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径1422 mm、X80高钢级输气管道的消磁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少柱 徐葱葱 +5 位作者 李景昌 齐健龙 张洪雷 于雷 王强 陈久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1-137,共7页
油气管道组对焊接过程中,管端管口处经常存在着剩磁,当剩磁较大时易发生磁偏吹,有可能影响焊接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次采用外径1 422 mm大口径、X80高钢级管道,现有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对其适用性难以确定。为... 油气管道组对焊接过程中,管端管口处经常存在着剩磁,当剩磁较大时易发生磁偏吹,有可能影响焊接施工进度和焊接质量。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首次采用外径1 422 mm大口径、X80高钢级管道,现有的消磁方法和消磁设备对其适用性难以确定。为此,通过分析管道剩磁产生的机理,探讨了不同消磁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选取直流消磁技术开展现场试验,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直流消磁设备的消磁能力,进而开展了磁感应强度对焊接影响、经验判断方法和空间分布规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现有的直流消磁设备消磁能力差异较大,试验所选用的A型号直流消磁设备针对外径1 422 mm、X80管道最大消磁能力可达490 mT,并且具有电压补偿功能,消磁能力和稳定性较高,而其余设备的消磁能力则相对较弱,难以满足大口径、高钢级输气管道强磁力情况下的现场消磁需求;②直流焊机以及永磁铁等消磁方法的消磁能力较弱,可以作为在施工现场没有专用消磁设备时的一种备选消磁法,仅适用于磁感应强度较低、局部开展消磁的情况;③为了确保焊接质量,实际作业过程中,当管口剩磁小于5 mT时方可进行焊接作业,此时剩磁对焊接影响可忽略;④剩磁在管端轴向和周向上分布不均匀,现场消磁时需局部调整。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大口径、高钢级输气管道消磁及焊接作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 外径1422 mm管道 X80钢级 大口径管道消磁技术 直流消磁 焊接 维抢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南一区葡Ⅰ组油层三元复合驱前置段塞注入参数优选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丽丽 梁云龙 +2 位作者 刘远亮 宋考平 高丽5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0-72,138-139,共3页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 在室内配方和先导性矿场试验研究基础上,结合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的地质开发特征,确定三元复合驱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矿场注入速度的合理范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优选前置聚合物段塞分子质量、浓度、段塞注入体积孔隙倍数等注入参数。结果表明:前置段塞中聚合物的浓度、段塞注入孔隙体积倍数均存在合理取值,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对采收率的影响最大,但应考虑到油层注入能力的限制,避免发生堵塞。该研究成果为该区块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提高Ⅰ类油层的挖潜能力、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前置段塞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Ⅰ类油层 南一区葡Ⅰ组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非对称双腐蚀缺陷相互作用极限间距
3
作者 陈健 刘媛媛 +4 位作者 曹宇光 燕冰川 孙晁 郑健峰 庄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081-8089,共9页
管道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形态不一的腐蚀缺陷,相邻腐蚀缺陷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管道的失效压力。然而,针对非对称腐蚀缺陷管道的相互作用极限间距尚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含非对称双腐蚀缺陷管道相互作用极... 管道长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形态不一的腐蚀缺陷,相邻腐蚀缺陷间存在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管道的失效压力。然而,针对非对称腐蚀缺陷管道的相互作用极限间距尚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有鉴于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含非对称双腐蚀缺陷管道相互作用极限间距进行研究。首先,验证了Benjamin爆破试验中多腐蚀缺陷有限元建模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轴向方向上长度非对称腐蚀缺陷和深度非对称腐蚀缺陷进行研究,同时对环向方向上长度非对称腐蚀缺陷和深度非对称腐蚀缺陷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非对称腐蚀缺陷的管道,本文得出的非对称腐蚀缺陷的相互作用极限间距在评价非对称腐蚀缺陷时要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腐蚀缺陷 相互作用 轴向间距 环向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气密封三种不同槽型线端面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4
作者 丁雪兴 富影杰 +2 位作者 张静 吴振宁 任广江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7,共5页
应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螺旋槽、圆弧槽、直线槽干气密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此三种不同槽型线干气密封内部微间隙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分别对每一种槽型线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三种槽型的压力与泄漏量... 应用Gambit软件建立三维螺旋槽、圆弧槽、直线槽干气密封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此三种不同槽型线干气密封内部微间隙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流场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分别对每一种槽型线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三种槽型的压力与泄漏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干气密封动环或静环密封面上精加工的浅槽能够产生动压效应;螺旋槽产生的动压效应最强,其次是圆弧槽,直线槽最弱;螺旋槽的密封性能最好,圆弧槽次之,直线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三种不同槽型线 数值模拟 密封性能 分析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干气密封焊接金属波纹管振动模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丁雪兴 张静 +2 位作者 富影杰 任广江 吴振宁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59,共4页
利用ANSYS软件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建模,划分网格,进行模态分析,求出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波纹管的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依据;同时利用理论公式计算出波纹管的固有频率,与利用模态分析计算出的固有频率进行比较,验证模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关键词 焊接金属波纹管 ANSYS软件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强度对磁场-电沉积Ni-TiN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金东 赵岩 +3 位作者 朱砚葛 夏法锋 高媛媛 曹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3-85,共3页
采用磁场-电沉积方法在40Cr表面制备Ni-TiN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EDS能谱仪等仪器研究磁场强度对Ni-TiN镀层的显微硬度、表面形貌、TiN粒子复合量及镀液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为0.9 T时,镀层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 采用磁场-电沉积方法在40Cr表面制备Ni-TiN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EDS能谱仪等仪器研究磁场强度对Ni-TiN镀层的显微硬度、表面形貌、TiN粒子复合量及镀液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为0.9 T时,镀层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为730HV;TiN粒子复合量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为3.6%;电流效率达到最小值,为73%。SEM分析表明,当磁场强度为0.5 T时,Ni-TiN镀层的晶粒尺寸较大,表面较粗糙;当磁场强度为0.9 T时,镀层表面较平整,晶粒显著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电沉积 显微硬度 电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Ni-Al_2O_3镀层粒子复合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金东 赵岩 +2 位作者 高媛媛 曹阳 夏法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26-1228,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法在A3钢表面制备了Ni-Al_2O_3镀层,通过BP神经网络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镀层的Al_2O_3粒子复合量进行预测,最后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镀层结构组织。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结构为3×8×1时,其预测值与真... 采用超声波辅助电沉积法在A3钢表面制备了Ni-Al_2O_3镀层,通过BP神经网络对不同工艺参数下制备镀层的Al_2O_3粒子复合量进行预测,最后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镀层结构组织。结果表明,该BP神经网络结构为3×8×1时,其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拟合度R=0.9991,相对误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1.71%与0.74%。TEM分析表明,当Al_2O_3粒子浓度9g/L,电流密度3A/dm2,温度40℃时,Ni-Al_2O_3镀层组织较为紧密,其平均粒径约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Ni-Al2O3镀层 粒子复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电沉积在制备纳米复合镀层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峰 夏法锋 +1 位作者 高媛媛 曹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27,共3页
介绍了超声波在纳米复合电沉积技术中的应用,阐述了超声波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磨损量、耐腐蚀性能等的影响,并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超声波在电沉积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纳米粒子在镀液中存在的问题,细化金属晶粒,增加纳米粒... 介绍了超声波在纳米复合电沉积技术中的应用,阐述了超声波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磨损量、耐腐蚀性能等的影响,并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超声波在电沉积过程中能够有效缓解纳米粒子在镀液中存在的问题,细化金属晶粒,增加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的复合量,改善纳米复合镀层性能,因此在纳米复合镀层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纳米复合镀层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抗油砂吸附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宏生 于涛 +3 位作者 曹瑞波 武力军 高赞 陈昕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9-143,共5页
针对储层岩石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吸附问题,利用界面张力仪和泡沫扫描仪研究了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DWS)体系经大庆净砂(洗过油)和油砂(未洗油)吸附后溶液的界面张力、起泡体积和泡沫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DWS质量分数大... 针对储层岩石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吸附问题,利用界面张力仪和泡沫扫描仪研究了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DWS)体系经大庆净砂(洗过油)和油砂(未洗油)吸附后溶液的界面张力、起泡体积和泡沫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DWS质量分数大于0.3%,经净砂吸附3次,仍具有超低界面张力,起泡体积大于150mL,泡沫稳定性大于30min,且DWS经净砂吸附1或2次后泡沫稳定性出现增加;DWS中加入聚合物(HPAM)后界面性能和泡沫稳定性升高,且HPAM质量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但HPAM没有明显提高DWS经净砂吸附后的界面性能和泡沫性能;不同发泡剂体系经油砂吸附后,其界面性能和泡沫性能低于经净砂吸附的。用油砂评价发泡剂的抗吸附性能更接近地层实际情况,更具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 大庆净砂和油砂 界面张力 起泡体积 泡沫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深2-1区块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实验与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树人 彭朋 彭元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0-152,共3页
在天然气开采及储运过程中,对水合物有效防治的难点在于对其形成临界条件的准确预测。对现有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与修正,重点考虑了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时水合物相与气相及富水相的平衡,建立了更加合理的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对其形成的临... 在天然气开采及储运过程中,对水合物有效防治的难点在于对其形成临界条件的准确预测。对现有的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与修正,重点考虑了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时水合物相与气相及富水相的平衡,建立了更加合理的天然气水合物预测模型,对其形成的临界条件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组分的天然气,在给定压力下,就有一个对应的水合物形成温度的临界点,且天然气温度越低、压力越高,相对密度越大,越易形成水合物,计算结果与实验值最大误差为0.38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从而为现场水合物防治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水合物 条件 热力学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的制备及其表征研究
11
作者 杨蕊 高东健 杨占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59,共3页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表面添加镍包铬复合粉末制得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结果表明,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主要由Ni、Cr、Fe、C等元素组成,其显微组织是定向凝固的柱状枝晶组织。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熔覆区的平均显微硬度为441.4HV,约为... 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在45钢表面添加镍包铬复合粉末制得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结果表明,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主要由Ni、Cr、Fe、C等元素组成,其显微组织是定向凝固的柱状枝晶组织。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熔覆区的平均显微硬度为441.4HV,约为基体45钢显微硬度的1.6倍,熔覆层的磨损量为基体45钢的60%,因此镍铬合金激光熔覆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铬合金 激光熔覆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组织结构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娄兰亭 朱砚葛 +2 位作者 马春阳 高媛媛 曹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
在T8钢表面脉冲电沉积Ni-SiC镀层,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内应力、显微硬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A/dm^2时,Ni-SiC镀层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0.66μ... 在T8钢表面脉冲电沉积Ni-SiC镀层,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XRD)等研究电流密度对Ni-SiC镀层的表面粗糙度、内应力、显微硬度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6 A/dm^2时,Ni-SiC镀层表面粗糙度达到最小值(0.66μm),内应力达到最小值(120 MPa),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828HV);电流密度为6 A/dm^2时,Ni-SiC镀层表面颗粒尺寸较小,粗糙度较低,镀层致密性较好;Ni-SiC镀层为面心立方结构,且电流密度为6 A/dm^2时,镀层(111)晶面衍射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C镀层 表面粗糙度 内应力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天然气瓶组安全间距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心理 刘延雷 +2 位作者 王兵 杨文明 朱海燕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天然气气瓶组的安全间距是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的主要安全参数之一。基于CFD软件的物质传输与反应模块建立了高压天然气的泄漏扩散数值模型。应用模型对天然气气瓶组的泄漏扩散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泄漏孔径(0.01 m、0.02 m、0.05 m)... 天然气气瓶组的安全间距是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的主要安全参数之一。基于CFD软件的物质传输与反应模块建立了高压天然气的泄漏扩散数值模型。应用模型对天然气气瓶组的泄漏扩散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不同泄漏孔径(0.01 m、0.02 m、0.05 m)对泄漏扩散所形成危险区域传输距离的影响。依据数值结果确定了天然气气瓶组的安全间距。研究结果表明,该泄漏扩散模型能直观实时的显示不同时刻天然气泄漏扩散在模拟区域中的传输距离与浓度分布,因此,可用于高压天然气泄漏扩散事故的分析和储存装置安全间距的确定。相关研究结论可以为高压天然气泄漏扩散事故的处理提供依据,为天然气加气站的设计以及高压天然气场合安全间距的确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天然气 泄漏扩散 数值模拟 气瓶组 安全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占空比对脉冲电沉积Ni-AlN镀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晨浩 朱砚葛 +2 位作者 马春阳 高媛媛 曹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Al N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摩擦因数测定仪研究Ni-Al N镀层显微硬度、磨损量及摩擦因数,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i-Al N镀层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脉冲占空比为50%,Ni-Al N... 采用脉冲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Ni-Al N镀层。利用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及摩擦因数测定仪研究Ni-Al N镀层显微硬度、磨损量及摩擦因数,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i-Al N镀层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脉冲占空比为50%,Ni-Al N镀层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808HV,磨损率达到最小值0.104%,摩擦因数达到最小值0.33。镀层表面划痕较浅,且黏着磨损现象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N镀层 显微硬度 磨损率 摩擦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热蒸汽干度测量及装置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惠文彬 刘艳军 +1 位作者 马廷霞 李宝罗 《石油机械》 2017年第5期95-98,102,共5页
为实现注热蒸汽采油过程中干度的测量,根据热力学换热过程能量守恒原理设计了蒸汽干度测试装置。装置结构设计参数依据目前稠油开采所注蒸汽的主要参数,饱和蒸汽进口温度353.25℃,进口蒸汽质量流量50 kg/h,采用2层冷凝盘管,里层盘管直径... 为实现注热蒸汽采油过程中干度的测量,根据热力学换热过程能量守恒原理设计了蒸汽干度测试装置。装置结构设计参数依据目前稠油开采所注蒸汽的主要参数,饱和蒸汽进口温度353.25℃,进口蒸汽质量流量50 kg/h,采用2层冷凝盘管,里层盘管直径D_(c1)=100 mm,管间距0.02 m,盘管绕层18圈。选择压力分别为1.8、2.6和3.4 MPa 3个测点,对现场注热蒸汽干度进行测试,并进行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理论计算得到的蒸汽干度值大于油田现场试验得到的蒸汽干度值,但误差控制在10%以内,满足实际稠油开采对注热蒸汽干度测试要求。所得结论可为稠油开采过程中注热蒸汽的干度测量方法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干度 测试原理 冷凝器 结构设计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管道基材表面化学沉积Ni-P-TiN镀层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砚葛 马春阳 +1 位作者 高媛媛 曹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9,共3页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石油管道基材20钢表面制备Ni-P-Ti N镀层,研究温度、Ti N粒子浓度以及p H值对Ni-P-Ti N镀层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来观察3种不同分散方式所制备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Ti N粒子质量浓度为2 g/L、... 采用化学沉积方法在石油管道基材20钢表面制备Ni-P-Ti N镀层,研究温度、Ti N粒子浓度以及p H值对Ni-P-Ti N镀层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来观察3种不同分散方式所制备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80℃、Ti N粒子质量浓度为2 g/L、p H值为4.8时,Ni-P-Ti N镀层的沉积速率最大,其最大值为8.7μm/h;采用机械搅拌+复合型表面活性剂工艺制备的Ni-P-Ti N镀层最为细密,仅有轻微团聚现象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电沉积 Ni-P-Ti N 镀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