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成像测井在大庆火成岩储层解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玉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30,共3页
通过电成像扫描图像及岩心扫描图片对比分析,识别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共识别6种火成岩结构,区分6种火成岩构造。火成岩结构和火成岩构造识别后,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火成岩储层岩性的精细划分。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储层裂缝与孔... 通过电成像扫描图像及岩心扫描图片对比分析,识别火成岩的结构、构造,共识别6种火成岩结构,区分6种火成岩构造。火成岩结构和火成岩构造识别后,与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实现了火成岩储层岩性的精细划分。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识别储层裂缝与孔洞,同时对裂缝参数进行定量计算,为测井解释提供了更多、更精确的储层信息,提高了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的水平和解释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火成岩结构 火成岩构造 测井解释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资料在松辽盆地火成岩岩性识别和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2
作者 潘保芝 李舟波 +3 位作者 付有升 王宏建 杨晓玲 许淑梅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56,共6页
松辽盆地火成岩矿物成分复杂,含量变化大,在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时存在解释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为此,对松辽盆地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岩性划分。分析了火成岩中的矿物成分,并基于此... 松辽盆地火成岩矿物成分复杂,含量变化大,在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时存在解释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为此,对松辽盆地火成岩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并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了岩性划分。分析了火成岩中的矿物成分,并基于此建立了以矿物为基础并包含孔隙度的体积模型(QAPM模型);建立了密度、视中子孔隙度、声波时差、伽马射线和体积光电吸收截面指数的测井响应方程,计算了岩石骨架中4种矿物的体积含量,依据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提出的火成岩矿物分类方案(QAPF方案)对火成岩进行了分类。利用自主研发的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软件,对松辽盆地深层火成岩进行了孔隙度和含水饱和度计算,所计算的孔隙度可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相比,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分析结论相吻合。给出的火成岩类型与岩心薄片命名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成岩储层 测井响应特征 因子分析方法 岩性分析 矿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评价井连续岩性剖面测井分层取值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美玲 林丽丽 +2 位作者 杜贵彬 邵阳 刘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46,共6页
阐述了测井曲线分层取值方法原理,分析了录井综合岩性剖面的层边界与测井资料分层界面间的关系,确定二者相统一的分层取值标准.研究结果使部分在测井曲线上反映不敏感的薄层、过渡岩性的分层取值效果更合理;同时针对几类岩性的含油储层... 阐述了测井曲线分层取值方法原理,分析了录井综合岩性剖面的层边界与测井资料分层界面间的关系,确定二者相统一的分层取值标准.研究结果使部分在测井曲线上反映不敏感的薄层、过渡岩性的分层取值效果更合理;同时针对几类岩性的含油储层分别建立电阻率含油性校正图版,使电阻率曲线取值更好地反映岩性特征.分层取值技术给出的测井曲线值更能反映出岩性剖面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技术 取值技术 岩性剖面 测井曲线 录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极化电位衰减谱的连续测井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伟男 余钦范 +1 位作者 姜亦忠 童茂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214-216,共3页
原有的激发极化测井仪只能采集到激发电场断开瞬间的二次场电位的衰减值,采集不到完整的激发极化电位随时间的衰减谱。本文介绍一种自行研制,且能够连续记录激发极化电位衰减谱的测井方法,该方法采用阵列式组合的电极结构,通过单片机控... 原有的激发极化测井仪只能采集到激发电场断开瞬间的二次场电位的衰减值,采集不到完整的激发极化电位随时间的衰减谱。本文介绍一种自行研制,且能够连续记录激发极化电位衰减谱的测井方法,该方法采用阵列式组合的电极结构,通过单片机控制电极系来激发和采集数据,可以采集到完整的激发极化电位衰减谱。应用该方法研制的样机已经采集到了完整的激发极化电位随时间的衰减谱,所包含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传统的激发极化测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极化 测井方法 测井仪器 阵列电极系 衰减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石油储层高分辨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伟男 余钦范 丁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32-1335,共4页
针对目前使用的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仍采用原始的地面参考电极,存在测量干扰大、测井曲线分辨率低等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井下参考电极的高分辨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电极系采用阵列式结构,电极之间彼此绝缘,仪器在上提过程中,通过... 针对目前使用的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仍采用原始的地面参考电极,存在测量干扰大、测井曲线分辨率低等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井下参考电极的高分辨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电极系采用阵列式结构,电极之间彼此绝缘,仪器在上提过程中,通过单片机自动识别经过泥岩地层的参考电极,然后以泥岩电位为参考电位进行自然电位测量.现场试验结果令人满意,其抗干扰能力和曲线分辨率均较原有的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电位 测井 分辨率 电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APM模型的元素俘获谱测井应用
6
作者 韩琳 潘保芝 +1 位作者 张建民 邢艳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10年第3期212-215,219,共5页
目前,火成岩储层评价建立的QAPM矿物模型较为合理适用,但对应的响应方程组中4类矿物的参数确定存在一定难度。元素俘获谱测井(ECS)是对地层化学元素的反映,可以利用ECS数据,结合CIPW标准矿物法思想实现火成岩中元素到矿物的转化,同时依... 目前,火成岩储层评价建立的QAPM矿物模型较为合理适用,但对应的响应方程组中4类矿物的参数确定存在一定难度。元素俘获谱测井(ECS)是对地层化学元素的反映,可以利用ECS数据,结合CIPW标准矿物法思想实现火成岩中元素到矿物的转化,同时依据QAPM模型思想对矿物进行分类,结合常规测井计算矿物参数。应用上述方法计算了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成岩储层孔隙度,与岩心分析孔隙度对比结果,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32,说明本文提供的方法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CIPW标准矿物 ECS测井 QAPM矿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逊凹陷凝灰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鹏 赵玉莲 韩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凝灰质砂岩储层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储层。由于凝灰质对储层导电机制影响很大,传统的阿尔奇公式在此已不适用。通过建立体积模型,确定各成分骨架参数,可计算凝灰质的体积含量。该文借鉴托尔诺布·伊东的饱和度模型,针对... 凝灰质砂岩储层是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最主要的储层。由于凝灰质对储层导电机制影响很大,传统的阿尔奇公式在此已不适用。通过建立体积模型,确定各成分骨架参数,可计算凝灰质的体积含量。该文借鉴托尔诺布·伊东的饱和度模型,针对凝灰质砂岩储层,对饱和度模型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在导电模型中,粘土的附加导电性不可忽略,同时凝灰岩成分的存在增加了岩石的导电性,将凝灰质砂岩的电阻看作是凝灰岩成分、泥质成分和地层水的电阻并联之和。应用该模型对凝灰质砂岩进行评价,经试油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质砂岩 导电机制 含水饱和度模型 乌尔逊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命名规范化讨论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吉光 王英武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9-313,318,共6页
现有的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已经对坳陷、断陷2种盆地类型做了明确规范。但在使用中也出现小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层级多、其它构造单元与亚二级构造带混淆、构造单元命名五花八门的现象。为此,从使用简便、利于后续工作的角度考虑,提出对... 现有的构造单元划分标准已经对坳陷、断陷2种盆地类型做了明确规范。但在使用中也出现小沉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层级多、其它构造单元与亚二级构造带混淆、构造单元命名五花八门的现象。为此,从使用简便、利于后续工作的角度考虑,提出对小沉积盆地可简化层级划分命名,按形成机制划分亚二级构造带的修改建议。要注意使用"区""带"的差别,避免同义多名或同名多义。凹陷带、断陷区、向斜区等名称不宜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名 规范 划分原则 构造单元 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地震资料零速度层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
9
作者 李晶 王成祥 +3 位作者 李军茹 王艳红 安荣霞 林绍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6-372,472+313-314,共7页
在山地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通常在CMP面上进行。本文针对山地地震资料的有限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问题,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两个方面入手,对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的零速度层方法进行研究,并用不... 在山地地震资料的常规处理中,速度分析、动校正和叠加通常在CMP面上进行。本文针对山地地震资料的有限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问题,从起伏地表条件下的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两个方面入手,对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的零速度层方法进行研究,并用不同的填充速度进行了偏移试验。研究表明,在起伏地表和水平基准面之间填充替换速度进行偏移会导致成像误差,而填充零速度层可得到正确的偏移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表 填充速度 零速度层 差分法叠后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