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下吉富罗非鱼鳃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若汐 励翔 +5 位作者 林翰翔 赖鸿伟 陆颖 许强华 陈良标 周艳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9-1889,共11页
【目的】筛选出低温敏感型和低温耐受型吉富罗非鱼的鳃组织差异表达蛋白(DEPs),为揭示罗非鱼低温耐受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培育低温抗性罗非鱼新品种(系)提供基础遗传资料。【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 【目的】筛选出低温敏感型和低温耐受型吉富罗非鱼的鳃组织差异表达蛋白(DEPs),为揭示罗非鱼低温耐受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培育低温抗性罗非鱼新品种(系)提供基础遗传资料。【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低温胁迫前后的吉富罗非鱼鳃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根据差异倍数(Fold Change)>1.3且P<0.05的筛选标准筛选出DEPs,然后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共鉴定出6603个蛋白,其中746个为DEPs(432个呈上调表达,314个呈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分析发现,746个DEPs在生物学过程(BP)、细胞组分(CC)和分子功能(MF)三大功能类别中共注释到4772条GO功能条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746个DEPs分别富集到五大KEGG信号通路类别的31个亚群中,其中,免疫系统富集到115个DEPs(占15.4%),信号转导富集到88个DEPs(占11.8%),全局及概览图谱富集到75个DEPs(占10.1%);从富集程度来看,746个DEPs主要富集在肠道IgA免疫网络、造血细胞系、核糖体、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15条KEGG信号通路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包括C3、C5在内的多个关键基因在低温耐受型吉富罗非鱼鳃组织中均呈明显下调表达趋势,尤其是C1qrs、CD59、C3、C5、C6和Vtn等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低温胁迫后吉富罗非鱼鳃组织中的DEPs主要富集在肠道IgA免疫网络、造血细胞系及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与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的信号通路上,即鱼类免疫系统受抑制,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下降,是低温环境胁迫下罗非鱼大批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 低温胁迫 差异表达蛋白(DEPs) 蛋白质组学 iTRAQ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克群岛海域海洋环境因子对长鳍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宋利明 谢凯 +1 位作者 赵海龙 李冬静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为了提高延绳钓渔业中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的渔获率,需了解海洋环境因子对其渔获率的影响。利用2013年9月8日-2013年12月31日库克群岛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作业深度,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 为了提高延绳钓渔业中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的渔获率,需了解海洋环境因子对其渔获率的影响。利用2013年9月8日-2013年12月31日库克群岛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作业深度,温度、叶绿素a浓度和海流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作业深度预测模型,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库克群岛附近海域,长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的海流分别为160~200 m、21.0~23.9℃、0.040~0.159μg/L、0~0.1 m/s、0.1~0.2 m/s、0.08~0.10 m/s和0.1~0.2 m/s。在该海域作业时,建议在长鳍金枪鱼渔获率较高的水层、温度、叶绿素a浓度、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海流范围内增加钓钩投放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渔获率 环境因子 库克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娜 陈新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27-134,共8页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渔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检索到的98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是我国鱿钓渔船的重要捕捞对象,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文献检索到的98篇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以来,阿根廷滑柔鱼渔业生物学研究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较多的关注,其中以阿根廷和英国最多;在研究内容方面,渔场形成及其环境因子关系等研究已较为成熟,各国学者达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年龄、种群结构和洄游分布以及资源评估和管理已取得重要成果,但仍存在差异。为此,建议应加强各沿海国家和地区以及远洋国家对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合作调查与科学研究,掌握不同群体的生活史过程及其数量变动机制,开发符合其生活史特点的资源评估模型,为阿根廷滑柔鱼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西南大西洋 阿根廷滑柔鱼 渔业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克群岛海域海洋环境因子对沙氏刺鲅兼捕率的影响
4
作者 宋利明 郑志辉 +1 位作者 谢凯 赵海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了减少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的兼捕率,文章利用2012年9月~2012年11月在南太平洋库克群岛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深度数据,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和渔获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 为了减少沙氏刺鲅(Acanthocybium solandri)的兼捕率,文章利用2012年9月~2012年11月在南太平洋库克群岛海域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包括钓钩深度数据,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和渔获统计数据),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沙氏刺鲅的兼捕率与水层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沙氏刺鲅兼捕率最高的水层推断得出其兼捕率最高的盐度和叶绿素a质量浓度范围。结果表明,库克群岛附近海域沙氏刺鲅兼捕率最高的水层和温度分别为40.0~80.0 m和26.0~28.0℃,推断得出沙氏刺鲅兼捕率最高的盐度段为36.30~36.90,叶绿素a质量浓度为0.070~0.243μg·L^(-1)。建议把钓钩深度设置到80 m以深、水温低于26℃、盐度高于36.90、叶绿素a质量浓度高于0.243μg·L^(-1)以减少延绳钓渔业中沙氏刺鲅的兼捕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氏刺鲅 兼捕率 海洋环境 聚类分析 库克群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生物学特征与个体繁殖力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阮行建 邹晓荣 +1 位作者 张敏 李玉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339,共7页
鱼类生物学特征研究包括叉长、体重分布,胃含物种类及出现频率,性腺发育状程度方面。根据2012年3-9月以及2014年4-8月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1 055尾智利竹筴鱼样本,选取性腺成熟度Ⅲ期以上的智利竹筴鱼雌性样本,对个体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 鱼类生物学特征研究包括叉长、体重分布,胃含物种类及出现频率,性腺发育状程度方面。根据2012年3-9月以及2014年4-8月在东南太平洋采集的1 055尾智利竹筴鱼样本,选取性腺成熟度Ⅲ期以上的智利竹筴鱼雌性样本,对个体繁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叉长范围为182~581 mm,体重范围为62.2~1 494 g,绝对繁殖力在42 211~305 305粒,平均繁殖力为145 482粒;个体叉长相对繁殖力在142~686粒/mm平均值为371粒/mm;个体体重相对繁殖力在133~349粒/g平均值为211粒/g。绝对繁殖力与叉长、体重、纯体重及性腺重等生物学指标显著性正相关,8月份的摄食强度较高,可能与性腺的发育和繁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竹筴鱼 个体繁殖力 生物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