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平贵东 吕延防 +3 位作者 范立民 付晓飞 孙永河 高煜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67-4178,共12页
在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对油气富集区带进行刻画,分析总结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藏具有两期成藏,伊敏组晚期烃源岩大量排烃,控制早期原生油藏的形成,伊... 在含油气系统划分的基础上,对油气富集区带进行刻画,分析总结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藏具有两期成藏,伊敏组晚期烃源岩大量排烃,控制早期原生油藏的形成,伊敏组末—青元岗组沉积时期盆地反转,受活动断层调整形成次生油藏。纵向上发育中下部两套含油气系统(被动裂陷含油气系统与主动裂陷含油气系统)和一套上部含油组合,油主要分布在被动裂陷含油气系统。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1)"断-盖"共控油气富集层位,盆地发育南一段上部和大一段两套区域性优质泥岩盖层,控制了中下部含油气系统油气富集。晚期盆地反转,部分断裂活动使得油气穿越盖层运移至大磨拐河组形成次生油藏;(2)"源-储"共控油气分布范围,中下部含油气系统均发育一套烃源岩,其中南一段中部源岩为优质源岩。受大气水淋滤和有机酸溶蚀作用部分区域发育优质储层,烃源岩与优质储层的时空配置控制了油气的分布范围,油气以短距离侧向运移为主,洼陷中生成的油气优先在附近优质储层中聚集。(3)"断-隆-扇"共控油气聚集部位,中央背斜带控制潜山油藏聚集,滚动背斜带控制形成构造油藏,反向断层下盘掀斜隆起带与中央隆起带控制中下部含油气系统油气聚集,受反转构造影响活动的断裂控制上部含油组合油气聚集,近岸水下扇及三角洲前缘砂体控制洼漕中心油气成藏形成岩性油气聚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逊—贝尔凹陷 油气富集规律 主控因素 隆起带 油气聚集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通复杂断陷盆地地震采集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卢殿龙 罗春波 +2 位作者 袁良信 黄翠叶 邵冬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39-42,共4页
从伊通盆地复杂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影响复杂构造区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复杂构造下的观测系统设计及照明分析技术、复杂地表结构条件下的表层调查技术、提高信噪比的组合检波压制干扰波技术... 从伊通盆地复杂的表层结构及深层地质条件出发,分析了影响复杂构造区信噪比和分辨率的主要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复杂构造下的观测系统设计及照明分析技术、复杂地表结构条件下的表层调查技术、提高信噪比的组合检波压制干扰波技术和基于表层调查的激发技术。通过一系列技术研究,形成了"三分"、"三优选"的技术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伊通盆地复杂构造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提高了西北缘山地的成像质量,满足了油气勘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照明分析 组合检波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龙泉地区浅层强屏蔽作用下的激发井深选取
3
作者 罗春波 郭东启 +4 位作者 卢殿龙 陶冶 周新宇 余圣华 徐春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82-86,共5页
伏龙泉工区位于中央凹陷区与东南隆起区的过渡带上,是吉林探区的重点勘探区块之一。从表层调查结果揭示,伏龙泉工区近地表结构十分复杂,存在高速夹层,岩性为硬质泥岩;该套地层对地震波的传播起到屏蔽作用,同时又是产生次生线性干扰波的... 伏龙泉工区位于中央凹陷区与东南隆起区的过渡带上,是吉林探区的重点勘探区块之一。从表层调查结果揭示,伏龙泉工区近地表结构十分复杂,存在高速夹层,岩性为硬质泥岩;该套地层对地震波的传播起到屏蔽作用,同时又是产生次生线性干扰波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地震采集资料品质的提高。通过精细的表层调查,建立精确的表层及深层地质模型,利用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正演技术,准确地选择了浅层屏蔽区的最佳井深,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测井 井深设计 模型正演 伏龙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震采集中一致性问题探讨
4
作者 郭东启 罗春波 +5 位作者 卢殿龙 薛东 陶冶 袁良信 周新宇 齐久耕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5-57,共3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吉林探区的地震采集转向了岩性油藏、隐蔽油藏他和深层火山岩勘探,要求地震采集资料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而由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产生的采集脚印及激发接收条件差异产生的子波不一致,影响了采集中处理精度的提高...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吉林探区的地震采集转向了岩性油藏、隐蔽油藏他和深层火山岩勘探,要求地震采集资料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而由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产生的采集脚印及激发接收条件差异产生的子波不一致,影响了采集中处理精度的提高和解释中地震属性的精度提高。因此,从影响子波一致性的原因入手,从观测系统设计、激发和接收因素的选择上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减弱影响子波一致性的技术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杂地表的地震采集资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测系统 采集脚印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124区漏失层固井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启先 高兴原 +1 位作者 钟振环 李成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35,141-142,共4页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经常遇到钻井液漏失,由它引起的井下复杂情况和诱发的恶性事故,对钻、完井危害极大。苏丹124区平均每年因处理井漏损失的时间约4514h;平均每年损失约877万美金。为此,针对124区漏失性地层的复杂特性,通过研究实践,总... 在钻井、完井过程中经常遇到钻井液漏失,由它引起的井下复杂情况和诱发的恶性事故,对钻、完井危害极大。苏丹124区平均每年因处理井漏损失的时间约4514h;平均每年损失约877万美金。为此,针对124区漏失性地层的复杂特性,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固井防漏、堵漏工艺。以传统的先期堵漏,平衡压力法为基础,与现代先进的堵漏材料相结合,研发出了具有较强堵漏效果的纤维防漏水泥浆体系和凝胶堵漏工艺。并通过现场实例证明其在打水泥塞,表层固井,油层固井过程中防漏,堵漏的显著效果。通过先期泥浆预防漏失,后期水泥浆堵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提高了堵漏成功率,缩短了堵漏工期,为甲方GNPOC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124区 固井 堵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