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白内障摘出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6
1
作者 赵宁 万超 +3 位作者 刘宁宁 王建英 陈蕾 才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及白内障摘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及白内障摘出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并与文献报道的玻璃体...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及白内障摘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及白内障摘出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并与文献报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眼压结果比较。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末次随访时眼压平均18mmHg(13~25mmHg,1kPa=7.5mmHg),13眼(86.7%)眼压≤21mmHg,另2眼(13.3%)眼压(22mmHg、25mmHg)稍高于正常水平,但较术前(50mmHg、65mmHg)明显下降。末次随访时11眼(73.3%)视力提高,4眼(26.7%)视力不变。所有患眼新生血管消退。与文献报道的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相比,二者手术前后眼压差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全视网膜光凝及白内障摘出术可较好地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治疗效果与联合小梁切除术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光凝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期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宁宁 柳力敏 +4 位作者 万超 王建英 周赟 才娜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143-1144,1150,共3页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行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例(70眼)Ⅳ期PDR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38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目的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行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8例(70眼)Ⅳ期PDR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5例(38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ed photocoagucation,PRP)治疗,B组23例(3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2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变化,复查眼底彩色照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结果术后6个月,A组:治疗后视力不变19眼(50.0%),视力上升10眼(26.3%),视力下降9眼(23.7%);B组:治疗后视力不变5眼(15.6%),视力上升27眼(84.4%),无视力下降。术后6个月FFA检查结果显示:A组:FFA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11眼(28.9%),黄斑水肿加重16眼(42.1%),发生新的渗漏7眼(18.4%),玻璃体再次出血4眼(10.6%);B组:FFA显示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30眼(93.75%),无黄斑水肿加重,视网膜仍有渗漏2眼(6.25%),无玻璃体再次出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307±121)μm,与术前(428±151)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术后6个月B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为(205±69)μm,与术前(417±159)μ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P<0.05)。结论 PDRⅣ期合并少量玻璃体积血者,宜尽早行玻璃体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割术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C_3F_8填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万超 赵宁 +5 位作者 刘宁宁 王建英 周赟 柳力敏 才娜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C3F8玻璃体内填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患者68例83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多发视网膜脱离,但脱离均呈局限性,每处视网膜...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惰性气体C3F8玻璃体内填充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0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患者68例83眼的临床资料,患眼多发视网膜脱离,但脱离均呈局限性,每处视网膜脱离范围不超过5PD,且手术前后无视网膜裂孔或裂孔不发生于下方赤道部视网膜之前,患眼均行标准三切口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惰性气体(体积分数10%C3F8)填充术治疗,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恢复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OCT检测黄斑水肿状态的变化、术后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视网膜荧光渗漏情况。术后随访12~47个月,平均26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所有患眼视网膜脱离均复位,视网膜荧光血管造影无或仅有少量荧光渗漏。至随访结束时,所有患眼术后视网膜仍在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欁2行以上者58眼(69.9%),无变化者19眼(22.9%),降低者6眼(7.2%)。末次随访时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见所有患者视网膜均无或仅有少量荧光渗漏,与术后3个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可进行OCT检测的36眼中30眼(83.3%)黄斑水肿降低,2眼(5.6%)黄斑水肿无变化,4眼(11.1%)黄斑水肿加重;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为(172±24)μm,较术前(284±17)μm显著降低(P<0.01)。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C3F8玻璃体内填充治疗Ⅵ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了患者长期面朝下体位及二次手术的痛苦,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 C3F8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