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会式群智感知中覆盖最大化的去中心化任务分配
1
作者 陈杨辉 於志勇 +3 位作者 黄昉菀 郝勇涛 涂淳钰 吴越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2-1759,共8页
传统的机会式群智感知需要由平台进行集中式任务分配,存在对平台性能要求高和隐私泄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案,旨在去中心化的机会式感知场景下,实现带有全局预算约束的任务分配,使任务覆盖最大化.区别于传... 传统的机会式群智感知需要由平台进行集中式任务分配,存在对平台性能要求高和隐私泄露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案,旨在去中心化的机会式感知场景下,实现带有全局预算约束的任务分配,使任务覆盖最大化.区别于传统方法,通过参与者自主选择是否参与感知任务的方式来实现任务分配,构造了一个多智能体协同系统.在去中心化场景下,保证全局约束并实现高效的任务分配是一大挑战.为解决上述挑战,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蚁群算法应用到任务分配问题上,同时以通信的方式获取目标评估函数以及更新信息素,实现智能体间协同求解,从而适用于去中心化的场景;另一种是基于QMIX框架的决策通信方法,将QMIX中智能体网络的输出作为建议动作,引入决策通信层,根据建议动作以及动作价值进行协商,从而遵循全局约束条件.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法在任务覆盖率上可以与集中式规划方法相当,并在耗时等综合性能上具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感知 多智能体 蚁群算法 去中心化 任务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流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腺体分割
2
作者 林嘉雯 陈苏苏 +2 位作者 林智明 李笠 翁谦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65,共14页
睑板腺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干眼症的分型诊断、管理与个性化治疗中,但仅靠眼科医生进行直接观察和定性评估,评价主观且可重复性低。为提高眼科医生的诊断效率,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基于U-Net的红外睑板腺图像腺体分割方法,但在图像边缘... 睑板腺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干眼症的分型诊断、管理与个性化治疗中,但仅靠眼科医生进行直接观察和定性评估,评价主观且可重复性低。为提高眼科医生的诊断效率,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基于U-Net的红外睑板腺图像腺体分割方法,但在图像边缘、出现反光点以及腺体密集区域,分割结果仍不理想。考虑到红外睑板腺图像成像与腺体分布的特点,提出基于形状流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腺体分割模型SS-UNet,引入空洞卷积模块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设计形状流辅助分支以充分学习腺体的形状信息,采用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以获得粗细各异腺体的特征表示。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使用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眼科收集的包含203幅红外睑板腺图像的全标注数据集在同等实验环境下与其他先进分割模型开展对比实验,并进行模块消融分析,同时展示了可视化结果。实验表明,SS-UNet的Acc、Dice、IoU等指标分别达到了94.62%、80.94%和68.17%,相较于基准网络U-Net分别提升了0.36%、1.41%和1.95%。研究表明,SS-UNet能够充分运用腺体的形状与尺度等信息,解决腺体粘连、漏检等错误分割问题,有效提高分割精度,为辅助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腺体分割 空洞卷积 形状流 多尺度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标度网络的类脑储备池拓扑设计
3
作者 刘瑄昀 闫莹 +1 位作者 於志勇 黄昉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5-1393,1402,共10页
为了优化回声状态网络(ESN)储备池的设计,应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Chung-Lu(CL)构造算法生成灵活且高效的无标度网络.针对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度值偏差,使用随机剪枝或度值剪枝改进无标度网络.通过模拟随机攻击或针对性攻击来提高储备池... 为了优化回声状态网络(ESN)储备池的设计,应用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Chung-Lu(CL)构造算法生成灵活且高效的无标度网络.针对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度值偏差,使用随机剪枝或度值剪枝改进无标度网络.通过模拟随机攻击或针对性攻击来提高储备池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剪枝机制的CL算法构造了具有幂律性质的无标度网络,构建速度和预测性能均明显优于基线算法,随机剪枝的效果优于度值剪枝.相比基线算法的最优结果,基于随机剪枝的CL算法构建的ESN的运行时间和预测误差最少降低了14.2%和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标度网络 类脑储备池 剪枝机制 回声状态网络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强化学习的多边缘协同负载均衡方法
4
作者 郑龙海 肖博怀 +2 位作者 姚泽玮 陈星 莫毓昌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8-348,共11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中,设备通过将计算密集型任务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可以有效减少应用程序的延迟和能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边缘服务器之间需要协作而非单独工作。针对多边缘协作的负载均衡问题,现有的策略往往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或缺... 在移动边缘计算中,设备通过将计算密集型任务卸载到附近边缘服务器,可以有效减少应用程序的延迟和能耗。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边缘服务器之间需要协作而非单独工作。针对多边缘协作的负载均衡问题,现有的策略往往依赖于精确的数学模型或缺乏对边缘拓扑关系的利用。为了解决此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强化学习的卸载决策方法。首先将多边缘协作的负载均衡场景抽象为图数据;然后采用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嵌入过程来提取图的信息特征,以辅助深度Q网络进行卸载决策;最后通过集中反馈控制机制找到目标负载均衡方案。在多个场景下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缩短任务平均响应时延方面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优于对比算法且接近理想方案的负载均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缘协作 负载均衡 任务卸载 图神经网络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路径驱动的微流控生物芯片任意角度布线算法
5
作者 潘友林 郭帅 +1 位作者 黄兴 刘耿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8-988,共11页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continuous-flow microfluidic biochips,CFMBs)由于其能够自动高效地执行生化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PathDriver+将实际的流体运输需求考虑进CFMBs设计流程中,并实现了实际的流体运输和去除,并为每个运输任务...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continuous-flow microfluidic biochips,CFMBs)由于其能够自动高效地执行生化应用,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PathDriver+将实际的流体运输需求考虑进CFMBs设计流程中,并实现了实际的流体运输和去除,并为每个运输任务规划独立的流路径,而这些问题在之前的工作中被忽略了.但是,由于PathDriver+仅考虑了网格模型下总体布线的线长优化,而未考虑详细布线,没有充分利用CFMBs布线的灵活性.此外,PathDriver+仅考虑X型布线方式,而任意角度布线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布线资源,从而缩短流通道长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流路径驱动的任意角度布线算法,在考虑实际的流体运输需求的同时,提高布线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流通道的长度.首先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构建搜索图,从而在保证布线质量的同时,提高布线解的搜索效率.然后,在构建的搜索图上,使用基于Dijkstra的流路径布线方法,以快速生成具有较短线长的布线结果.在布线过程中针对流通道复用和流通道交叉点数量优化问题,分别提出了通道复用策略和交叉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布线结果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与最新工作PathDriver+相比,所提算法在布线总线长、流层端口使用数量、通道交叉点数量方面分别降低了33.21%,11.04%,44.79%,通道复用率平均提高了26.88个百分点,交叉点处引入阀门的总数量平均减少了42.01%,这表明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物理设计 任意角度布线 流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麻雀搜索优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算法
6
作者 郑瀚 周茹平 刘耿耿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94-1507,共14页
Steiner最小树是求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问题的最佳连接模型。然而,现代芯片中往往存在各种障碍,如宏单元、IP块等,这些障碍使得Steiner最小树的构建更为困难。同时,考虑到X结构布线具有的良好线长优化能力以及麻雀搜索算法在求解NP... Steiner最小树是求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布线问题的最佳连接模型。然而,现代芯片中往往存在各种障碍,如宏单元、IP块等,这些障碍使得Steiner最小树的构建更为困难。同时,考虑到X结构布线具有的良好线长优化能力以及麻雀搜索算法在求解NP难问题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麻雀搜索优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算法(DSSA_OAXSMT)。设计了基于边点对编码的麻雀表示方法与有效的适应度计算方法,以及一种基于离散化变异与交叉运算的麻雀种群更新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离散化的X结构绕障Steiner最小树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处理策略,避免了障碍信息的重复计算,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提出了一种混合初始化策略,通过结合贪心思想和轮盘赌思想提高初始种群的多样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绕行的调整策略以满足障碍约束。提出了一种混合精炼策略,其中包含基于公共边的局部精炼策略与基于交叉检测与处理的优化策略,能够进一步优化线长代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比于同类工作取得了更佳的线长优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iner最小树 X结构 绕障 离散麻雀搜索优化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控制逻辑布线
7
作者 蔡华洋 黄兴 刘耿耿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0-962,共13页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成为了目前最具前景的生化实验平台之一.该芯片通过采用内部的微阀门以及微通道来操纵体积仅为毫升或纳升的流体样品,从而自动执行混合和检测等基本的生化实验操作.为了实现正确的... 随着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成为了目前最具前景的生化实验平台之一.该芯片通过采用内部的微阀门以及微通道来操纵体积仅为毫升或纳升的流体样品,从而自动执行混合和检测等基本的生化实验操作.为了实现正确的生化测定功能,部署于芯片内部的微阀门通常需要由基于多路复用器的控制逻辑进行管控,其通过控制通道获得来自核心输入的控制信号以实现精确切换.由于生化反应通常需要非常高的灵敏度,因此为了保证信号的即时传输,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连接每个阀门的控制路径长度,以降低信号传输的时延.此外,为了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如何有效减少控制逻辑中通道的总长度也是逻辑架构设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控制逻辑布线算法以最小化信号传输时延以及控制通道总长度,从而自动构建高效的控制通道网络.该算法采用竞争深度Q网络架构作为深度强化学习框架的智能体,从而对信号传输时延和通道总长度进行权衡评估.此外,针对控制逻辑首次实现了对角型的通道布线,从根本上提高了阀门切换操作的效率并降低了芯片的制造成本.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构建高性能、低成本的控制逻辑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微流控生物芯片 深度强化学习 控制逻辑 控制通道网络 对角通道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切片划分与协作卸载
8
作者 王鹏飞 郑霖睿 +2 位作者 于正欣 苗旺 陈哲毅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75-2282,共8页
新兴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Networks,SAGIN)赋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更广泛的通信覆盖范围与更灵活的网络接入能力.然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与低效的资源利用严重影响了SAGIN中计算卸载的... 新兴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Networks,SAGIN)赋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更广泛的通信覆盖范围与更灵活的网络接入能力.然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与低效的资源利用严重影响了SAGIN中计算卸载的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QoS).现有研究工作大多针对静态环境或依赖系统先验知识,难以适应动态复杂的SAGIN环境.针对上述挑战,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面向SAGIN的切片划分与协作卸载(Slice Partitioning and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SPCO)框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的切片资源划分方法,通过感知用户流量的变化趋势,实现高效的切片资源划分.接着,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的协作卸载与资源分配方法,通过应对Q值高估与高方差导致的难以收敛等问题,实现了通信和计算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异构平台的高效协作卸载.大量基于真实流量数据集的实验验证了SPCO的有效性.所提SPCO框架可有效增加服务商收益,且相较于其他基准方法可以取得更加优越的任务完成率与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 网络切片 协作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
9
作者 黄智钦 卢恬英 陈哲毅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9,共15页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 在大规模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系统中,无人机使能的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可缓解终端IoT设备的性能限制。然而,由于不均匀的IoT设备分布与低效的问题求解效率,如何在大规模IoT系统中高效执行计算卸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有解决方案通常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多无人机场景,导致了低效的资源利用与过度的响应延迟。为解决这些重要挑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面向大规模IoT系统的多无人机部署与协作卸载(multi-UAV deployment and collaborative offloading,MUCO)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约束K-Means聚类的无人机部署方案,在提升服务覆盖率的同时保证覆盖均衡。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强化学习(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MARL)的多无人机协作卸载策略,将来自IoT设备的卸载请求进行拆分与分布式执行,进而实现高效的协作卸载。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MUCO方法的有效性。与基准方法相比,MUCO方法在不同场景中平均可以取得约23.82%和28.13%的无人机部署性能提升,且能取得更低的时延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边缘计算 无人机部署 计算卸载 K-MEANS聚类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变量时空反转Transformer的边缘负载预测方法
10
作者 江庆南 许浩然 +2 位作者 陈哲毅 于正欣 苗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18-1926,共9页
作为边缘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负载预测直接影响着资源分配和系统性能.传统的负载预测方法在面对具有明显趋势或规律的负载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然而,鉴于边缘环境的高动态性以及多维数据的高度复杂性,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精... 作为边缘系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负载预测直接影响着资源分配和系统性能.传统的负载预测方法在面对具有明显趋势或规律的负载时可获得令人满意的预测效果.然而,鉴于边缘环境的高动态性以及多维数据的高度复杂性,传统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精确高效的负载预测.同时,时空信息的引入对边缘负载预测所能带来的潜在价值也尚未得到充分研究.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多变量时空反转Transformer的边缘负载预测方法(Multi-variable Spatio-Temporal Inverted Transformer,MSTIT).所提出的MSTIT方法设计了一种静态内容感知层用于提取边缘负载时序数据的多维变量特征,并提出一种可学习的位置嵌入提取边缘节点位置的全局信息并以此捕获时序数据中的空间特征.接着,通过引入序列反转从而更好地利用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来关联多个变量与融合时空信息.因此,MSTIT方法能够高效地提取边缘负载的关键特征,并充分利用时空信息,从而实现对多维、高动态边缘负载的准确高效预测.基于真实的边缘负载数据集,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和分析,证明了所提出的MSTIT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基准方法相比,MSTIT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并且在不同的预测场景下均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负载预测 特征提取 时空信息 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邦增量学习的SDN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延华 方文昱 +2 位作者 郭文忠 赵宝康 黄维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52-2866,共15页
SDN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网络范式.面对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在SDN中集成高效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尤为重要.由于SDN集中控制的特性,集中式DDoS攻击检测方法在SDN环境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使得SDN的控制平面安全性受到了巨大挑战.此外,... SDN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网络范式.面对DDoS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在SDN中集成高效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尤为重要.由于SDN集中控制的特性,集中式DDoS攻击检测方法在SDN环境中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使得SDN的控制平面安全性受到了巨大挑战.此外,SDN环境中流量数据不断增加,导致复杂流量特征的更复杂化、不同实体之间严重的Non-IID分布等问题.这些问题对现有的基于联邦学习的检测模型准确性与鲁棒性的进一步提高造成严重阻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增量学习的SDN环境下DDoS攻击检测模型.首先,为解决集中式DDoS攻击检测的安全风险与数据增量带来的Non-IID分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联邦增量学习的加权聚合算法,使用动态调整聚合权重的方式个性化适应不同子数据集增量情况,提高增量聚合效率.其次,针对SDN环境中复杂的流量特征,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LSTM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通过统计SDN环境中流量数据的时序特征,提取并学习数据的时序关特征的相关性,实现对流量特征数据的实时检测.最后,本文结合SDN集中管控特点,实现了SDN环境下的DDoS实时防御决策,根据DDoS攻击检测结果与网络实体信息,实现流规则实时下发,达到有效阻断DDoS攻击流量、保护拓扑重要实体并维护拓扑流量稳定的效果.本文将提出的模型在增量式DDoS攻击检测任务上与FedAvg、FA-FedAvg和FIL-IIoT三种方法进行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在DDoS攻击检测准确率上提升5.06%~12.62%,F1-Score提升0.0565~0.14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联邦增量学习 网络安全 DDOS攻击检测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任务解耦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牛玉贞 陈铭铭 +1 位作者 李悦洲 赵铁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5,共12页
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照片往往存在亮度低、颜色失真、噪声高、细节退化等多重耦合问题,因此低照度图像增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通常聚焦于对亮度和色彩的提升,导致增强图像中仍然存在噪声等缺陷... 低照度条件下拍摄的照片往往存在亮度低、颜色失真、噪声高、细节退化等多重耦合问题,因此低照度图像增强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通常聚焦于对亮度和色彩的提升,导致增强图像中仍然存在噪声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解耦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根据低照度图像增强任务对高层和低层特征的不同需求,将该任务解耦为亮度与色彩增强和细节重构两组任务,进而构建双分支低照度图像增强网络模型(Two-Branch Low-light Image Enhancement Network,TBLIEN).其中,亮度与色彩增强分支采用带全局特征的U-Net结构,提取深层语义信息改善亮度与色彩;细节重构分支采用保持原始分辨率的全卷积网络实现细节复原和噪声去除.此外,在细节重构分支中,本文提出一种半双重注意力残差模块,能在保留上下文特征的同时通过空间和通道注意力强化特征,从而实现更精细的细节重构.在合成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广泛实验表明,本文模型的性能超越了当前先进的低照度图像增强方法,并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且可适用于水下图像增强等其他图像增强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任务解耦 双分支网络模型 对比学习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辅助和多尺度Transformer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13
作者 陈羽中 陈友昆 +1 位作者 林闽沪 牛玉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2-2256,共15页
与从现实场景中拍摄的自然图像不同,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合成图像,通常由计算机生成的文本、图形和动画等各种多媒体形式组合而成.现有评估方法通常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边缘结构信息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感知的影响.为解决上... 与从现实场景中拍摄的自然图像不同,屏幕内容图像是一种合成图像,通常由计算机生成的文本、图形和动画等各种多媒体形式组合而成.现有评估方法通常未能充分考虑图像边缘结构信息和全局上下文信息对屏幕内容图像质量感知的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边缘辅助和多尺度Transformer的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模型.首先,使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构造由失真屏幕内容图像高频信息组成的边缘结构图,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输入的失真屏幕内容图像和相应的边缘结构图进行多尺度的特征提取与融合,以图像的边缘结构信息为模型训练提供额外的信息增益.此外,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基于Transformer的多尺度特征编码模块,从而在CNN获得的局部特征基础上更好地建模不同尺度图像和边缘特征的全局上下文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指标上优于其他现有的无参考和全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方法,能够取得更高的主客观视觉感知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参考屏幕内容图像质量评估 高斯拉普拉斯算子 卷积神经网络 TRANSFORMER 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环境中面向5G网络切片的计算卸载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俊杰 王鹏飞 +2 位作者 陈哲毅 于正欣 苗旺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85-2293,共9页
5G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的出现,有望支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在降低服务延迟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有效结合网络切片与... 5G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的出现,有望支持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系统在降低服务延迟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由于MEC系统状态的动态性与用户需求的多变性,如何有效结合网络切片与计算卸载技术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有解决方案通常依赖于静态网络资源划分或系统先验知识,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MEC环境,造成了过度的服务延时与不合理的资源供给.为解决上述重要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MEC环境中面向5G网络切片的计算卸载(Computation Offloading towards Network Slicing,CONS)方法.首先,基于对历史用户请求的分析,设计了一种门控循环神经网络对未来时隙的用户请求数量进行精确预测,结合用户资源需求对网络切片进行动态调整.接着,基于网络切片资源划分的结果,设计了一种双延迟深度强化学习对计算卸载与资源分配进行决策,通过解决Q值过高估计和高方差问题,进而有效逼近动态MEC环境下的最优策略.基于真实用户通信流量数据集,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的CONS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与其他5种基准方法相比,CONS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服务提供商的收益,且在不同场景下均展现出了更加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网络切片 计算卸载 资源分配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比性视觉-文本模型的光场图像质量评估
15
作者 王汉灵 柯逍 +1 位作者 江澳鑫 郭文忠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62-3577,共16页
光场图像作为一种能够捕获场景每个位置光线信息的图像类型,在电子成像、医学影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光场图像质量评估(Light Fiel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LFIQA)旨在衡量此类图像的质量,但当前方法面临视觉效果... 光场图像作为一种能够捕获场景每个位置光线信息的图像类型,在电子成像、医学影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光场图像质量评估(Light Field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LFIQA)旨在衡量此类图像的质量,但当前方法面临视觉效果与文本模态间异构性的重要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视觉的多模态光场图像质量评估模型.具体来说,在视觉模态方面,我们设计了多任务模型,结合边缘自动阈值算法有效丰富了光场图像的关键表示特征.在文本模态方面,基于输入噪声特征与预测噪声特征的对比,准确识别光场图像的噪声类别,并验证了噪声预测对优化视觉表示的重要性.基于上述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优化的通用噪声文本配置方法,并结合边缘增强策略,显著提升了基线模型在光场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此外,通过消融实验,评估了各组件对整体模型性能的贡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在公开数据集Win5-LID和NBU-LF1.0的实验中表现出色,还在融合数据集中展示出优秀的实验结果,与现有最优算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在两个数据库中的性能分别提升了2%和6%.本文提出的噪声验证策略和配置方法不仅为图像质量评估中的噪声预测任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可用于其它噪声预测类型的辅助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质量评估 光场图像 视觉-文本模型 多任务模式 噪声预测 图像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生物芯片下容错导向的高阶综合算法
16
作者 朱予涵 刘博文 +1 位作者 黄兴 刘耿耿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141-4150,共10页
作为新一代流式微流控生物芯片,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FPVA)生物芯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物化学实验平台。然而,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制造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些物理故障,如通道阻塞和泄漏,这无疑会影响生化检测... 作为新一代流式微流控生物芯片,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FPVA)生物芯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生物化学实验平台。然而,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制造过程中通常存在一些物理故障,如通道阻塞和泄漏,这无疑会影响生化检测的结果。此外,高阶综合作为架构综合的首要阶段,其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设计的优劣。因此,该文首次研究了FPVA生物芯片高阶综合过程中的容错问题,提出了单元功能转换方法、双向冗余方法、故障映射方法等动态容错技术,为实现高效的容错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将这些技术集成到高阶综合设计中,进一步实现了一种高质量的FPVA生物芯片下容错导向的高阶综合算法,包括故障感知的实时绑定策略和故障感知的优先级调度策略,为实现芯片架构的鲁棒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能够得到一个FPVA生物芯片下高质量且容错的高阶综合方案,为后续实现容错物理设计方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生物芯片 完全可编程阀门阵列 物理故障 容错 高阶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