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顶板松软煤层锚网喷支护实践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永杰 柏建彪 +3 位作者 李磊 陈军 郭刚 智庆国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57,共5页
通过分析贵州省青龙煤矿复合顶板松软煤层巷道原支护失败原因,并结合巷道的控制原理,提出巷道的控制技术:采用喷浆封闭围岩防止复合顶板风化破碎;用高预紧力、高强锚杆控制复合顶板的早期离层和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允许两帮合理... 通过分析贵州省青龙煤矿复合顶板松软煤层巷道原支护失败原因,并结合巷道的控制原理,提出巷道的控制技术:采用喷浆封闭围岩防止复合顶板风化破碎;用高预紧力、高强锚杆控制复合顶板的早期离层和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在允许两帮合理变形的同时,用高强锚杆提高两帮煤体强度;最后对帮角加固,防止帮角剪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顶板 松软煤层 煤层巷道 巷道支护 锚网喷支护 支护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化学注浆加固材料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于维雨 杨世敏 +1 位作者 刁碧波 王继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9-21,共3页
为了提高化学注浆材料的环保性能和早期强度,通过对原料进行改性和添加活性物质,研制了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强度增长快的环保型化学注浆材料。针对小屯煤矿1606开切眼顶板破碎、冒矸的问题,采用了该注浆材料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固处理。... 为了提高化学注浆材料的环保性能和早期强度,通过对原料进行改性和添加活性物质,研制了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低、强度增长快的环保型化学注浆材料。针对小屯煤矿1606开切眼顶板破碎、冒矸的问题,采用了该注浆材料对巷道进行超前加固处理。应用效果表明:注浆材料固化速度快、粘接性能好,显著提高了顶板破碎体的完整性和强度,有效控制了顶板破碎引起的冒顶和片帮现象,大幅提高掘进速度,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材料 注浆加固 超前加固 破碎煤岩体 破碎顶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机制的力学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节涛 段昌晨 孙尚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6,共5页
为了分析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对巷道围岩的加固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端锚阶段围岩体轴向附加应力与弱面的抗剪性能和全锚阶段围岩体轴向附加应力与弱面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端锚阶段通过预应力将浅部围岩卸载应力转移到深部;全... 为了分析预应力锚索全长锚固对巷道围岩的加固作用,采用理论分析方法研究了端锚阶段围岩体轴向附加应力与弱面的抗剪性能和全锚阶段围岩体轴向附加应力与弱面的抗剪性能。结果表明:端锚阶段通过预应力将浅部围岩卸载应力转移到深部;全长锚固后提高支护刚性与支护靶向性;全长锚固具有解耦吸能柔性支护性能。预应力全长锚固较端锚支护,支护性能大幅提高,其技术在煤矿现场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索 全长锚固 轴向附加应力 抗剪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条件三软煤层沿空巷道支护设计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炜光 史节涛 蔺增元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1,共4页
针对小屯煤矿沿空巷道顶底板岩性松软、沿空煤柱浸水失稳、围岩持续大变形等问题,通过现场围岩变形监测和拉拔试验,分析原有支护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两帮中空注浆锚杆(锚索)高强预注+顶板... 针对小屯煤矿沿空巷道顶底板岩性松软、沿空煤柱浸水失稳、围岩持续大变形等问题,通过现场围岩变形监测和拉拔试验,分析原有支护条件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破坏原因,并对支护方案进行优化,提出"两帮中空注浆锚杆(锚索)高强预注+顶板高强全锚+底角注浆加固"的支护方案。经现场工业试验巷道的底鼓量、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分别减少了38%、77%、40%,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的变形破坏,保证了沿空巷道的稳定性,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软煤层 沿空巷道 中空注浆锚杆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的小屯煤矿充水条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樊娟 南生辉 +2 位作者 刘英锋 周天威 张光明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87,共8页
充分辨识小屯煤矿充水条件是矿区防排水工作布置的关键。在梳理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与水化学组成特征,辨识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与矿井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探讨矿井... 充分辨识小屯煤矿充水条件是矿区防排水工作布置的关键。在梳理矿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方法分析了矿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与水化学组成特征,辨识了不同含水层地下水与矿井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探讨矿井可能的充水来源。结果表明:以三叠系夜郎组玉龙山段岩溶裂隙含水层为代表的地下水主要表现为以HCO_(3)^(-)、Ca^(2+)为主要水化学组成,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且地下水中NO-3浓度偏高、较为富集重同位素,而矿井水表现为高浓度SO_(4)^(2-)、Na^(+)、TDS等水化学组成特征,水化学类型为SO_(4)·HCO_(3)-Na型,且矿井水中NO_(3)^(-)浓度普遍偏低、氢氧同位素组成偏轻,与二叠系长兴-大隆组、龙潭组等裂隙水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组成近似;小屯煤矿仍主要以二叠系长兴-大隆组、龙潭组等为主要充水含水层,两者之间水力联系密切,而局部通道可能受到上覆三叠系夜郎组玉龙山段岩溶裂隙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氢氧同位素 充水条件 岩溶含水层 小屯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