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小龙 杨威 +4 位作者 杨辰翊 程勇 齐连永 项昊龙 窦万春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43,共15页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均衡,进而影响车联网服务的实时响应.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具体而言,首先设计了能充分挖掘路段间连通性和距离信息的切比雪夫图加权网络(Chebyshev graph Weighted Network,ChebWN)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元任务卸载方法(DRL-based Binary task Offloading Algorithm,DBOA),该算法将二元任务卸载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首先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得到卸载策略,再通过一维双端查找算法确定最大化总计算速率的时间片分配方案,降低了决策过程的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验证了ChebWN在预测交通流量方面的准确性,以及DBOA在提升车联网服务响应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车联网 图神经网络(GNN)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有机物与钙镁离子对水环境中氧化石墨烯稳定性的复合影响
2
作者 方华 王燕 +3 位作者 李璇 章婷婷 赵怡 徐林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4-762,共9页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应用最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可造成潜在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进入水体后,GO将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诱发凝聚和沉降而改变其稳定性和生态毒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是应用最广泛的碳纳米材料,可造成潜在的水生态环境风险。进入水体后,GO将受各类环境因子的影响诱发凝聚和沉降而改变其稳定性和生态毒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天然有机物(natural organic matters,NOMs)和电解质。目前NOMs特性及其与金属离子间复合作用对水中GO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清晰。通过对水中GO凝聚、沉降和再分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研究了典型NOMs和电解质对水中GO稳定性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电解质可压缩GO表面双电层引发其在水中凝聚。凝聚后GO可进一步沉降并从水中分离,沉降速度与凝聚速度呈正相关。相较于Mg^(2+),Ca^(2+)与GO的亲和力更强,可使GO更快地凝聚和沉降。NOMs不会直接诱发GO凝聚,但可通过空间位阻作用抑制凝聚。相较于海藻酸钠,腐殖酸(humic acid,HA)更易被GO吸附,抑制凝聚作用更强。HA可与Ca^(2+)发生络合凝聚;GO、Ca^(2+)和HA共存时,引发了多种凝聚过程的协同,使凝聚速度加快。有机物分子量越大,对GO凝聚和沉降的抑制作用越强。再分散过程使GO凝聚体分解,再分散后的GO可再次自发凝聚和沉降,但速度变慢。有机物存在进一步增强了再分散后GO在水中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全面评估GO在水中的稳定性和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天然有机物 钙镁离子 凝聚动力学 沉降动力学 再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1月不同气象条件对大气环境影响比对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玉航 汤莉莉 +5 位作者 潘良宝 李健军 蒋磊 张运江 陆维青 高愈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4-52,共9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迅速增加,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愈发严重。该研究利用大气污染和卫星观测资料,并结合气象资料,对长三角西部典型城市南京两年1月份的大气污染特征和典型污染日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风向、风速、相对湿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群的迅速增加,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愈发严重。该研究利用大气污染和卫星观测资料,并结合气象资料,对长三角西部典型城市南京两年1月份的大气污染特征和典型污染日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风向、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条件是影响2 a重污染日频次不同的重要原因;除了冷空气南下型,冷锋前型、冷高压后部型、冷高压控制型、均压场型和倒槽暖区型均有利于重污染天气的形成。相对于2014年1月,2013年受冷高压影响更加深入,在冷高压控制下达到的严重污染日更多。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地面风场、近地面垂直速度ω、逆温层高度与厚度的不同,以及近地面是否有湿层出现,均是造成不同污染过程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冬季1月污染爆发时,混合层高度与PM_(2.5)的质量浓度呈现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1月 气象条件 大气污染 比对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涂层的CuMnCeO_(x)催化剂协同脱除氯苯和NO_(x)研究
4
作者 魏琛 黄琼 +6 位作者 毛君杰 童熙 杨孜素 单佳鑫 杨波 李大伟 陶涛 《分子催化(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242,I0003,共11页
PM_(2.5)和O_(3)污染问题仍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中的重大难题,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是这两类污染物的重要前驱体.因此,高效去除VOCs和NO_(x)已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策略.虽然去除VOCs和NH_(3)-SCR脱硝技术已广... PM_(2.5)和O_(3)污染问题仍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中的重大难题,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氮氧化物(NO_(x))是这两类污染物的重要前驱体.因此,高效去除VOCs和NO_(x)已成为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策略.虽然去除VOCs和NH_(3)-SCR脱硝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但协同脱除VOCs和NO_(x)仍面临挑战.本研究分别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和两步溶胶-凝胶法合成制备了CuMnCeTiO_(x)/堇青石和CuMnCeO_(x)/TiO_(2)/堇青石催化剂协同脱除氯苯(CB)和NO_(x),考察了制备方法、TiO_(2)涂层以及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步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CuMnCeO_(x)/TiO_(2)/堇青石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酸性位点、表面氧种类及比表面积等,当TiO_(2)涂层和CuMnCeO_(x)活性组分负载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19%时,其协同脱除效率最佳,其在230℃时CB和NO_(x)去除率均高于85%,协同脱除效率明显提升,而采用一步溶胶-凝胶法所制催化剂由于活性成分的聚集导致CB氧化和NO_(x)还原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和NO_(x)协同脱除 催化氧化还原 催化剂 TiO_(2)涂层的CuMnCe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明成 邱子健 +1 位作者 王洲章 申卫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6,共12页
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在当前缓解气候变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农田土壤面临着生产力提升和固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促进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发展,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和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在当前缓解气候变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农田土壤面临着生产力提升和固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促进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协同发展,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暖和粮食安全问题意义重大。当前,农田地力提升与固碳减排之间的协同研究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科学理论,相应的协同技术、产品研发和协同技术模式应用较为缺乏。为此,本文综述了农田土壤地力提升和固碳减排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二者协同发展的研究现状及促进二者协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本文将为耕地产能提升和减缓气候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安全 地力提升 固碳减排 土壤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技术对二甲苯分子光谱性质研究
6
作者 高文汉 蔡玉垚 +2 位作者 韩博元 冯骏 刘玉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36,共5页
二甲苯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排放量随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急速上升。如何分辨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成为环境的检测要点。采用拉曼散射理论对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进行拉曼光谱探测实验,对其拉曼光谱进行分析以辨认二甲苯的同分... 二甲苯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排放量随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急速上升。如何分辨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成为环境的检测要点。采用拉曼散射理论对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进行拉曼光谱探测实验,对其拉曼光谱进行分析以辨认二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探测系统为一台自行研制的拉曼光谱仪组成。采用单电子近似理论从头算法在HF/6-31+的基组上得到优化后的分子结构模型,以模型计算得到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拉曼光谱,结合Gaussview 5.0软件,对二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特征峰振动做归属,实现二甲苯同分异构体的快速分辨。通过自行研制拉曼光谱仪开展二甲苯的特性研究,为二甲苯同分异构体鉴别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苯 同分异构体 拉曼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分析
7
作者 蒋妍 朱君 乐旭 《气候与环境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8,共12页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的气象要素数据,通过逐步回归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了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与各气象因子的关联,揭示了气象因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15~2022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向好发展,江苏、上海、安徽和浙江地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以2.99%、2.56%、2.29%、1.96%的速率增长;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月变化趋势相似,冬季高(AQI均值为90.1)夏季低(AQI均值为39.7)。(2)夏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气压(有污染时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均值为0.119,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09),且气压与AQI的相关性在有污染和无污染时分别以每年6.71%和0.58%的速率增长。(3)冬季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是风速(无污染时相关性均值为−0.137;有污染时相关性均值在2019年之前和2019年之后分别为−0.120和0.249);且存在污染和无污染时,风速与AQI的相关性分别以每年3.72%和0.39%的速率上升。这些结果表明在夏季和冬季,气压和风速对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影响持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空气质量指数 气象因子 逐步回归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光照环境下基于定制椭圆的无人船姿态视觉测量
8
作者 邓冬进 葛泉波 戴跃伟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4,共9页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图像对比度低和噪声增多导致单目视觉姿态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快速椭圆检测的无人船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颜色阈值分割技术与颜色和对比度增强技术相结合来提升边缘信息的获取精确度。其次,设计八邻域...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图像对比度低和噪声增多导致单目视觉姿态测量不准确的问题,提出基于快速椭圆检测的无人船姿态估计方法。首先,通过自适应颜色阈值分割技术与颜色和对比度增强技术相结合来提升边缘信息的获取精确度。其次,设计八邻域跟踪与弧弦比方法去除低光照图像噪声引起的伪弧,并结合改进的圆弧特征映射技术进一步区分伪弧段,以减少参数拟合的计算负担。最后,利用椭圆平面法向量和矩形法向量的平行性消除椭圆姿态角计算的二义性,以提高算法在低光照环境下的鲁棒性。实验表明,提出的无人船姿态估计算法具有更快的检测速度,同时保持更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分割 弧弦比 特征映射 二义性 八邻域跟踪 姿态视觉 椭圆平面法 快速椭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影响我国大气重污染事件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秦卓凡 廖宏 代慧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8,共13页
地表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重污染事件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文中综述了中国近几年关于气候变化对PM_(2.5)和O_(3)重污染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PM_(2.5)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静稳天气条件下而O_(3)重污... 地表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重污染事件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关注对象。文中综述了中国近几年关于气候变化对PM_(2.5)和O_(3)重污染事件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PM_(2.5)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静稳天气条件下而O_(3)重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高温低湿天气条件下。气候变化(包括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和大气成分变化驱动的全球变暖),主要通过影响大尺度环流和区域环流进而影响局地重污染气象条件。目前关于气候变化影响PM_(2.5)的研究较为系统,能识别气候因子或全球变暖对典型重污染事件或重污染事件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但气候变化影响O_(3)重污染事件的研究还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大气重污染事件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环境基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红 李雷 +6 位作者 许伶红 王宗爽 张新民 王学中 段菁春 夏芬美 张正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0-57,共18页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的许多物种对人体具有危害性,同时,VOCs对大气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大气VOCs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控制大气VOCs污染对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中的许多物种对人体具有危害性,同时,VOCs对大气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区域大气VOCs污染已经十分严重,控制大气VOCs污染对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许多国家或国际组织制定了大气VOCs环境基准或者发布了大气VOCs环境基准指导值,这对于加强VOCs污染控制及环境管理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我国尚未制定大气VOCs环境基准,亟待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在综述国际大气VOCs环境基准研究进展,介绍当前我国大气VOCs环境基准研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气VOCs环境基准的研究需求,并对今后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大气环境 环境基准 研究需求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概念、技术及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30
11
作者 方巍 伏宇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5,共16页
网络技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元宇宙,并进一步促进人们物质生活各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产业界、学术界、媒体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技术维度和应用角度... 网络技术、人机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元宇宙,并进一步促进人们物质生活各个方面的数字化转型.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产业界、学术界、媒体界及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技术维度和应用角度深度剖析元宇宙.首先,从定义、起源与发展、特征和关键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物联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电子游戏技术、区块链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和其他技术)等多方面对元宇宙的概念及内涵进行论述;然后,讨论了当下布局元宇宙的企业和应用实例;最后,剖析了目前元宇宙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并对未来研究与应用进行了展望.通过对元宇宙当前的发展状况、研究趋势进行归纳分析以及科学地评估元宇宙的落地应用,为元宇宙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边缘计算 6G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云平 牛天宇 +3 位作者 敖洋钒 周朝杰 还红华 张婷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在多障碍物或空间受限等复杂环境中协同飞行时无法实现群体自主的协同演化及适应环境、态势的变化,导致整个群体运动产生振荡、失控等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理论。通过建立群体运动行... 针对无人机集群在多障碍物或空间受限等复杂环境中协同飞行时无法实现群体自主的协同演化及适应环境、态势的变化,导致整个群体运动产生振荡、失控等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理论。通过建立群体运动行为稳定程度的熵度量函数,作为个体之间协同运动的适应度值指标,实现复杂环境下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自适应调节。最后进行仿真实验,相比传统无人机集群算法,引入群体熵度量的无人机运动集聚收敛速度提高30%,复杂环境中集群运动的熵值波动范围下降21.8%,有效证明群体熵度量对于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集群运动 运动一致性 群体熵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发电项目大气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评价——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例
13
作者 陈飞 朱新胜 +1 位作者 李杉 高吉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44-48,52,共6页
[目的]研究垃圾发电项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案例,在分析其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和前期污染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模拟评价该垃圾发电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 [目的]研究垃圾发电项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案例,在分析其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和前期污染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模拟评价该垃圾发电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SO_2、NO_2、HCl、HF、H_2S和NH_3的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7.84、16.53、0.16、0.17、21.23和3.61μg/m^3;PM_(10)、SO_2、NO_2、HCl和HF污染物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6.52、0.11、2.84、0.28和0.30μg/m^3,相应占标率分别为4.35%、0.07%、3.54%、0.19%和0.43%;PM_(10)、SO_2和NO_2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78、0.21和0.44μg/m^3,占标率分别为1.12%、0.35%和1.10%。[结论]该项目总排放的各污染物对区域年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均可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发电项目 大气污染 AERMOD模型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硝基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和环境行为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4
作者 缑亚峰 谢鸣捷 陈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135-4150,共16页
环境空气中的硝基多环芳烃(nitr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NPAHs)因致癌和致突变属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空气中NPAHs的组成特征、时空分布、粒径分布、气固分配、来源和毒性效应的研究.我国城市... 环境空气中的硝基多环芳烃(nitrate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NPAHs)因致癌和致突变属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环境空气中NPAHs的组成特征、时空分布、粒径分布、气固分配、来源和毒性效应的研究.我国城市地区大气环境中的NPAHs浓度常高于农村地区;受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排放的影响,9-硝基蒽对城市地区NPAHs浓度的贡献占比最高.尽管NPAHs在夏季存在二次源,不利的气象条件和升高的一次排放导致我国大气中NAPHs的峰值常出现在秋、冬季节.NPAHs因蒸气压较低主要分布在颗粒物中,而颗粒态NPAHs主要分布在亚微米级颗粒物中(Dp<1μm).低分子量NPAHs(例如,1N-NAP和2N-NAP)可随着温度变化经蒸发、冷凝过程迁移至粗颗粒物(Dp>2.5μm).根据考虑不同气固分配机制模型的气固分配系数模拟结果,吸附作用在NAPHs的气固分配过程中不应被忽略.NPAHs的来源包括化石和生物质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以及母体PAHs在大气中的二次反应过程.相关性分析和特征比值常用于推断NPAHs的主要来源,但无法量化NPAHs的源贡献分布.根据环境空气中NPAHs的毒性风险评估结果,颗粒物中NPAHs对所有PAHs衍生物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的贡献比其质量占比高数倍,并且因毒性累积效应对成年人具有更高的致癌风险.为进一步了解NPAHs的环境行为,合理评估其健康效应,有必要在将来的研究中完善NPAHs的排放信息,厘清NPAH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多环芳烃 时空分布 气固分配 源解析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城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来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厚勇 隋浩新 +8 位作者 王在峰 张苏凡 杜明月 葛璇 王鸣 陶文鑫 许宏宇 顾达萨 张宜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765-4777,共13页
为研究济南市城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2020-2021年于济南市城区开展了逐月离线观测,并于2020年6月开展加密观测,分析了VOCs年度、季节、日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化学组成及臭氧生成潜势,并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 为研究济南市城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2020-2021年于济南市城区开展了逐月离线观测,并于2020年6月开展加密观测,分析了VOCs年度、季节、日体积分数变化特征、化学组成及臭氧生成潜势,并利用特征比值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解析了VOCs来源.结果表明,2021年济南市VOCs年均体积分数为(35.70±16.58)×10^(-9),较2020年改善14.48%,烷烃和OVOCs为VOCs中占比最高的两类组分.2020年VOCs体积分数均值呈冬高夏低季节特征,而2021年呈夏高春低季节特征,受济南市VOCs专项整治行动及北京冬奥会空气质量保障措施影响,2021年冬季VOCs体积分数均值较2020年改善最为明显,改善幅度为31.08%,2020年春季芳香烃贡献显著,可能与疫情管控后企业陆续复工复产有关.2020、2021年排名前十的组分主要为烷烃类与OVOCs,如丙烷、乙烷、正丁烷、甲醛、丙酮、乙醛等物种.2021年济南市城区OFP年均值为239.39μg/m^(3),较2020年下降22.46%,烷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OFP改善幅度分别为29.28%、3.09%、67.93%、83.49%,烯烃OFP明显上升,上升幅度为37.49%,OVOCs维持在较高水平.2020、2021年OFP排名前十的物种主要包括甲醛、乙醛、乙烯、1-丁烯、丙烯、对/间二甲苯等.臭氧重污染期间TVOCs体积分数日变化特征呈现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中午时段为一天中的低值,夜间维持在较高水平.PMF解析结果表明:VOCs主要来源于工业源、燃烧源、油气挥发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溶剂使用源、植物源及二次生成源,机动车尾气排放源、燃烧源及工业源为济南市VOCs的重点管控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OFP) 源解析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VOCs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良瑜 母应锋 +4 位作者 蔡沅辰 陈新星 王鸣 周春华 丁峰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数据,分析VOCs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VOCs及其组分体积分数均显著下降,TVOCs 7年均值为21.7×10^(-9),各组分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烷... 基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自动监测数据,分析VOCs污染特征及其臭氧生成潜势(OFP)。结果表明:2016—2022年南京市大气VOCs及其组分体积分数均显著下降,TVOCs 7年均值为21.7×10^(-9),各组分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烷烃>烯烃>芳香烃>炔烃;TVOCs及烷烃、烯烃、芳香烃季节变化一致,均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炔烃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TVOCs及烷烃、烯烃、炔烃月变化整体呈“V”字型特征,芳香烃近似为“W”型;除炔烃外,小时体积分数日变化基本呈“单峰型”特征。2016—2022年OFP年际变化呈显著下降趋势,7年均值为132.1μg/m^(3);OFP贡献较大的组分为烯烃(39.1%)和芳香烃(38.1%),臭氧生成的VOCs关键物种为乙烯、间/对二甲苯、甲苯、丙烯和异戊二烯,控制烯烃和芳香烃排放有利于南京市的臭氧污染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光协同作用下m-Bi_(2)O_(4)对磺胺甲基嘧啶的催化降解研究
17
作者 朱佳威 陈浩轩 +2 位作者 刘凤玲 郭照冰 仇鹏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3-561,共9页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m-Bi_(2)O_(4),并利用XRD、XPS、SEM、TEM、UV-vis DRS、PF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结构、形貌、表面价态以及压电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以磺胺甲基嘧啶(SM)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材料的压电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BaTiO 3和B... 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m-Bi_(2)O_(4),并利用XRD、XPS、SEM、TEM、UV-vis DRS、PFM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结构、形貌、表面价态以及压电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以磺胺甲基嘧啶(SM)为模拟污染物,测试了材料的压电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BaTiO 3和BiOCl相比,m-Bi_(2)O_(4)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性能.在压电光协同作用60 min后,对SM的降解效率高达96.46%.通过改变光的波长条件,证实m-Bi_(2)O_(4)在光能减弱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通过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反应体系中产生了高氧化活性的超氧自由基以及少量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并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压电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i_(2)O_(4) 磺胺甲基嘧啶 压电光催化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MobileNetV1目标检测加速器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严飞 郑绪文 +2 位作者 孟川 李楚 刘银萍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卷积神经网络是目标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巨大导致检测速度慢、功耗高,且难以部署到硬件平台,故文中提出一种采用CPU与FPGA融合结构实现MobileNetV1目标检测加速的应用方法。首先,通过设置宽度超参数和分... 卷积神经网络是目标检测中的常用算法,但由于卷积神经网络参数量和计算量巨大导致检测速度慢、功耗高,且难以部署到硬件平台,故文中提出一种采用CPU与FPGA融合结构实现MobileNetV1目标检测加速的应用方法。首先,通过设置宽度超参数和分辨率超参数以及网络参数定点化来减少网络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其次,对卷积层和批量归一化层进行融合,减少网络复杂性,提升网络计算速度;然后,设计一种八通道核间并行卷积计算引擎,每个通道利用行缓存乘法和加法树结构实现卷积运算;最后,利用FPGA并行计算和流水线结构,通过对此八通道卷积计算引擎合理的复用完成三种不同类型的卷积计算,减少硬件资源使用量、降低功耗。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可以对MobileNetV1目标检测进行硬件加速,帧率可达56.7 f/s,功耗仅为0.603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FPGA MobileNetV1 并行计算 硬件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海秀 黄仔洁 +5 位作者 陆康 陆成 何珊珊 房威志 卢海涛 陈子昂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67,共7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实现均匀去雾,引入双重注意力实现信息跨通道与空间交互,保证模型性能和抑制噪声特征。使用RESIDE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优异表现,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不同场景雾图的色彩恢复,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特征增强 并行分支结构 多尺度映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网络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金华 王远 +1 位作者 张智轩 李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 针对存在干扰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系统,设计了一种RBF网络鲁棒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在反步滑模控制的基础上,通过RBF网络逼近和补偿标称控制律,采用神经网络最小参数学习法,取神经网络的权值上界估计作为神经网络的估计值,通过设计参数估计自适应律来代替神经网络权值的调整,并用Lyapunov理论证明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有更短的调节时间,更好的跟踪精度,验证了本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姿态控制 反步滑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鲁棒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