体育种法育成品种的超高产性与品种内适度的遗传学异质性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即品种内的个体间存在适度的遗传学差异,有利于品种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保持田... 阐述水稻群体育种法的主要特质、关键性的育种技巧及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论述群体育种法育成品种的超高产性与品种内适度的遗传学异质性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即品种内的个体间存在适度的遗传学差异,有利于品种在较长时间的生产中保持田间抗病性、减缓品种退化、延长品种使用寿命,使品种在较长年限内维持较高的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群体 生态不育系 双向选择 遗传学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