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锦淘 朱国平 +2 位作者 张恩迪 许柳雄 彭燕燕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根据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捕获的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体长、体重(去鳃、去尾、去内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及性别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根据2005年12月至2006年5月农业部渔业局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获得的生物学数据,对捕获的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体长、体重(去鳃、去尾、去内脏)、性腺成熟度、摄食等级及性别比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的优势叉长为105~140cm,优势加工后的体重为20~40kg;摄食等级为0—4;性腺成熟度以Ⅱ、Ⅲ期为主,且雌、雄差异较大;叉长(L)与加工后的体重(W)的关系为W=1.3373×10^-5L^3.0147,R^2=0.9691。将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学者的结果比较,表明近年来大西洋中部大眼金枪鱼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生物学 大西洋中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杨文杰 许柳雄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环境因素是影响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分布的关键因素,是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理及渔情、渔汛预报的基础。为了准确评估磷虾的资源量,扩大对磷虾资源的开发规模,使磷虾能够成为可持续开发的生物资源,国内外学者持续开展了南极磷... 环境因素是影响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分布的关键因素,是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理及渔情、渔汛预报的基础。为了准确评估磷虾的资源量,扩大对磷虾资源的开发规模,使磷虾能够成为可持续开发的生物资源,国内外学者持续开展了南极磷虾的资源调查,对磷虾的分类、资源量、分布、渔场和部分相关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研究中主要综述了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环境因素和生物环境因素,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影响的研究进展,并对研究中提出的一些假说做了阐释,以期为今后环境因素对南极磷虾资源分布影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生物资源 环境因素 资源量 资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已充分开发渔业中估计最大可持续产量的一种近似方法
3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许柳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5,共5页
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应用Grainger和Garcia提出的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RRCI)的概念,估算其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近似值,并与利用其它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RRCI=0时,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MSY近似值为33.75 t,比... 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为例,应用Grainger和Garcia提出的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RRCI)的概念,估算其最大可持续产量(MSY)近似值,并与利用其它方法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RRCI=0时,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MSY近似值为33.75 t,比Pella-Tomlinson模型的预测结果低3%。用本文方法只需计算年渔获量相对增长率,即可获得MSY的近似值,因此本方法可作为对常规评估模型方法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渔获量年相对增长率 最大可持续产量 黄鳍金枪鱼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理想自由分布理论对CPUE与渔业资源关系的探讨——以我国近海鲐灯光围网渔业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易明华 官文江 陈新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25-330,共6页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常用作渔业资源的丰度指数,通常假定CPUE与渔业资源量存在正比关系,但基于商业性捕捞数据的CPUE与渔业资源量的关系受渔民捕捞行为的影响。作者基于理想自由分布理论和中国大型鲐灯光机轮围网捕捞数据,对南...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常用作渔业资源的丰度指数,通常假定CPUE与渔业资源量存在正比关系,但基于商业性捕捞数据的CPUE与渔业资源量的关系受渔民捕捞行为的影响。作者基于理想自由分布理论和中国大型鲐灯光机轮围网捕捞数据,对南、北渔场捕捞量与捕捞努力量的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渔场没有显著偏离理想自由分布理论的预测结果,即北渔场的CPUE存在被均匀化的现象,CPUE不能正确反映渔业资源量的大小;南渔场虽然显著偏离理想自由分布理论的预测结果,但当捕捞努力量大于26网次时,CPUE随捕捞努力量的增加而减少,这表明南渔场也存在干扰竞争,南渔场的CPUE与渔业资源量的关系被弱化。因此,在应用商业捕捞数据进行渔业资源研究时,需注意CPUE在空间被均匀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自由分布 CPUE 渔业资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环境条件对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鳗苗溯河洄游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管卫兵 丁华腾 +2 位作者 宣富君 戴小杰 朱江峰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5-70,共6页
长江口是日本鳗鲡鳗苗的主要产区,利用2007年1-5月在长江口的长兴岛、横沙和杭州湾小洋山4个取样点得到的日本鳗鲡鳗苗渔获量数据,初步研究了鳗苗的补充时间分布以及补充量与潮汐、月相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鳗苗在长江口的补充时... 长江口是日本鳗鲡鳗苗的主要产区,利用2007年1-5月在长江口的长兴岛、横沙和杭州湾小洋山4个取样点得到的日本鳗鲡鳗苗渔获量数据,初步研究了鳗苗的补充时间分布以及补充量与潮汐、月相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鳗苗在长江口的补充时间从1月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鳗苗日产量峰值出现日期从长江口外向内逐渐推迟,与其洄游路线一致。长江口附近潮汐为半月潮,每月有两次涨落潮,鳗苗溯河量与潮汐周期呈现一定的节律性,每月有两次鳗苗峰值。河口区鳗苗溯河具有潮流选择性,长江口内鳗苗溯河量起汛潮多于落汛潮;长江口外鳗苗溯河量和潮汐振幅呈现正相关趋势。日本鳗鲡鳗苗的溯河量与月相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朔月望月的平均单网捕捞量之和占总平均单网捕捞量的93.13%,而上下弦只占6.87%。经过方差检验,朔月鳗苗溯河量多于望月,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鳗鲡 鳗苗 溯河 补充 潮汐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劳群岛附近海域延绳钓渔场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的环境偏好 被引量:14
6
作者 宋利明 李玉伟 高攀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8-776,共9页
2005年8—12月,利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帕劳群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研究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所获数据包括:①温度、盐度、溶解氧垂直分布,测定的钓钩深度;②作业参数;③渔场气象数据;④渔获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为:①应用逐步回... 2005年8—12月,利用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对帕劳群岛附近海域进行调查,研究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所获数据包括:①温度、盐度、溶解氧垂直分布,测定的钓钩深度;②作业参数;③渔场气象数据;④渔获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和步骤为:①应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②根据温度、盐度、溶解氧垂直分布曲线、预测深度、取样数据,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结果表明:①在帕劳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偏好的水层为180.0—219.9m、水温范围为11.0—12.9℃、盐度范围为34.50—34.99、溶解氧范围为3.00—3.99mg/L;②一般情况下,水温及其体温的变化决定成熟大眼金枪鱼的活动水层,其偏好的水温为10.0—14.0℃;③大眼金枪鱼的适盐性较广;④溶解氧高于门限值(0.8mg/L)时,大眼金枪鱼的分布由其它环境因子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水层 水温 盐度 溶解氧 延绳钓 帕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耳石研究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的年龄、生长和种群结构 被引量:40
7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6-212,共7页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 利用2004—2005年中国鱿钓渔船资源探捕期间在印度洋西北部采集的104枚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耳石样本,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了研究。鸢乌贼的生命周期约为1年,样本年龄为88-363 d,优势年龄组为180-270 d,占总体的81.3%。样本孵化日期为2004年1—11月,几乎为全年性,但存在两个峰值:3—5月和9—10月,分别占总体的57.8%和14.4%。根据孵化日期可将鸢乌贼分为春季和秋季两个产卵群体。两产卵群体胴长与年龄符合线性方程,而体重与年龄符合指数方程模式。各胴长组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存在变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瞬时相对生长率和绝对生长率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耳石 年龄和生长 印度洋西北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度混凝土模型礁上升流特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硕 孙满昌 陈勇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358,共6页
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6种不同高度混凝土人工鱼礁模型在来流速度为13.5、23.5、33.5cm/s条件下的上升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上升流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来流速度下,6种混凝土模型礁最大上升流速度为来流速度的1/3... 通过水槽模型试验,对6种不同高度混凝土人工鱼礁模型在来流速度为13.5、23.5、33.5cm/s条件下的上升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上升流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来流速度下,6种混凝土模型礁最大上升流速度为来流速度的1/30~1/25;上升流的平均速度为0.04—0.34cm/s,上升流平均速度为最大上升流速度的1/13—1/4;上升流相对高度为礁高的1.5—2.8倍;上升流相对宽度为礁宽度的1.3~6.2倍;上升流相对面积为礁迎流面面积的2.7—6.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上升流 定量研究 水槽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SO对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捕捞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管卫兵 丁华腾 +2 位作者 戴小杰 陈新军 宣富君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51,共7页
ENSO是一种对世界渔业有重要影响的气候事件,对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也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1974~2003年的Nineo 3.4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彼此的相关性.1974~1982、1983~... ENSO是一种对世界渔业有重要影响的气候事件,对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也有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1974~2003年的Nineo 3.4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长江口日本鳗鲡苗的捕捞量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彼此的相关性.1974~1982、1983~1993年崇明的鳗苗捕捞量和ENSO指标值基本成相反关系.1992—2003年长江口鳗苗总捕捞量和ENSO指标值也基本呈相反关系.此期厄尔尼诺发生时,鳗苗总捕捞量明显降低,而拉尼娜发生时则明显增加.进一步建立Nineo3.4区的水温距平值和当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关系,发现随着水温距平值增大,1974—1993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呈现增加趋势,但相关性并不显著.将其中3个强厄尔尼诺年的数据去除,则呈显著相关.相反,1993~2003年间,随着太平洋Nineo3.4区水温距平值增大,上海鳗苗捕捞量呈减少趋势,但相关性不显著,分别去除个别年份后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前一阶段是以拉尼娜事件为主体,水温距平值一定程度的增大,鳗苗捕捞量呈现增长趋势;而后一阶段主要以强厄尔尼诺事件为主.再采用当年鳗苗捕捞量增量和去年太平洋Nineo3.4区全年水温距平值建立相关,得出长江口鳗苗增量随去年水温距平值增加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原因主要是由于ENSO影响长江口水温分布,而鳗苗补充需要一个最适温度范围.这进一步验证了非厄尔尼诺年后发生厄尔尼诺次年属鳗苗增产年度的理论.这些结果表明可将Nineo3.4区海表温度作为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捕捞量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鳗苗 日本鳗鲡 ENSO 捕捞量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伯特群岛海域延绳钓渔场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利明 吕凯凯 +1 位作者 胡振新 曹道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382,共9页
为了掌握基里巴斯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2009年9月至12月,金枪鱼延绳钓船"深联成719"在该海域进行了调查。利用仪器获取海洋环境数据,结合每天渔获数据,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钓钩深度预测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在... 为了掌握基里巴斯吉尔伯特群岛附近海域大眼金枪鱼的环境偏好,2009年9月至12月,金枪鱼延绳钓船"深联成719"在该海域进行了调查。利用仪器获取海洋环境数据,结合每天渔获数据,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钓钩深度预测模型,计算大眼金枪鱼在各水层、温度、盐度、叶绿素、含氧量、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范围内的渔获率,渔获率最大的各环境因子范围为大眼金枪鱼偏好的环境。结果表明:(1)大眼金枪鱼偏好的水层、水温、盐度、叶绿素、含氧量、水平海流和垂直海流范围分别为200.0~240.0 m、14.0~15.0℃、35.00~35.10、0.24~0.26μg/L、3.0~4.0 mg/L、0.00~0.20 m/s和0.03~0.04 m/s;(2)一般情况下,接近成熟的大眼金枪鱼偏好的水温为14.0~17.0℃;(3)大眼金枪鱼的适盐性较广;(4)溶解氧高于门限值(0.8 mg/L)时,大眼金枪鱼的分布由其它环境因子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环境偏好 延绳钓 吉尔伯特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国平 周应祺 许柳雄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84-488,共5页
利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提供的数据,结合FishBase所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分析了1950—2003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TLi)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TLi于1950—196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60—198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年以... 利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提供的数据,结合FishBase所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分析了1950—2003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TLi)的变动情况。结果表明:TLi于1950—196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1960—1980年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年以后趋于稳定;TLi与金枪鱼渔业产量,于1950—196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1960—1970年随渔业产量的增加TLi也增加,1970—1980年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1980—1990年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1990年以后随着产量的增加TLi趋于稳定;FIB指数于1951—1956年呈直线增长趋势,1957—1975年呈波动式增长,1976年以后基本上呈直线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金枪鱼渔业 平均营养级 FIB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温的中西太平洋鲣栖息地适应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爱 陈新军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461,共7页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鲣Katsy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频次,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数据,以高产频次的相对比值表示栖息地适应指数(HSI),采用3种方法建立HSI-SST模型。根据建立的... 根据1990—2001年中西太平洋海域(20°N^25°S,175°W以西)鲣Katsywonus pelamis围网作业产量和作业频次,结合海水表面温度(SST)数据,以高产频次的相对比值表示栖息地适应指数(HSI),采用3种方法建立HSI-SST模型。根据建立的3个模型,利用1990—2001年各月HSI值与实际作业产量进行比较,以选择最优HSI-SST模型;最后,利用2003年SST数据计算其各季度HSI值,用来验证预测中心渔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模型A时,主要产量分布在HSI>0.4的区域;采用模型B时,主要产量分布在HSI>0.6的区域;采用模型C时,主要产量分布在HSI>0.8的区域,因此认为模型C更符合鲣资源分布的特征。利用模型C估算2003年各季度HIS值,高产主要分布在HSI>0.8的区域,这进一步说明,模型C能较为准确地预报鲣中心渔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息地适应指数 中西太平洋 表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