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吴淑云 白艳明 +1 位作者 宋杰 袁朝晖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适合聚合物驱的一、二类油层剩余储量逐年减少,而多数地区已均匀部署三次加密井,单靠水驱增加储量较少。提出采用三次加密井水驱后补开一、二类油层以外的所有油层(主要是薄差层)注聚增加可采储量...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适合聚合物驱的一、二类油层剩余储量逐年减少,而多数地区已均匀部署三次加密井,单靠水驱增加储量较少。提出采用三次加密井水驱后补开一、二类油层以外的所有油层(主要是薄差层)注聚增加可采储量的方法,在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内的一个“9注16采”井区开展注聚试验,通过对试验区聚驱效果的分析,3类油层(①封堵厚油层后的原密井网调整对象,②原井网未射孔的薄差油层,③200m左右井距控制不住的窄小河道砂体)注聚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动用,总的吸水比例达57%,在100m井距条件下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注聚后有效厚度大于0.5m的油层得到了有效控制,是聚合物驱的主要潜力层。中心井聚驱最低点含水86.78%,中心井含水最低点时日产油58t,与见效前相比目增油35t,综合含水下降9.4个百分点。用动态法、静态法、数模法综合评价中心井增加可采储量的结果表明,采用三次加密井注聚的方法预计可使最终呆收率提高约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加密 聚合物驱 薄差层 表外储集层 吸水能力 可采储量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葡1组西区二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贾圣阳 张晶 +3 位作者 王庆利 曹武 王光兵 候向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30期7517-7519,7523,共4页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针对大庆油田葡1组西区矿场实际需求,结合大庆油田葡1组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二元复合体系的研究工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现场注聚方案进行注入参数优化,并得到了良好的矿场试验效果。对大庆油田的... 大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针对大庆油田葡1组西区矿场实际需求,结合大庆油田葡1组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二元复合体系的研究工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现场注聚方案进行注入参数优化,并得到了良好的矿场试验效果。对大庆油田的后续开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采收率 表面活性剂 波及体积 洗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生产井见效延迟分析
3
作者 张晶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34-1636,共3页
目前,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正在进行高浓度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井出现了见效延迟现象。针对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矿场实际需求,并结合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聚合物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工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 目前,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正在进行高浓度聚合物驱矿场试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生产井出现了见效延迟现象。针对大庆油田南一区西西块矿场实际需求,并结合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聚合物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工作。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对见效延迟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驱油剂与油藏的适应性是影响生产井见效的主要因素,所以筛选与目的油藏匹配的驱油剂,并及时调试或维修现场注入设备,可以明显缩短生产井见效延迟时间,这对大庆油田的后续开发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矿场试验 见效延迟 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凹陷断裂演化特征及其对潜山裂缝的控制 被引量:44
4
作者 孙永河 万军 +1 位作者 付晓飞 崔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 研究贝尔凹陷断裂的发育及形成演化特征表明,该断裂对潜山裂缝有控制作用。布达特群沉积后、南屯组沉积末期和伊敏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时期是影响潜山裂缝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导致早期潜山闭合缝再度开启并形成新的潜山开启缝,裂缝发育方位与断裂展布密切相关,靠近北北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的发育方位基本是北北东向,靠近北东东向张扭断裂的潜山裂缝其发育方位既有北东东向又有北西西向,受北东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的交汇区则潜山裂缝发育方位复杂。裂缝发育程度明显受控于断裂的密集度,潜山开启缝发育的有利地区主要集中在伊敏组沉积末期断裂活动所形成的走滑断裂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布达特群 潜山 断裂 裂缝 走滑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LC和组态软件构建沼气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影微 李文哲 +2 位作者 李岩 李晶宇 郭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针对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工艺特点与控制要求,提出了两级监控系统方案,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阐述了系统的软件实现及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该系统上位机由工业计算机和力控组态软件组成,下位机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针对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的工艺特点与控制要求,提出了两级监控系统方案,并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阐述了系统的软件实现及上下位机之间的通讯。该系统上位机由工业计算机和力控组态软件组成,下位机则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通过控制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沼气生产的自动、高效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 沼气 PLC 力控组态软件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取代型杂多钨酸盐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杰 潘晓坤 +1 位作者 梅文杰 计亮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1-83,87,共4页
合成了铌取代的钨硅杂多配合物K4H3[SiWb3O40]·4H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同单斜晶系,C2空间群,晶胞参数a=1.915 43(4)nm,c=1.2497(3)nm,V=... 合成了铌取代的钨硅杂多配合物K4H3[SiWb3O40]·4H2O,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同单斜晶系,C2空间群,晶胞参数a=1.915 43(4)nm,c=1.2497(3)nm,V=3.9706(11)nm3,Dc= 3.524 0 g/cm3,Z= 3,μ= 21.018mm-1,F(000)= 3 680,R=0.056 5,WR2=0.097 2.通过红外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型杂多钨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结构表征 单晶X-射线衍射 性质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分调整措施在高台子油层初见成效 被引量:7
7
作者 姚波 赵庆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4,共5页
高台子油层已进入高含水水驱开发阶段,注入水易沿着已形成的注水通道在高渗层单层指进,常规的注水井方案调整收效甚微。为了控制高台子油层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最大限度地挖掘剩余油,需采用细分调整措施,即尽量将油层性质相近的... 高台子油层已进入高含水水驱开发阶段,注入水易沿着已形成的注水通道在高渗层单层指进,常规的注水井方案调整收效甚微。为了控制高台子油层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最大限度地挖掘剩余油,需采用细分调整措施,即尽量将油层性质相近的小层放在一个段内注水。细分调整以井区含水为依据,段内小层数、段内砂岩厚度、层间变异系数、单层突进系数以及夹层厚度对细分调整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在高台子油层实施细分调整以来,有效改善了注水井区层间、层内吸水剖面,调整了注水结构,连通油井的油层动用程度有所增加,日产液量稳定,日产油增加18 t,综合含水率下降0.42%,沉没度稳定。同时,油井地层压力下降,异常高压层得到有效缓解。高台子油层细分后地层压力下降了0.46MPa,东西部地区层系间压力更趋向于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细分调整 变异系数 水驱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泡多孔介质对泡沫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金钢 王德民 +1 位作者 宋考平 袁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3-182,共10页
通过泡沫粒径测量实验和发泡多孔介质的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不同长度、不同孔隙结构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效果.确定泡沫粒径的最小表征单元和泡沫生成稳定时需要的“扰动单元”数量。结果表明:当单幅图像中的泡沫数量高于120时,泡沫粒径... 通过泡沫粒径测量实验和发泡多孔介质的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不同长度、不同孔隙结构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效果.确定泡沫粒径的最小表征单元和泡沫生成稳定时需要的“扰动单元”数量。结果表明:当单幅图像中的泡沫数量高于120时,泡沫粒径的变异系数将趋于稳定,能够消除泡沫粒径的影响;采用扰动单元和扰动单位的概念能更能准确地从泡沫产生机理上评价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能力,且当扰动单元数量达到100±20个时,泡沫的变异系数小于0.5.泡沫的粒径均质程度较好;泡沫平均粒径约为主流喉道直径的1.23~1.51倍,均小于平均孔隙直径,在相同的多孔介质中一旦产生能够起到较好的封堵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粒径 发泡多孔介质 恒速压汞 扰动单元 最小表征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取代型杂多钨酸盐的合成、表征、生物活性及晶体结构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杰 潘国华 +3 位作者 梅文杰 刘建忠 计亮年 王恩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0-224,共5页
合成了铌、过氧化铌取代的钨硅、钨锗杂多配合物 M7- m Hm[XW9Nb3O40 ]· n H2 O和 M7[XW9-(Nb O2 ) 3O37]· n H2 O(X=Si,Ge;M=K,Me4N,Bu4N) ,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1 83W NMR研究 ,通过单晶 X射线衍射... 合成了铌、过氧化铌取代的钨硅、钨锗杂多配合物 M7- m Hm[XW9Nb3O40 ]· n H2 O和 M7[XW9-(Nb O2 ) 3O37]· n H2 O(X=Si,Ge;M=K,Me4N,Bu4N) ,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1 83W NMR研究 ,通过单晶 X射线衍射对 K4H1 2 [Si2 W1 4 Nb1 0 O79]· 1 3 H2 O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 ,C2空间群 ,晶胞参数 a=1 .92 2 6(4 ) nm,b=3 .3 1 3 4 (7) nm,c=1 .2 4 97(3 ) nm,V=7.961 6(3 ) nm3,Dc=3 .2 4 0 g/ cm3,Z=3 ,μ=1 5.886mm- 1 ,F(0 0 0 ) =692 0 ,R=0 .0 565,WR2 =0 .0 972 .对化合物进行了抗番茄花叶病毒活性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取代型杂多钨酸盐 合成 晶体结构 生活活性 番茄 花叶病毒 抗病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GNAL的C8051F02x系列高速SOC单片机 被引量:6
10
作者 关学忠 高杉 +1 位作者 赵玉峰 王涛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3-56,共4页
介绍了CYGNAL公司的C8051F02x系列单片机,总结了80C51系列的发展历史犤1犦,可以看出单片机的3次技术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Philips公司为主力,将以“单片微型计算机”形态的MCS-51系列迅速推进到80C51的MCU时代,形成了可满足各种嵌入式... 介绍了CYGNAL公司的C8051F02x系列单片机,总结了80C51系列的发展历史犤1犦,可以看出单片机的3次技术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以Philips公司为主力,将以“单片微型计算机”形态的MCS-51系列迅速推进到80C51的MCU时代,形成了可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要求的单片机系列产品;第二次飞跃则是ATMEL公司以先进的FLASHROM技术推出AT89CXX系列形成的引领单片机的FLASHROM潮流;而当前CYGNAL公司推出的C8051Fxxx系列则是将80C51系列从MCU推向SOC时代的第三次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GNAL 单片机 独立工作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及驱油效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1
作者 谢坤 卢祥国 +2 位作者 姜维东 康晓东 田春雨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54-558,共5页
针对目的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现场施工工艺,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岩心CT扫描和理论分析,开展了岩心渗透率、水冲刷作用及原油黏度对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和驱油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岩心渗透率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 针对目的海上稠油油藏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和现场施工工艺,通过岩心驱替实验、岩心CT扫描和理论分析,开展了岩心渗透率、水冲刷作用及原油黏度对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和驱油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岩心渗透率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降低,驱替相渗流阻力减小,水相相对渗透率增高,波及区域面积增大,两相流跨度带增大,最终采收率增加;水冲刷对岩心孔隙结构的"携屑"和"剥蚀"作用会扩大孔喉半径,增大岩心渗透率,对相渗透率和驱油效率的影响与岩心渗透率增大造成的影响相同;随原油黏度增加,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降低,驱替相黏性指进现象加剧,渗流阻力增加,波及区域面积减小,两相流跨度带减小,最终采收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渗透率 水冲刷 原油黏度 相对渗透率曲线 最终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动力井口加注液体防垢剂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柏林 牛瑞霞 刘丽牧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3-456,共4页
无动力加药工艺以掺水压力与套管压力差为动力源,利用毛细管阻力节流,设备流程简单,节能环保。本文报导了无动力井口加注液体防垢剂的实验规律,考察了黏度与毛细管内径、长度,及掺水压力和套管压力差对液体防垢剂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动力加药工艺以掺水压力与套管压力差为动力源,利用毛细管阻力节流,设备流程简单,节能环保。本文报导了无动力井口加注液体防垢剂的实验规律,考察了黏度与毛细管内径、长度,及掺水压力和套管压力差对液体防垢剂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防垢剂流量随黏度增加而减小,随加药压差增大而增加,随毛细管长度增加而减小,随毛细管内径增加而增加。毛细管内径变化对流量影响显著。在大庆采油一厂北一区断东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试验区5口井现场试验,毛细管内径0.3mm或0.35mm、长1.6m或1.3m,掺水温度43℃,药剂黏度1.08mPa·s,加药压差0.3MPa,产出水中防垢剂平均浓度为28.3mg/L,和设计产水的药剂浓度30mg/L相近。平均检泵周期由137d延长至大于372d,最长大于50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动力加药 液体防垢剂 毛细管 流量 现场试验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砂体内部夹层岩性与遮挡性识别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荣强 马世忠 马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4,共8页
河道砂体内部夹层作为储层构型界面,厚度较薄,岩性、遮挡性存在差异,对河道砂体内流体渗流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以大庆油田萨北二区为例,利用密闭取芯井岩芯和纵向分辨率较高的微电极测井曲线等资料,以岩芯识别夹层岩性为基... 河道砂体内部夹层作为储层构型界面,厚度较薄,岩性、遮挡性存在差异,对河道砂体内流体渗流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不尽相同。本文以大庆油田萨北二区为例,利用密闭取芯井岩芯和纵向分辨率较高的微电极测井曲线等资料,以岩芯识别夹层岩性为基础,通过对测井曲线幅值、幅差、回返率交汇分析,优选出微电位回返最低值和微梯度回返率作为夹层岩性判别标准,夹层岩性识别符合率达82%;并以夹层含油性为依据,将夹层按遮挡性分为完全阻流型、强限流型、弱限流型等三种类型;分析密闭取芯井河道砂体内部夹层岩性与遮挡性对应关系,建立了非取芯井河道砂体内部夹层遮挡性的岩性解释法,夹层遮挡性识别符合率达72%。以此为深入研究地下河道砂体内部构型对注入剂驱替路径及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成因夹层 夹层分布 夹层岩性 夹层遮挡性 砂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中油田四种驱油体系对油藏适应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进祥 孙学法 +5 位作者 卢祥国 张云宝 肖龙 谢坤 王婷婷 赵劲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5期14-22,共9页
为保证化学驱在大庆油田顺利实施,开展了相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分子聚集体尺寸(Dh)、分子聚集体形态和岩心渗透率极限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体系的黏度和Dh大... 为保证化学驱在大庆油田顺利实施,开展了相同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聚表二元体系、强碱三元复合体系和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分子聚集体尺寸(Dh)、分子聚集体形态和岩心渗透率极限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体系的黏度和Dh大小顺序为聚表二元>聚合物溶液>弱碱三元>强碱三元;而岩心渗透率极限大小顺序为聚表二元>强碱三元>聚合物溶液>弱碱三元,这是因为Dh越大,驱油体系能通过的岩心渗透率越大,渗透率极限越大。但强碱三元与岩心中矿物反应,堵塞岩石孔道,导致其渗透率极限增大。四种驱油体系黏度和渗透率极限均随剪切强度增加而下降,但剪切作用使聚合物分子发生定向排列,从而使驱油体系中Dh受到剪切后变化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体系 油藏适应性 分子聚集体尺寸 分子聚集体形态 渗透率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凝胶体系脱水规律与调驱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纪伟 宋丽阳 +3 位作者 宋考平 盖建 蒋文超 隋殿雪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7年第6期61-65,共5页
采用测试成胶过程中黏度和透光率变化、似晶格模型理论和高分子吸水溶胀法、数学和动力学法、流动实验分别研究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脱水机理、脱水规律特点、脱水后封堵效果。研究得出,凝胶体系的交联成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 采用测试成胶过程中黏度和透光率变化、似晶格模型理论和高分子吸水溶胀法、数学和动力学法、流动实验分别研究凝胶体系的成胶机理、脱水机理、脱水规律特点、脱水后封堵效果。研究得出,凝胶体系的交联成胶过程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发生分子内交联,后期主要发生分子间交联。凝胶体系的交联程度主要与交联点之间分子的平均分子量有关,凝胶体系的交联程度超过其自身特定浓度下的临界交联程度时,凝胶体系出现收缩脱水现象;凝胶体系的成胶过程和脱水过程没有完全的界限,成胶过程和脱水过程是同时发生的;脱水状态的凝胶体系的封堵效率为71.55%,凝胶体系对高渗层进行了有效封堵且封堵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体系 成胶机理 脱水机理 交联程度 透光率 封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深气田气井多因素动态配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庆波 单高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气水关系复杂,若配产不合理,会造成能量损失、储层伤害、井底积液甚至水淹等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徐深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产水现象普遍。传统的... 火山岩气藏储层岩性岩相变化快,气水关系复杂,若配产不合理,会造成能量损失、储层伤害、井底积液甚至水淹等问题,严重影响气井产能和气藏采收率。徐深气田单井控制储量小,产能低,开采过程中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快,产水现象普遍。传统的单因素配产方法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根据系统试井产能分析、节点系统分析、出水动态分析、单井动态储量分析以及携液临界流量和底水锥进临界产量的计算,以能量合理利用、压降均衡、采气速度均衡、有效控水、携液安全为原则,综合考虑地层压力、井底流压、生产水气比等对配产界限的动态影响,对气井配产进行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火山岩气藏气井开采的多因素动态配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深气田 火山岩气藏 气井配产 多因素动态配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内部构型解剖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荣强 马世忠 马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0期4866-4869,共4页
砂体内部构型控着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三角洲平原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以夹层为切入点,通过岩心、测井、成像测井、密井网解剖等方法提取夹层构型参数(倾向、倾角、规模)。其中,夹层平面延伸长度为22~41 m,平面夹层间隔6.8~16.... 砂体内部构型控着流体渗流,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三角洲平原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以夹层为切入点,通过岩心、测井、成像测井、密井网解剖等方法提取夹层构型参数(倾向、倾角、规模)。其中,夹层平面延伸长度为22~41 m,平面夹层间隔6.8~16.5 m。高弯度分流河道砂体以侧积夹层(4级构型界面)为构型格架,建立了侧积体沉积叠式。平面以废弃河道拐点为轨迹交点,向废弃河道方向曲率逐渐减小,终止于废弃河道。此构型对油田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弯度分流河道 砂体构型 侧积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介质中一种多分量初至走时计算方法及数值模拟试验
18
作者 陈可洋 许智禹 +4 位作者 范兴才 吴清岭 李来林 关昕 刘振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5期1-8,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多波多分量弹性波资料的精确深度域成像方法,采用高精度有限差分法推导了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和逆时偏移成像的数值离散方程,给出了多分量弹性波联合初至走时模拟方法,开展了初至走时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为了更好地研究多波多分量弹性波资料的精确深度域成像方法,采用高精度有限差分法推导了各向异性介质弹性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和逆时偏移成像的数值离散方程,给出了多分量弹性波联合初至走时模拟方法,开展了初至走时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以均匀介质和层状介质模型为例,计算结果表明,由该方法计算的各向同性介质初至走时与相同速度模型情况下的解析解、声波最大振幅能量法计算的旅行时等值线以及对应多分量弹性波场快照叠合图基本重合,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各向异性介质情况,计算结果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有效性。同时,以梯状各向异性介质模型为例,实现了多分量弹性波联合叠前逆时偏移,偏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速度模型的地质构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介质 初至走时 各向异性介质 各向同性介质 逆时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长抽油杆柱振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芳超 王素玲 +1 位作者 徐广元 刘明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85,7,共4页
抽油杆柱在悬点位移及油柱负荷激励下,发生周期性振动,如何合理的降低或利用杆柱振动,是抽油机节能降耗的研究热点之一。细长杆柱振动的响应机理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根据振动力学理论及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抽油杆柱振动力学模型,采... 抽油杆柱在悬点位移及油柱负荷激励下,发生周期性振动,如何合理的降低或利用杆柱振动,是抽油机节能降耗的研究热点之一。细长杆柱振动的响应机理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根据振动力学理论及有限元理论,建立了抽油杆柱振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获得抽油杆柱在悬点位移激励及油柱负荷激励下的响应特性,分析了悬点振动波形的叠加规律,提出了降低悬点载荷及提高泵冲程的关键点。并以改变抽油机冲次为例,分析了抽油泵产生超冲程的规律,为合理利用抽油杆柱的振动,达到节能的目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杆柱 悬点位移激励 油柱负荷激励 特征值屈曲 非线性振动 超冲程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变矩的示功图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洪岩 乔磊 樊瑞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308-4311,共4页
以抽油机井示功图为例,提出了基于不变矩的示功图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示功图进行二值化和细化处理。接着计算示功图不变矩。最后将不变矩作为特征向量来诊断抽油机井的故障类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出抽油机井的常见故障。
关键词 示功图 二值化 细化 不变矩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